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一條非常好玩的新聞,「點穴大師KO散打冠軍」。
時為2019年6月28日,在福建清流縣舉辦的一場「武林龍鬥士中外拳王爭霸賽」中,號稱「點穴大師」的霍燕山,僅用了兩回合,就用他的「點穴神功」,將一名號稱「散打冠軍」的參賽者擊敗,後者倒地抽搐,無力站起(見下圖)。
視頻傳出後,迅速遭到了網民的無情嘲笑。
比如,儘管現場解說不斷高呼「點到了!點到了!」,有人卻表示「我回放了三遍,愣是沒看清大師是怎麼出手」;有格鬥界人士發現,被擊倒的所謂「散打冠軍」看起來並不像散打運動員,比賽中的表現「沒有達到散手和搏擊的基礎要求」;有人爆料,所謂的「點穴大師」,其實是清流武術協會會長,也就是這次比賽的承辦方;有人笑稱,這是「中國真正的表演藝術家」……①
壓力之下,「福建省武術協會會長告訴新京報記者,武術界無點穴神功。」②
其實,世上不存在「點穴神功」這個結論,早在1940年代,就已由著名武師王薌齋闡明。
王薌齋幹了一輩子傳統武術。在《拳道中樞》(又名《大成拳論》)一書中,他直言,被傳武界說得神乎其神的點穴法,是一種「聞之令人生厭嘔吐」、根本沒有實戰價值的東西。
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點穴之說世人者以為奇,有雲點穴道者,有雲時間者,其種種分論不已,聞之令人生厭嘔吐,所論皆非也。蓋雙方較技,勢均力敵,不必曰固定之穴不易擊中,即不論何處,擊中甚難。如僅以其穴之可點,再加以時間之校對,則早已為對方擊破矣。總之,若無拳術之根本能力,縱使其任意戳點,亦無所施其技,即幸而點中,亦無效果,若已得拳中之真實理力,則無論兩肋前胸之某一部位,一被擊中立能致死。非有意點穴,而所至之處則無不非穴,若僅學某處是穴、某時可點,其道不愈疏遠乎?」③
大意是:點穴這門功夫,被說得神乎其神,有的強調要找準穴道,有的強調要點對時間(筆者註:按照中國傳統武學的觀點,點穴要講究時辰,不同的時辰,要制敵必須點不同的穴道,下文會有介紹),聽了讓人忍不住想要嘔吐。兩個人比武,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去點對方的某個穴道,本來就難;逮著哪個穴道點哪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還要按照時間來推算究竟該點哪個穴道,那早就被對方揍趴下了。總之,如果拳術沒練到家,軟綿綿的沒有力道,隨便戳、戳中了也不會有什麼效果;如果拳術練得好,手上有力道,去戳人的兩肋前胸,不管有沒有戳中穴道,都可以把人戳死。所謂的點穴法,教人「學某處是穴、某時可點」,簡直扯淡。
圖:王薌齋
目前可見的,中國傳統武術中關於「攻擊穴位」的最早記載,是黃宗羲的《王徵南墓志銘》。
文中稱:
「(王徵南)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暈穴、啞穴,一切如銅人圖法。」
中國傳統醫學中,並無死穴、暈穴、啞穴這類穴位名稱。所謂死、暈、啞,顯然是指攻擊某些穴位所產生的效果。
黃宗羲之子黃百家,曾師從王徵南練習武術。他在《內家拳法》一書中,披露了王徵南與人搏鬥時,攻擊的具體穴位——具體包括「死穴、啞穴、暈穴、咳穴、膀胱、蝦蟆、猿跳、曲池、鎖喉、解頤、合谷、內關、三裡等穴」。
民國武術史學者唐豪,依據黃氏父子的記載,參考「銅人圖法」的穴位位置,於1929年前後,對王徵南的這套「攻擊穴位」的武術,進行了親自驗證。他發現:
(1)能讓人咳嗽的,只有「天突穴」(位於人的咽喉處),用手指點住後會讓人有咳嗽的症狀,可以算作「咳穴」。但「亦須捉頸從容為之,小炫技巧以駭庸俗則可,遊動鬥毆以制敵人則難」——必須得抓住對方的脖子,然後從從容容地去點,這種技巧只能拿來炫惑門外漢,與人搏鬥的時候根本用不上,沒法拿來制服敵人。
(2)合谷、內關、三裡、曲池這些穴位,「須捉臂點按,遇肌肉堅實,指力欠勁者且不應」——要想有效果,得先制住敵人,捉住他的手臂,再使勁去點,用力去按。而且,如果遇到的人經常鍛鍊有肌肉,點穴的人手指又不夠有力量,對方根本就不會有反應。
(3)膀胱不是穴位,但它遭受攻擊,確實足以致命;環跳穴在人的臀部,那裡「肌肉豐厚,受搏無甚酸痛」,聰明的武術家根本不會拿手指去戳。至於解頤、鎖喉,其實都是武術技巧,與穴位無關。解頤是把人的下巴弄脫臼,鎖喉是掐住人的脖子使其窒息,或弄斷喉管使其死亡。④
唐豪的驗證,與王薌齋的觀點不謀而合。扼要說來就是:點穴不具備實戰作用,只有鍛鍊出不凡的力量,學會高超的格鬥技巧(解頤、鎖喉),攻擊人的要害部位(膀胱),才可以克敵制勝。
圖:民國武術史學者唐豪
「點穴」真正進入傳統武術界,被吹得神乎其神,是晚清公案武俠小說流行之後,才發生的事情。
《三俠五義》、《彭公案》是此類公案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彭公案》至晚刊行於光緒十八年(1892),書中有很多人物擅長「點穴神功」,如「曹泰手中使一對判官筆,能點穴」;「(霍金章的)八卦乾坤掌能點穴」;「(歐陽德)施展出點穴的功夫,只要被他摸到一把、擰到一下的,都一個個倒在地上動彈不得。」
受此類公案小說影響,清末民初之際,民間開始流傳各種「點穴高人」的神奇事跡。徐珂的掌故筆記史料集《清稗類鈔》寫成於民國五年(1916),內中就收錄了一位名叫舒雅佩的「點穴高手」的事跡。
據說,這位舒雅佩生於乾隆年間,死於光緒七年,是位能夠「步行牆垣」的武術高手。某日,他遊玩至正陽關,拉住一位馬販子,警告他「面色有異,不治將死」,且詢問對方是不是手臂疼?是不是一小時以前有人拍了他的背?馬販子回答說:確實有,之前遇到一個少年,想拿瘸腿馬換自己的好馬,自己不肯,少年生氣了,就怒拍了一下自己的背走了。舒雅佩告訴馬販子:「此點穴也,一周時將死」,然後用特製的藥救了馬販子一命。隨後,舒雅佩在路上碰上了點穴少年,用點穴法與之搏鬥,少年中招後「忽噤其口,若痴」,變成了痴痴呆呆的啞巴。舒雅佩再讓馬販子用自己所贈之藥將少年醫好。⑤
這個故事,多半是「走江湖」的民間傳統武術藝人,為了賣藥,而仿照《三俠五義》《彭公案》之類當時膾炙人口的公案武俠小說(這些小說多存身於民間曲藝),編造出來的(舒雅佩與少年,極大概率是在合作表演,目的是騙馬販子買他們的藥)。
再後來,「點穴神功」在平江不肖生、王度廬等人的武俠小說中成了司空見慣之物。在振興「國術」的旗幟下,傳統武術界參考武俠小說的描述,造出了許多「點穴秘笈」,很多「傳武高人」宣稱自己掌握著能夠頃刻使人動彈不得、乃至致人死地的「點穴術」。
閱讀這些民國傳武界出版的「點穴秘笈」,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按照浙江人梅佔春1934年印行的《國術點穴秘訣》,要練成「點穴神功」,必須這樣做:
(1)練指勁(拳勁)。每天用手指去插鐵砂,「全神貫注,逐日按時練習,無使間斷,四五年後,則指有勁矣」;練拳則是每天拿拳頭去打木樁,也得連續每天打四五年。
(2)練認穴,記牢不同時辰該點什麼穴。書中說,點穴殺人的原理,是人的氣血在經絡中遊走,而「點穴者能以點法阻其流行,限時取命」,因為氣血在不同的時辰會跑到不同的穴位,所以點穴一定要按時間去點,比如,子時點穴殺人,必須點心窩穴,丑時點穴殺人,必須點湧泉穴……⑥
顯然,這種練法非常雞賊——所謂氣血在經絡裡遊走完全是偽科學,按時辰打穴也純屬無釐頭,但一個人只要練好了第一步,真的老老實實插了五年鐵砂、打了五年木樁,他拿手指和拳頭去戳、去打人身上的要害部位,大概率會有克敵的效果。如此,傳授「點穴秘訣」的傳武大師,也就可以宣布自己的「秘訣」有效了——如果沒有克敵的效果,也不妨責備練習者鐵砂插得還不夠。
就筆者所見,這種雞賊把戲,當時所有的「點穴秘笈」幾乎都在玩。
比如,按照金倜生1940年出版的《點穴法真傳秘訣》,要練成「點穴神功」,必須這樣做:
(1)認穴。把每個穴道的位置都記住。
(2)尋徑。記住氣血在經絡中的運行軌跡,記住不同時辰該點什麼穴。
(3)練指勁。可以用手指循序頂木板、頂堅樹、頂石頭,最後須練到「其指觸石,可成粉屑」的地步;也可以用手指循序插沙子、鐵珠、鐵屑,最後須練到「其指可以透鐵」的地步。⑦
試想,如果一個人的手指已經可以把石頭戳成粉末、把鐵板戳出洞來,他再去戳人,當然是一戳一個準,一戳一個死。但,這與所謂的「點穴」有半毛錢關係嗎?——如果沒能戳死戳傷對手,倒是可以責備練習者的指勁沒練到家。
當時的種種「秘笈」,之所以如此雞賊,恰是因為:那些所謂的傳武大師心裡很明白,並不存在什麼「點穴神功」;要兜售這種不存在的功夫而又不露馬腳,就必須在練法上玩這種把戲。
圖:山東軍閥韓復榘。1930年代,韓曾於報紙上刊登啟示,向全國武術界徵求能夠飛簷走壁、點穴殺人的高手參加抗日,結果徒勞無功。
其實,只要稍具常識者,就不難理解「點穴神功」的真相。1932年,一位名叫「福民」的傳統武術從業者,曾在《國術》半月刊上刊文,如此解釋「點穴」:
「譬如巨闕穴,在心窩人字骨下一寸五分,點後百日必死,其實此處,乃是人的膈膜,……膈膜受傷,成為岔氣的慢性肋膜炎,安得不死?」⑧
可惜的是,很多當時所謂的「傳武大師」,並不願如「福民」這般回歸常識。他們很清楚,只有將「點穴」吹得神乎其神,自己才能賣個好價錢,所以,敵方的受傷或死亡,必須與子虛烏有的「點穴神功」有關。
梅佔春的《國術點穴秘訣》,可謂這方面的典型。試舉幾例:
(1)書中說,打人的額前,「打重血不止者,血出見風發腫者,三五日或六七日死」——你把人前額腦袋打破了,止不住血,傷口還發腫化膿,人當然大概率會死(按1930年代的醫學水平)。這跟點沒點到穴道,沒半毛錢關係。
(2)書中說,打人兩眉中間的眉心穴,「打重者頭大如鬥,三日死」——你把人眉心打破了,人家的腦袋腫脹發炎,當然大概率會死。這跟點沒點到穴道,沒半毛錢關係。
(3)書中說,打人的太陽穴,「打重者七日死,或半月死,損耳目,其血凝成膿者不死,不可見風,見風則發腫而死」——你猛擊人腦袋的兩側,當然很可能將之打死,也有可能造成腦震蕩,導致失明或者失聰,傷口感染髮腫後極可能導致死亡。這跟點沒點到穴道,沒半毛錢關係。
(4)書中說,打人的巨闕穴,「打重者人事不醒」,「若不愈,一百二十日死」——前文提及,同時代的武術工作者「福民」已經解釋過了,重擊人的腹部,是可以把人打暈的;如果打破了膈膜,造成慢性肋膜炎,當然也很可能在120天左右的時間裡死亡。這跟點沒點到穴道,沒半毛錢關係。⑨
以上種種,本不過是常見的格鬥技巧,即攻擊人的頭部、胸膈膜等脆弱部位,進而對人造成巨大傷害。奈何傳武大師們非要將其說成是「點穴神功」的效果。
這種自欺欺人,實在是既可笑,又可悲。
最後,再重複一次唐豪與王薌齋當年對「點穴」所下的結論:
點穴不具備任何實戰作用,只有鍛鍊出不凡的力量,學會高超的格鬥技巧(比如解頤、鎖喉),熟練攻擊人的要害部位(比如膀胱),才能在對戰中克敵制勝。
(完)
注釋
①以上內容參見:《點穴大師KO散打冠軍, 絕世神功用來打「演員」?》,新京報2019年7月2日;《「點穴大師」秒殺「散打冠軍」,演得太過了》,新京報2019年7月3日。
②《點穴神功KO散打冠軍?福建武協會長:沒這種神功》,新京報2019年7月2日。
③王薌齋,《拳道中樞(大成拳論)》之 《論點穴》。該書約寫於1944年前後。
④唐豪,《張三丰與所謂內家拳法》。
⑤《清稗類鈔.舒雅佩救販馬客》。
⑥梅佔春,《國術點穴秘訣傷穴治法合刊》。
⑦金倜生,《點穴法真傳秘訣》。
⑧福民:《我國拳術的派別與種類》。
⑨梅佔春,《國術點穴秘訣傷穴治法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