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鑑科技創始人朱力:找準需求,3D視覺才會發揮價值

2020-12-14 億歐網

2017年蘋果發布了iPhoneX,讓Face ID成為潮流,也讓3D視覺技術備受業界關注。與普通攝像頭相比,3D深度攝像頭不僅能夠獲取平面圖像,還可以獲得拍攝對象的深度信息,即三維的位置和尺寸信息。

當3D深度攝像頭得到大規模應用,整個計算系統便會獲得更多關於環境和拍攝對象的三維信息,這些數據可以應用在三維重建、人機互動、SLAM等領域。正因為3D深度攝像頭擁有這一特性,3D視覺在許多應用場景中備受追捧。

在此背景下,3D深度攝像頭行業迎來了成長期。在這期間,國內外湧現一批初創企業,光鑑科技便是其中之一。作為光鑑科技創始人,朱力在擔任蘋果深度攝像頭模組設計主管時,敏銳地察覺到3D深度攝像頭的發展機遇。於是,2018年4月朱力便拉著清華大學的師兄弟,一同創辦了光鑑科技。

「技術流」創業的價值

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立體,機器視覺行業正在經歷第四次革命,3D視覺便是人工智慧「開眼看世界」的秘密武器。如今,3D深度攝像頭行業已經度過了技術基礎期,開始在行業落地應用。

不過,3D深度攝像頭的行業應用卻沒有快速發展。歸根結底,蘋果公司在技術和供應鏈雙重壟斷。在技術上,蘋果在此領域申請了諸多專利,很多公司難以拓展市場。

在供應鏈上,iPhone X採用「VCSEL(垂直共振腔表面放射雷射器)+DOE(衍射光柵)」結構光技術方案。在全球範圍內,生產VCSEL和DOE的公司寥寥無幾,而且這些公司產能也十分有限。因此,蘋果公司將這些公司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面對這種情況,光鑑科技在成立之初便選擇繞開蘋果的壟斷,採用自主研發的納米光子晶片,並推出全球首個非VCESL的3D結構光攝像頭。朱力告訴億歐科創:「早在2003年,光鑑科技的創始團隊便開始研究納米晶片,直到2018年,光鑑科技的研發團隊才攻克了晶片設計和製造工藝等難題。」

對於科技企業來說,持續創新才能讓企業充滿活力,「技術流」出身的光鑑科技自然緊隨技術發展腳步。

目前,行業內主流的3D視覺技術主要包括三種:雙目成像、飛行時間法(ToF)、結構光技術。ToF技術具有深度信息精度高、不易受外界環境幹擾,且響應速度快等優點。這些優點恰好適用於移動端的機器識別方案中。

光鑑科技深知ToF技術會有廣泛應用,於是,光鑑科技於2019年分配了一部分技術人員投入到ToF技術研發中。朱力介紹道:「結構光技術和ToF技術在硬體端有很大差別,但光學系統的設計,如光的投射方式、光的調製方式等,仍有共通之處。」

找到二者的共通之處後,光鑑科技產品落地速度也在加快。朱力透露:光鑑科技的ToF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並且含有ToF技術的產品已應用到實際場景中。

光鑑科技對技術的極致追求不僅體現在設備端,更體現在他的客戶服務能力上。「當我們開始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時候,我們發現僅僅提供硬體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們推出了軟硬一體的全棧式解決方案,包括了光學模組、3D攝像頭模組、結構光 ToF,嵌入式系統的優化方案以及智能硬體的3D人臉算法等。」朱力解釋道。

光鑑科技的技術研發能力強,與其創始人團隊的基因有很大關係。在光鑑科技的創始團隊中,汪博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並且擁有豐富的自動駕駛和人工智慧領域經驗;呂方璐在美國加州大學攻讀博士時,研發的「納米雷射器」可將計算機速度提高20多倍。

如此強大的「基因」,讓光鑑科技的研發團隊具備多元化的研發能力,包括軟體、算法、電子、光學、機械、工藝等領域。在市場推廣中,強大的技術實力將會發揮怎樣的作用?

拉近與客戶距離

作為科技企業,光鑑科技需要具備持續創新的能力。不過,很多創新型公司總是會陷入過度追求技術革新而無法實現商業化的怪圈,在產品落地過程中,也常常會有「拿錘子找釘子」的思維模式。尤其在3D深度攝像頭行業,產品應用場景廣泛。如何找到合適場景應用落地,光鑑科技必須冷靜思考這個問題。

目前,3D深度攝像頭行業處於市場探索階段,滲透率很低。而且,整個行業的參與者也不多。奧比中光發展較早,且做了大量市場教育工作。作為後起之秀,光鑑科技更需要找到自己的獨特定位。

朱力告訴億歐科創:「雖然,3D攝像頭行業的應用場景較為廣泛,但我們會選擇幾個場景深入進去,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如今,光鑑科技的3D視覺技術已經應用在物流、新零售、安防、智能終端、自動駕駛等場景。

在朱力看來,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光鑑科技深入應用場景、拉近與客戶的距離。以安防場景為例,光鑑科技的客戶主要是系統集成商。他們缺乏技術能力,所以,他們既需要採購3D攝像頭,又要採購相關的視覺算法。

朱力解釋道:「一般來說,軟硬體組裝是複雜的工作,軟體與硬體需要適配一段時間才可以正常使用。如果他們購買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既可以縮短工期還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一點是,光鑑科技採用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可以直接接觸到終端客戶,了解客戶需求,從而能夠及時迭代更新產品。

與此同時,無論是奧比中光還是光鑑科技,他們都清楚地知道:3D攝像頭市場仍在起步階段。朱力告訴億歐科創:「國內可以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公司可能不會超過十家,整個市場仍是較為空曠的階段,但未來市場競爭一定會變得異常激烈。」

在朱力看來,光鑑科技想築起堅不可摧的護城河,不僅需要持續迭代的技術研發能力,還要有很強的服務能力。不得不承認,國內3D攝像頭的很多應用場景並未形成規模化需求。因此,光鑑科技最先選擇在安防、新零售、物流等領域持續深耕,為客戶提供最貼心的解決方案。

任何行業不可能只有幾家公司,當下的光鑑科技只需厚積薄發。待3D視覺行業百花齊放時,光鑑科技憑藉著多年的技術沉澱與行業積累,便有望成為行業翹楚。

相關焦點

  • 光鑑科技創始人朱力:萬物互聯的時代 隱私的概念可能會徹底被打破
    來源:新浪財經11月19日,亞布力企業家論壇「前沿科技論壇」在哈爾濱舉辦,光鑑科技創始人兼CEO朱力在會議上表示,萬物互聯的時代,隱私的概念可能會徹底被打破掉。朱力認為,萬物互聯最終還是需要有兩條技術線:一條就是怎麼樣在數據上保證核心隱私的安全。第二個技術線就是這樣的服務,是不是一個冗餘的服務,還是一個真正起到服務作用的東西。
  • 3D視覺技術公司光鑑科技發布《ToF深度相機技術白皮書》
    近日,億歐獲悉,3D視覺技術公司光鑑科技發布《ToF深度相機技術白皮書》。光鑑科技認為,隨著2020年蘋果iPad Pro的發布,採用了雷射雷達掃描儀ToF(Time-of-Flight,飛時法)傳感器,勢必會帶動ToF在消費類電子應用的進一步爆發。
  • 光鑑科技:練好「精準技」 拓展「用武地」
    受疫情影響,3D視覺行業供應鏈遭遇重大考驗。「公司上遊硬體供應突然告急,下遊需求也出現停滯。面對這樣的衝擊,我們緊急調整了公司發展戰略。」深圳光鑑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朱力說,「新形勢下,3D視覺行業『危』與『機』並存,我們要針對這一新情況實行『雙輪驅動』戰略。
  • 成立不到兩年獲三輪融資:光鑑科技用自主3D視覺技術打破蘋果壟斷
    圖片來源:光鑑科技 朱力認為,為了能讓更多的產品去普及3D視覺技術,控制成本必然是需要跨越的一個門檻。朱力表示,此次與騰訊合作為光鑑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幫助。一方面騰訊擁有巨大的應用生態。隨著雲端和AI的挖掘,必能產生更多商業機會。而這並非是做底層技術的光鑑科技能夠做到的,因此與騰訊這樣的平臺性公司合作,成為最佳選擇。 據了解,光鑑科技已和騰訊開展了相關合作。
  • 當5G碰撞3D,會實現什麼新功能?遠程手術、VR看房、全息投影…
    2017年,蘋果iPhone X的Face ID帶火了3D視覺,機器能更準確地識別和認知用戶。但由於蘋果打造的上遊壟斷,該技術無法大規模應用,安卓手機的3D視覺解決方案面臨著成本過高、產能有限的問題。 本期「追光者-5G引領數位化」欄目,我們邀請到這家專注於AI和軟硬體結合的3D視覺公司——光鑑科技創始人&CEO朱力,探索3D能否成為5G應用的殺手鐧?
  • 藍芯科技的3D深度視覺相機榮獲創意組優秀獎
    10月16日,2020「市長杯」杭州高價值智慧財產權智能產品創新創意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藍芯科技選送的「3D深度視覺相機」榮獲創意組優秀獎。  圖右三:藍芯科技代表 大賽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全國範圍內155個創新項目,共涉及2112件國內專利和766件國外專利。專家評審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院士潘雲鶴對本次大賽進行了整體點評,並充分肯定了本次大賽。
  • 虎博科技創始人陳燁受邀出席華泰金融科技投資峰會 暢談AI+證券...
    虎博科技創始人兼CEO陳燁受邀出席此次峰會,與華泰創新股權投資三部負責人秦琴、況客創始人兼CEO林偉平、星雲聯合創始人陳沫、Ultipa創始人兼CEO孫宇熙、百觀科技創始人兼CEO陳沐、吸引子聯合創始人喬嘉,圍繞「智能金融的構建」主題展開圓桌討論,就人工智慧在智能金融、證券領域的落地應用展開深入交流。
  • 乙太網創始人羅伯特 梅特卡夫,需求創造了新的需求
    1979年,梅特卡夫創立了網絡公司3Com(網絡解決方案),然而公司在創立初期主營一種網卡,業績慘澹,他發揮自己的高超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靈活轉變銷售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銷售業績,推動了公司的快速成長,由此獲得了巨大成功。
  • 未動科技Untouch牽手PMD 發布全棧智能3D視覺解決方案
    Untouch(未動科技)創始人兼CEO孫錚表示:「Untouch(未動科技)擁有全棧智能3D視覺解決方案,團隊成員主要來自微軟亞洲研究院、中科院、清華和北大等研究機構,擁有全球領先的視覺交互技術,致力於賦予手機、機器人、無人機、AR/VR等智能設備與人、與場景的智能交互能力。」
  • 合刃科技:突破感知邊界、重塑機器視覺
    在工業視覺領域,將賦能智能製造,提升生產環節中的缺陷檢測能力,提升良率、降本增效,撬動千億市場,助力智能製造產業升級;在安防監控領域,其繞障識別系統可以滿足一些高端場景的需求,輔助現有的監控系統更加有效的感知周邊潛在風險,同時提升監控系統在複雜環境下的目標特徵感知能力,有望成為全球年產5300萬臺監控攝像機的標配組件,貢獻千億級增量市場;在自動駕駛領域,其深度視覺的解決方案可以在許多場景下取代雷射雷達
  • 虎博科技陳燁入選2019最具創新力創始人
    近日,2019GFS全球創始人大會(Global Founders Summit)在北京舉行,虎博科技創始人陳燁入選2019最具創新力創始人TOP30榜單。虎博搜索作為陳燁打造的新一代智能搜尋引擎,其創新使用人工智慧前沿技術,憑藉技術驅動和顛覆性設計使搜索結果更加智能,獲取數據和信息的效率得到倍速增長。
  • 宜摯科技創始人 丨 祝少華:秋天的思考
    《秋天的思考》這篇小文,是童盈島創始人祝少華先生為旗下宜摯科技季度會議的應景思考筆記,這些碎片化的近期思考,有奶茶裡的能量,有新營銷的感悟,有新基建的理解,有布局的方向,有團建的原則,有面對冬天的態度,對於後疫情時期營銷前行有著積極意義。
  • 未動科技獲英諾天使等數百萬美元投資 致力3D視覺交互
    2017年7月5日,國際領先的智能視覺交互技術提供商Untouch(未動科技)正式發布4款3D視覺交互產品:3D手勢識別產品——黎曼平臺,3D人臉識別產品——歐拉平臺,SLAM產品——笛卡爾平臺,及場景重建產品——高斯平臺。據悉,未動科技於2015年完成了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由英諾天使與大河創投領投,2016年底完成了數百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由漢能創投領投。
  • SynSense時識科技發布全球首款動態視覺處理器開發套件,機器視覺...
    SynSense 時識科技創始人兼執行長喬寧表示,一般人對談到類腦晶片就覺得是噱頭、高大上,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他強調,為了證明類腦晶片不是很玄的東西,SynSense 時識科技要用更為實際的技術流派,將類腦技術產業化且落實於我們的生活周遭。
  • 虎博科技陳燁入選2019最具創新力創始人 與馬雲、任正非同上榜
    今日,2019GFS全球創始人大會(Global Founders Summit)在北京舉行,虎博科技創始人陳燁入選2019最具創新力創始人TOP30榜單。據悉,此次大會共評選出各類榜單,共計150位時代創始人,一同入選的還有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和順豐速運創始人王衛等。被詢問到公司創立時的想法,陳燁表示「我們將站在人工智慧的最前沿,通過技術驅動和顛覆性設計的產品,大幅提升用戶獲取數據和信息的效率。」 2017年7月,虎博科技正式創立。
  • 產品力突出 萬興科技榮獲京東「京卓越」視覺合作夥伴獎
    此次盛典上,萬興科技(300624.SZ)憑藉在視頻生態領域的卓越實力,作為京東線上視頻工具合作方,斬獲2019年度 「京卓越」視覺合作夥伴獎項。  一年一度的京東平臺生態合作夥伴盛典是凝聚業界關注力、引領電商服務開放行業風向標的標杆會議,盛典涵蓋京東開放業務年度總結、未來規劃,以及「 京卓越」合作夥伴獎項頒發等重磅環節,每年都有數萬品牌商家參加。
  • 人工智慧3D傳感技術「獨角獸」企業創始人:黃源浩
    3D傳感技術「獨角獸」企業的創始人,他很直白地表達著堪比西天取經的雄心壯志——要讓所有終端都能看懂世界 原標題:「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這名80後為何能上榜? 如今,奧比中光擁有3D感知專利超800件,專利申請位居世界前列,成為了一家對結構光、TOF、雙目視覺等3D傳感技術進行全面布局研發的綜合型企業。 在黃源浩看來,這些家底是奧比中光可以裝上「遠視眼」的底氣。隨著公司發展走上正軌,他和他的團隊對於自身的實力以及能夠創造的價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 視覺革命新起點,廈門科技新力量:西牛科技Mobile3D
    視覺革命新起點,廈門科技新力量:西牛科技Mobile3D   廈門西牛科技有限公司誕生在美麗的鷺島,公司已有的產品和科研技術獲得了國家榮譽和獎勵,其中,公司精心研發的3D成像系統,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 愛思才會贏——記濟南愛思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彭立增
    愛思才會贏——記濟南愛思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彭立增 2020-09-24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大方向布局旅遊業新格局,驢跡科技發揮旗下產品最大價值
    四、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紮實推進長城、大運河、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大力推動旅遊與農業、工業、教育、體育等領域的融合發展,催生新業態、延伸產業鏈,創造新價值,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