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區:「創新鏈」靶向延伸 「產業鏈」結構突破

2021-01-09 江蘇經濟報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經濟結構重塑、困難挑戰不斷增多的嚴峻形勢,常州高新區(新北區)圍繞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深化科技創新助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主動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同時,通過聚焦「創新鏈」靶向延伸,賦能「產業鏈」結構突破,全面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不斷優化和完善,按序、有效推進科技創新各項工作。

在一系列精準到位的政策措施影響下,今年上半年,常州高新區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670.7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60.5%。組織申報各級科技計劃項目200項,其中國家項目立項9項,省級項目105項。

「數位化」建設蔚然成風

常州高新區溫康納生產線 張語攝

「我們有信心,這幾年形勢都不會差。」溫康納(常州)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全球自動化板材加工機械行業「隱形冠軍」——德國溫康納控股公司在境外設立的第一家子公司,自2004年該公司在常州高新區龍虎塘街道建成投運以來,其在中國的業務一直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生產用於家居、櫥櫃、地板行業的短周期壓機、連續壓機等產品,今年上半年實際生產時間5個月,完成銷售1億元,與去年上半年持平,並且拿到了9500多萬元明年的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溫康納(常州)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的IT和智能化建設,整合了ERP、BIM等多個信息化管理平臺,不僅在國內領先,而且超越了德國總部。在常州高新區龍虎塘街道企服部門的指導下,該公司被評為「數位化標槓工廠」,獲得110萬政府獎勵資金。

「這幾年,中國的數位化推進得很快,中國工廠設計人員只管做設計,設計方案形成後,電器等物件會通過管理軟體自動同步,但今年春節前我去德國總部,發現德國同事還需要手工輸入相關代碼,雙方互相交流了相關信息化應用管理的技術,為總部支招。」溫康納(常州)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王磊介紹。

事實上,數位化升級只是常州高新區內企業靶向創新的路徑之一。近年來,常州高新區圍繞破解制約科技創新開啟新局面的瓶頸問題,對標對表蘇州高新區出臺9項創新政策,加強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相關政策的統籌銜接,研究修訂了新一輪區級科技創新政策,眾多企業因此受益匪淺。

「新基建」推進快馬揚鞭

位於常州高新區內的常州八益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業內聞名的高新技術企業,搭乘「新基建」的高速快車,該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完成半年度指標的103.63%,淨利潤已超額完成全年度指標,特別是通信電纜同比增長196%,核電纜今年連續中標4個核電機組的2個標段。

「跟以往通信電纜相比,5G基站通信頻道增多,載量增加,我們為5G建設專門研發新增了5個規格的通信電纜,同時也改良升級了原有的15個規格配套5G建設。」據常州八益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剛介紹,該公司主要有通信、核電、石化和新能源電纜4個業務板塊,目前有90%以上的業務服務於「新基建」項目。「今年國內三大通信運營商的5G基站建設目標是50萬個,而愛立信作為當今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設備提供商之一,已獲得6萬個基站的份額。我們是愛立信公司在中國僅有的兩家全球供應商之一,早在前年就根據愛立信的合作要求,完成了5G電纜的研發」。

除了5G建設,八益公司的核電纜和光伏電纜等產品也在助力「新基建」。其中,核電纜是該公司的核心技術產品,擁有多種核電站專用電纜的自主智慧財產權,今年4月份和6月份已連續中標4個核電機組的兩個標段,其中一個項目還是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誌性工程之一,將建成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示範工程。

「新材料」助力生態提優

常州高新區厚德再生生產車間一隅 佳妮

日前,記者一走進常州厚德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陣陣機器轟鳴聲震耳欲聾,眼前一塊塊新型環保型材,正在接受最後的打磨,隨後將被運往周邊城市的建設工地。據該公司董事長王懷棟介紹,該種材料目前被廣泛用於公園綠化設施的搭建,和木材相比,它更耐用、更經濟。最重要的是,它的原材料是有機樹脂類工業廢棄物。目前,該種材料已獲得了中國環保產品認證,形成了《園林景觀用脂塑木複合型材》團體標準,獲批了《廢有機樹脂再生園林景觀用複合型材》行業標準立項,榮獲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這套技術最大的亮點是解決了二次汙染的問題,大量的樹脂粉末如果拋灑或者填埋,對土壤、水、大氣都有一定的汙染,我們通過綜合利用,解決了汙染的問題,還能形成產品,踐行了『兩山』理念。」王懷棟告訴記者,通過與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常州厚德獲批左鐵鏞院士工作站,聚焦有機樹脂類廢物環境汙染嚴重、再利用難度大等技術難題,研發形成了多源有機樹脂廢料複合製備綠色可再生建材及產品製造成套化、規模化系統技術方案。

目前,常州厚德已被認定為潛在獨角獸企業,並與國家級新北資源循環利用基地整體建設深度融合,先後和常州星宇車燈、常州澳弘電子、常州安泰諾等100多家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年回收處理有機樹脂類廢物超過1萬噸,後期將帶動長三角及長江經濟帶等區域有機樹脂類廢物綜合利用產業發展。

「作為我們這樣的企業,踐行『兩山』理念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變廢為寶、化害為利的根本轉變,把環境友好型企業的建設提升到更高層次。」王懷棟說。

特約通訊員 王忠良 陳麗鷹 江蘇經濟報記者 謝樹仁 曾 偉

相關焦點

  • 常州高新區奮力打造創新資源集聚高地
    1992年成立的常州國家高新區,堅持把「高新」作為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標誌,把「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最強勁的動能,在全國169家高新區中綜合排名位列第24位。  把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作為主攻方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全力以赴打造創新資源集聚高地。
  • 徐宏源調研瀏陽高新區汽車產業鏈項目建設與招商工作
    推動汽車產業邁向中高端  徐宏源調研瀏陽高新區汽車產業鏈項目建設與招商工作  星辰在線4月26日訊 據長沙晚報訊(記者 唐朝昭)消息,昨日,市委副書記徐宏源在瀏陽高新區調研汽車產業鏈項目建設與招商工作時強調
  • 推動汽車產業邁向中高端 徐宏源調研瀏陽高新區汽車產業鏈項目建設...
    長沙晚報訊(記者 唐朝昭)昨日,市委副書記徐宏源在瀏陽高新區調研汽車產業鏈項目建設與招商工作時強調,要順勢應時,搶抓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發揮智能製造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布局,打造新的增長點,推動長沙汽車產業邁向中高端,為全面建設現代化長沙作貢獻。
  • 宿遷泗洪:強鏈補鏈延鏈 推動產業鏈「微笑曲線」延伸
    泗洪經濟開發區機械製造產業園遠眺泗洪縣對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的培育,不僅是數量累加,更是質量提升。在泗洪經濟開發區,汽車零部件產業擁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3家、省高企入庫培育2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與省產業研究院、吉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開展廣泛產學研合作,建有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4個。
  • 培育生態鏈 擴大朋友圈常州高新區:數字經濟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原標題:培育生態鏈 擴大朋友圈常州高新區:數字經濟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王忠良 常 森 本報記者 過國忠數字經濟正助推著常州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12月3日,2020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上,常州高新區在5G、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領域,又集中簽約12個項目,總投資15億元。
  • 杭州高新區:雙輪驅動託起數字經濟高地(高新區看創新②)
    在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王敏看來,從創新驅動到創新制勝,杭州高新區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體制創新的雙輪驅動創新之路。瞄準堵點、聚焦短板,圍繞數字經濟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託在手心,只有硬幣大小的正方形元器件,凝聚了大立科技董事長龐惠民「十年磨一劍」的心血。
  • 總投資6億美元 瑞聲科技(02018)常州光學項目開建
    據智通財經了解,1月2日,在江蘇省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常州分會上,瑞聲科技(02018)常州光學項目宣布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6億美元,主要生產光學模組、光學鏡頭等產品,預計2020年底投入運營,達產後年銷售收入不低於100億元人民幣。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從產業鏈最前端到最後端 常州智能裝備...
    在之前的「千億產業鏈時代」,常州裝備產業的發展無疑已經攀至相當高度。  而今要衝刺2000億級產業集群,常州正在一路快跑:對優勢產業鏈進行拉長,補「短點」「斷點」;向「尖端」看齊,提升前端研發;下延後端應用領域,關注整體應用解決方案,為客戶贏得未來價值。
  • 泗洪推動產業鏈「微笑曲線」延伸
    泗洪對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的培育,不僅注重數量累積,更重質量提升。在泗洪經濟開發區,汽車零部件產業擁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3家,省高企入庫培育2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與省產業研究院、吉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開展廣泛產學研合作,建有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4個。
  • 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應用論壇在常州高新區舉辦
    常報全媒體訊 昨天,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應用創新高端論壇在常州高新區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斌出席活動。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是常州高新區重點發展的「兩特三新」產業之一,該區湧現出中簡科技、新創碳谷、科泰思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與核心競爭力的領軍企業,今年1至9月產值同比增長48.2%,利潤同比增長97.5%。論壇上,幹勇等專家圍繞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應用端,共同研討創新發展之路。
  • 常州:以重大項目為核心 全力助推「精尖特」產業
    今年以來,常州武進國家高新區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一批成長性高、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正加快推進,更好發揮「補鏈、建鏈、強鏈、長鏈」作用。 智電汽車作為武進高新區主導產業鏈之一,近年布局逐漸成型,吸引UL把全球第一家動力電池檢測實驗室落戶在此。   UL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馮皓介紹:「這個實驗室因為測試的特殊性,必須離我們的目標客戶比較近,從這點來看,常州,特別是武進、溧陽這邊有二十多家電芯組件、電池包企業,這是我們的目標客戶群,對整個產業環境我們是非常滿意的。」
  • 靶向A型鏈黴菌素的抗生素可以克服Vat耐藥性
    靶向A型鏈黴菌素的抗生素可以克服Vat耐藥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4:34:16 美國加州大學Ian B. Seiple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江陰高新區:奮力打造國內一流的創新型國際化園區
    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高新區創新方式、強攻突破,先後有中信泰富特鋼主題產業園、阿里雲(江陰)大數據生態產業園、臺聯電5G觸控系統、美國魯米納斯醫用新材料等29個超億元項目成功籤約,總投資超400億元。  【未來願景】  產業強,園區強。
  • 合肥市產業鏈集中採訪走進高新區,看看媒體記者怎麼說~
    12月3日和4日,合肥市產業鏈集中採訪走進合肥高新區。合肥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基礎雄厚、優勢明顯,已經形成覆蓋技術研發、生產製造、商業流通、醫療診治、健康服務全流程的產業鏈。為何一個區,能夠形成生物醫藥全產業鏈?採訪中,各企業和機構負責人提起的一句話,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政府就像一個服務團隊,解決了我們在人才、資金、政策等方面的需求。」
  • 廣東金融高新區舉辦第八屆「燈湖論劍」決賽 、2020產業區塊鏈發展...
    11 月 26 日,第八屆「燈湖論劍」廣東金融高新區金融科技創新大賽決賽舉行,決賽團隊包括TCL簡單匯、中信梧桐港、中科易德、鼎鉉等十強團隊,項目涵蓋溯源、稅務、數據安全、供應鏈金融等領域。
  • 全球水泵龍頭威樂落子常州高新區
    12月15日下午,威樂集團常州生產基地項目籤約儀式在常州市行政中心舉行,宣布在常州國家高新區投資1億美元設立新項目。中德友好協會會長史明德,德國海外商會聯盟上海總經理林舒彥、威樂(中國)水泵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塗利民,江蘇省外辦副主任楊菁,常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金虎,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北區委書記周斌等嘉賓和領導出席。
  • 綠色槓桿撬動長沙經濟轉型升級 | 聚焦產業鏈發展風雲
    原創 高新麓谷 長沙高新區 收錄於話題#長沙高新區58#新能源裝備產業鏈1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培優育新 做精做強為緊扣產業生態圈,推動新能源裝備產業橫向成群、縱向成鏈,同時不斷延伸服務鏈條,促進產業鏈與供應鏈、創新鏈、資金鍊、政策鏈深度融合,長沙新能源裝備產業鏈推進工作辦公室通過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優化產業發展生態、加速全鏈動能轉化等,培優育新、做精做強,著力提升全市新能源裝備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 常州高新區:數字經濟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王忠良 常 森 本報記者 過國忠  數字經濟正助推著常州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12月3日,2020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上,常州高新區在5G、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領域,又集中簽約12個項目,總投資15億元。
  • 以創新創造整體提升有色金屬產業鏈國際競爭力
    6月12日,省長、全省有色金屬產業鏈鏈長易煉紅在贛州市調研有色金屬產業鏈發展情況。(海波 攝)6月12日,省長、全省有色金屬產業鏈鏈長易煉紅在贛州市調研有色金屬產業鏈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作示範、勇爭先」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更高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搶抓機遇、發揮優勢、擔當重任,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形成產業鏈協調協同發展新格局,以創新創造整體提升有色金屬產業鏈國際競爭力。
  • 常州高新區企業拿下3個世界第一!
    70後掌門人高堅傑儒雅謙和,採訪時他談得最多的是他的科研團隊:企業自己的技術研究院——韞玉生物材料研究院;曾設計開發蛋白靶向藥物5個、生物醫用材料8種、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