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開專欄時給自己的定位是這樣的:
不定期更文,不太追時事熱點,慢熱型深文寫手,偏向NBA和國際足球。
呃,也就是說,我不是一個喜歡看國內比賽的人。打個比方吧,去影院看電影,我的原則是,好片選著看,爛片能不看就不看。
所以......有NBA為什麼要看CBA?有歐冠五大聯賽為什麼要看亞冠中超?拒絕所謂的愛國捆綁,隨心追求高質量的內容,這是我個人的理解,它也體現在我的行為上。
但......很多東西不能說事與願違,只是你無法割捨、無法袖手旁觀。
昨天各種軟體提醒我看比賽,我一如往常的忽略它們,最後也的確沒看比賽。但到了晚上十點,不自覺點亮手機屏幕,沒有消息推送,
「怎麼還沒出結果,感覺應該能拿下吧,呃,也說不準出什麼意外...... 難道打加時了?」
正想間,澎湃第一個來了消息,之後就是各大平臺的聚焦報導,然後最身邊的朋友圈也炸了,促使我翻看全場比賽錄像,力圖對國籃與波蘭的比賽進行復盤。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這場比賽,大概是:戲劇化的比賽進程,逐漸歸於平靜的熟悉結尾。
以下是詳細復盤
相較於首戰對象牙海岸時外線的冰冷手感,此役中國隊三分開得早且逢投皆進,阿聯周琦艾倫繼偉先後命中三分,男籃取得夢幻開局。
但進攻上的順利並未讓比賽被打花,緊繃的防守與奇怪的判罰讓中國隊過早陷入犯規困擾,易建聯下場後內線保護明顯下降,波蘭隊伺機專攻內線輔以大範圍轉移的炮臺投射緊咬比分。雙方拼得都很兇,肢體衝撞頻繁,比賽氛圍緊張激烈。在翟曉川周琦打滿整節的情況下,男籃以25:15領先進入第二節。
次節上來我們先是被一對一強突生吃,後又注意力不集中被空切偷了一球,首節外線高命中率的隱患更是不期而至——不可能一直都進,但開始連續投不進,仿佛那不是自家的籃筐。
外線威脅猛降讓波蘭自然而然開始收縮協防,陣地內線打不進去,轉過來對方卻坐著打我們的內線......
李楠只得讓易建聯回到場上,但不久他便領到第三次犯規。眼看波蘭隊不斷縮小分差,王哲林挺身而出,暴扣+金雞獨立將比分再次擴大到10分。
但又是在這種好局面下,又是注意力不集中籃下被偷球:
進攻時間將盡,男籃處於爭搶籃板的絕對優勢地位,但繼偉沒有卡防守人,籃下周琦大王也沒留神目送對手撿到兩分。
剛起來的氣勢又被打壓下去,緊接著大侄子在第二節還剩3分55秒時三犯雪上加霜,這場球他好似威少附體,毫無核心控衛把控大局的沉穩與冷靜。他的下場讓男籃缺少了擁有足夠進攻威脅的持球後場,方碩趙睿都打得太緊,出手猶豫,進攻沒發揮出自己的特點,防守也因交代不清楚被碰瓷。
波蘭隊靠著罰球以及空切,嗯,出球快、轉移順、勤跑位是他們做得好的地方,但一次兩次三次四次被切入,外傳內、內穿內、高位被夾擊大範圍轉翼位底角射籃...... 我們必須看到自己的問題。
正當中國隊不知所措之際,波蘭後衛斯勞特爾趁勝追擊,兩個不講理中投打出16:2的進攻高潮,扭轉比分的同時,更讓3分20秒沒得分的男籃士氣大受打擊。本場比賽他把控進攻得當且總在關鍵節點接管比賽,簡直是艾倫的正面教材,波蘭獲勝他當記首功。
比賽來到下半場,老大哥易建聯上來就連投帶罰連得五分,此節他拿到全隊19分中的10分。關鍵節點的挺身而出,源自老隊員的經驗和本能,杜蘭特倫納德近些年就非常喜歡找準時機三節發力。只是,他們是為了提早打花比賽,而我們是為了續命留住懸念。
隨著周琦的「拍蒼蠅」封蓋,全隊氣勢再次被提起來,但又是這要緊的時刻,艾倫不可控的走步第四犯,周琦的被側身進攻犯規以及之後大侄子繞掩護第五犯——這隻男籃唯一的有較大進攻威脅的持球後場在第三節未過半就被罰出場了。即使裁判的判罰尺度存在很大問題,他也應該保護好自己,吹得緊就放一下,就像之後阿聯被針對直接放突破那樣。
艾倫下去後,趙繼偉梳理進攻差強人意,但進攻威脅的不足讓波蘭根本沒把他當回事兒,比分又被拉開,李楠不得已換上趙睿主攻。後者完全為了造規殺籃下,罰中三球,加上裁判問心有愧三送阿聯上罰球線(節初兩罰一中,之後六罰五中),男籃在遲遲沒有運動戰得分的情況下靠著罰球維持戰局。
第三節行將結束,易建聯下場休息,中國隊又在防守24秒將盡時被偷籃下,這次是王哲林的問題。
對了,孫銘徽被換上,之後再沒下場。
第四節,依舊投不進三分,突破也不管用,還是易建聯支撐著全隊,雙手暴扣破荒振奮隊心。受其感染,懸崖邊上的中國隊開啟熱血時刻,那場面就像一部電影的高潮部分,用我一詹蜜好友的說法,
「比看2016年總決賽還激動」
翟曉川熱血切入、孫銘徽死亡纏繞、趙睿終進三分、大王壓哨中距離......
中國隊迸發的鬥志與現場的魔鬼氛圍讓波蘭隊連續罰球不中,球員心理急躁吃到技術犯規。又是時機的把控,阿聯繼開場五分續命後在逆轉之時命中擴大優勢的三分球。69:64,中國隊領先到五分,之後他又摘下關鍵後場籃板。
眼看中國隊勝利在望,周琦進攻犯規又讓十四億放下的心再次緊繃。
我們整場都擁有機會,不管是自己拼的,還是上蒼眷顧。
易建聯協防致使對方投失,波蘭落後兩分只得故意犯規。又是周琦,他兩罰一中,這讓我想到了韋德兩罰一中被科比絕殺那場比賽。沒事,贏下來就行,我們還領先三分,不是兩分。
之後李楠指導布置提前犯規:他太想贏了,我們都想贏,在沒有絕對實力優勢的情況下,這種保守的打法並無太大問題,要知道,德裡克羅斯的巨星之路,正是落後火箭三分——沒被犯規——挺身而出——拖入加時取勝所開啟的。
硬要說有什麼瑕疵的話,犯規稍稍有些早了,犯在斯勞特爾身上也有些不值當,犯規前要有凱爾特人勇士生死時刻全場緊逼那派頭,估計就沒有之後的事兒了。
裁判引發的意外是不可控的,我們只能去適應它。犯規困擾影響了我們全場,我們挺過來了並且奪回了主動權,但自己出意外,不應該、最致命、最可惜。
周琦發給趙繼偉的邊線球,仿佛置身那緊張的環境之外,太過隨意了,好在裁判吹了犯規,我們「死裡逃生」。
李楠一直強調拿住球別亂運,連外教都吼著Hold the ball,但他們萬萬沒想到我們甚至是發出球都沒能做好。周琦再次處理不當被對方抄球成功,獲勝的主動權就此離我們而去。
都到這個份上了,我們竟然還有機會:波尼特卡兩罰一中!比賽進入加時!
如果說《SLAM DUNK》全國大賽中湘北打山王最後時刻全員罰球不失是刻意為了最後結局的劇情設置,那這麼拱手讓出又被辭謝的操作實在是過於不真實的事實了。
「上蒼給了中國隊一個機會!」
可惜我們沒體力了。機會是屬於能把握它的人的,他可以是下半場的易建聯,但不屬於加時賽的阿聯,他真的累到腳都要動不了了。
孫銘徽的三分好似本季火箭打勇士最後一場最後時刻,讓人尊重但註定悲壯。
導播切了王仕鵬絕殺斯洛維尼亞的錄像,表達著我們不到最後不放棄的決心,但...... 又是邊線球,無球掩護被換防得當擊潰,五秒違例,比賽再也看不下去了。
縱觀全場比賽,如果我們不那麼緊繃,沒有那些無謂的犯規,將防守專注度延續到24秒走完,避免生死時刻的致命失誤,任何一個關鍵節點,我們都可以把比賽帶走。
可事實證明,把控細節這一高質量隊伍的必備素質,我們還不具備。不同於年初國足對伊朗的遇大賽常態化低級表現,男籃的隊員們拼搏過,曾無限接近勝利,有那麼些瞬間你會發自內心的為他們感到驕傲,但戲劇化的過程,最不想的結果,自己葬送,實在可惜,實在悲壯。
周琦不會是最後一個犯錯的隊員,但我們要儘可能避免這類無謂的失誤。
畢竟,無能和無奈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