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劉肥的長子劉襄吧。因為此時的齊王劉肥已死,劉肥死後長子劉襄繼承了父親齊王的位置。當然作為劉邦的長孫他也有資格繼承皇位,但最終群臣立了代王劉恆,而沒有立齊王劉襄。這是為何呢?劉襄劇照呂后的一生是複雜的一生。作為中國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人,她有功也有過。她留給後人的印象大多是惡毒的一面,因為她誅殺功臣、虐殺戚夫人,後來的大封諸呂更是違背了劉邦「白馬盟誓」的內容,也正是呂后的這一舉動,給日後呂氏家族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呂后在去世前,將大漢的兵權都放在了諸呂的手中,但是此時的朝中還有陳平、周勃等一幫劉邦的老臣也是有權利的,而且他們對諸呂非常不滿,因此,諸呂就計劃著剷除周勃等人,想完完全全掌控朝政。
這件事還在計劃中,便讓呂祿的女兒知道了,呂祿的女兒便將這件事告訴了劉章,劉章是劉肥的次子,劉章知道後就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哥哥劉襄,並讓劉襄出兵討伐諸呂。劉襄在討伐諸呂前,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聯合琅琊王劉澤,因為劉澤輩分高,劉襄想讓劉澤來當首領,劉澤來了之後就被劉襄給囚禁起來了。這其實也是劉襄的最終目地,他假意聯合實則就是想吞併劉澤。因為劉澤當初娶了樊噲的女兒,所以呂后從劉襄的封地割了一塊送與劉澤,對此時劉襄一直不服氣,如今呂后已死,劉襄就借著這個機會先囚禁劉澤,從而將劉澤的兵權也控制在自己手中。正是劉襄的這一舉動,讓他與皇位失之交臂。
劉澤劇照劉襄起並進髮長安,迎戰劉襄的是灌嬰,灌嬰也對諸呂不滿,所以灌嬰主動跟劉襄講和,並未動一兵一卒。此時的長安城裡諸呂已經被拿下,陳平、周勃等人廢了當時的皇帝劉弘,此時就需要立一位新的皇帝。這時,劉澤就對劉襄說,此次消滅諸呂,你的功勞最大,你又是高祖皇帝的長孫,你繼承皇位是順理成章的事。而我的資格最老,朝中大臣對我的話還是能聽進去的,如果我現在去長安城,在大臣面前舉薦你為皇帝,你當皇帝的機率會更大。劉襄聽說自己能當皇帝,直接就放了劉澤。劉澤來到長安城,大臣們正在商量立劉襄的事,此時劉澤勸大臣們說,劉襄的舅舅在齊國當宰相,如果劉襄繼位,他舅舅肯定會幹政,到時候,恐怕諸呂的悲劇又會重演。
於是大臣們就否決了劉章繼承皇位,把代王劉恆接到長安城,他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恆是劉邦的兒子,人家繼位從身份上說也是順理成章的。劉恆劇照那麼,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我看未必。很明顯,當時立皇帝的事是由陳平、周勃為首的大臣們說了算的,為什麼不想立劉襄為帝呢?原因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劉澤的一句話,更多的原因是劉襄的身份。劉襄當時勢力很大,自己已經是齊王,他的兩個弟弟也都封侯。如果劉襄繼位,劉襄肯定會用人家自己的人,到時候陳平、周勃就該回家種地了。而代王劉恆沒有什麼實力,為人又比較低調,為了自己以後的前途,陳平、周勃肯定不會選劉襄,正好劉澤來插了一缸子,給了陳平、周勃順水推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