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當地最大的機關報《大眾日報》發布消息稱,山東西王集團已成功化解了百億元的債務危機。「激揚體壇」通過細讀新聞及查閱相關報導發現,西王化解債務危機其實已經是7個月之前的事情,不少財經專業媒體當時便已有報導。不過,《大眾日報》給出的最新消息,是今年1月到8月西王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利稅9.2億元,上交稅金4.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穩步發展的勢頭良好。
不過,就在今年8月底的時候,濟南當地多家媒體曾爆料稱西王集團要退出山東男籃,「西王集團方面已經向省體育局提出了不再運營籃球俱樂部的申請,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協調。山東男籃要想在短時間內找到新東家非常困難」。當時山東男籃在球員籤約上因此遇到了麻煩,李泓瀚便因此無奈轉投四川男籃。
如果我們捋一捋西王集團是如何化解債務危機,也許不難找到當初退出傳聞的緣由。其實所謂的化解債務危機,是以時間換空間,具體來說,就是延期還款,代價是多付出經濟成本,延緩暫時的債務壓力。這樣的方式說明西王確實保護了債權人的利益,也為企業後續的發展贏得了時間和空間。不過,身背百億債務的西王,的確沒有太多閒錢來養一支球隊。
最終所謂的「西王退出風波」,以山東男籃闢謠而告終。隨後,山東男籃開始籤約、引援,並且為丁彥雨航提供了頂薪。當西王集團以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資金支持山東男籃的時候,他們的債主們很可能有人難以理解:「有錢玩籃球,沒錢還債?」所以,當初的「西王退出風波」背後,很可能會有某種博弈。畢竟,西王集團化解債務危機是3月底4月初的事情,而退出傳言是8月底9月初的事情,中間隔了5個來月。
無論怎樣,如今的山東男籃最起碼是有了保障了。按照當初的協議,西王集團經營山東男籃不少於3年,而本賽季結束後,就是第3年的完結。由於西王集團的百億債務疑似被延期到最長8年還完,但這至少意味著8年的時間裡,西王集團的利潤大多數要用來還帳。
不過對於山東男籃來說,如今一切還是很穩定的。高詩巖的到來,哈德森的回歸,再加上丁彥雨航有望明年元旦前後歸隊,球隊的利好消息可謂一個接著一個。在山東魯能已經歸於濟南文旅的情況下,我們也希望未來的山東男籃能有個好的歸宿——西王繼續接管是最好,如果不能,希望山東省體育局能儘快找好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