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家。他以狂草而聞名,人稱「草聖張旭」。
張旭剛開始練書法時,並沒有找到自己書法的特點,他為此十分苦惱。他苦苦地練習書法,時時處處都想著如何把字寫得更個性化一些。
有一天,張旭來到鄴城遊玩。他走在大街上,看到街中圍了一大群人,把街道都堵死了。只見這人群時而靜悄悄的,時而發出轟然的叫好聲。張旭好不容易才擠進去,一看,這些人正在看一個叫公孫大娘的女子表演舞劍。
張旭站下看了一會兒,馬上被公孫大娘的劍法吸引住了。只見這位漂亮利落的公孫大娘著一身黑緞緊衣男裝,身段輕盈,英姿颯爽,手握兩把寒光閃閃的銀劍,時進時退,時張時弛,兩把銀劍在她手裡,如同蛟龍出水一般,道道銀光,陣陣寒氣,直舞得電閃雷鳴,日月無光。
張旭看著看著,突然心頭一動:公孫大娘的這一招一式,不正和我寫書法的筆畫一樣嗎?如果把她的舞劍的技法帶進我的書法裡,一定會很有性格的!
這時,人群裡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原來公孫大娘的表演結束了。大家正在散去,而張旭卻還沉浸在方才的情景之中。
看了這場劍舞之後,張旭似乎迷上了公孫大娘,他決定在鄴城多住幾天,只要哪裡有公孫大娘的劍舞,他必然會到場觀看。別人看劍都是只看個熱鬧,圖個開心,而張旭卻是看得十分投入,不但眼睛在看,身體四肢也在隨著公孫大娘的身手做動作,看一場劍舞下來,張旭累得滿身大汗。
回到家裡,張旭磨好了墨汁,心裡想著公孫大娘的動作,手上運足了勁,一筆一筆地把這些動作運用到書法之中。公孫大娘的劍舞變化多端,奇麗多姿,具有神鬼逼人的氣勢和瀟灑脫俗的風範,眼前浮動著公孫大娘的颯颯英姿時,張旭心中豪氣頓生,手中似有萬頃雷霆,揮毫潑墨,寫出的字格外有氣勢。一天一天地練下來,張旭的字寫得如公孫大娘的劍舞一樣狂放漂亮,技藝大有長進,張旭狂草的風格漸漸形成。
張旭寫字之前必須先喝酒,而且每喝必醉。他喝醉酒時,不是在屋裡睡覺,而是大呼小叫地在大街上狂奔,跑得帽子也掉了,鞋子也丟了,不認識他的人,都以為遇到了瘋子。
瘋跑過一陣之後,張旭熱血沸騰,這時他才揮筆寫字,這種情景之下寫出的書法作品,往往成為傳世的精品。
這一天,張旭又喝醉了酒,他狂呼亂叫瘋跑了一陣後,就叫人磨了整整一盆墨,突然把頭髮浸在墨汁裡,然後甩著滿頭的墨汁在素絹上寫起來。
只見墨雨飛濺。滿屋滿牆都是墨跡,張旭也是渾身墨跡,好好的一身衣服弄得亂七八糟的。
而張旭卻叫著跳著,搖頭晃腦地在素絹上寫個不停,一副陶醉其中的樣子。
旁邊的人都看得呆住了,以為張旭這個狂人又發瘋了。
等他醒了之後再看這幅用頭髮做成的書法作品,那真是如龍飛鳳舞,或虛或實,別有一番氣勢。「真是神仙相助,我才能寫出如此鬼神之作啊!」張旭對這幅用頭寫出來的書法作品特別欣賞。
從那之後,張旭就經常用頭來寫狂草了,他的以頭濡墨的書法風格很受人歡迎,更多的人爭著來求得張旭的狂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