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人傳奇故事:滿街瘋跑的張旭

2020-12-16 歷史風雲再起

張旭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家。他以狂草而聞名,人稱「草聖張旭」。

張旭剛開始練書法時,並沒有找到自己書法的特點,他為此十分苦惱。他苦苦地練習書法,時時處處都想著如何把字寫得更個性化一些。

有一天,張旭來到鄴城遊玩。他走在大街上,看到街中圍了一大群人,把街道都堵死了。只見這人群時而靜悄悄的,時而發出轟然的叫好聲。張旭好不容易才擠進去,一看,這些人正在看一個叫公孫大娘的女子表演舞劍。

張旭站下看了一會兒,馬上被公孫大娘的劍法吸引住了。只見這位漂亮利落的公孫大娘著一身黑緞緊衣男裝,身段輕盈,英姿颯爽,手握兩把寒光閃閃的銀劍,時進時退,時張時弛,兩把銀劍在她手裡,如同蛟龍出水一般,道道銀光,陣陣寒氣,直舞得電閃雷鳴,日月無光。

張旭看著看著,突然心頭一動:公孫大娘的這一招一式,不正和我寫書法的筆畫一樣嗎?如果把她的舞劍的技法帶進我的書法裡,一定會很有性格的!

這時,人群裡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原來公孫大娘的表演結束了。大家正在散去,而張旭卻還沉浸在方才的情景之中。

看了這場劍舞之後,張旭似乎迷上了公孫大娘,他決定在鄴城多住幾天,只要哪裡有公孫大娘的劍舞,他必然會到場觀看。別人看劍都是只看個熱鬧,圖個開心,而張旭卻是看得十分投入,不但眼睛在看,身體四肢也在隨著公孫大娘的身手做動作,看一場劍舞下來,張旭累得滿身大汗。

回到家裡,張旭磨好了墨汁,心裡想著公孫大娘的動作,手上運足了勁,一筆一筆地把這些動作運用到書法之中。公孫大娘的劍舞變化多端,奇麗多姿,具有神鬼逼人的氣勢和瀟灑脫俗的風範,眼前浮動著公孫大娘的颯颯英姿時,張旭心中豪氣頓生,手中似有萬頃雷霆,揮毫潑墨,寫出的字格外有氣勢。一天一天地練下來,張旭的字寫得如公孫大娘的劍舞一樣狂放漂亮,技藝大有長進,張旭狂草的風格漸漸形成。

張旭寫字之前必須先喝酒,而且每喝必醉。他喝醉酒時,不是在屋裡睡覺,而是大呼小叫地在大街上狂奔,跑得帽子也掉了,鞋子也丟了,不認識他的人,都以為遇到了瘋子。

瘋跑過一陣之後,張旭熱血沸騰,這時他才揮筆寫字,這種情景之下寫出的書法作品,往往成為傳世的精品。

這一天,張旭又喝醉了酒,他狂呼亂叫瘋跑了一陣後,就叫人磨了整整一盆墨,突然把頭髮浸在墨汁裡,然後甩著滿頭的墨汁在素絹上寫起來。

只見墨雨飛濺。滿屋滿牆都是墨跡,張旭也是渾身墨跡,好好的一身衣服弄得亂七八糟的。

而張旭卻叫著跳著,搖頭晃腦地在素絹上寫個不停,一副陶醉其中的樣子。

旁邊的人都看得呆住了,以為張旭這個狂人又發瘋了。

等他醒了之後再看這幅用頭髮做成的書法作品,那真是如龍飛鳳舞,或虛或實,別有一番氣勢。「真是神仙相助,我才能寫出如此鬼神之作啊!」張旭對這幅用頭寫出來的書法作品特別欣賞。

從那之後,張旭就經常用頭來寫狂草了,他的以頭濡墨的書法風格很受人歡迎,更多的人爭著來求得張旭的狂草作品。

相關焦點

  • 張旭寫字在唐朝有多值錢?一封信,半日暴富!
    ✔張旭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人稱草聖,他出生於名門,後應試入仕,當了縣尉,在洛陽時擔任左率府長史,世人稱為「張長史」。張旭的草書在唐代是非常出名的,有很多人都向他求教筆法,其中有吳道子、顏真卿等人,張旭之所以被稱為草聖,是因為他創立了草書的連綿性書寫方法,改變了以前字字獨立的草法。
  • 一代草書大家張旭是如何成名的?
    筆法的傳承在歷代書論典籍中,比較清楚介紹張旭筆法傳承的文章是唐代書法理論家張彥遠的《傳授筆法人名》和盧攜的《臨池訣》。通過這段描述,帶給我們這樣一個直接推論:張旭筆法的淵源是漢末以來,承接蔡邑,鍾繇,二王等名人,從歷代書法世家有序流傳而來的書法正統,這種傳授只有在書法世家的家族或姻親之間才有機會獲得。盧攜的《臨池塊》則是以張旭自言的方式記錄下來張旭筆法傳承的淵源:「吳郡張旭言:自智永禪師過江,揩法隨渡。
  • 張旭的詩有哪些?張旭的詩詞全集10首
    山中留客 - 唐代·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 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 入雲深處亦沾衣。 見遠亭 - 唐代·張旭 高亭豁可望, 朝暮對溪山。 野色軒楹外, 霞光幾席間。
  • 《中國書法》:唐代草書之張旭、懷素
    唐代草書,氣象恢宏。其中,尤以張旭,減省王字,肆其意恣、雄逸氣象,卓然成為盛唐典型;而懷素悟其用筆三昧,『以狂繼顛』,是為張旭再傳弟子。詳情可欣賞《中國書法》2020年9期「唐代草書特輯」。朱關田據《通鑑》考出,開元年間,玄宗有七次幸洛,杜甫所謂張旭「數嘗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者,必始於十一年,或即僅此十一、十三年兩遭而已(《張旭考》),蓋「數」而非一之謂也。故又雲「當是開元二十三四年間事」。(《唐代書法考評》一八四頁)總之,《杜甫詩序》稱張旭「數嘗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必當在公孫大娘隨駕赴鄴之時。
  • 張旭和張懷瓘的關係
    至肅宗幹元二年﹝759﹞,享年八十五,見朱關田先生《唐代書法考評》。其中唐玄宗開元有29年,天寶15年,二者長達44年,張旭主要活動就是在開元、天寶期間。張懷瓘的具體生卒年代已不可考,但主要活動年代和張旭相同,也是開元、天寶年間。 二,兩個人都在長安任職當時兩個人都在長安,張旭是左率府長史,七品官,官階很低。而張懷瓘是右率府兵曹參軍,從八品下,官階更低。
  • 草聖張旭:我的癲狂你們不懂
    張旭,生性嗜酒、醉後喜書。然而正是他嗜酒不羈的性格成就了他草書的偉大成就。一日,張旭飲酒興起,竟用頭髮沾墨寫起字來,其妻見狀以為張旭瘋了,連忙叫來僕人將張旭制服,事後張旭酒醒看到地上的「大作」,竟直呼好筆好筆。又一日,張旭正在和好友賀知章一起喝酒吟詩。
  • 書法上的巨人,「癲子」張旭的故事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書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最被人敬仰的一位,其他書法家和他比起來,立刻遜色不少,這個人就是張旭。提到張旭,人們都會豎起大拇指,他的書法舉世矚目。當初由唐文宗對李白詩歌,再加上裴渂所使用的劍舞,再加上張旭的狂草,賦予了「三絕」來相稱。對於這樣一位書法奇才,今天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以供大家了解。生活在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王朝,張旭自然也帶著那個時代特有的浪漫情懷。
  • 張旭:我醉筆一抹,就是半個盛唐
    至今也沒人搞清張旭的生卒年月,我們只確切地知道,他活在盛唐。         張旭以草書名世,他將張芝、二王一拉扯,就做了狂草的祖師爺。然而寫狂草的他,卻練得一手精絕的楷書。張旭的母親是虞世南的外孫女,因此他從小就學太姥爺,得其筆法,頗類晉人。
  • 唐詩欣賞: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來自唐代:張旭《桃花溪》
    ]《桃花溪》是唐代書法家、詩人張旭借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意境而創作的寫景詩。此詩通過描寫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對漁人的詢問,抒寫一種嚮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詩由遠外落筆,寫山谷深幽,迷離恍惚,隔煙朦朧,其境若仙;然後鏡頭移近,寫桃花流水,漁舟輕泛,問訊漁人,尋找桃源。
  • 張旭與徐渭筆法比較——一個「平動、絞轉」一個「提按、頓挫」
    本文也以邱先生的觀點作為比較張旭和徐渭的狂草筆法的依據。應該說,平動、提按、絞轉這三種運動形式是任何書法作品都離不開的基本運動形式,只是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書家在不同的作品中因為作品風格、內容和形式的需要,對這三方面有著不同的側重而已,單獨而純粹的某一種運動是不存在的。
  • 唐朝四絕:李白的詩、張旭的書法、吳道子的畫、公孫大娘的劍舞
    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千餘年來唯一被為「仙」的詩人。若說唐詩代表著中國詩文化的巔峰水平,那麼,李白即是此巔峰上的第一人。張旭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唐代書法家。
  • 【每日經典】張旭《肚痛帖》
    【每日經典】張旭《肚痛帖》
  • "顛張醉素"|張旭狂草《大檳堂法帖》 欣賞
    張旭(675-750),唐代書法家,字伯高,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
  • 民間故事|瘋道人背千斤碑,力拔山河賽霸王
    說民間故事談古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小橋流水百花香,人在異地思家鄉。十年寒苦為明日,只求秋闈登玄黃。我們這裡有座山,名叫真武山,山上有座廟,名叫真武廟。轉眼半年過去,瘋道人不但能把石碑抱起來,還能抱著石碑滿山跑上半個時辰,氣不喘心不慌又把石碑歸回原位。所有人都看傻了眼,驚奇瘋道人居然深藏不露,天生神力。索性把所有的重活累活都交給他。瘋道人從不抱怨,不管什麼時候都是笑嘻嘻,來者不拒。
  • 看懷素《自敘帖》, 再看張旭《殘秋帖》, 才知「草聖」名不虛傳!
    不過知難而上,勇於克服困難正是華夏人的優良品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也出現了眾多敢於挑戰的「勇士」,不僅徵服了草書這一難關,更是在草書領域獨領風騷,其中唐代的兩位草書大家張旭和懷素就是這樣的人物。其實,這個問題早有定論,書法上的問題還需要從書法上找答案,對比早已經寫下的懷素《自敘帖》和張旭《殘秋入洛陽帖》這個問題就能很好的得到解答。
  • 張旭的狂草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絕,於酣醉中寫到極致
    導語:張旭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以草書聞名。他的草書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稱為「三絕」。 他的書法與懷素齊名,並稱「顛張醉素」。 他也被後世尊稱為「草聖」。「草聖」張旭性格豪放,嗜好飲酒,常在大醉後手舞足蹈,然後回到桌前,提筆落墨,一揮而就。
  • 荒野亂鬥被追滿街跑的英雄,大神把他玩成了輻射兵
    不過巴利被追著滿街跑的情況也經常會發生,血薄薄的他在面對公牛、藍胖子這種肉類英雄突然來襲時,只能邊跑邊朝後扔酒瓶子。老話說的好,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被逮到了還能有好嗎?說了這麼多,萌新們是不是也對巴利開始感興趣了呢,那就趕緊上號嘗試一下吧。
  • 寫好書法草書的最佳狀態,唐代的張旭、懷素做得最好,學學吧
    張旭草書重複和創新這一矛盾,是藝術家終生相伴的難題。對中國書法來說,由於創作時的書寫性(寫意),藝術家在重複同樣的作品時也能在書寫過程中得到情感的宣洩和心靈暢快的滿足,作品重複的現象普遍存在。與此同時,也正因為書寫的不可重複性(一維線條的時間矢量性),即便是書寫相同內容的作品也不可能完全雷同。
  • 竟然讓杜甫戀戀不忘,讓張旭懷素悟出筆意
    公孫大娘是開元盛世時的唐宮第一舞人,同時也是是唐代最傑出的舞蹈家之一,擅舞「劍器」,舞姿驚動天下。常在民間獻藝,極負盛名。後又被邀到宮廷表演劍舞技藝。她是唐代見於記載中,既活躍於民間,又聞名於宮廷的少數著名舞蹈家。
  • 千唐志齋:千餘品飽經滄桑的唐代墓誌 記錄下唐代書法演變歷史
    磚窯牆壁上鑲嵌的墓誌 千唐志齋坐落在新安縣鐵門鎮,是我國唯一的墓志銘博物館,那裡千餘品飽經滄桑的唐代墓誌,記錄了1000多年前發生的諸多唐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