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勝,黃威
紙本設色、綜合材料
57×57cm,2018年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作品細節
這是來自喜馬拉雅的
第 718 份禮物
●●●
黃威是新水墨的青年藝術家代表。三年在西藏的求學歲月,是一次心靈的閉關,讓他的藝術發生蛻變。
時隔6年,黃威再回藏地,途徑拉薩、古格。西藏再次給他心靈上的營養,啟發他創作「幻影」系列。
「幻影」系列,是對傳統佛像的不同看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似相非相的佛像,如何傳遞出佛教的智慧和精神?
新水墨領軍人物李津
黃威的老師李津曾在西藏停留多年,西藏給他帶來太多的驚喜。黃威也果然沒有讓老師失望,三年修習後,李津這樣評價學生的作品:
「他筆下的點,一看味道就很正,像和尚敲木魚一樣,噹噹當,均勻而開闊」。
然而,對於佛菩薩的「成相」,黃威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了「幻影」。
雲梯,黃威
紙本設色,裝置作品
74.5×23.5cm×7,2016
幻影-菩提,黃威
紙本設色,綜合材料
57×57cm,2017
●●●
醍醐君:幻影作品產生的緣由是什麼?
黃威:創作幻影系列作品,跟我去年阿里行有直接的關係。在西藏大學讀研期間,一直都對古格魂牽夢縈,直到去年才得以成行。禮佛與考察同步進行,我作品之前是單獨描繪雲、水的,有了這次出走,開始嘗試對雲水的結合,以及佛像在雲水之間時隱時現的繪製。
醍醐君:聊聊題目的由來?
黃威: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相由心生。
千重界,黃威
紙本設色,綜合材料
57×57cm,2018
點擊小程序卡片,了解作品細節
醍醐君: 「幻影」系列的邊框是木質的彩虹,層層疊進,這是如何考慮的?
黃威:彩虹和佛法,其實是同構的。遠處的彩虹極為絢爛,但我相信,如果走到彩虹跟前,其實什麼都沒有——彩虹不過是光的折射。這像極了佛法要講的空性的道理,也是告訴我們,要穿越現象,看到本質。
另外,我對裝裱一直有興趣。古代畫論講「三分畫七分裱」,我想試試二維和三維的貫通。幻影系列就是這樣產生的,根據彩虹的七色分七層逐個繪製(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七種顏色講究「次第」,恰好是佛教修習強調的概念,七又是很吉祥的數字,我很偏愛。
《千重界》彩虹邊框細節
醍醐君:這個彩虹畫框,原作的質感非常特別。
黃威:我自己對手作是有想法的,任何東西通過人手的觸摸就會留下「情」在,這種溫度感是科技不能代替的,我希望這種溫度感留整個作品裡面,讓觀者覺得更親近好溝通。而且手工繪製的物件是有唯一性的,它並不穩定、不統一,帶有瑕疵,但恰恰是瑕疵讓我覺得特別珍貴,是有「情感」的。雖然畫起來不複雜,但是很需要耐心,要一遍遍地薄塗,著急趕時間是不行的。
醍醐君:看您作品的顏色和主尊配搭,有哪些考慮?
黃威:佛教美術裡,很多神祇都有特定顏色,但我沒有固定的程式。顏色的選擇是根據我繪製當下的心情決定的,顏料盤中的顏色有好多種,這是就要看此時此刻的那種眼緣了。顏色也是分多次不停地渲染出想要的氛圍,再隨感覺選擇主尊來描繪,沒有特定配搭。
藝術家的創作,就是用盡全力,去塑造一個你完全沒法預知的東西。這就是我的工作。
尊勝,黃威
紙本設色,綜合材料
57×57cm,2018
《尊勝》細節
醍醐君:為什麼不把佛像的面容畫出來?
黃威:妙相莊嚴,但何為莊嚴?又如何是「妙」?如果諸佛菩薩真的以妙相出現,我們當然很容易認出:這是佛陀,那是哪一位菩薩。但其實眾生都具佛性,佛也可能化眾生相。所以我覺得形象只是引導內觀的門,佛無定像,透過這些視覺提示,人們能得到更多與自我相關的觀想。我更注重作品中「氣」的建構,雲水間升騰著氣,匯聚了一尊佛的想像,相望內觀。
所以我沒有刻畫出類似法冠,法服等等外在的裝飾物。我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諸佛菩薩肯定是非常輝煌的,渾身金燦燦的,法相很微妙。但我覺得,觀佛時,清淨心最重要。
大黑天,黃威
紙本設色,綜合材料
57×57cm,2018
點擊小程序卡片,了解作品細節
醍醐君:您的作品中,能看到西藏傳統唐卡的繪製方法,但又有漢地水墨的因素,您怎麼融合兩種技法?
黃威:其實這是我想做的事情,或者說是我創作的突破口。我本科在天津美院學習水墨,後有了在西藏的三年經歷,對唐卡進行研究並被這藝術深深感動,我嘗試把在它們中受益到的精神糅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形成有自己態度的審美經驗。水和色在紙上產生氤氳的效果,然後再渲染具體物象的結構,染的過程基本是用幹筆點染,腦子裡通篇都是「滴水穿石」的概念。
醍醐君:「幻影」系列正是這樣的結合,創作上如何考慮的?
黃威:此前一直是單獨地畫雲、畫水,於是想,是否能有機地揉在一塊?這種理念從起稿時就貫穿進去了——2016年參加醍醐的「心壇城」展時,感受到一種輪迴,雲和水中間的氣體就是輪迴,放入佛像更能準確表達——佛變成了影子,或許更真實。
《大黑天》場景圖
醍醐君:幻影系列最終要表達什麼?
黃威:這就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能我自己不願意說的太明白,因為這會局限觀者對於我作品觀念的發散思維。其實無論是之前的雲遊、水遊,還是現在的《幻影》,首先都是在愉悅我自己的內心,修煉的法門,那是生活中時光的一種紀念,如雲飄過,如水流經,如心中的念頭一起一落。
醍醐君:幻影之後有什麼創作上的計劃?
黃威:繼續以雲、水為藝術母體進行創作,挖掘更多的可能性,希望作品在平面與立體之間的探索越來越和諧。
醍醐君:對現在的你而言,繪畫意味著什麼?
黃威:就是修行。在畫畫中專注,不淨化別人,只淨化自己的心靈。
醍醐君:接下來會有什麼計劃?
黃威:計劃趕不上變化,接下來6月會在北京的金融街一個新空間做開業首展。
【相關閱讀】
麥積山的微笑
西藏三年,一位青年畫家的最好禮物
黃威:當代水墨,開啟一個遠古世界
一份不能錯過的喜馬拉雅博物館參觀指南
歷時5年,穿越戰亂,中國學者找回了佛像最初的秘密
點擊「閱讀原文」
尋找來自喜馬拉雅的禮物
2018,加入醍醐,發現來自喜馬拉雅的禮物
查看醍醐開放職位
醍醐藝術中心·拉薩
拉薩市仙足島環島南路 0891 6626599
醍醐藝術中心·上海
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30號(衡山路口) 021 63152563
醍醐古城店·拉薩
拉薩市大昭寺八廓街轉經道東街13號 0891 6500134
醍醐衙門店·拉薩
拉薩市大昭寺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口 0891 6831926
醍醐古樹店·拉薩
拉薩市大昭寺八廓街旁拉讓寧巴古院口 0891 654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