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社會責任的綠色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
劉兵 劉佳鑫 著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21世紀不僅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更是綠色經濟的時代。企業在追求經濟價值的同時,應該更多地考慮如何在「知識」和「綠色」的雙重時代背景下提升企業績效。在知識經濟和綠色經濟的雙重時代背景下,由綠色人力資本、綠色結構資本、綠色關係資本和綠色創新資本所構成的綠色智力資本,是企業最重要的知識資源與核心競爭力,也無疑會成為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來源。企業通過綠色人力資本的培育,綠色結構資本的強化,綠色關係資本的維持和綠色創新資本的提升,不僅能夠創造價值和財富,同時也是在實踐社會責任。到目前為止,從社會責任的視角探討綠色智力資本與企業績效關係的研究力作不多,而由劉兵教授、劉佳鑫副教授撰寫的《基於社會責任的綠色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智慧財產權出版社)一書,就是寥寥力作中的一部佳作。
全書共分九章。除去首尾兩章,可將其餘各章的主要內容劃分為理論篇(第二、三、四章)、實證篇(第五、六章)、仿真篇(第七章)、應用篇(第八章)四個部分,各部分前後呼應,相得益彰。
理論篇為全書的基礎。無論從企業績效的角度,還是從環境保護、社會進步的角度來考慮,「基於社會責任的綠色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都是值得我國學者長期深入研究的課題。國內外學者基於各自學科領域從不同角度對企業社會責任、智力資本、企業績效等內容開展了大量研究。與其他研究不同的是,該書將研究視角與對象聚焦於基於社會責任的綠色智力資本,將其作為「知識」和「綠色」的雙重時代背景下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進行系統化研究。
實證篇為全書的重點。研究綠色智力資本與企業績效的關係,脫離不開「知識」和「綠色」的雙重時代背景。社會責任、綠色企業、綠色智力資本和企業績效之間存在著怎樣的互動關係?如何揭示基於社會責任的綠色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的作用機理?針對上述命題,該書進行了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的定性與定量分析。一方面,對社會責任、綠色企業、綠色智力資本和企業績效相關概念進行分析,提出基於社會責任的綠色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影響的研究假設和概念模型,確定相關的研究方法、研究變量、測量指標等,以形成最終的調查問卷,設計實證研究的過程。另一方面,對調研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包括敘述性統計分析、信度與效度分析、潛變量相關性分析,對研究假設進行結構方程模型檢驗,包括模型擬合度分析與路徑分析,並根據檢驗結果,來修正初始模型,對實證分析的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的研究啟示。
仿真篇為全書的核心。該書在理論與實證分析的基礎上,將系統動力學作為研究方法,仿真分析和比較不同綠色智力資本投資策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差異,努力尋找最優的投資策略,以促進企業績效最大化。該書介紹了系統動力學的相關概念、建模程序等知識,描述綠色智力資本投資系統中的相關問題,分析了系統中存在的因果關係,從財務層面、客戶層面、學習與成長層面、內部業務流程層面構建基於社會責任的綠色智力資本投資系統,然後分析了初始模型的模擬結果,並對初始模型的有效性進行檢驗,從投資量、投資成本、投資時間、互補資源四個方面來考慮不同綠色智力資本投資策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別對四種單一投資策略和三種組合投資策略進行仿真分析,並根據仿真結果,歸納了較為優化的綠色智力資本投資策略。
應用篇為全書的落腳點。企業管理者如何快速認知環境變化的方向與內涵?如何扮演好資源整合者的角色?如何引導企業成員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外在環境變化的挑戰?如何滿足社會的綠色需求,創造出組織獨特的綠色品牌,進而完成組織目標、使命及價值?為了解決上述命題,該書從綠色智力資本的視角來探析企業管理者的核心能力,進而構建企業管理人員核心能力指標體系。該書分析了綠色智力資本與管理者核心能力關係,以商業銀行為例,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分別從綠色智力資本的視角,即綠色人力資本、綠色結構資本和綠色創新資本、綠色關係資本多個層面,來解釋商業銀行管理人員的核心能力,構建了綠色智力資本視角下企業管理人員核心能力指標體系。
總體上看,該書緊扣當前理論與實踐的熱點問題,立足「知識」與「綠色」相結合的時代背景,抓住了「綠色智力資本」這一維持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為現代企業探索如何依靠綠色智力資本提升企業績效,以及如何順利轉型為「綠色知識型」企業提供了重要參考。
(作者:崔勳,系南開大學勞動關係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