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臨終關懷》全兩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21-02-20 淨土宗專修平臺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圓滿臨終關懷》上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8.8.4 

上海念佛堂

《圓滿臨終關懷》下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8.8.4 

上海念佛堂

選自《臨終三大要》 印光大師著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舍此身軀,復受別種身軀耳。不知佛法者,直是無法可設,只可任彼隨業流轉。

  今既得聞如來普度眾生之淨土法門,固當信願念佛,預備往生資糧,以期免生死輪迴之幻苦,證涅槃常住之真樂。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並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淨土,其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

  這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屬助念之力。能如是行,於父母,則為真孝;於兄弟,姐妹,則為真弟;於兒女,則為真慈;於朋友,於朋友,於平人,則為真義,真惠。以此培自已之淨因,吞同人之信向,久而之之,何難相習成風乎哉。今為一一條陳,庶不至臨時無所適從耳。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世間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境,皆為障礙,致受禍害,以故不應生一念繫戀之心。須知自己一念真性,本無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別種之身耳。

  若不念佛,則隨善惡業力,復受生於善惡道中。若當臨命終時,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志誠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發慈悲,親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業力凡夫,何能以少時念佛,便可出離生死,往生西方?

  當知佛大慈悲,即十惡五逆之極重罪人,臨終地獄之相已現,若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種人念此幾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業力重,念佛數少,而生疑乎?須知吾人本具真性,與佛無二,但以惑業深重,不得受用。今既歸命於佛,如子就父,乃是還我本有家鄉,豈是分外之事?

  又佛昔發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故一切眾生,臨終發至誠心,念佛求生西方者,無一不垂接引也。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生彼樂世界,是至極快意之事,當生歡喜心。

  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玫了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悲慈,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

  又況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何可疑其不得生,與佛不來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轉開導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係為病人所開導者。至於自己所應盡孝致誠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隨順俗情,求神問醫。大命將盡,鬼神醫藥,豈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於此種無益之事,則於念佛一事,便紛其誠懇,而莫由感通矣。

  許多人於父母臨終,不惜資財,請許多醫生來看,此名賣孝,欲世人稱我於父母為能盡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實鑑其心。故凡於父母喪葬等事,過於張羅者,不有天災,必有人禍。為人子者,宜注重於親之神識得所;彼世俗所稱頌,固不值明眼人一哂,況極意邀求,以實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

  前己開導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撣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繼長念,即向來以念佛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屬,同應發孝順慈悲之心,為其助念佛號。

  若病尚未至將終,當分班念,應分三班,每班限定幾人。頭班出聲念,二三班默持,念一點鐘,二班接念,頭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當於默持時辦,值班時,斷斷不可走去。二班念畢,三班接念,終而復始。念一點鐘,歇兩點鐘,縱經晝夜亦不甚辛苦。須知肯助人淨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

  且莫說是為父母盡孝應如是,即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長自己善根,實為自利之道,不徒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淨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念,則攝耳諦聽,心無二念,自可與佛相應矣。念佛聲不可太高,高則傷氣,難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聽不明白。

  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則病人不能隨,即聽亦難明了;太慢則氣接不上,亦難得益。須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經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聲清,聽之令人心地清淨。木魚聲濁,故不宜用於臨終助念。

  又宜念四佛號。初起時,念幾句六字,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不念『南無』,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隨之念,或攝心聽,皆省心力。家中眷屬如此念,外請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間斷。若值飯時,當換班吃,勿斷佛聲。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復分班念三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當念佛時,不得令親友來病人前,問訊諭慰。既感情來看,當隨念佛若干時,是為真實情愛,有益於病人。若用世間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雖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預令人說之,免致有礙面情,及貽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

  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髮千鈞,要緊之極。只可以佛號,開導彼之神識,斷斷不可洗澡,換衣,或移寢處。任彼如何坐臥,只可順彼之勢,不可稍有移動。亦不可對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時身不自主,一動則手足身體,均受拗折扭裂之痛,痛則嗔心生,而佛念息;隨嗔心去,多墮毒類,可怖之至。

  若見悲痛哭泣,則情愛心生,佛念便息矣。隨情愛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脫。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嗔恨,及情愛心,則欲生西方,萬無有一矣。

  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之說。果然大家至誠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屢屢探之,以致神識未離,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煩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過,實為無量無邊。願諸親友,各各懇切念佛,不須探彼熱氣,後冷於何處也。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為真孝。

  若依世間種種俗情,即是不惜推親以下苦海,為邀一般無知無識者,相稱讚其能盡孝也。此孝與羅剎女之愛正同。經云:「羅剎女食人,曰:我愛汝,故食汝。」彼無知之人之行孝也,令親失樂而得苦,豈不與羅剎女之愛人相同乎?吾作此語,非不近人情,欲人各於實際上講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賢孫親愛之一片血誠,不覺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愛親者,必能諒之!

  頂聖眼天生等者,謂人氣己斷,通身冷透,唯頭頂獨熱者,則必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額顱處獨熱,則生天道。心處獨熱,則生人道。肚腹獨熱,則生餓鬼道。膝蓋熱,則生畜生道。腳板獨熱,則生地獄道。此由人在生時,所造善惡二業,至此感現如是,非可以勢力假為也。是時若病人能志誠念佛,再加眷屬善友助念之力,決定可以帶業往生,超凡入聖耳。不須專事探試徵驗,以致誤事也。至囑至禱!

 此文諸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感謝瀏覽!(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煩請告知)

 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信願念佛  求生淨土

↓點擊 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善知識

相關焦點

  • 黃柏霖警官:善惡到頭終須報 美國殺手被射殺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五O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黃警官講故事系列有聲書-每集幾分鐘 讓我們明因果黃柏霖警官:烏盆記黃柏霖警官:雄雞皈依  念佛立化黃柏霖警官:六道輪迴真不虛  媽媽投胎變孫女黃柏霖警官:老人執著兒女情  念佛功夫不得力黃柏霖警官:順治皇帝出家偈
  • 黃柏霖警官:一念瞋心燒死母貓 生六子全是軟骨兒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七七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黃柏霖警官:餓死猴子與慈心待猴的兩種不同果報黃柏霖警官:壽司店老闆慈悲心化解索馬利亞海盜黃柏霖警官:忘關瓦*斯出門  佛力加持平安黃柏霖警官:蠢動含靈皆有佛性  蟲蟲聽話不吃蔬菜黃柏霖警官:起瞋心餓死猴子  隔天身體不適似猴子
  • 黃柏霖警官:來得不明 去得正好
    結果我把故事講完以後,就是這個天母義警分隊長故事講完以後,那位師姐就跟我講,她說,黃警官,你不知道嗎?我說,怎麼啦?她說,你講的那一個,他兒子給他輸掉兩億的那一位分隊長,我認識。我說,妳怎麼認識呢?她那個翻譯的移民的女孩子就跟我講,她說,我舅舅,我祖母他們家裡的財產,就被他帶去賭博,輸了一半的家產,我們早期,所以我們家的土地有一半賣掉以後,便落在他的名下。
  • 黃柏霖警官:六句修行法語
    哎呀,老法師講得真是好啊,「福生於清儉」,這個世間許許多多人得了不治之病,痛苦不堪,病從哪裡來呢?自作自受,他要是真的相信佛的話,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什麼病都沒有。這老法師開示的,在《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裡面,第七十四集講的這個節儉。再來「命生於和暢」,老法師說什麼?這個地方講就是什麼?就是六和敬裡面的和,老法師墨寶常常寫一個字,叫和,就是講這裡,「命生於和」。
  • 黃柏霖警官:改過念佛做義工 改變命運延壽命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九O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黃警官講故事:幫助別人覺悟  真正的菩薩行黃柏霖警官:如何信解行證黃柏霖警官:蓮池大師開示深思諦信黃柏霖警官:一切吉兇禍福問自己黃柏霖警官:學習海賢老和尚如何面對別人的毀謗跟侮辱
  • 黃柏霖警官: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 狠心逼人 果報自受
    所以那時候在共修的時候,有一次共修結束以後,我這個陳姓蓮友說,黃警官,黃警官,你可不可以帶我們到我住家,去幫我超度亡魂?我就跟他講說,我只會帶共修、講課,我不會抓鬼,你不要找我。後來我沒有答應他,我沒有去。結果事情隔了一陣子,一段期間以後,這個長壽山老師父也往生了,這個陳姓師兄也沒有人可以依靠了,再加上整個經濟大環境不景氣,他生意就開始失敗了,就不行了。
  • 黃柏霖警官:淝水大戰
    黃柏霖警官:淝水大戰時間段:01:22:06.08--01:30:59.05再看下面,『晉謝安,對客圍棋,捷書至,而客殊不覺。』
  • 黃柏霖警官:當平心地 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這有點像我們臺灣有一個嘉邑行善團,他們就是發心全臺灣走透透,哪個地方的柏油路有凹陷的地方、有塌方的地方,他們就去鋪柏油路,就是臺灣嘉邑行善團,很特殊的一個行善團體。然後沒有橋梁,或是颱風來、大水來,斷掉的橋,他們都去鋪橋造路,很像這個持地菩薩在普光如來那個時候所做的。
  • 黃柏霖警官: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
    黃柏霖警官: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那天如禪師又開示一段了,你看他這裡都不講禪,他都講念佛。天如禪師說,「不見古人道,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講得真好。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十九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文字稿來源【因果教育弘化網】
  • 黃柏霖警官:邪淫之人 必生不貞潔之兒女
    繁體文字版-下有簡體文字版黃柏霖警官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O九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簡體文字版黃柏霖警官:邪淫之人  必生不貞潔之兒女時間段:00:11:35--00:23:34那麼第三,殺生
  • 黃柏霖警官:慈悲心受持不殺生與蛇共住不生恐懼
    黃柏霖警官:慈悲心受持不殺生與蛇共住不生恐懼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四十五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文字稿來源【因果教育弘化網】
  • 成都臨終關懷中心:正視「死亡」利人利己
    臨終關懷,是為生命末期的服務對象,給予積極和全面的身體照顧,以控制或緩解疼痛及有關症狀為重點,同時關注其心理、社交及靈性需要,並為服務對象的家屬提供情感支持、哀傷輔導的一個過程。對於生命,我們肯定是要保持敬畏的態度,患病後如果有希望治癒甚至有治療的意義,那就努力去爭取;但是如果目前的醫療水平已經無力回天,再強求也只是增加痛苦時,那就要學會坦然面對,選擇「臨終關懷」這樣的新形式來度過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反而可能會更好。很多晚期患者飽受病痛折磨,但家屬為什麼拒絕接受舒緩治療呢?我得到的答案是:「因為他們怕被認為是不孝。」
  • 黃柏霖警官:雄雞皈依 念佛立化
    這個跟夏蓮居老居士在《無量壽經》會集本裡面,序文的前面也有寫到這一段的故事。在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裡面,黃念祖老居士寫那個《無量壽經》註解裡面,有提到這一段故事。就是夏蓮居老居士他在繞佛的時候,會有一隻老鼠跟著他繞。然後繞完三匝回來以後,夏蓮居老居士會在那邊盤腿,在那邊止靜,在那邊入定。
  • 臨終關懷指南
    今整理髮布智廣阿闍梨關於臨終關懷的相關開示,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在這裡要跟大家分享的臨終關懷指南,是我三十多年來跟隨諸多的高僧大德學習的一個成果。因為我在很多高僧大德面前都會請教如何超越輪迴的問題,因而得到了各種各樣超越輪迴的方法,有顯宗的方法,也有密宗的方法。在這裡我把很多的方法歸納總結起來,分享給大家。這些方法很殊勝,其中一個方法都可以讓你超越輪迴,這麼多方法就是多重保險了。
  • 伊.斯.蘭.教.的臨終關懷思想
    然而,事與願違,起源於西方的臨終關懷傳入我國後,「當醫學科學的臨終關懷原則未經實行,就已被區域文化的某些信仰、理念和習俗等先行阻隔而完全落空」。「中國的臨終關懷醫院一直遭到少數人質疑的尷尬,有的剛剛開張就門可羅雀;有的艱難維持,卻負債經營。」筆者認為,由於涉及地域、文化、宗教等因素,醫學科學的臨終關懷原則在中國的落實必須考慮本土化的問題。
  • 黃柏霖警官:鬼道眾生用嗅聞方式接受食物供養
    繁體文字版-下有簡體文字版黃柏霖警官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O九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簡體文字版黃柏霖警官:鬼道眾生用嗅聞方式接受食物供養時間段:00:49:45--00:55:42『不歆非類』,「不歆」,「歆」就是饗。
  • 黃柏霖警官:談因說果 五福臨門信有道
    繁體文字版-下有簡體文字版黃柏霖警官他曾外祖母的長兄,早年就是去當兵,後來音訊就全無,「音訊阻隔」。在他曾外祖母八歲的時候,剛好遇到荒年,就隨著她的母親流落逃亡,被明因法師的曾祖父收留。所以明因法師的曾外祖母的母親,感念明因法師的曾祖父的收留,就把她的女兒,也就是明因法師的曾外祖母,送給他們家做童養媳。那他的曾祖父視如己出,親自給她教誨,所以培養她「優容慈惠」這種德行。他的曾外祖母一生都不「疾言厲色」。
  • 《The Hospice in Houston|休斯頓的臨終關懷》(中英文雙語版)
    這個講座是醫學界推動臨終關懷發展的催化劑,正如我們今天所知。現代臨終關懷運動的開始應歸功於桑德斯夫人。「她的臨終關懷概念是將臨終關懷中最現代的醫療技術與中世紀宗教秩序的精神結合起來,這些宗教秩序曾經創造了臨終關懷,將其作為人們朝聖的一步。」
  • 史繼學 | 戰疫情,不容忽視病人的臨終關懷
    因此,新冠肺炎病人的臨終關懷成為不容忽視的話題。 一、臨終關懷的意義 臨終關懷並非是一種治癒療法,而是一種專注於在患者在將要離世前的時間內,減輕其疾病的症狀、延緩疾病發展的醫療護理。絕對隔離治療的要求,使身患新冠肺炎臨終病人只能無奈、無助地面對醫護人員的照顧,無法面見親人。 臨終關懷目標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通過消除或減輕病痛與其他生理症狀,排解心理問題和精神煩恐,令病人內心寧靜地面對死亡。臨終關懷不同於安樂死,既不促進也不延遲病人死亡。
  • ​黃柏霖警官:弘法首重品德
    黃柏霖警官:弘法首重品德所以這裡面提到,假文章、假道學、假名士、假節義,而且互通聲氣、互相標榜,他們有一天形跡敗露也是必然的。處在今天這個亂世,我們要怎麼樣弘法?要怎麼樣的修行呢?在這個末法時期,我們要怎麼真正的腳踏實地的修行,老實聽話真幹?我們要怎麼修行才可以遠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疑?要怎麼去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