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總共有11個國家,其中國內人均GDP較高的國家非新加坡莫屬,因為2018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3641億美元,人均GDP達到6.46萬美元,雖說今年第三季度新加坡GDP增速僅有0.1%,一、二季度經濟增長速度也相對較低,但作為發達國家新加坡社會福利較高,同時在東南亞的經濟實力也屬於靠前的。除此之外,說到東南亞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還屬於印度尼西亞,因為同年GDP達到1.04萬億美元,也是東南亞唯一GDP突破萬億美元的國家,因此,屬於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其次是泰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5000億美元。那麼,面對東南亞總共有11個國家的現象,GDP超過3000億美元的國家有哪些呢?
首先,在東南亞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分別為印度尼西亞與菲律賓,因為18年人口均超過1億,尤其印尼達到2.68億人,但在經濟方面,菲律賓卻不如泰國、馬來西亞以及新加坡,因為去年泰國GDP約達到5050億美元,馬來西亞GDP為3543億美元、新加坡GDP總量為3641億美元,而作為人口過億的菲律賓GDP僅有3309億美元,剩下的越南去年GDP為2449億美元,但顯然國內生產總值(GDP)未超過3000億美元,當然,至於寮國、柬埔寨、緬甸、汶萊以及東帝汶國內生產總值僅有上百億到幾百億美元,其中東帝汶GDP僅有25億美元。
其次,通過對各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對比可知,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這個五個東南亞國家的總體經濟實力相對較強,因為GDP均屬於超過3000億美元的國家,當然,由於每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不同,所以,總體經濟實力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不少人讓將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稱為東南亞主要四大經濟體,也稱為亞洲四小虎,而通常將新加坡、韓國、中國臺灣以及中國香港稱為亞洲四小龍。
其實,從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來看,印度尼西亞、泰國以及新加坡等這些東南亞國家的GDP增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以2018年為例,菲律賓的經濟實際增長了6.2%,越南在同年經濟實際增長了7.08%,而泰國的經濟增長率為4.1%,印度尼西亞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約為5.15%,促使每個國家的經濟在原先基礎上升了一個臺階,當然,在11個東南亞國家當中人均GDP最高的國家是新加坡與汶萊,因為去年人均GPD分別為6.46萬美元和3.16萬美元。
總的來說,雖然目前東南亞總共有11個國家,但GDP超過3000億美元的國家僅有五個,分別為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剩下的六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均相對較低,尤其汶萊雖說人均GDP達到3.16萬美元,但GDP卻僅有約135億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