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肥結局如何?還算是善終吧。齊悼惠王劉肥,漢高祖劉邦庶長子,劉邦「微時外婦」(未發跡時的情婦)曹氏所生,雖然是長子,卻是庶出。因此,漢五年劉邦稱帝之後,作為庶長子的劉肥沒有能夠成為皇太子,而是於次年被父親劉邦封為了齊王,領齊地七十三城,操齊語者皆為齊民。雖然沒能成為皇太子,但是齊國是漢初同姓諸侯國中實力最為雄厚的一個,這也算是父親劉邦對長子劉肥沒能成為皇太子的一種補償吧。
劉邦在位期間,劉肥的日子還是過得非常舒心的,劉邦還特地給兒子派了一位牛人當相國,他就是漢初的名相曹參。有曹參料理行政事務,劉肥基本上不用費什麼心,吃喝玩樂就行了,還生了一大堆兒子。後來「剿滅諸呂」的齊哀王劉襄、城陽景王(朱虛侯)就章、濟北王(東牟侯)劉興居等等,都是他的兒子。
漢十二年,劉邦平定異姓諸侯王英布叛亂之時傷重不起,不久便去世了,而劉肥的好日子也算是到頭了。庶長子,歷來就是一個尷尬的存在,也是對嫡長子最大的威脅之一。漢惠帝劉盈即位之後,身為庶長子且坐擁齊地七十三城、實力雄厚的劉肥自然遭到了呂后的忌憚。史載,某日劉肥陛見漢惠帝劉盈之後,劉盈設家宴款待從山東千裡迢迢趕到陝西的大哥劉肥。
宴上,劉盈很客氣地說按家禮讓長兄劉肥坐上座,不知是不開竅還是刻意為之,劉肥絲毫沒有客氣,便理所當然地做到了上首。這一舉動直接刺激了呂后敏感的神經,她認定劉肥心有不甘,欲除之而後快。於是,命人備下鴆酒,想在宴席之上毒死劉肥。後來因為親兒子劉盈和劉肥一同飲酒,呂后擔心不小心會誤殺親兒子,這才作罷。
事後聞悉其中原委的劉肥驚出了一身冷汗,為了保命,在隨從或者智囊的提點之下,劉肥使出了一招「人至賤則無敵」。親自向嫡母呂后認錯、賠罪,並且割齊國的一個郡(並不是一座城,一個郡下轄很多縣城)給呂后的親女兒、自己的異母妹妹魯元公主作為湯沐邑(大致相當於諸侯王、列侯封地)。同時,使出了「人至賤則無敵」的招數,向呂后表示,願尊魯元公主為齊太后。啥意思?就是認自己親妹妹為「媽」!夠賤、夠無恥了吧?這才讓呂后最終放下了高高舉起的屠刀,放劉肥回歸齊國。
或許有人說,這不就是無恥求饒嘛,有什麼呀!其實不然,呂后和魯元公主並不差這一個郡,魯元公主作為呂后的掌上明珠,也不缺齊太后這一個名號!劉肥此舉實際上是在向呂后說明幾點:
一、認錯、賠罪。我錯了,我坐上座並不是有心的,我這人心眼實、沒花花腸子,當初沒想那麼多。什麼意思?我沒有覬覦皇位,並沒有取你兒子代之的想法,這事兒純屬誤打誤撞。
二、我送一個郡給我妹子,也就是您親閨女,您消消氣。難道就是送禮?並不是!這是在主動削弱自身實力,是在向呂后表白,我劉肥沒有野心,不惦記你兒子的皇位,我自己主動自殘、割掉自己一個郡,你還不放心嗎?想想後來文景武削藩,起初無非也就是借個由頭削掉諸侯國一兩個郡嘛!明白了?
三、尊我妹為齊太后,認她當乾媽。啥意思?媽死了,給自己找個媽?肯定不是!實際上,這是劉肥在以自汙求自保,同樣是在向呂后表白自己沒有野心,同時也是用自汙來尋求自保。此事一旦傳出去,劉肥為了保命連親妹妹都能認作乾媽,這名聲……這是在自毀民心、聲譽!沒有了民心、聲譽,劉肥還造的哪門子反?除此之外,劉肥此舉也是給呂后造成一種感覺,劉肥這小子為了保命,什麼下三濫的事兒都幹得出,不足為懼!正是這一系列的舉動才最終讓呂后對劉肥放下了戒心、放其歸國,否則劉肥有命來,能不能有命回還真的很難說。
經過此事,呂后也放鬆了對劉肥的警惕,最終劉肥得以善終。漢惠帝六年,劉肥去世、正常死亡,諡「悼惠」。從長安歸齊到去世,劉肥基本上沒有什麼動作,安安分分,直到歸天。劉肥死後,他的兒子劉襄襲齊王,是為齊哀王。劉肥一生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但是他所生的兒子卻一個個都是人精。呂后去世後,劉肥的兒子們聯手朝中的開國勳臣集團一舉「剿滅諸呂」,替父親狠出了一口當年惡氣!
對此各位讀友們覺得呢?有什麼不同的意見與看法,歡迎分享關注交流哦。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