在半導體晶片用石英石墨材料項目和北方藥材批發市場兩個項目現場,投產準備工作有序進行;2020年鳳凰英才大型招聘會上,眾多求職者與用人單位面對面交流;民和社區首家直營店內,居民們排隊結帳購買物美價廉的新鮮蔬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同市平城區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築巢引鳳,推動項目落地高質量發展;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今年1-5月,平城區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等民生支出共完成67879萬元,同比增長14.02%、增支8347萬元,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24%,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
發展:綠色通道加速項目落地
項目為王,通道必須高速化。平城區招商引資中心打造「零障礙」綠色通道,推出「全程式」「一站式」「保姆式」服務,自上而下一起為項目「跑腿」。領導包聯、部門聯動,區委書記、區長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存在的實際困難,區招商引資中心專人對接。今年率先引進的半導體晶片用石英石墨材料項目和北方藥材批發市場兩個落地項目,開業及投產準備工作有序推進。
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獎勵機制,拓寬招商引資渠道,平城區今年計劃引進知名企業4家、世界500強企業1家,力爭引進10個億元以上項目。還將重點建設七裡村、寺兒村等社會民生項目,加快環城商貿市場建設。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平城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並聯式審批」實現了「多證聯辦、資料齊全即交證」。「福盛水岸」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在人防條件和施工許可證審批中,僅僅跑了一次,用了半天的時間便予以辦結,辦理時間只相當於原來的二十分之一。
就業:精心謀劃推動供需兩旺
發揮好人力資源平臺作用,多方合力推動就業。5月31日,平城區委、區政府協辦,在萬城集團·大同「網際網路+服務」產業園舉行了大同市首場線下招聘會。在現場,來自能源產業、信息技術及科技產業、文娛旅遊業等11個行業的151家企業,攜2150個崗位進場招聘,現場達成面試意向550人次,當場錄用80人。
今年25歲的李平(化名)之前一直在外地打拼,在招聘會上他很快與用人單位達成了用工意向。李平說,大同發展變化很大,在家門口就業,既能發揮自己的學業所長,還能在父母膝下盡孝,感覺是很幸福的選擇。
招聘會現場設立的董事長直面區是一大亮點,當日共有8家大型企業的董事長參與直招,直接面試高崗高薪職位。而這正是平城區人力資源交流中心今年重點推出的一項人才計劃——「共享人才」創新模式,即以項目為紐帶,為有需求的企業招聘高端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平城區人力資源交流中心負責人說:「就業是民生之本,我們就是要做好『媒人』角色,讓求職者與用人單位有效、實時對接,讓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達到最好的統一。」
民生:惠民服務提升幸福指數
繼小學全面複課後,5月底,幼兒園開始復園。3歲的小朋友杜明在開園前依規接受了健康檢查。這是平城區衛體局「三步走」推進復園工作的具體舉措。復園前,區教育局嚴格驗收;區衛體局對體檢人員集中培訓,然後按照統一標準,有序對入園兒童開展體檢,確保科學有效防控疫情。
「家門口有了直營店,太方便了,不僅菜品新鮮價格還實惠。」平城區開源街民和社區率先引入的社區直營店,是平城區農業嘉年華依託社區平臺打造的15分鐘便民服務圈。該社區直營店項目銷售平價果蔬、米麵糧油、日用調味等生活用品,並提供免費派送、公共便民服務。
深化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平城區啟動了第二屆公益鵲橋會,至6月5日,共有56家社會組織踴躍參與報名。大家期待發揮自身優勢,為社區居民提供專業、豐富、多元化的服務。家門口練書法、學音樂、打太極……政府買服務,居民得實惠,平城區百姓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平城區深入推進12345政府服務熱線「接訴即辦」,主動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簡單問題「即時辦結」,一般問題「日清日結」,複雜問題積極協調聯辦、一辦到底。結合「三零」單位創建工作,全區上下一盤棋、一條心、一股勁,把為民辦實事做到精緻、細緻、極致。水泊寺鄉實行工單分類分包製度,建立起上下聯動的熱線辦理工作網格,對難點、熱點問題「會診」,疏通群眾心中癥結;平城區環境治理監督大隊統一印製「接訴即辦」便民服務卡,縮短市民投訴環節,提高為民服務效率。今年以來,各類熱線工單辦結率為100%。
本報記者趙志成 本報通訊員邸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