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技術哪家強?德系與日系造車之間,差距真的有那麼大嗎?

2020-12-15 Report汽車

日本汽車製造技術和德國造車技術誰更強?這個問題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從傳統歷史來看,德國技術歷史更悠久,很多技術研發都是始於此,而日本屬於後起之秀,在汽車工業發達的今天,技術創新和領先方面則超過了德國。

美國的權威機構《美國汽車新聞》調查數據顯示,全球汽車關鍵零部件領導企業日本有35家,美國有30家,而德國僅18家。歐洲的一些評選機構也認為豐田、本田一直是全球車業技術的領導者,這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來自事實:像混動、氫動力、動力電池、可變壓縮比、壓燃、熱效率等領先的核心技術都是日本率先研發,而德國則亦趨亦步,特別是新能源方面,和日本汽車工業有很大的差距。實際上,自主國產在新能源方面也遠超德系車。

這樣說並不是說歐美德的技術一無是處。事實上汽車工業的構建的硬體如DCT雙離合、CVT變速器(德國)、AT變速箱(美國)、前麥弗遜懸架(英國)雙叉臂懸架、多連杆懸架(歐美)這些硬核技術支撐起了整個的汽車工業。但在這些技術成熟之後,歐美德就固步自封,鮮有新技術創新,雖然德國也研發了所謂的乾式雙離合DSG變速器,但也是通過買斷研發博格華納溼式變速器基礎之上的一款毛病不斷的未真正成熟的技術,剛剛過去的10月份合資SUV變速器技術投訴排行榜上,德國名列第一,就是這種DSG的變速器。

從研發創新這個角度來看,日本的技術的確成為了主流的趨勢。像混動技術已經成為主流的趨勢,可變壓縮比已經在很多車型上使用;熱效率明顯提高,有的車甚至可以達到41%,燃油經濟性非常顯著;而緊跟日本內核技術的不是德國歐美卻是自主國產,尤其是在新能源、純電動方面的核心技術,自主國產已經是歐美德仰望的目標。

雖然日本的研發技術遠遠超過歐美德,但在銷量上日系車並不比德系車強,這又說明一個問題,新的技術雖然很激動人心,但往往不能很快成熟和穩定,比如新能源、純電動等方面雖然技術長足進步,但仍然和燃油發動機有很遠的距離,雖然有些領先技術看起來很給力,但實際上表現卻平平甚至越超前越麻煩,問題越多。

總結:由此可見,汽車工業的新技術固然是必然趨勢,但從經濟性角度來看還是蕭規曹隨更實用。新研發技術的最大的阻力就是往往費力不討好,這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撐是賭博式的,風險太大。

相關焦點

  • 德系車和日系車的差距在哪裡,你真的知道嗎,今天我來告訴你
    隨著當代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現在的汽車市場各種車型是層出不窮,各種車型不斷更新換代,而且國產車在近幾年也是快速發展,不僅質量可以和合資車抗衡,而且價格也是非常的親民。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國產車,我們今天來聊一聊比較先進的德系和日系。這也是大多數消費者比較喜歡的車系。
  • 為什麼日系排氣管老噴水?德系車卻不噴,修車工笑了:這就是差距
    為什麼日系排氣管老噴水?德系車卻不噴,修車工笑了:這就是差距對於現在的國內汽車市場來說,不光汽車數量花樣繁多,而且汽車品牌也是層出不窮。特別是對於合資品牌來說,更是成為了國內汽車市場銷量的常青樹。尤其是對於德系車和日系車而言,更是非常激烈。
  • 侵略者:德系日系
    市場換技術,是對當時「合資」主張的一種論調,有人認同,有人不認同,興許規範點說是技貿結合。不管怎麼說,技術沒有搞到多少,帶來最明顯的好處還是經濟利益。直接把別人的產品拿過來生產,風險小見效快。對於一些比較有能耐拿項目的大企業而言,這種拿來主義來錢確實快。只是,吃慣了甜頭就沒多少心思自主搞研發了,即使有錢。
  • 德系和日系的區別在哪?聽老司機說完後,幸好沒選錯
    如今有車一族越來越多,但大多數以家用轎車或SUV為主,其中日系和德系的車型深受老百姓的青睞。而他們入華的時間已經超過50年,在國內的佔有比例是非常大的,而且在綜合實力方面,比國產汽車優秀。那麼日系車和德系車的對比,到底哪一種更好呢?下面我們去看一下老司機是怎麼說的吧。
  • 都說德國造車技術好,可為啥連燒機油都解決不了?專家的回答亮了
    在國內汽車市場當中合資車依然佔據著半壁江山,而合資車中又屬德系車最為出色。德系車在國內發展了這麼多年,它的高銷量以及口碑都給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也都知道德國的造車技術可以說是領先全球了,到現在為止已經發展了近百年。
  • 日系、法系、德系、美系,哪個車系的車安全係數最高?
    日系、法系、德系、美系,哪個車系的車安全係數最高?估計有很多車主都會說「德系車、美系車是最耐撞的」、「法系車、日系車是最不耐撞的,安全係數最低的」。核對的標準在哪裡?以車重來衡量汽車的安全係數嗎?一直以來,消費者對安全這個概念總會混淆,所謂的德系車美系車車身重,肯定安全,而日系車皮薄,輕飄飄肯定不安全,這是最常見的說法,但事實並非如此。汽車的安全係數高低跟車身的重量沒有多大的關係。無論是德系還是日系,近年來不乏都出現過斷軸事件,車的安全是跟車的結果設計有很大關係,重量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素。
  • 拋開民族情懷,日系車真的值得購買嗎?
    拋開民族情懷,日系車真的值得購買嗎?首先,我非常反對買日系車不愛國的說法,為什麼?我們先攻擊買日系車不愛國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為什麼一汽廣汽東風等幾個國企要和日系企業合資生產汽車呢?就算是買德系車國產車,能夠保證其中的零部件沒有日本供應商生產的嗎?比如說愛信的變速箱?最後,日系合資車型養活了上下遊產業鏈的多少國人?如果你的預算充足,不差錢,我不會推薦你買日系車,在高端車領域,德系車一騎絕塵,但是如果你買家用買菜車,我其實最推薦的還是日系車。
  • 為什麼都說日系車的耐用性比德系車要好呢?
    關於德國車和日本車的爭論一直存在著,焦點只是日本制的車皮薄餡大質量不好,安全係數不高,一撞擊就碎,德系車燒機油,經常維修等等,那真的是這樣嗎?可以證明,上高速的話德國車比較好,因為德國系的車的底盤調校比較好,最主要的還是風阻係數的設計,以及整體的底盤懸架的調校。
  • 全球人都愛日系車,那麼日本人自己開什麼車?差距太大!
    日本車更新得快,二手車多到要出口全世界,例如紐西蘭就滿大街的日本本土退役下來的二手車,大多數家庭的一輛車都是二手車,有些車賣得不好和國情也有關係。我念書的時候住在福岡太宰府5條4丁目。小破停車場要麼奔馳大g,要麼m5。要麼r34。那可是05年。後來才知道日本新車和二手車價格差的太多了。開大g的不一定是富人。日本階級層面非常分明。一般也無法跨越。
  • 德系和日系差距到底在哪裡?堵過車才知道,車主:當初買錯了
    最近幾年,我國的國產汽車品牌也有很搶眼的表現,深受國人的喜愛,因為努力的提高了自己的核心技術,漸漸地有了和合資車對抗的實力,縮小了與合資車的差距,但卻依然無法撼動到汽車界的兩大巨頭,也就是我們經常提起的德系車和日系車,很多人可能都很好奇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以至於有這麼高的地位。它們又有什麼優缺點?德系和日系差距到底在哪裡?堵過車才知道,車主:當初買錯了。
  • 為什麼不建議買韓系車 韓系車質量真的很差嗎?
    韓系車型在國內所有合資車型中,性價比是最高的,在定價上都會比其它同級車型低一些,所有購買合資車的消費者都會考慮韓系車,但很多人為什麼不建議買韓系車呢?一起看看吧!韓系車質量真的很差嗎
  • 美系車是油耗子,日系車紙糊的,德系車燒機油,那老司機買什麼車
    都說美系車是油耗子,日系車是紙糊的,德系車燒機油,那老司機買什麼車?如今汽車領域不斷發展,各種車型出現在我們眼前,但是在面對眾多汽車品牌的時候,我們也陷入了一種困境。都說「美系車是油耗子,日系車是紙糊的,德系車燒機油」,那麼老司機都買什麼車呢?其實老司機在這一方面最有發言權的,畢竟他們開了這麼長時間的車子,在這段時間內他們肯定也嘗試過不同的車型,對這些車子也有著一定的了解,他們的話要比網絡上那些鍵盤俠、無腦黑的言論強多了。
  • 發生重大車禍,德系車日系車,誰能保命?
    我們是怎麼帶著刻板印象看待各車系的?日系車:省油輕便,但車身薄經不起碰撞國產車:價格低但不耐用,三大件不行德系車:皮實耐用,但比較費油那麼問題來了,高速上不幸發生車禍:日系車德系車,誰保命?來看看德系日系車的「安全原理」。日系車,採用「吸能」設計,除了人坐的地方都當做緩衝空間減小碰撞產生的衝擊,從而保護車內人員。德系車採用加強硬度保險槓,在發生碰撞後保持車身的完整性。這能得出德系車比日系車存活率高的結論嗎?小編翻閱事故資料,發現車輛前後、碰撞位置、車型不同,德系車日系車各有勝負,不能一概而論。
  • 德系日系車持續走強,東風Honda表現搶眼
    德系日系車持續走強,東風Honda表現搶眼 2020-12-17 2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華為小米「上車」記:被造車?不造車?心心念念總有車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日益飽和,增長的天花板觸手可及,智能汽車作為手機之後下一個最具前景的智能終端,華為、小米等真的如其所言「不造車」嗎?屢次「被造車」原因何在?這並非小米第一次被傳出造車。2014年關於小米造車的消息不脛而走,小米當時回應稱在短期內將不會涉獵汽車、房地產等領域。
  • 「德國香腸」VS「日系薄餅」,到底哪家車型更安全?
    我們在選車購車之前想必大家都會優先考慮過汽車安全這個問題,一直有個問題也困惑著大家:到底鋼材厚實穩重的德系車安全?還是皮薄經濟的日系車更安全?這就涉及到了汽車碰撞安全領域知識了,今天我們就從汽車碰撞測試這個最具權威實驗來講講;「德國香腸」VS「日系薄餅」,到底哪家車型更安全?
  • 全球發動機技術哪家強?本田、大眾上榜,第5個竟然是國產品牌!
    全球發動機技術哪家強?本田、大眾上榜,第5個竟然是國產品牌!汽車的發動機就像是車子的心臟,它對於一輛車子來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發動機的技術強的話,那麼也會讓車企名聲大噪,比如像我們熟悉的品牌本田,它就有著買發動機送車的稱號,這也是大家對它技術的一種肯定,不過說到這裡想必很多車主十分納悶,除了本田之外,到底還有哪些品牌的發動機也是非常厲害的呢?第1個寶馬。
  • 都說德系車通病問題不斷,那麼日系車上的通病都有哪些呢?
    要是在國內談起那些合資汽車品牌最吃香,想必諸多消費者在第一時間內都會想到德系車與日系車,而韓系車和法系車還有意系車,只能在夾縫中無聲無息的生存著。德系車的什麼病想必問題已經眾所周知,日系車在消費者少車輛產品的控告人的病問題,想必這一點上也有德系、日系車和車抗衡的原因,也不是這樣的,但很多消費者的選擇,它的那麼日資汽車的銷售是這麼好,那是整個的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
  • 造車大躍進,我們真的是缺車嗎?
    五六十歲的一把手指揮下,真能造出下一代年輕人需要的智能電動車嗎?焦慮,成為傳統汽車人的常態。怕被超越,怕被淘汰,為此傳統汽車開始搞起了造車大躍進。長安汽車成為一個典型的代表。大步快走真能趕超其他新勢力嗎?未來的年輕人僅僅是缺一輛車嗎?造車不是問題汽車工業已有百年歷史,中國汽車業發展了70多年。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來臨,造出一款車已經不是問題——有錢就行。恆大汽車就是典型代表。
  • 恆大「PPT」造車萬人捧!賈躍亭造車被說成大騙子?
    雖然當前FF91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量產,但至少證明了一個點,那就是賈躍亭是真心在造車,哪怕眼前的困難巨大!許家印也玩PPT造車?說人家賈躍亭玩PPT造車,我覺得許家印的本事比賈躍亭還要大。可笑的是,居然有那麼多人認為恆大造車肯定能行,因為許家印敢做,能做?確實也是,看看許家印這些年對外打的包票,哪一次成功了?許家印當初說恆大冰泉銷量超100億元,2020年足球全華班,2020年總資產達到3萬億元。現在又說2035年汽車產量一定達到500萬輛。前三個一個未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