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數年如一日 溫暖助學路 浙商銀行打造「一行一校」長效機制

2020-12-18 封面新聞

「不想爸爸媽媽再出去(務工),想讓他們留在我身邊,可以照顧我。」陽陽是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的一名小學生,自從常年在外務工的父母返鄉工作後,他比以前開心多了。像陽陽這樣的留守兒童,還有很多。幸運的是,隨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返鄉創業,回到了孩子身邊陪伴孩子成長。

站在脫貧奔小康和「十四五」時期新發展階段的交匯點,2020年浙商銀行彩虹計劃以「支持鄉村振興」為主題,全新啟航,通過「愛心助農助學」直播方式,搭起彩虹橋梁,助力鄉村青年人紮根家鄉,承載孩子們的心願。

除了幫助留守兒童,浙商銀行一直以來將教育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點,大型公益行動「浙商銀行彩虹計劃」已連續十四年,累計募集社會各界捐款2470萬元,守護了2.35萬名山區學子成長;浙商銀行從立行之初就堅持「勤儉辦行,公益助學」的優良傳統,節約開業及慶典費用2118.5萬元捐資助學;從汶川地震後幫扶陝西省略陽縣接官亭鎮中心小學,十三年如一日,到2019年全面升級為「一行一校」行動計劃,目前結對18所學校,惠及6241名學生。

堅守初心,十數年如一日助學助困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補齊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短板,讓山區孩子都能接受有質量的教育,點亮他們通向美好未來的路燈,是夯實脫貧攻堅根基之所在,是浙商銀行一直堅守的初心。

2004年成立時,浙商銀行即以「雛鷹起飛——浙江千名貧困學子助學計劃」替代開業儀式,捐贈金額達528萬元,並由此形成了「勤儉辦行,公益助學」的優良傳統。

時間回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浙商銀行西安分行正處於籌建尾聲,即將迎來開業。地震無情人間有情,得知學校受災嚴重的消息後,總行決定取消西安分行開業慶典改為向受災地區捐資助學,將節約的慶典費用、員工捐款以及總行慈善基金合計100餘萬元捐贈專項用於援建學校,此後連續十三年持續資助。

接官亭小學編程興趣小組專用基地

如今的接官亭小學,已經發展成為當地一所「明星學校」,許多項目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比如「蛋奶工程」和「營養午餐」計劃,讓孩子們定期能吃上葷菜,每天一個雞蛋、一袋牛奶,比國家啟動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早了整整兩年;學校建起了全新的現代化校舍,佔地面積、建築面積、固定資產分別是十三年前的2倍、3倍、7倍,全校擁有六藝廳、桌球室、開放式書吧、科學實驗室等「二十六室一部」的社團活動部室,每間教室均有現代教育多媒體設施……十三年間,西安分行一張藍圖繪到底,用涓涓細流般的關愛在孩子們心底撒下愛的種子,用潤物細無聲的耐心改造煥發了學校新的生機與活力。

輻射全國,十八所小學心手相聯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浙商銀行依託全國19個省(直轄市)的28家分行、260餘家分支機構的網點布局,以「接官亭小學」援助模式為藍本,推及全國,打造一套專注於小學階段基礎教育的標準化「教育扶貧」模式。

2019年9月,浙商銀行發布《關於建立結對幫扶貧困小學長效機制的通知》,啟動「一行一校」結對幫扶工作,總分行聯動,通過定點幫扶一所鄉村學校,在基礎設施、學業、生活和素質教育上全方位支援,與貴州省長順縣、四川省鹽源縣、湖北省通城縣等地18所鄉村小學建立了長期結對的幫扶關係,惠及學生6241人,覆蓋教師516人。據統計,僅一年來,該行共計投入670多萬元,幫助改善結對學校軟硬體設施、推行營養餐計劃等。

位於重慶酉陽縣的車田鄉中心小學是浙商銀行「一行一校」計劃首批結對學校,現有150多名高年級學生住校,宿舍樓已有十餘年沒有翻新。今年暑期,浙商銀行重慶分行籌集資金抓緊完成了學生宿舍改造項目,重新粉刷了牆面地面,更換了門、床、家具及照明等設備,還配置了統一的被褥用品。9月開學時,改造的學生宿舍正式投入使用,嶄新明亮的宿舍、乾淨整潔的床鋪讓人眼前一亮。

重慶分行結對學校學生宿舍改造前後對比

「剛看到這棟暖黃色樓的時候,我差點沒認出來,新宿舍太好了,雪白的牆壁、全新的被子……」四年級住校生小丁歡快地向記者訴說他的入住「新體驗」,新宿舍樓的啟用,讓孩子們有了更安全健康、條件齊備的學習生活場所。

寧波分行護眼燈計劃,改善了教室照明條件

合肥分行操場改造項目,讓孩子們從砂土勇士變身綠茵小將

濟南分行為學校規劃的新教學樓效果圖,預計明年建成

與此同時,浙商銀行各分行都在積極行動:合肥分行幫助有足球特色的安徽省潛山市槎水中心小學翻新操場,讓孩子們不用在砂石場地上踢球;濟南分行聯合當地政府、教育局共同投資360萬元,為山東省臨朐縣八一希望小學規劃了一棟3層共計1800平方米的教學樓,替代原本破損的2間平房;成都分行改善四川省鹽源縣園田小學支教老師公寓,增配太陽能洗澡設備;貴陽分行在貴州省長順縣花紅小學推行營養餐計劃,保證孩子們每天一個雞蛋、每周吃上一頓紅燒肉……短短一年時間,這些結對學校逐漸有了令人欣喜的變化。

幫扶升級,尋找孩子眼裡的星星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同心抗疫的特殊之年。浙商銀行深知,做公益是一項需要長年堅持、默守花開的事業,不能「一捐了之」。因此,「一行一校」計劃圍繞基礎設施薄弱、教學質量差、留守兒童佔比高等實際困難,確立補助山區學生、完善教學條件及提升教育質量、改善精神面貌三個階段,多措並舉、循序漸進,幫助孩子們真正實現從物質援助向精神面貌提升的轉化。

面對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考慮此將對學校和學生的複課帶來巨大的安全壓力,特別是大部分結對學校地處山區,既缺少抗疫物資,又缺乏防範意識。浙商銀行快速反應、緊急行動,於3月啟動「抗疫保複課」,捐贈口罩、消毒液、測溫槍等防疫物資約50萬元至結對學校。在六一兒童節、開學之際,該行還個性化設計並定製了背包、鉛筆、練習簿等文具套裝,以及洗臉盆、毛巾等洗漱用品,送給學校孩子們,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健康衛生習慣。

扶貧先扶智,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結合的方式,組織孩子們走出大山,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視野都得到了提升。比如廣州分行邀請浙商銀行籃球隊進校園,鼓勵學生發展一項體育特長,傳播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生活態度;西安分行組織結對學校教師代表赴西安當地文景小學教學交流與考察;杭州分行提供專項資金,聘請浙江省常山縣越劇團老師在學校設立鼓樂、葫蘆絲、笛子等5個音樂社團……

廣州分行籃球特色幫扶,上一堂精彩的籃球課

經過浙商銀行持之以恆地幫扶,讓農村孩子們內心強大,精神富足,現在一些結對學校孩子們身上充滿自信、臉上常掛微笑,敢於與陌生人打招呼、敢於向外界展示自我。以接官亭小學為例,全校師生在藝術、舞蹈、德育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省市級榮譽稱號,已成為漢中地區思想道德建設、素質教育、基礎建設都一流的學校。

與此同時,2020浙商銀行彩虹計劃也全面升級,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幫助留守兒童的父母返鄉創業就業,陪伴孩子成長。今年,該行搭建線上平臺,依託e家銀平臺直播,為社會人士奉獻愛心提供便利,幫助售賣部分鄉村學生家庭種植的核桃、花椒等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產品,銷售所得用於補貼學生生活費用或支持當地助農企業及鄉村經濟發展,讓孩子們的父母更有信心回鄉創業。

機制保障,專款專用合規運作

規範、透明是公益的底線。多年來,浙商銀行始終堅持,公益活動中的每一分善款、每一件物資都確保用於需要的幫扶對象。

浙商銀行彩虹計劃承諾「百分百愛心,百分百送達」,由具有正規公募資質的慈善基金會——浙江省陽光圓夢基金會落地執行,中間不收取一分手續費;浙江電視臺六頻道全程直播公益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向社會公布山區孩子的相關信息。十四年來,每一分善款都送到了孩子們的手中。

類似地,在「一行一校」結對幫扶工作中,浙商銀行明確要求各分行嚴肅財務紀律,加強幫扶資金的規範管理,對每所學校的幫扶資金都與具有正規資質的機構合作,專帳管理、專款專用,對於新建教學樓、改造學生宿舍等重點幫扶項目,還應聯合學校、當地政府或教育部門等相關方成立執行小組,確保每一筆幫扶資金都花在刀刃上,落到實處。

從原先結對一所學校,到現在結對十幾所學校,浙商銀行捐資助學的規模擴大了十幾倍,這樣的規模下如何規範運作、體現實效,儘快構建具有浙商銀行特色的教育幫扶長效機制,是擺在浙商銀行面前難題。

對此,浙商銀行表示:「支持辦學、鼓勵學習,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孩子們成就夢想的啟航!潛心求良策,躬身做實事,我們一定持續不懈的把『一行一校』的好事辦得更好!」。

相關焦點

  • 十數年如一日,溫暖助學路,浙商銀行打造「一行一校」長效機制
    「一行一校」行動計劃,目前結對18所學校,惠及6241名學生。堅守初心,十數年如一日助學助困「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補齊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短板,讓山區孩子都能接受有質量的教育,點亮他們通向美好未來的路燈,是夯實脫貧攻堅根基之所在,是浙商銀行一直堅守的初心。
  • 資訊:十數年如一日 溫暖助學路 浙商銀行打造一行一校長效機制
    「一行一校」行動計劃,目前結對18所學校,惠及6241名學生。堅守初心,十數年如一日助學助困「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補齊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短板,讓山區孩子都能接受有質量的教育,點亮他們通向美好未來的路燈,是夯實脫貧攻堅根基之所在,是浙商銀行一直堅守的初心。
  • 浙商銀行長沙分行積極推進「一行一校」扶貧項目
    浙商銀行長沙分行積極推進「一行一校」扶貧項目 2020-11-28 11:26:02 [來源:華聲在線] [責編:劉金蘭] 華聲在線11月28日訊
  • 扶志又扶智 浙商銀行助力教育脫貧攻堅_江西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從原先結對一所學校,到現在結對十幾所學校,浙商銀行捐資助學的規模擴大了十幾倍,這樣的規模下如何規範運作、體現實效,儘快構建具有浙商銀行特色的教育幫扶長效機制,是擺在浙商銀行面前難題。
  • 龍卡bilibili信用卡——打造年輕人的「專屬名片」-中新社上海
    除了幫助留守兒童,浙商銀行一直以來將教育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點,大型公益行動「浙商銀行彩虹計劃」已連續十四年,累計募集社會各界捐款2470萬元,守護了2.35萬名山區學子成長;浙商銀行從立行之初就堅持「勤儉辦行,公益助學」的優良傳統,節約開業及慶典費用2118.5萬元捐資助學;從汶川地震後幫扶陝西省略陽縣接官亭鎮中心小學,十三年如一日,到2019年全面升級為「一行一校」行動計劃,
  • 愛心扶貧助校 澆灌希望之花 浙商銀行重慶分行精準扶貧獎養成記
    同時,作為重慶市文旅委扶貧集團成員單位之一,該行主動向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的酉陽縣車田鄉捐贈對口扶貧資金5萬元;根據總行「一行一校」對口幫扶政策要求,及時與車田鄉中心小學建立長期對口幫扶關係,並捐贈首筆10萬元扶貧助教公益金,成為全行「一行一校」首批成功結對幫扶分行之一。
  • 浙商銀行重慶分行精準扶貧獎養成記
    同時,作為重慶市旅發委扶貧集團成員單位之一,該行主動向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的酉陽縣車田鄉捐贈對口扶貧資金5萬元;根據總行「一行一校」對口幫扶政策要求,及時與車田鄉中心小學建立長期對口幫扶關係,並捐贈首筆10萬元扶貧助教公益金,成為全行「一行一校」首批成功結對幫扶分行之一。另外,分行積極響應監管部門號召,向重慶銀保扶貧慈善基金會捐贈專項資金20萬元,為重慶脫貧攻堅事業貢獻力量。
  • 浙商銀行長沙分行開展2021校園招聘面試工作
    面試現場,專業評委們給予了年輕同學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來闡述選擇浙商銀行的理由;面試場外,校招學長互動問答、減壓茶話會,更有浙商銀行首席發現官RedO吸引大家打卡拍照,充分體現了浙商銀行的活力與魅力。 「發現不一樣,選擇不一樣,讓年輕選擇年輕」,這正是浙商銀行2021年校招主題。
  • 愛心匯聚 浙商銀行東營分行助力「彩虹計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欣 東營報導  種下一棵樹,就能收穫一片綠蔭。
  • 沅陵:「七大機制」 堵住返貧通道紮實長效機制「防風險」
    疫情期間,沅陵縣楓香坪九校八年級曹杜等四名建檔立卡貧困生,收到了湖南弘慧教育基金會捐贈的平板電腦,開開心心地上起了網課。弘慧秘書長楊曉華是沅陵二酉人,他帶領基金會積極幫扶家鄉貧困生,為寒門學子創造讀書、成才的條件。今年4月13日,沅陵縣北溶鄉「落坪圓夢教育助學基金會」,把2萬個口罩捐贈落坪九校,助師生防控疫情。
  • 劉曉春:銀行履行社會責任需要新商業模式
    「比如,我們創新推出『湧金』系列池化融資產品,打造『流動性服務銀行』和『全價值服務銀行』,就為需要減輕債務的企業提供了一個好方法和好工具。」劉曉春說。其次,浙商銀行作為國內最早設立小企業業務專營機構的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自身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的特色和優勢,從關注民生、支持小微的角度出發開展工作。
  • 浙商銀行發聲!全國範圍內下調首套房比例!
    浙商銀行下調非「限購」城市首套房比例 德信G15規劃出爐,擬建46棟住宅 地鐵4號線二期9月動工,11號線今年無望 2020年江北中央商務區全力打造南京新主城
  • 銀行平臺化服務「破圈」:從對公到零售,浙商銀行揭秘背後如何自我...
    這方面以交易銀行為代表,總部在長三角、珠三角等民營經濟發達地區的股份行均有嘗試。其中一個代表性案例是浙商銀行,該行在2019年正式確立並實施平臺化服務戰略,提出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打造「科技+金融+行業+客戶」綜合服務平臺,跨界融合資源,構建生態體系,為用戶提供全視角、全流程的價值服務。02. 全面公私聯動,銀行如何自我革命 ?
  • 潁東農商銀行裕安支行做溫暖的驛站,愛心助學貧困學子
    潁東農商銀行裕安支行做溫暖的驛站,愛心助學貧困學子    11月14日上午,迎著初冬的冷風,六安市團市委副書記王蕊蕊攜同潁東農商行裕安支行與安徽英銳律師事務所工作人員,帶著滿滿的愛心來到六安市金安區孫崗鎮思古潭學校,為10名家庭困難的學子送去了學習用品和愛心善款
  • 「工會情」溫暖求學路
    關鍵時刻伸援手父母及子女姓名、致困情況、擬申請資助金額……金秋助學活動申報表上,相關情況一覽無餘。助學路上,湖北工會不斷完善機制,讓學子們不因家境貧寒而掉隊。小立(化名)來自赤壁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關鍵之時,工會組織伸出援手,陪伴他走過求學路。2018年,小立考取大學,再度成為工會助學的重點對象。近3年來,湖北工會把金秋助學活動作為推進城市困難職工(農民工)解困脫困和助力脫貧攻堅的民生工程,不斷完善幫扶救助的長效機制。
  • 宜賓市政協副主席李毅一行到高縣調研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工作
    9月1日,宜賓市政協副主席、市扶貧開發局黨組書記李毅,市扶貧開發局副局長李香泉一行到高縣調研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工作。李毅一行採取入戶走訪、實地查看等方式到落潤鎮振武村等村開展實地調研,並在振武村召開座談會。會議由高縣縣委副書記黃勇主持,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何彬參加座談。
  • 解讀浙商銀行「平臺化服務戰略」的延展性和想像力
    浙商銀行就是這樣一家企業——2019年年報顯示,浙商銀行斬獲接近兩成的中高速營收增速,在已經披露年報的商業銀行中名列前茅;兩位數的業績增幅,較高的普惠小微業務比重,結合浙江的網際網路科技特色和錯落有致的大中小企業的營商氛圍,形成獨特的業務結構和創新增長點,讓浙商銀行成為了上市銀行行列中的一個「稀缺案例」。
  • 民生銀行:聚合多方資源 鋪就致富新路
    早在2002年,民生銀行就開始在河南封丘縣和滑縣開展定點扶貧工作。在18年如一日的傾情幫扶中,民生銀行真抓實幹,持續加力,交出了精彩答卷,走出了獨具特色的扶貧之路。而一天前,民生銀行調研組一行還來到封丘縣電商園,同本來生活網一道,為扶貧產品「茶觀本草」花茶禮盒揭幕,還見證了民生銀行與本來生活網聯合舉辦的「金銀花消費扶貧啟動籤約儀式」。作為中國「金銀花之鄉」,封丘縣已有100多年的金銀花栽培歷史,年種植面積達10萬畝,年產值逾16億元。「一年三季」花開不斷的金銀花,帶動了封丘數萬人就業,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銀礦」。
  • 愛心傳遞 助夢前行 富邦華一公益行
    秋雨初晴,天氣清爽宜人,上海富邦華一公益基金會再次踏上了公益之行。這次捐資助學的活動主題為「愛心傳遞,助夢前行」。上海富邦華一公益基金會、富邦華一銀行西安分行志願者在銅川市印臺區慈善暨扶貧協會的協助下,為該區崖堯村的29名大中小學生們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印臺區是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其所在的崖堯村地理位置偏僻,環山路曲折且漫長。
  • 普惠金融五年規劃收官之年 浙商銀行小微貸款突破2000億
    五年來,國家採取一系列支持措施,引導推進全社會力量共同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銀行業金融機構紛紛發力,加大信貸投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面對今年疫情,浙商銀行踐行普惠金融,在業內率先推出支持小微企業"六條"措施,助力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作為一家懷揣著小微金融初心的銀行,浙商銀行一直將小微金融作為戰略業務板塊,多年來小微業務始終保持中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