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穿什麼其實不難解決,但要想穿的凸顯身材又亮眼吸睛,還真需要花點兒心思。
圓氣將會在接下來的幾期中,向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女生運動穿著的小乾貨,不知道如何挑選運動裝備的童鞋們,趕快mark起來吧~
至於為什麼沒有男生的?
你們男生有衣服穿已經很好了,還要挑啥?
女生如何選擇運動服裝?#內衣篇
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內衣,不僅是為了舒適美觀,更是為了在運動過程中更好地維持胸部健康。
無論做什麼運動,胸部都會受到不同距離程度的震動,所以首先要確定自己的運動強度在哪個區間段,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去地選擇合適的運動內衣。
而不合適的內衣則會導致背部和頸部疼痛以及上肢神經症狀,易引起運動疲勞。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沒有支撐保護的乳房在運動時的移動距離可達到15釐米,其中50%屬於上下運動,左右和前後運動各佔25%。
雖然穿普通胸罩運動時,也可以減少38%的震動,但當穿運動內衣時,可以減少74%的震動。
長時間的高震動會導致永久性的胸部下垂,所以在運動時穿著運動內衣是十分必要的。
·實驗中測量乳房運動軌跡的標記點 (圖片來源《Comparison of breast mo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of supp
在挑選運動內衣前,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運動場合,選擇不同支撐強度的內衣。
一般來說,不同強度和衝擊力的運動都有相對應的bra可選,國際上一般分為以下三個:
低衝擊運動(Low Impact): 這指的是一些非常緩和的運動,不至於讓身體呈不自然狀態的運動都可以考慮為低衝擊運動,如散步,瑜伽以及類似的拉伸運動等。
中等衝擊運動(Medium Impact): 大多數適當的健身房運動都屬於中等衝擊運動,如:力量練習,有氧健美操,普拉提等。
高衝擊運動(High Impact):幾乎所有需要雙腳同時離開地面的運動(包括瞬時雙腳同時離開地面)。
例如動感單車就屬於典型的高衝擊運動,除此以外還有跳繩, 有氧搏擊,籃球/足球等。
因此,運動內衣也分為這三個等級,你可以在商品標識上找到它對應的衝擊等級。
Level 1:瑜伽及輕量運動;
Level 2:自行車及滑雪運動;
Level 3:健身有氧及籃球運動;
Level4:跑步及騎馬運動;
現有市面上的運動內衣,主要集中在對肩帶、罩杯、底邊和罩杯支撐部分的改善,也出現了根據運動強度的不同而對運動內衣的結構進行相應的設計改造。根據款式和功能性分類,常見的運動內衣的款式大致分為以下三種。
短上衣式運動內衣
中強度運動內衣
高強度運動內衣
當然了,這樣的定義可能還有很多女性朋友看不懂,因為不同胸圍的女生做同樣的運動,對避震級別的需求仍會有變動,比如B罩杯的女性和D罩杯的女性,都是做網球運動,就不能選擇一樣的避震級別內衣!
·不同運動強度運動內衣的支撐作用(圖源自網絡)
建議最開始選擇運動內衣時儘量先到店面試穿,先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尺碼。合適的罩杯有助於將乳房壓緊在胸罩壁上,從而有助於減少運動時的彈跳和移動。
穿上運動內衣後,乳房應該是被完全覆蓋,並且不太會出現副乳、緊繃和胸悶的感覺,可以在試穿時做一些不同幅度的動作,觀察胸部的晃動狀態。
一般來說,運動內衣和普通內衣的尺碼選擇是不一樣的,選擇運動內衣時可以穿相比較於普通內衣下圍較大,胸圍較小的尺碼。
小胸的女生適合一片式的運動內衣,不容易滑落且方便穿著。大胸的女生不適合吊帶和金屬搭扣款的運動內衣,因為支撐性的要求更高,而金屬搭扣容易在運動中對皮膚產生摩擦。
要根據胸部尺寸和運動級別兩者結合才能選擇一款合適的內衣。
同時,在挑選運動內衣時,要儘量選擇透氣的纖維材質。萊卡材質也具有優異的延伸性和恢復性,適合大幅度運動時穿著。吸溼排汗纖維 Coolmax,能將人體活動時所產生的汗水迅速排至織物表層蒸發,保持皮膚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