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期待只是一種美好的想像,等你心心念念的人或事展現在你面前時,期待也許就幻滅了。
在我們窮困的童年,每逢鄉鄰有南洋來客,他們常會帶一些虎標萬金油贈予鄰居,以致萬金油給我們貧乏的童年留下如此深厚的的印象。等我上了小學,老師常常告訴我們,我們上課的教室叫「虎豹樓」,是一位叫胡文虎的華僑捐建的。胡文虎出生在緬甸仰光的華僑中醫家庭,十歲回祖籍福建永定,四年後又往仰光。成年後與弟弟胡文豹,以家傳的中藥配方研製出著名的虎標萬金油,創辦企業,發家而成東南亞巨富。胡氏兄弟企業家、慈善家、報業家的事跡太多,我們不再贅述。成年之後對胡氏兄弟的了解慢慢增多,知道他們分別在新加坡、香港及永定三地都建有「虎豹別墅」。因自己從事傳統建築及園林設計工作,親臨這三處別墅一直是一種心念。
去年往星島參加朋友的婚禮,回程在等待飛機的空檔,臨時趕往「虎豹別墅」一窺究竟。現在的「虎豹別墅」遊客稀少,顯得有點落寞,而我原本充滿期待的心念,一時竟有點失望。原本對於心心念念的別墅,充滿了美好的想像與期待,而當這個行程計劃外的景點出現在面前時,在我這個對傳統建築與園林多少有點認知的設計師看來,這個虎豹別墅的確有點滑稽與不堪。
與其說是私人別墅,倒不如説是公園或遊樂園之類的。其實別墅建築佔的比例很少,其它空餘之地沿山坡建造一系列的雕塑、亭、廊、塔、牌坊、假山、山洞、水池之類,特別是雕塑佔比非常多,假山與山洞還充當雕塑的場景,也可以說這一大堆東西相當於別墅的私家庭園。就庭園營造的角度來看,堆砌填充的東西太多、太密集,缺乏適當的留白,雕塑色彩艷俗,造型粗糙,沒有營造庭院該有的邏輯巧思與中國人講究的意境,可以說是一個建設很隨意,完全沒有設計感的庭園,這就是我覺得期待幻滅的地方。
庭園完全是個大雜燴的拼盤,雕塑有中國的神話故事、民間故事、觀音大師、釋迦摩尼、孔聖人、自由女神、美人魚、相撲師、泰國舞者、龍、鳳、鶴、獅、虎、豹、狼、猴、鹿、牛、馬、羊、魚、鱉、蚌、蝦等等,無序的堆疊在一起;建築風格也比較混亂,低劣的模仿了潮汕風格、廣府風格、閩南風格及北方官式風格。
詳細雕塑的內容,裡面卻大有文章,除了極少的西洋式、日式、泰式、印式內容外,絕大部分內容都是中式的。從封神榜到西遊記、從八仙過海到水漫金山、從太公釣魚到天女散花、從福祿壽星到蓬萊仙洞、從孔聖人到到林則徐禁菸、從桃園三結義到武松殺嫂、從蘇秦六國封相到薛仁貴西徵、從上海大世界到香港明星歌舞團,幾乎囊括了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説、民間故事、英雄人物。儘管雕塑劣質,但那像似舞臺的場景及人物的裝束卻有濃濃的中國傳統戲曲的味道。無論是胡文虎先生的營造構思還是後來其子的後續完善,都反映了他們的世界視野及歷史認知。並且看得出他們是很認真對待這個庭園建設的,否則不會把胡氏父母及胡文虎豹兄弟的紀念碑安放在這裡。
在虎豹別墅裡走走停停看看,參觀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我竟然有點莫名的感動。令我感動的是老一代華僑的故國情懷,在中國人教育普及不高的時代,竟是靠這些舞臺的神話傳説及民間曲藝故事,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我們的歷史與文化,我們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就是在這樣的娛教與樂之中建立。胡文虎囘囯渡過的時間並不長,我能想像清末民初的永定鄉下,傳統的大小節慶,家家戶戶準備過節的情形,宮廟邊簡陋的舞臺上演繹著忠義孝廉聖人君子、出將入相家國天下或是神鬼狐仙江湖恩仇的故事,小小舞臺下的小小少年,民族情懷就此種下,不管以後是天涯是海角,必然永生銘記。
這個建於1937年的別墅隨著那一代人的離去也漸漸的門前冷落馬鞍稀,就像屬於那個時代的審美。在陌生的國度,可能連趁手的工匠都找不齊,也很難回國運專有的建築材料,可以想像那時建設的難度,因陋就簡,不好再苛求他們的工藝。
時間像是被雕塑凝固著,彷佛穿越到清末民初的中國鄉下,也許這就是營造者最希望後人領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