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電量
電能生產數量的指標。即發電機組產出的有功電能數量。計量單位:萬千瓦時(1×104kWh)。
發電機的電能表發生故障或變換系統使電能表不能正常工作時,應按每小時記錄其有功功率表的指示來估算發電量。
2.供電量
發電廠實際向廠外供出電量的總和。即供電量=出線有功電量,計量單位:萬千瓦時(1×104kWh)。
單臺機組供電量=出線有功電量,計量單位:萬千瓦時(1×104kWh)。
以出線開關外有功電能表計量為準。
3.綜合廠用電量
綜合廠用電量=發電量-供電量 計量單位:萬千瓦時(1×104kWh)。
4.供熱量
電廠發電的同時,對外供出的蒸汽或熱水的熱量。計量單位:吉焦(GJ)
5.平均負荷
計算期內,瞬間負荷的平均值。計量單位:兆瓦(MW)。
計算方法:平均負荷=計算期內發電量/計算期內運行小時
6.燃料的發熱量
單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燒後所放出的熱量稱為燃料的發熱量,亦稱熱值。計量單位:千焦/千克(kJ/kg)。
7.燃料的低位發熱量
單位量燃料的最大可能發熱量(包括燃燒生成的水蒸汽凝結成水所放出的汽化熱)扣除水蒸汽的汽化熱後的發熱量。計量單位:千焦/千克(kJ/kg)。
8.原煤與標準煤的折算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2589-81)關於《熱量單位、符號與換算》中明確規定:低位發熱量等於29271千焦(或7000大卡)的固體燃料,稱之為1千克標準煤。
所以,標準煤是指低位發熱量為29271kJ/kg(7000大卡/千克)的煤。
不同發熱量情況下的耗煤量(即原煤耗量)均可以折為標準耗煤量,計算公式為:標準煤耗量(T)=原煤耗量(T)×原煤平均低位發熱量/標準煤的低位發熱量=原煤耗量(T)×原煤平均低位發熱量/29271
9.燃油與標準煤、原煤的折算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2589-81)關於《熱量單位、符號與換算》中明確規定:低位發熱量等於41816千焦(或10000大卡)的液體燃料,稱之為1千克標準油。因煤耗率計算中的耗用煤量或標準煤耗用量還應包括鍋爐點火及助燃用油量,所以還應將計算期間的燃油折算成原煤量或標準煤量中進行煤耗率計算。燃油折算成原煤或標準煤的計算公式為:
燃油折標準煤量(T)
=燃油耗量(T)×燃油的低位發熱量/標準煤的低位發熱量
=燃油耗量×41816/29271
=燃油耗量×1.4286燃油折原煤量(T)
=燃油耗量(T)×原煤平均低位發熱量/標準煤的低位發熱量×燃油的低位發熱量/原煤平均低位發熱量
=燃油耗量(T)×燃油的低位發熱量/原煤平均低位發熱量
=燃油耗量(T)×41816/原煤平均低位發熱量
10.電廠汽溫、汽壓值
發電廠過熱蒸汽的溫度、汽壓是機組運行的重要參數。由於各電廠的裝機容量不同,各機組所設計的額定參數也不同,所以在計算全廠溫度、汽壓的實際值時不能簡單地採用算術平均數,是分別以鍋爐蒸發量和汽輪機組發電量做為權數進行計算。
計算公式為:
電廠爐側過熱蒸汽壓力=單爐過熱器出口壓力×單臺爐蒸發量/電廠鍋爐蒸發量;
電廠機側過熱蒸汽壓力=單機過熱蒸汽壓力×單臺機發電量/電廠機組發電量;
電廠爐側過熱蒸汽溫度=單爐過熱蒸汽溫度×單臺爐蒸發量/電廠鍋爐蒸發量;
電廠機側過熱蒸汽溫度=單機過熱蒸汽溫度×單臺機發電量/電廠機組發電量
11.電廠給水溫度
電廠給水溫度=單爐給水溫度×單臺爐蒸發量/電廠鍋爐蒸發量
12.電廠排煙溫度
電廠排煙溫度=單爐排煙溫度×單臺爐蒸發量/電廠鍋爐蒸發量
13.電廠飛灰可燃物
電廠飛灰可燃物=單爐飛灰可燃物×單臺爐蒸發量/電廠鍋爐蒸發量
14.高加投入率、電廠高加投入率
高加投入率= 計算期內高加運行時間/計算期內汽輪機運行時間
電廠高加投入率=單機高加投入率×單臺機發電量/電廠機組發電量
15.電廠汽機真空度
電廠真空度=單機真空度×單機發電量/電廠機組發電量
16.單機凝汽器端差、電廠凝汽器端差
單機凝汽器端差=汽輪機的排汽溫度-循環水出口溫度
電廠凝汽器端差= 單機凝汽器端差×單臺機發電量/電廠機組發電量
17.單機過冷卻度、全廠過冷度
單機過冷卻度=汽輪機的排汽溫度-凝結水溫度
電廠過冷卻度= 單機過冷卻度×單臺機發電量/電廠機組發電量
18.電廠汽水損失率
發電汽水損失量佔鍋爐蒸發量的百分數(%)。計算公式為:
汽水損失量(T)=鍋爐補充水量(T)-對外供汽量(T)
電廠汽水損失率=電廠汽水損失量/電廠鍋爐過熱蒸汽流量×100%
19.電廠補給水率
電廠補充水量與鍋爐蒸發量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電廠補充水率=電廠鍋爐補充水量(T)/電廠鍋爐的過熱蒸汽量(T)×100%
20. 給水率
汽輪機高壓加熱器出口給水量與發電機發電量的比值。計算公式為:
dg= Wg /E×10-1;
dg—汽輪機組給水率(kg/kWh);
Wg—計算期內高加出口給水量(T);
E—計算期內發電機的發電量(萬kWh)
21.熱耗量
熱耗量是指汽輪發電機組從外部熱源取得的熱量。一般來說「原因不明」的洩漏量不應超過額定負荷下主蒸汽流量0.5%。
22.供熱發電熱量分割比、供熱比
供熱發電熱量分割比,是指供熱消耗熱量與發電消耗熱量分別佔汽輪機熱耗量比率的關係。用來分割供熱和發電的各項成本。供熱比,是指供熱熱量佔汽機熱耗量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供熱比=供熱量×供熱焓值/(汽機進汽量×汽機進汽焓值-高加出口給水量×給水焓值)
ψ=Dcic/(Di0- Wgig)
ψ—供熱比(%)
D —計算期內汽輪機耗用的主蒸汽量
(T)i0—汽機進汽焓值(kJ/kg)
Dc—計算期間對外供熱量
(T)ic—供熱焓值(kJ/kg)
Wg—計算期內給水量
(T)ig—給水焓值(kJ/kg)
發電比(%)
=100%-供熱比
=100%-ψ供熱發電熱量分割比
=供熱比/發電比
=ψ/(100%-ψ)
23.鍋爐正平衡效率
鍋爐的輸出熱量與輸入熱量的比率(%)。是反映燃料和介質帶入爐內熱量被利用程度的指標。
計算公式為:
電廠鍋爐正平衡效率=鍋爐總產熱量/(燃料消耗量×燃料的低位發熱量+燃油耗量×燃油低位發熱量+給水量×給水焓值)
q=Q/(B×QyD+B油×Q油+ Wg×ig)×103×100%
Q? — 計算期內鍋爐總產出熱量(kJ)
B — 計算期內燃料消耗量
(T)QyD — 燃料的低位發熱量(kJ/kg)
B油— 計算期內燃油耗量
(T)Q油— 燃油低位發熱量(kJ/kg)
Wg — 計算期內給水量
(T)ig — 給水焓值(kJ/kg)
24.汽輪機組汽耗率
汽輪機組汽耗率,是指汽輪發電機組每發一千瓦時電能所消耗的蒸汽量。計算公式為:
d=(D-Wgig/io)×(100-ψ)/E×10-1;
d — 汽輪機組汽耗率(kg/kWh);
i0 — 汽機進汽焓值(kJ/kg);
Wg — 計算期內給水量(T);
ig — 給水焓值(kJ/kg);
ψ— 供熱比(%);
D — 計算期內汽輪機耗用的主蒸汽量(T);
E — 計算期內發電機的發電量(萬kWh)
25.汽輪機組熱耗率
汽輪機組熱耗率,是指汽輪發電機組每發一千瓦時電能所耗用的熱量。對於凝汽式汽輪機,計算出汽耗率後,採用下列計算公式:
qd=di0;
qd — 熱耗率(kg/kWh);
d — 汽耗率(kg/kWh);
i0 — 汽機進汽焓值(kJ/kg)
26.汽輪機效率(簡稱汽機效率)
汽機效率,是指計算期內汽輪發電機發出電能的當量熱量與輸入汽輪機發電熱量的比率(%)。抽凝汽式機組汽機效率(給水系統採用聯絡母管制時)採用的計算公式為:
ηd=10E×3600/(Di0- Dcic-Wgig);
E — 計算期內發電量(萬kWh);
ηd— 汽機效率(%);
D — 計算期內汽輪機耗用的主蒸汽量(T);
i0 — 汽機進汽焓值(kJ/kg);
Dc — 計算期內對外供熱量(T);
ic — 供熱焓值(kJ/kg);
Wg — 計算期內給水量(T);
ig — 給水焓值(kJ/kg)
27.電廠發電熱耗率
電廠發電熱耗率,是指每生產一千瓦時電能所消耗的熱量。它反應生產過程(包括機、爐、電)的綜合能耗。計量單位是「kJ/kWh」計算公式為:
qd=Qh/E×10-1;
qd — 發電熱耗率(kJ/kWh);
Qh — 計算期內電廠發電耗用熱量(kJ);
E — 計算期內電廠發電量(萬kWh);
電廠發電耗用熱量=汽輪發電機進汽含熱量-供熱量-加熱鍋爐給水含熱量
28.電廠熱效率
電廠熱效率,是指計算期內汽輪發電機發電量的當量熱量佔發電耗燃料含熱量的比率(%),即每千瓦時發電量的當量熱量與每千瓦時發電量所耗用燃料的含熱量的比率,反映發電廠能源加工轉換的效率。計算公式為:
ηd= 10E×3600/(Bb×29271);
ηd— 電廠熱效率(%);
E — 計算期內發電量(萬kWh);
Bb — 計算期內發電標準煤耗量(T);
發電標準煤耗量(T)={全廠原煤耗量×原煤的平均熱值(kJ/kg)+耗用油量(T)×41816}×發電比/29271 (kJ/kg)
29.入爐燃煤熱值的計算方法
入爐煤和入爐粉取樣化驗熱值的加權平均值,計量單位:kJ/kg。
30.電廠耗用標煤量的計算
電廠標準煤耗量=(電廠原煤耗量×原煤平均低位發熱量+耗用油量×41816)/29271
31.電廠發電原煤耗率(g/kWh)的計算
電廠發電原煤耗(g/kWh)=發電耗原煤量(T)×102/發電量(萬kWh)
供熱耗原煤量(T)=電廠耗原煤量(T)×供熱比=B0×ψ
發電耗原煤量(T)=電廠原煤耗量(T)×發電比(%)= B0×(100-ψ)
32.電廠發電標煤耗率的計算
電廠發電標煤耗率(g/kWh)=電廠發電標準煤耗量(T)×102/發電量(萬kWh)
33.供電標煤耗率的計算
供電標煤耗(g/kWh)=發電標煤耗/(1-廠用電率)
34.供熱標耗率的計算
供熱標煤耗(kg/GJ)= 供熱耗用煤量(T)×103/供熱量(GJ)
35.熱電比
國家經貿緯「關於印發《關於發展熱電聯產規定》的通知」中明確規定:熱電比是指計算期內供熱消耗熱量與供電量的當量熱量的比率(%)。計算公式:熱電比= ×10-1×100%
36.發電用廠用電量(萬kWh)、供熱用廠用電量(萬kWh)、發電用廠用電率(%)、供熱用廠用電率(%)的計算
發電用廠用電量=(廠用電量-變線損耗)×發電比;
供熱用廠用電量=(廠用電量-變線損耗)×供熱比;
發電用廠用電率=發電用廠用電量/發電量×100%;
供熱用廠用電率=供熱用廠用電量/發電量×100%
37.引、送、排、磨用電率計算
引風機用電率=引風機用電量/發電量;
引風機用電率=引風機用電量/產汽量;
送風機用電率=送風機用電量/發電量;
送風機用電率=送風機用電量/產汽量;
排粉機用電率=排粉機用電量/發電量;
排粉機用電率=排粉機用電量/產汽量;
磨煤機用電率=磨煤機用電量/發電量;
煤機用電率=磨煤機用電量/產汽量
38.電除塵用電率計算
電除塵用電率=電除塵用電量/發電
39.給水泵用電率計算
給水泵用電率=給水泵用電量/發電量;
給水泵用電率=給水泵用電量/產汽量
40.循環水泵用電率計算
循環水泵用電率=循環水泵用電量/發電量
41.變線損耗計算
變線損耗=廠用電量-發電、供熱用廠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