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面的藍字「胡氏宗親網」,四萬多胡姓宗親與您共同關
注!
虎豹花園的鄉愁——龍巖市胡文虎紀念館的故事
胡賽標/胡壯藩
https://www.jianshu.com/p/c616bff05fbb
美國教授朱迪與蒂娜當然知道世界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胡文虎建築有三座虎豹花園。
「民國時期華人首富」胡文虎的故鄉一一福建永定下洋中川村。胡文虎在30年時間裡,打造了龐大的「虎標萬金油」藥業帝國與星系報業(25種報)王國,總資產達到幾十億美元,從1929年至1949年捐給中國興辦學校醫院等款項達7000萬美元。抗日認購公債,愛國僑領陳嘉庚月捐二千,胡文虎一次認購200萬元)
除了香港、新加坡各一座,還有一座坐落於胡文虎的故裡——福建龍巖永定區下洋鎮中川村。她們遊歷過中川村。大概是中川虎豹花園因歷史原因,沒有完全按照當初的設計圖紙建造完工,無法與香港、新加坡的虎豹花園媲美,在其創作出版的《虎豹花園》(1998年英文版,2007年中文版)一書中被一筆帶過。
朱迪與蒂娜歷時五年,遊覽、研究香港與新加坡的虎豹花園,如同經歷一場夢幻。她們在書中評價道:「只有一個天才,才能有創意塑造出這樣一個匪夷所思的世界,一個完全不同於傳統概念的花園。30年代世界還沒有主題公園,虎豹花園橫空出世,成為奇幻之境,向所有人開放,直到50年代才出現迪士尼樂園與之媲美。這是一位中國百萬富翁構建的太虛幻境……」
中川村虎豹花園的建造同樣有著動人的傳奇故事。
那是1946年的秋天的事。一天,胡文虎突然收到一封掛號的匿名信,叫夫人陳金枝拆開念念。陳金枝看完,不由潸然淚下,便隨手遞給身旁的傭人劉丫頭。劉丫頭情不自禁地用客家山歌的曲調唱了出來:「中川是個好地方,東面有座馬山崗,西面有個祖公堂,南片有座獅象把水口,北片有口大橫塘……中川是個好地方,為何虎豹不歸鄉?」原來,這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中川童謠,寫信人只在結尾添加了二句。
胡文虎一聽,心潮起伏,喉頭哽咽,一連三天三夜寢食不安,思鄉之情魂牽夢繞,悵然若失。是呀,他在故鄉中川讀了四年私塾,故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民情風俗,生活習慣,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私塾先生經常帶胡文虎等弟子,到中川胡氏家廟參觀,家廟前矗立著36支「石筆」,這是胡氏族人光宗耀祖的石旗杆。先生向他們講述馬來西亞「胡椒大王」胡泰興、檳城「中國錫礦大王」鬍子春的故事,還考胡文虎:「上胡氏家廟的石級有幾級?」胡文虎愣住了,答不出來,同學們笑起來:「你不是中川人,你是番鬼。」胡文虎臉紅耳赤。先生為他解圍道:「以後要記住了,九級半,這是我們中川人的密碼。九級半,每個中川人都要記住的……」。這些中國傳統文化與客僑文化的功課,對胡文虎以後的人生產生了深刻而悠遠的影響……[照片1]
中川文化密碼九級半
胡文虎是個特別熱愛家鄉、注重親情的人。有一次,胡文虎偶然看見《星洲日報》排字工胡賜峨11歲的女兒胡玉香,在新加坡永安堂包裝萬金油,便撫著她的頭說:「小孩子應該去念書!」接著,他便與胡賜峨商量讓玉香讀書的事。不久,胡玉香被父親送回中川村上學,文虎伯還把捐給新加坡小學生的書箱送了一隻給她。這隻印有老虎的書箱成為胡玉香一生最珍貴而溫馨的回憶。
抗戰爆發那年,從印尼考入燕京大學因北上受阻轉讀暨南大學的胡秀瑩,父親去世而免費食宿在上海永安堂。胡文虎知道後,給予學費,並動情地叮囑經理胡桂庚:「中川姑娘能出來讀書的很少,一定要好好關顧!」胡秀瑩後來成為印尼馬辰中華總會副主席,寫出自傳《回首來時路》,感動了千千萬萬海外華人,引起轟動。又有一次,胡文虎到印尼永安堂考察業務,吃飯時對煮飯的胡玉香說:「玉香,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剩菜剩飯不要倒掉,要留下餐吃。」每次來印尼他都與大家一塊吃剩菜,打聽家鄉的消息,還說:「吃來吃去,還是家鄉的萁頭菜和豬肉燉菜乾最好吃。」大家都笑起來。臨走時,他總要給大家一個紅包,叮囑說:「好好幹,有了錢要回家鄉看望親人,給家鄉做點好事。」……
他每年收到來自家鄉的求助信竟達萬封以上,但沒有一封信像這封匿名信那麼強烈地撥動他的心弦。
像建造香港、新加坡的虎豹花園一樣,胡文虎親自參與了虎豹別墅的結構設計。他聘請承建汕頭市永安堂與《星華日報》大樓的建築師,融合中西建築風格建造。除了主體建築虎豹別墅外,還設計有山水園林:綠草茵茵的門坪,雄鷹展翅的雕塑,碧水澄澈的遊泳池,水花四濺的噴水池,逶迤起伏的石路,素雅的漢白玉欄杆,玲瓏的石拱橋,休憩的涼亭水榭,六角形閣樓,七層高的浮圖……[照片2]整個設計融合了中西緬馬的文化特徵。
中川虎豹花園規劃設計複製圖
胡文虎先生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又是想像豐富、特立獨行的人。他要求設計師將主體建築虎豹別墅,設計成一隻具有獨特文化標記的「坐虎」:前面左右半圓為二隻「虎掌」,大門為「虎口」,門邊的二個窗戶為「虎眼」,後面二個擴寬的角間如二條蹲坐的「虎腿」,後廳向外伸出,宛若伸長的「虎尾」。整個樓基比門坪高出五級臺階,這隻「坐虎」猶如蹲踞在座臺上……「虎」諧音「福」,又蘊含「勇猛」之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吉祥喜慶,民間仍以畫虎、穿虎頭鞋、戴「虎頭帽」為吉利。胡文虎的名字就是「溫順的老虎」之義。
虎豹別墅前有寬敞的門坪,圍牆外有一座古樸的石橋,一條小溪蜿蜒淙淙流過,溪岸上是一丘丘廣袤的農田,與遠處的青山疊嶂相映襯……整座建築前低後高,磚木結構,中間屋頂為歇山頂,八角形,重簷閣樓,取形「八卦」,寓意深邈,又暗示虎標良藥「八卦丹」;左右「虎掌」屋頂,圓形重簷,琉璃綠瓦,中西融合。虎豹別墅佔地寬闊,設計別致,天井採光充足,空氣流通。高擎的圓石柱,質樸的木樓梯,明亮的大陽臺,古雅的玻璃瓦,重疊的亭閣頂,迴環的內通廊,無不顯示它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折射出濃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味道,又彰顯出西洋文明的風貌。[照片3]
胡文虎天馬行空地將虎豹別墅設計成世界唯一的「踞虎」
1947年,胡文虎先生撥出46萬港元,馬上派專人在故鄉籌建虎豹別墅,興建園林,既供鄉人遊覽,又準備告老還鄉,安度晚年。但是,由於政局動蕩、貨幣貶值等原因,虎豹花園到1949年冬仍然停留於圖紙上,主體建築虎豹別墅也只建成外殼,成為半成品工程。解放後,由於「左傾」思潮,胡文虎被錯誤地扣上「反動資本家」、「漢奸」等帽子,這個工程被一下擱置了幾十年。胡文虎最終未能回到故鄉。他臨終前,口中呼喚著中川,要胡仙答應他回家鄉一趟,替他飄泊的心尋找一個居所。
1983年春,胡文虎先生洗雪冤屈,被政府重新確定為「愛國僑領」、「商界巨子」。虎豹別墅於 1991年3月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冬,胡文虎先生女兒胡仙博士訪問北京,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等親切接見。1993年春暖花開,胡仙博士首次回到故鄉中川村,參觀虎豹別墅,並決定捐資250萬元重修。虎豹別墅整修後煥然一新,開闢為「胡文虎紀念館」,於1994年9月18日正式開館。它採用磚木結構,琉璃瓦裝飾,中西合璧風格,既古樸莊重,又典雅精緻。紀念館開闢了二十六個展室,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較全面地展現了胡文虎先生作為愛國僑領、世界萬金油大王、報業大王、國際大慈善家、客家事業奠基人的生平事跡,展現了胡文虎家族對國家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是福建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照片4]
特製的虎頭車驚豔世界
胡文虎紀念館的附屬建築還包括:雄偉壯觀的虎豹牌樓(建於2002年),由李鵬總理題字「胡文虎紀念館」,字跡渾樸厚重;[照片5]
胡文虎紀念館牌樓由李鴻總理題字
靜穆莊重的鬍子欽紀念亭、紀念碑;高聳入雲的虎豹塔(建於2006年),參照香港虎豹別墅的虎塔進行設計,塔高七層(45.66米),塔形為八卦式,琉璃葫蘆頂建築,矗立在逶迤的虎形山腰,巍峨古雅,雄渾壯觀。虎豹塔(浮圖)象徵啟迪與教化,每上一層就智慧一層。浮圖的穹頂代表宇宙誕生,頂端尖剎代表菩提樹的枝條,象徵大徹大悟。[照片6]
融合中印文化的虎豹塔象徵胡文虎先生的精神信仰
此外,還有園林廣場、胡文虎銅像、碑林、遊步道等。它們組合成中川村的「虎豹花園」。胡文虎畢生奉行一個信條:取諸社會,用諸社會。虎豹花園僅是他對社會的一份微小回報。
當年,胡文虎先生看見舊上海海濱區公園掛有標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感到十分憤慨,促使他為中國人在香港、新加坡興建供眾人遊覽的虎豹花園,既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又宣傳虎標良藥。而他在故鄉中川村興建虎豹花園,卻是為了呼應家鄉父老的熱切盼望,紓解內心深處的悒悒鄉愁,給魂牽夢縈的故鄉一個交代。今天,胡文虎紀念館成為永定土樓旅遊的景點之一,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同時,它也是一個鄉愁的文化符號,成為漂泊遠方的遊子的精神寄託與故鄉念想……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故事徵稿)
[作者簡介]胡賽標,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專欄作家,福建土樓文學院院長。
胡壯藩,福建永定僑育中學高級教師,《下洋鄉訊》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