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據統計,三國電玩遊戲裡面,人物智力排行榜列出來的前三名分別是:No.1諸葛亮,No.2司馬懿,No.3大概就是龐統、周瑜和郭嘉三個人在搶。
諸葛亮,因為他超級正面的歷史形象跟文學形象,所以智力100的殊榮,頒給他,大部分人是不太會有意見的。
但是問題來了,司馬懿憑什麼當三國時代的智力第二名?
本文從內政跟軍隊兩方面進行分析。
02司馬懿的內政水平
司馬懿在曹軍當中的內政歷練,可以說是蠻全面的。
他在曹操主政時期,曾經擔任過丞相府的主簿;之後又轉正為輔佐曹丕的中庶子;還擔任過撫軍將軍,錄尚書事等職務。
在曹丕死後,司馬懿就跟曹真、曹休一起擔任顧命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而曹叡在過世之前,又把他的兒子曹芳,託付給司馬懿跟曹爽。
連續獲得曹家兩代帝王的信賴,單這一件事,就說明他的政治手腕,確實是不同凡響的。
除了在官場上的打滾有一套,司馬懿他也有負責在淮南、關中這些戰場前線,舉辦屯田的業務。同時他也興建水利,負責調運糧食。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這樣區分:司馬懿在曹操主政時期,主要是負責一些行政業務;等到曹丕、曹叡當政的時候,他才有比較多機會展現軍事才華。
當然,司馬懿跟曹家人確實有很多有趣的情愛糾葛:譬如說曹操到底有沒有提防司馬懿,或者是司馬懿什麼時候開始決定要反叛。又或者是在《晉書》裡面有很多關於超自然的記載,譬如司馬懿的頭像狼一樣的「狼顧之相」,或者是「三馬同食一曹」的奇怪預言夢等。
本文大部分還是會圍繞著司馬懿的智謀層面來討論。前面我們簡單列舉了一些,司馬懿在內政上面的表現,可以說是中規中矩,穩定成長。
但是,接下來要說到司馬懿在軍事作戰上面的才華,那就是非常耀眼的了。
03司馬懿的軍事才華
公元226年,曹丕剛過世沒多久,東吳的孫權就決定趁著魏國政權交班之際,兵分兩路,分別攻打江夏、襄陽。
這個時候魏明帝曹叡,派司馬懿領兵作戰。而這也是司馬懿在史書上面,初試啼聲的用兵作戰記錄。那這次作戰的結果到底如何呢?
他大破諸葛瑾,斬殺武將張霸,斬首的有千餘人,成功的捍衛了魏明帝曹叡的政權,而且還升上驃騎將軍。
上面的只不過是牛刀小試,如果想要真正深入的了解司馬懿的戰爭藝術,就不能不提以下三個案例,分別是新城之戰、遠徵遼東,還有王凌之亂。
在這三個經典案例當中,我們可以充分的見證到司馬懿的快很準。他仿佛是大自然裡面的狩獵者,看準獵物之後,先麻痺他,然後接著一刀斃命。
我們就先說說新城之亂跟王凌之亂。曹丕剛過世沒多久,魏國駐守新城的孟達,在諸葛亮的煽動下,蠢蠢欲動,打算起兵反叛魏國。加上他原本就是蜀漢的將領,為了不打草驚蛇,司馬懿明面一封書信過去,私下裡已經發兵了。
至於之亂,則是發生在高平陵之變之後,在這一次政變當中,司馬懿已經奪得了曹家人的權利。當然,也引起很多原本曹魏臣子的不滿,太尉王凌就是其中一個。
於是王凌就跟他的外甥令狐愚這就是王凌之亂。
雖然兩件事情的起因不同,但是我們會發現,司馬懿都有一套作戰的標準流程:首先他會寫信給對手,降低對手的警戒心,就是麻痺他的獵物;同時他會私下快速發兵。
這兩個案例當中,孟達、王凌都是等到兵臨城下,才發現自己已經大難臨頭,根本來不及反應,城池就被司馬懿給攻破了。
接下來要說到遠徵遼東這場戰役。那更可以說是司馬懿半生以來,作戰經驗的成果發表會。
公元238年,當時的遼東太守公孫淵起兵造反,魏明帝曹叡找上已經59歲的老將軍司馬懿。由於這一次的作戰目的地,距離曹魏的首都有將近3000裡地,曹叡也特別來幫司馬懿踐行,送司馬懿跟他手下的將領牛金胡遵,以及4萬人士兵,一起前往遼東。
魏國大軍來到遼東遼水附近的時候,映入他們眼帘的是,公孫淵的軍隊以逸待勞,已經建築起非常完善的防禦工事。
這個時候司馬懿怎麼做呢?首先,他在南側假裝要強攻,但同時司馬懿又親自領兵渡到遼水的北岸,建築起長圍,好像要直奔公孫淵的老家襄平城。
司馬懿這樣忽南忽北的行軍策略,搞得他手下其實是一頭霧水,司馬懿跟他以前的老闆曹操一樣,非常喜歡藉機會教育,於是他就在作戰會議上,召集了所有的將軍,對他們解釋自己到底該怎麼打這場仗。
司馬懿對眾人說:「這一次我繞到遼水的北岸,建築防禦工事,並不是要長期抗戰,我是要製造對公孫淵大本營襄平的壓力,敵人感到壓力就會主動出擊,只要他主動出擊,防守就會有漏洞,我們就有可乘之機。」
果然,司馬懿這一次繞過敵人防禦正面,佯攻作戰的策略,可以說是大獲全勝,成功的平定了遼東之亂。
這一次遠徵遼東的作戰,我認為,其難度絲毫不下於諸葛亮平定南中的那場戰役,而且司馬懿只花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
04本文小結
從以上三則經典案例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司馬懿的作戰其實是非常有彈性的,會主動出擊玩弄他們於股掌之間。
我們旁人看就會覺得,「他的對手怎麼都這麼遲鈍,沒有發現司馬懿的軌跡呢?「
其實,不是敵人遲鈍,而是司馬懿他太強了。這就像是線上遊戲一樣,如果說你的排位是一個小鑽石,當你遇上的是宗師級、大師級的對手,我們在他眼中看起來,也是跟小銅牌沒什麼兩樣。
當然相反的,如果司馬懿遇上的是跟他勢均力敵,甚至還比他略勝一籌的對手,好比說像諸葛亮這種等級的,他的作戰策略就會有所改變。
在面對諸葛亮的北伐過程當中,司馬懿就絲毫不會躁動,儘量的保全魏軍完整的實力,等待蜀國的軍隊因為兵糧耗盡而自己退兵。
諸葛亮能夠憑蜀漢小國寡民的資源,把擅長奇襲閃電作戰的司馬懿,打到只能一路防守,所以我認為這真的是一種奇蹟的表現。
因此總結來說,如果大部分讀者認同諸葛亮是三國時代智力No.1,那麼我認為智力No.2頒給司馬懿,他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