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我們要講一講龍。讓我們先從一個電影講起。2007年有一個韓國電影叫《龍之戰》,故事裡講到一個「韓國」的古老傳說——每500年就有一條巨蟒會有機會變成神龍,而變成神龍的前提是得到如意珠。什麼是如意珠呢?是500年轉世輪迴一次的一個女子,每到這個女子二十歲的時候,巨蟒也就會尋找到她。電影裡爭奪如意珠的有兩條巨蟒,黑蟒邪惡,有自己的的軍團(好像魔獸的部隊),白蟒正義,但沒有什麼屬下。韓國有兩個武士,使命就是保護如意珠到二十歲然後交給白蟒。故事就是講述兩條巨蟒搶奪如意珠的經過。也就是韓國版的「二龍戲珠」。
韓國和龍的淵源
【龍之戰】是一部韓國片,影片裡提到龍是韓國的傳說。很多朋友會笑,風水是韓國的,孔子是韓國的,怎麼龍也是韓國的呢?
首先,放下民族情感不談,站在史料記載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易經與朝鮮應該說是有關係的。從易學史上來說,五行理論的提出者箕子是封神榜裡商紂王的叔叔。
武王伐紂得到天下以後周武王向箕子討教治國安邦之策,箕子就跟武王說了一大段話,這就是《尚書.洪範》,這篇文章系統的講述了五行的概念。
然而這套治國安邦之策並不是箕子發明的,它的出處更為久遠。
它記述的是大禹的話,大禹又是跟誰學的呢?是大禹治水之後,上帝,神告訴他的。對,沒開玩笑,古籍裡就是這麼說的。
這裡的上帝與耶穌沒有關係,God的漢語翻譯就是上帝,天神。《周易》,《尚書》,《詩經》裡都有這個詞。後來,武王把箕子封為朝鮮侯,大概就在今天的平壤附近。
所以,朝鮮就跟箕子有關係了。風水跟五行理論有關,殷商的後裔主要在宋國,孔子是宋國貴族,自然是箕子的後代,所以說跟朝鮮有關也不稀奇。朝鮮是周朝的諸侯國,在這個意義上,兩國在歷史上是如此的親近,還有什麼可爭的呢?朝鮮一直都是華夏文化的一個部分。
言歸正傳,說說朝鮮與龍的問題,前邊說大禹與箕子的祖先都是黃帝,古籍中說黃帝本身就是龍,真龍天子一說由此開始,《山海經》裡說,大禹治水的時候就有請曾幫過黃帝的「應龍」來幫忙。箕子到了朝鮮,龍種就到了朝鮮也不奇怪。
(注意:應龍是有翅膀的,似曾相識的感覺)
如果說以上《山海經》與《洪範》的記載太過遙遠,不可考,我們再說近一點。
漢朝的時候在東北有個國叫扶餘,扶餘國國王有一年娶了大有來頭的王妃,這個王妃是河伯的女兒。河伯是誰呢?河伯就是主管水利的神,人首魚身,也有說法就是龍。
話說,王妃在家裡閒坐,怕日光照曬,有心躲避,沒想到太陽總是跟著她,之後呢,就神奇的受孕啦,生下一個大肉球,扶餘王覺得不祥,就丟在大街上,結果,豬狗不食,牛馬避之,又放到野外,就有很多鳥飛過來用羽毛呵護他,扶餘王用劍砍還砍不破,只得把肉球還給王妃。王妃把肉球放在太陽下曬,結果肉球裂開,裡邊出來一個男孩,起名叫高朱蒙,他也就是後來的第一代高句麗國王。
為什麼被太陽曬呢?朝鮮的傳說是第一代朝鮮王是公元前2000多年的日神。高句麗雄霸朝鮮幾百年,高朱蒙的父親是日神,母親是河伯的女兒,當然也是龍種啦。
日本龍
還有個說法,河伯的第N代孫子到了日本,就成了日本人傳說中的河童。
在日本最古老的書籍——《古事記》裡有記載。天照大神的弟弟殺了一條八頭八尾的龍,並將龍的尾巴當成了劍,是日本皇權象徵的三個聖物之一。
日本大阪著名的瑞龍寺收藏的真龍標本,是明治四年(公元1871年左右)時由中國輸入的。看起來和我們認為的龍的樣子很相像,但是為什麼只有三隻腳。
大阪瑞龍寺標本
據稱發現這條龍的中國農民在河邊時看見這隻奄奄一息的龍,他立刻用木棍將它打昏,裝在布袋裡帶回家中。後此事流傳到官府,當地地方官索要這條龍,該農民假稱已經腐壞燒掉,將這條龍的標本帶到港口出售,後為一日本商人購買,帶回日本,這位商人將這條龍獻給當地的明澤大將軍。這位將軍得到龍以後生了一場怪病,後來便將這條龍放在瑞龍寺以保龍的靈魂安息和自己的平安。雖然這個標本真偽無法考證,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的確有很多關於龍的標本的記載。《史記·封禪書》載:「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新唐書·五行志三》載:「貞元末(公元805年),資江得龍丈餘,西川節度使韋皋匣而獻之,老姓縱觀。三日,為煙所燻而死」。宋代遼國皇宮也藏有龍骨標本,《遼史·太祖本紀下》記:「神冊五年(公元920年)夏五月庚辰,有龍見於拽刺山陽水上。上射獲之,藏其骨內府」。
印第安人跟龍的關係
講完了韓國與日本的龍,我們返回來再說說中國龍。回到【龍之戰】影片開頭,貌似一個印第安人知道龍的秘密,難道印第安人跟龍也有關係?
答案是這還是有根據的,有一個說法印第安人就是殷商後裔,還是武王伐紂的時候,紂王有一支十萬人的主力軍隊在東邊執行任務,沒等回朝,殷商已經滅亡,於是乘船到了北美,到達北美的人數是三萬。從考古發現有玉圭上的銘文,從印第安的傳統醫學上看有很多與中醫近似的地方,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現了兩張鹿皮畫,很能說明他們就是黃帝的後裔。
《軒轅黃帝族酋長禮天祈年圖》
如此說來,印第安人是殷商後裔,殷商是黃帝後裔,所以印第安人知道龍的秘密也就無可厚非啦。
中國真的有龍嗎?
關於龍,除了前面提到的幾段捕獲龍的記載。中國從殷商時期一直到民國,歷代古籍和文獻中均有關於發現龍的記載。其中明確提到的相關描述有一百六十多處。除了遼國的宮殿裡藏有標本以外。1934年發生的的營口墜龍事件也是目前所知最為震撼的龍的記載。當時的媒體盛京日報等均有報導,並且圖文並茂。超過幾千人目睹了龍骨的展覽。
眾多目擊者稱看到類似龍的動物在天上飛,曾經有探索節目把該事件目擊者提供的遺骨照片定義為擱淺的鯨魚,但是遭到很多健在的目擊者反對。所以,後來做的節目都是開放式的結尾,至今沒有定論。
關於龍角的解釋
因為古籍中關於龍的記載非常多,有學者解釋龍其實為鱷魚。但中間有一個明顯的bug是,鱷魚這個物種從化石發掘的角度是沒有角的。那麼有沒有有角的古代爬行動物呢?在貴州省安順市興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展出的「新中國龍」化石,經專家精心剝離,龍頭上竟驚奇地出現對稱的一對「龍角」,與神話中的中國龍一致,這條「新中國龍」是生活在2.2億年前三疊紀海洋中的水生爬行類動物,水陸兩棲均可生活。很可能它的後裔進化成了被奉為圖騰的中國龍。
關於龍能飛的問題
關於龍的形態和習性,許慎在《說文解字》裡這麼描述「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 。能大能小,能飛能潛,龍如何有此神通?在北歐神話中龍的傳說也說那裡的龍可以飛,會噴火。研究人員給出的解釋是,在進化過程中,龍這種生物種族進化出一個用於存儲消化道生成的廢氣的氣囊,在飛行中可以用來增加浮力,在遇到襲擊時可以將其中的氣體噴出點燃,形成火焰噴射。因為食肉動物的體內會產生類似沼氣的氣體。這個假設聽起來比較扯,但是我們都聽到過最近的一篇報導,日本一位女士在手術時放了個屁,結果導致爆炸,造成了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多名人員受傷,這充分說明我們生物有這種製造沼氣等可燃氣體的能力。(以後有人放屁請注意不要抽菸)
據稱在進化過程中,歐洲的飛龍可能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才能製造火焰,輔助飛翔,據此推測,中國的龍可能也是類似的物種,擁有這種氣囊,可以儲存氣體或者液體用來噴水噴火,輔助飛翔或者潛水,但由於中國龍多生活在水裡,他體內的氣囊的作用更類似於魚的魚鰾,只是功能更為強大。這也就解釋了上文中龍能巨能細,能長能短的說法。如果氣體可以發光,或者中國龍因為長時間生活在水底進化出了類似深海魚類的發光系統,就也能實現能幽能明。據記載中國龍遇水才能飛,多在暴雨天才會出現在天空,能否是因為他們自身的氣體製造功能和飛翔功能要藉助大量雨水生成氫氣,充滿體內的氣囊,產生強大的浮力,然後藉助雷雨天氣的風力,像放風箏一樣把自己託舉上天空,這個假說曾被歐洲龍的研究者提出,他們認為,根據骨骼的構造所謂的北歐噴火龍根本飛不起來,因為他們的翅膀根本沒有那麼強大,可能帶動他們的身體。所以,他們體內一定要其它特別的構造能夠讓他們飛起來。這個構造可能就是充滿空氣的氣囊。認為龍的體內有氣囊的另一個證據就是史書曾記載龍的叫聲類似牛叫般的吟唱,這是不是說明它是將腹腔空氣擠壓衝過口腔或者它的長角形成的管道產生的低沉氣流共鳴效果。
龍與周易的關係
周易的乾卦爻辭對龍的形態有描寫,比如,潛龍,在田,或躍,或在淵,飛龍在天。周易裡大概有16種動物,如果唯獨龍是虛構的,不合常理。另外,12生肖成熟於漢代,也唯獨只有龍是虛構的,似乎也不好解釋。
河南省濮陽市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的墓穴中,我們發現了6000年前用貝殼拼成的青龍,白虎。照片中可見,龍栩栩如生,其特徵與後來的龍一般無二。
中國龍的演進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國龍5000年來的形態變化。
3000年前 殷商的龍玉玦 小龍略顯稚嫩呢
漢代的龍長大了一些
唐代的龍成熟了
明代的龍進入壯年了
清代龍,我們發現已經有些老了。 現在的龍呢?
寫在後面的話
龍究竟存不存在,我們無法言之鑿鑿,在這裡我想跟大家講一個鷹重生的故事,你可能會說,那個故事我聽過,是虛構的勵志故事而已。而我想說的是,關於鷹重生的故事最早來自《聖經》,聖經的讚美詩第103篇第五句話中,有「your youth is renewed like the eagle's.」翻譯是「如鷹返老還童」。我想也許可以相信在上古時代可能真的有一種"eagle"可以返老還童,只是我們今天的鷹已經做不到了或者那種鷹已經滅絕了,對於沒有證據證明不存在的事也就不能說不可能。最近,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已經成功復活了豬的大腦,這是否意味著死而復生也許也可以實現?永遠不要否認我們未知的存在。因為,人類的認知和自然的神奇永遠有待我們探索。
既然中國人幾千年來都認定龍是我們的圖騰和保護神,也相信龍是中國的靈魂和力量,那就讓我們像龍一樣可以養精蓄銳,未雨綢繆,勵精圖治,一飛沖天,即便遭遇挫折,也能再度休養生息之後返老還童,再次騰飛吧。
以龍之傳人之名,奉龍之傳人精神,和諸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