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福祿壽考」的汾陽王

2020-12-11 昨露今霜

縱觀歷代將相,很少有像郭子儀這樣做到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的。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唐肅宗李亨時,兵部尚書郭子儀輔佐廣平王李豫,一舉收復長安。唐肅宗親自勞軍,對郭子儀說:「國家再造,卿力也。」話雖如此,但功高震主,唐肅宗派太監魚朝恩為監軍,處處掣制郭子儀。魚朝恩深知皇上意思,編排了郭子儀的許多不是。於是唐肅宗下詔命郭子儀交卸兵權,即刻回朝。郭子儀不顧部下的反對,瞞過眾人後獨自回到京師。後來戰亂又起,快要病死的唐肅宗不得不重新啟用郭子儀,任命郭子儀為諸道兵馬都統,賜爵「汾陽王」。

廣平王李豫繼位成為唐代宗後,又覺得郭子儀功大難治,撤掉郭子儀兵權,僅命他為唐肅宗修造墳墓。郭子儀毫無怨言,修墓期間將唐肅宗對郭子儀的所有詔書赦令一千多封交於唐代宗。唐代宗看後深有所感:朕不德,詒大臣憂,朕甚自愧,自今公毋疑。

看藝術郭子儀對皇帝的態度,那真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沒有絲毫的怨言。當然,郭子儀那是有真本事,所以才能屢黜屢起。

再來看看郭子儀如何對待魚朝恩。魚朝恩曾暗中派人掘了郭子儀父親的墓。郭子儀卻並未追究,只是大哭著對慰問的唐代宗說,我帶兵之時,無法顧及部下士兵破壞他人墳墓;如今我父親墳墓被掘,這真是我的報應啊!後來,魚朝恩為表示友好,請郭子儀一同遊覽一所寺廟。這事被宰相元載知道了。元載害怕魚朝恩拉攏郭子儀對自己不利,於是暗地派人告訴郭子儀,魚朝恩的邀請是鴻門宴,想藉此機會殺掉他。郭子儀的部下也主張派大隊人馬護從,郭子儀卻只帶著幾個家僕前往。魚朝恩看到那幾個家僕神情緊張,就問是怎麼回事。郭子儀說外面有謠傳說你要殺掉我,所以他們神情緊張。魚朝恩問,那你怎麼只帶這幾個人來呢?郭子儀半開玩笑地說,我擔心你若真要動手殺我,還要費心布置,所以只帶了幾個家僕。這番話把魚朝恩感動哭了:若不是你這樣寬厚淳樸,這種謠言誰能不起疑心呢?

還有一個名聲不太好的宰相叫盧杞,在他名聲未顯之前,曾來拜訪郭子儀。當時郭子儀正和一幫舞女歌姬在家中作樂,聽聞盧杞來訪,馬上讓所有的舞女歌姬都躲開,只剩郭子儀一人和盧杞相談甚久。適合有人問他,你平日接見客人都不避諱舞女歌姬在場,一起飲酒作樂,今日一個窮書生來你卻這樣慎重呢?郭子儀說,盧杞很有才幹卻氣量極小,而且睚眥必報。這個人不好看,臉上有青印。若舞女歌姬在場,難免因此而笑。此事若為盧杞記恨,他得志之後恐怕我們都活不了。果然盧杞當宰相之後大肆打擊報復,之前得罪於他的人幾乎全部殺掉。但盧杞單單對郭子儀感恩戴德,覺得郭子儀對他有知遇之恩。後來即使郭子儀的家人犯法,他也從中斡旋,予以保全。

看郭子儀的為人處世,真懷疑他打開了上帝視角,將所有人和事都看得那麼透徹。

郭子儀年八十五而終,他的八個兒子,七個女婿皆得富貴,其部下六十餘人後來大多成為將相,成為唐朝當時的中流砥柱。

相關焦點

  • 謹小慎微,大唐尚父汾陽王郭子儀
    尚父在古代是極具敬意的稱謂,周朝武王稱過姜太公,後來唐德宗稱郭子儀為尚父。自唐玄宗開始後四代,郭子儀一直為李氏盡忠。安史之亂爆發之時,郭子儀擔任衛尉卿一職,同時還有靈武郡太守和充朔方節度使的官位。
  • 大唐汾陽王郭子儀墓發現始末.郭振華
    大唐汾陽王郭子儀墓發現始末郭振華郭子儀是唐代偉大的愛國將領,著名的軍事家。郭子儀的愛國事跡陳列於北京軍事博物館第三室,被譽為偉大的愛國將領。郭子儀千古一人,世人仰慕。歷代皇帝、歷代名人無不稱讚。郭子儀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中華民族樹立了永不磨滅的豐碑!
  • 郭氏資訊|壬辰年中秋海內外郭氏宗親公祭大唐汾陽王郭子儀典禮紀實
    2012年9月30日,壬辰年郭氏宗親公祭大唐汾陽王郭子儀典禮在陝西省禮泉縣舉辦,來自緬甸、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郭氏宗親200多人濟濟一堂,用符合唐王朝諸侯王等級「禮制」要求進行祭祀活動。這是海內外郭氏宗親首次公祭大唐汾陽王郭子儀,也是中華郭氏網首次舉辦線下活動。8年過去,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公祭盛況。
  • 大唐汾陽王郭子儀12幅傳世畫像、故事圖
    故宮南薰殿汾陽王郭子儀畫像 故宮南薰殿始建於明,位於武英殿南面,是明朝遇冊封大典時中書官篆寫金寶《晚笑堂竹莊畫傳》:汾陽王郭子儀畫像 《晚笑堂竹莊畫傳》收歷代聖賢、名臣、名將、名媛之像。作者上官周,清代著名畫家。
  • 汾陽王郭子儀擁有上千美女,這話你信嗎?
    當前,只要在網上點擊「郭子儀妻妾」或「郭子儀家人」等相關搜索,十有八、九會出現以下這樣的介紹:「皇上佳麗三千,郭子儀一半。唐代兵馬副元帥郭子儀在安史之亂前後,共養美女佳麗一千多人。第二次是郭子儀平定河東諸鎮兵亂而且安史之亂即將平息之時又被「兔死犬烹、鳥盡弓藏」閒廢於家的。就其時郭子儀所處被君疑臣妒的險峻環境來說,他也不可能收留一千多名美女於家中張揚和享樂。所以說,所謂「安史之亂前後,郭子儀擁有上千美女」,甚至於「郭子儀有妻妾千人」的說法,純屬是臆造猜測,且與郭子儀史實經歷相悖不符的無稽之談。
  • 郭氏三王:汾陽王、榴陽王、廣澤尊王
    筆者不才,搜集一些相關資料,探討祭拜汾陽王、榴陽王、廣澤尊王之異同,與宗親好友分享。敬請各位指教!汾陽王郭子儀汾陽王郭子儀(697~781)郭子儀,華州鄭縣人,今陝西渭南華州。子儀公一生富貴壽考、繁衍安泰、哀榮終始,是中國歷史上文臣武將中少有的富貴壽全功德圓滿,更是吾等郭氏後裔做人處事的典範。
  • 郭子儀的做官之道<明哲保身>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郭子儀爵封汾陽王,王府建在長安的親仁裡。令人不解的是,汾陽王府自落成後,每天都是府門大開,任憑人們自由進出,郭子儀不準府中人幹涉,與別處的官宅府第門禁森嚴的情況截然不同。有一天,郭子儀帳下的一名將官要調到外地任職,特意前來王府辭行。他知道郭子儀府中百無禁忌,就一直走進內宅。
  • 太原陽曲,郭子儀的祖籍地和汾陽郡王爵號因封地(作者賈祝文)
    本文作者,中國唐史學會郭子儀研究學者、長篇歷史小說《汾陽王郭子儀》和史研論著《陽曲郭氏史典考》、《太原郭氏史探幽釋疑集》的作者賈祝文,則在「太原說」的前題下,又將之細究為「今陽曲」說,並就此作出了詳析和論證。
  • 汾陽王郭氏後裔輾轉遷徙考
    汾陽王郭氏後裔輾轉遷徙考永清考中進士,官江西吉安府刺史,有六子:昱、鑑、鋼、鎡、某、鎰。次子郭鑑讀書有成,為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舉人,官四川益陽縣教諭,升任沅教訓。永清此時已告老還鄉,隨郭鑑仕宦,居無定所。後來郭鑑被解職,永清父子便就近在湖南麻陽縣安家落戶,住石羊哨嚴床坪通達林。
  • 郭子儀
    不徇私情郭子儀曾嚴令禁止軍營內無故騎馬。郭子儀的妻子南陽夫人的奶媽的兒子觸犯禁令,被都虞候亂棍打死。郭子儀的幾個兒子到他面前哭訴,指責都虞候驕橫,郭子儀將他們斥退。次日,郭子儀將此事告訴幕僚們,並嘆道:「我的幾個兒子,都是當奴才的料。
  • 郭子儀何以被譽功蓋天下完名高節的大唐忠武魂
    解放軍出版社出版《汾陽王郭子儀》中國古代,文官逝後被諡「文正」,武官逝後被諡「忠武」,可謂是諡號中最為尊崇之稱了。繼後則是平定安史之亂,再造唐室,功蓋天下的汾陽王郭子儀繼獲此諡號。較之前得諡忠武的諸葛、王猛及尉遲恭等,郭子儀之諡「忠武」,既因其再造唐室,功蓋天下,更因其為官、為人的完名高節和厚德粹道。郭子儀,經歷了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唐玄宗至唐德宗四朝內亂外患、險遭覆亡、又得中興的極度激蕩歷史。
  • 郭子儀,歷經唐七朝不倒的元老,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狀元
    直到安史之亂爆發時,郭子儀已經是朔方節度使了,安史之亂席捲大半個唐朝,於是郭子儀便率軍勤王,他運氣比較好,收復河北、河東之後,便升官了,官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品大預員(唐朝的三品就相當一品,可參考作者前面所做的文章,專門介紹了這一節)。
  • 60歲的郭子儀掌管兵馬萬千,為何被人挖了祖墳?郭的反擊真絕了
    因為嫉妒郭子儀的軍功,所以魚朝恩屢次在唐肅宗的面前說郭子儀的壞話,試圖阻止郭子儀被重用。不僅如此,魚朝恩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為了陷害忠良,他還幹了許多振聾發聵的破事兒。有一次,郭子儀在外出打仗的時候,魚朝恩就派人去挖郭子儀家的祖墳,試圖以此來激怒郭子儀,讓他發火。
  • 明知郭子儀七十高齡,唐代宗卻賞他6個絕色美人,4年後發現真高明
    據《舊唐書·郭子儀傳》評價: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三十年。校中書令考二十有四。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 以上這段話就是評價郭子儀的,在當時,他是一個被寄予厚望的將軍,但是,他究竟做了什麼,會有如此高的評價呢?
  • 郭子儀是不是扭轉了唐朝的命運?他的一生為何如此成功?
    在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說安史之亂爆發後,若無郭子儀的力挽狂瀾,恐唐朝再難復甦了。這其實是傳奇小說帶給人們的影響,有些誇大了郭子儀的歷史功績。但也不可否認,郭子儀確實是唐朝抗叛的第一功臣。郭子儀的名與字是一樣的,都叫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
  • 平定安史之亂,明明李光弼是第一功臣,為何人們就記住了郭子儀?
    如果單論平定安史之亂的功勞,第一功臣不是郭子儀,而是李光弼。郭子儀從相州之戰後,受到魚朝恩、程元振等宦官的陷害,被剝奪了兵權,由李光弼接替郭子儀,出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全程領導了平定安史之亂,被譽為「中興第一功臣」。但是李光弼最終也難逃宦官陷害,安史之亂平定後,他鑑於郭子儀的教訓,在徐州擁兵自保,拒絕朝廷調遣。
  • 智囊:郭子儀70高齡,受賞不要官職只要美女,10年後才知智慧高深
    郭子儀現在掌握了那麼多的權力,而且還深受百姓的愛戴,必然會威脅到皇帝的權威。正是深知自己正處在「高處不勝寒」的危機中,郭子儀選擇主動從「神壇」上跌落。在皇帝封賞郭子儀為「尚書令」的時候,郭子儀趕忙推讓。因為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做過尚書令,此職位高權重,所以出於對先人的避諱,唐朝很少設立這個官職。
  • 清鹹豐粉彩郭子儀拜壽圖燈籠瓶
    清鹹豐粉彩郭子儀拜壽圖燈籠瓶 圖集之一尺寸:高45釐米,口徑16釐米,足徑15釐米品相:口沿有商修,瓶身有一處小商修,底足一飛皮藏品說明:瓶口微外撇,短頸斜肩,長腹瘦脛,下承圈足。瓶身通體裝飾四季花卉瓜果紋,頸部開光繪人物圖。
  • 再造大唐的中興名將—郭子儀,功高不震主,名高不自傲,終得善終
    當時郭子儀正在低於吐蕃入侵,朝中大臣因此事皆擔心郭子儀起兵而反。郭子儀對於此事的原因內心很是明白,他回朝後,唐代宗先向他提起此事,郭子儀哭奏:「臣長期主持軍務,不能禁絕暴戾之行,軍士常有毀壞他人墳墓之事,此乃臣的不義,招致上天遣罰,非人患使然。」郭子儀想到的是國家的安危事大,朝中大臣經過此事對他更是欽佩。郭子儀功德越高,人們越尊重他。
  • 皇帝愛女昇平和名將郭子儀幼子郭曖夫妻吵架,兩強相爭,如何勸解
    前一篇聊到典故《滿床笏》,這個典故講的是唐朝名將,位高權重的汾陽王郭子儀六十大壽時,七子八婿皆來祝壽,由於他們都是朝廷裡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壽時把笏板放滿床頭。「滿床笏」這一典故被用來借喻家門福祿昌盛、富貴壽考。舊時中國民間有錢人家,要把郭子儀的畫像懸掛中堂,稱作「天官圖」,以祈全福全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