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霖警官:當平心地 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2021-02-24 因果學堂

繁體文檔:簡體文檔在下面

再來我們看下面這個,「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這個是在《楞嚴經》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句經文。你心地平了,世界就平了,世界就平等了。心地要什麼時候平?你證法身的時候,破一品根本無明,分證一分法身,你就能夠見到清淨法身佛,那世界就一切皆平了。這個是出自於《楞嚴經·卷五》,地大圓通。

當時經文上是這樣說,「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毘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陷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筵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毘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這是講持地菩薩,他在毘舍浮佛的時候,他怎麼去修六度萬行,圓滿功德的一個過程。持地菩薩剛開始怎麼修呢?持地菩薩剛開始修的時候,當時有一尊佛,叫普光如來的時候,那時候持地菩薩是,他當時是示現一位比丘,他怎麼去修福呢?怎麼去修利他呢?他在一切重要道路的路口,或者那個地方田地險隘,就是那個地方路很狹窄、很危險,有不好的地方,會防礙車馬、車輛經過,他都把它填平。這有點像我們臺灣有一個嘉邑行善團,他們就是發心全臺灣走透透,哪個地方的柏油路有凹陷的地方、有塌方的地方,他們就去鋪柏油路,就是臺灣嘉邑行善團,很特殊的一個行善團體。然後沒有橋梁,或是颱風來、大水來,斷掉的橋,他們都去鋪橋造路,很像這個持地菩薩在普光如來那個時候所做的。

那時候持地菩薩是做為一個比丘,那個路如果很危險,他就把它鋪好,讓車馬能夠通過,或者他去做一座橋梁,或者他去背沙土把它填平。他這樣勤苦的修行,經過無量佛出現於世。或者有人在街市要扛東西的時候,他都幫他們拿、幫他們運送。而且不論遠近只拿一毛錢,「唯取一錢」。或者有車牛陷下去了,他就用神力幫他推,讓他不會有苦惱。

那時候在毘舍浮佛的時候,有國王他設齋供佛。那時候持地菩薩,在那一世的時候他又示現了。毘舍如來又摩頂跟他授記,他說,「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當時持地菩薩,「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他這是什麼?他心開意解了。「所有微塵等無差別」,這叫做他已經證法身,所以念劫平等了,就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那個境界,一多不二,所以「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他當時證無生法忍,成大阿羅漢。「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這是講持地菩薩他怎麼成佛。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九五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再來我們看下面這個,「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這個是在《楞嚴經》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句經文。你心地平了,世界就平了,世界就平等了。心地要什麼時候平?你證法身的時候,破一品根本無明,分證一分法身,你就能夠見到清淨法身佛,那世界就一切皆平了。這個是出自於《楞嚴經·卷五》,地大圓通。

當時經文上是這樣說,「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毘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陷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筵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毘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這是講持地菩薩,他在毘舍浮佛的時候,他怎麼去修六度萬行,圓滿功德的一個過程。持地菩薩剛開始怎麼修呢?持地菩薩剛開始修的時候,當時有一尊佛,叫普光如來的時候,那時候持地菩薩是,他當時是示現一位比丘,他怎麼去修福呢?怎麼去修利他呢?他在一切重要道路的路口,或者那個地方田地險隘,就是那個地方路很狹窄、很危險,有不好的地方,會防礙車馬、車輛經過,他都把它填平。這有點像我們臺灣有一個嘉邑行善團,他們就是發心全臺灣走透透,哪個地方的柏油路有凹陷的地方、有塌方的地方,他們就去鋪柏油路,就是臺灣嘉邑行善團,很特殊的一個行善團體。然後沒有橋梁,或是颱風來、大水來,斷掉的橋,他們都去鋪橋造路,很像這個持地菩薩在普光如來那個時候所做的。

那時候持地菩薩是做為一個比丘,那個路如果很危險,他就把它鋪好,讓車馬能夠通過,或者他去做一座橋梁,或者他去背沙土把它填平。他這樣勤苦的修行,經過無量佛出現於世。或者有人在街市要扛東西的時候,他都幫他們拿、幫他們運送。而且不論遠近只拿一毛錢,「唯取一錢」。或者有車牛陷下去了,他就用神力幫他推,讓他不會有苦惱。

那時候在毘舍浮佛的時候,有國王他設齋供佛。那時候持地菩薩,在那一世的時候他又示現了。毘舍如來又摩頂跟他授記,他說,「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當時持地菩薩,「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他這是什麼?他心開意解了。「所有微塵等無差別」,這叫做他已經證法身,所以念劫平等了,就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那個境界,一多不二,所以「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他當時證無生法忍,成大阿羅漢。「回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這是講持地菩薩他怎麼成佛。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九五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新浪微博:@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喜馬拉雅聽書: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公眾平臺微信號:ganyingpian_com


站長個人微信號:ganyingpian

相關焦點

  • 黃柏霖警官:來得不明 去得正好
    所以印光大師說了,天下的事情都有因緣,「其事之成與否,皆其因緣所使」,這件事情它成功跟失敗與否,都是它因緣所造成的。「雖有令成令壞之人」,感覺上好像有人讓它成功,有人讓它失敗。比如說,這個人被貶官了,這個人被依法究辦了,這個人本來官當得很好,當得大大,就像我們現在習總書記在打貪腐一樣,在打老虎。
  • 黃柏霖警官:六句修行法語
    比如在人事環境裡面,那個人對我有誤會,我們明瞭,他不瞭解我,我瞭解他,或者是他是自己產生誤會,或者是受別人的兩舌挑撥,他聽信別人的謠言,對我產生誤會,我們清楚。他毀謗我、批評我、羞辱我,我們對他不必辯論,我們完全接受。《金剛經》裡面講的,若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如果持《金剛經》,你心清淨,你現在被人家輕賤,本來應該到惡道去受報的。
  • 黃柏霖警官:善惡到頭終須報 美國殺手被射殺
    我們現在講一個最現代的,老和尚剛才講的,你發動戰爭的人、作惡的人果報是非常地快。我們就拿二0一三年二月四日,也就是不到兩年前,差不多兩年前,美國史上,這個新聞報導,這是新聞報導出來的。這個我在講因果裡面,我都有舉這個公案。美國最有名的一個部隊叫海豹部隊,狙殺賓拉登的也就是海豹部隊。但是這個海豹部隊出去打仗,他也難保他沒有殺錯人。
  • 黃柏霖警官:改過念佛做義工 改變命運延壽命
    那麼胡總幹事他就說,他在以前當戶政事務所主任的時候。以前我們臺灣早期,戶政事務所屬於警察系統,我們都是中央警察大學的,但後來他提早退休。因為他的愛人,就是他的太太,有聽淨空老法師講經。他師姐本身也是學佛,我這個學弟也是學佛,那算命講他到五十一歲,他生命就要結束了。後來一個算命的,算出說他命盤裡面沒有貴人,那五十一歲一定要死掉。就像袁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定了,他五十三歲壽終正寢。
  • 黃柏霖警官: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 狠心逼人 果報自受
    這個地方是指明朝徐池他富有,但是他個性非常地橫暴,他想得徐八的房子,就不惜叫人家去引誘徐八的兒子出來嫖妓啦、放蕩啦,可能也是帶他去賭博
  • 黃柏霖警官:一念瞋心燒死母貓 生六子全是軟骨兒
    這個農婦心一煩忽然起了瞋心,隨即取稻草引火燒飯,而那一隻貪睡的可憐母貓就活活地被燒死在灶內。事隔一年多,果報就現前了,這位農婦生產一個兒子,全身軟骨,手腳萎縮整天躺在床上。我們知道貓的骨頭是很軟的,所以貓牠可以鑽一個洞,牠可以鑽過去,牠骨頭很軟。這個農婦生出來第一個小孩,也是軟骨,手腳萎縮整天躺在床上,醫藥罔效,長年需人照顧,痛苦不堪。
  • 黃柏霖警官:淝水大戰
    黃柏霖警官:淝水大戰時間段:01:22:06.08--01:30:59.05再看下面,『晉謝安,對客圍棋,捷書至,而客殊不覺。』
  • 黃柏霖警官:雄雞皈依 念佛立化
    真的,我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非常地,也可以講說非常地調皮,沒有辦法教。我當時碰到他,我也搖頭,因為,哇,這個實在太調皮。 誒,那一天再看到他的時候,我嚇一跳,因為事隔一年我沒看到他了,他竟然手上拿計數器,跟我念阿彌陀佛。我說,誰教你念阿彌陀佛?他說,是梅瑄師姑。是我們另外一位師姐,在我們這邊做香積菩薩的一位梅瑄師姐。
  • 黃柏霖警官: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
    黃柏霖警官: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那天如禪師又開示一段了,你看他這裡都不講禪,他都講念佛。天如禪師說,「不見古人道,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講得真好。白居易就是心有戚戚焉,白居易可能當官當久了,他忘記阿彌陀,他怎麼講呢?他也寫了一首偈語,「餘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達又作什麼,不達又如何,普願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 修橋補路平地待佛的持地菩薩
    持地菩薩,以「地」悟得治平心地之道,獲地大圓通。此菩薩之本修因,為先平外在之「地」,後依佛教向內平心,達於心、地皆平之境,而開明心地。菩薩荷負眾生,如同土地能持萬物,故名持地菩薩。時國大王筵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回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 《圓滿臨終關懷》全兩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圓滿臨終關懷》上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8.8.4 上海念佛堂>《圓滿臨終關懷》下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8.8.4 上海念佛堂  切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世間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境,皆為障礙,致受禍害,以故不應生一念繫戀之心。須知自己一念真性,本無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別種之身耳。  若不念佛,則隨善惡業力,復受生於善惡道中。
  • 地大圓通(持地菩薩)
    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毘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回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 清淨法師:地大圓通(持地菩薩)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ài),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huán)闠(huì)處,要人擎(qíng)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 黃柏霖警官:邪淫之人 必生不貞潔之兒女
    繁體文字版-下有簡體文字版黃柏霖警官所以印祖特別叮嚀,「不但外色不可淫,即夫妻正淫,亦當有限制。」他說,不但是邪淫不行,「外色」就是外面的女色,邪淫不行。就算夫妻的正淫,印祖也特別交代說,也不可以氾濫,也要有所限制。否則的話,「不是夭折」,便是殘廢。你看印祖就講得很嚴重了,「夭折」就是短命啦。所以你看那個如果娶了好幾個太太的那種丈夫,他大概都短命收場,有大房、二房、三房。
  • 黃柏霖警官:談因說果 五福臨門信有道
    繁體文字版-下有簡體文字版黃柏霖警官雖然家裡沒有人當官,但是全鄉的人都非常地尊敬她們。所以也可以說是既富且貴,也是算富貴啦。那他的曾外祖母,在八十歲的時候頭髮由白變黑,由白轉黑,而且「精神健旺」,精神非常地好。九十歲以後還可以吃堅果,還可以「做針黹」,「針黹」就是還可以穿針引線,可以縫衣服,到九十歲還可以拿針線,長壽健康。到一百一十歲,「無疾而終,容色如生」。
  • 黃柏霖警官:若一切人不食肉者 亦無有人殺害眾生
    若一切人不食肉者,亦無有人殺害眾生」,好,我們《感應篇》這個經文,就從這個地方出來的。「由人食肉若無可食處處求買,為財利者殺以販賣,為買者殺,是故買者與殺無異,是故食肉能障聖道。大慧!食肉之人愛著肉味,至無畜生乃食人肉,何況麞鹿雉兔鵝鴈豬羊雞狗駝驢象馬龍蛇魚鱉,水陸有命得而不食,由著肉味設諸方便殺害眾生,造作種種罝羅機網,羅山罝地截河堰海,遍諸水陸安置罟網機撥坑埳弓刀毒箭間無空處,虛空地水種種眾生皆被殺害,為食肉故。大慧!獵師屠兒食肉人等,惡心堅固能行不忍,見諸眾生形體鮮肥膚肉充悅生食味心,更相指示言是可噉,不生一念不忍之心,是故我說食肉之人斷大慈種。」
  • 中黃督脊辨之五故當辨
    道家督脈,世皆認為在脊柱中,故當辨二。 佛教密典,言中脈者,多雲在脊柱中,故當辨三。 道家黃道,在任、督二者之中縫,幾乎與中脈位置相同,故當辨四。一切物之心,即是中,故天之中曰天心;地之中曰地心,江之中曰江心。中脈最初即在心中之中心生起,從此分出上下,由此出生五種菩提心。1,願菩提心。即發大宏願,亡我利他,具正直心,忠義心,故忠字從中心二字會意。2,行菩提心。
  •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九.廣說業
    ★玄二、現業為因★若言此受﹑用現法中惡業為因,是則退失自意所立諸惡因論﹑及無因論;謂諸所受﹑皆宿因作,乃至廣説.★地三、結★是名初過.※乃至廣說者:謂如前說,自在變化等因所作,或復一切無因無緣,是名廣說應知.
  • 從 平心嘗世味,含笑看人生!來談,任何一個人及眾生,都是可以透過自己的修行;漸次趨入四聖界成賢入聖,但享眾樂,無有諸苦的佛法義理
    以平心嘗世味,平常心是道,而言;從世俗上來說,就是我們,平平常常的,那顆心,就是道了;亦可以,用祂去,嘗世間,百味的了。    於勝義諦而言,平常心是道!中的『平』是指的,無分別平等性智;『常』是指的,無常即常的,諸行無常觀。    如是,平心嘗世味,平常心是道!
  • 黃柏霖警官:慈悲心受持不殺生與蛇共住不生恐懼
    黃柏霖警官:慈悲心受持不殺生與蛇共住不生恐懼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四十五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文字稿來源【因果教育弘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