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富中國500強最賺錢40家公司:工行第一 阿里第五 騰訊、移動前十
7月27日消息,財富中文網公布了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據悉,今年500家上榜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了4.2萬億元,較去年增長超16%。
-
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榜單出爐 廣州17家企業上榜
財富中文網7月27日發布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據悉,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了4.2萬億元,較去年增長超16%。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接近178億元,相比去年提升了近10%。
-
2020《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亞馬遜升至第9
近日有消息稱,《財富》官方全球同步發布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其中,今年上榜的網際網路相關公司共有7家,亞馬遜以2805.22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一。在總榜單中,亞馬遜由去年的第13名提升至第9,沃爾瑪依舊位列第一。
-
2020《財富》世界500強發發布,京東、阿里、騰訊、小米上榜!
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沃爾瑪連續七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且大幅甩開第二名的中國石化。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首次超過美國企業數量,也是全球上榜企業第一的國家。但是,跟以往一樣,上榜的大多數都是國企,像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國家電網等。大家熟悉的網際網路企業也有上榜,分別是京東、阿里、騰訊、小米和蘇寧。是的,京東排在阿里的前面,京東排名第102位,阿里排名第132位,因為《財富》500強的排名是按照銷售收入排名的(不看利潤)。
-
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基建、建築行業企業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7月27日,《財富》發布2020年中國500強28家基建、建築行業企業。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了4.2萬億元,較去年增長超16%。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接近178億元,相比去年提升了近10%。
-
《財富》世界500強出爐!河南一企業上榜,排名第486位
河南商報記者胡威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沃爾瑪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中石化仍位列第二,國家電網上升至第三,中石油位列第四,河南省唯一上榜企業為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排名第486位。
-
海大集團排名「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71位,較去年躍升13位
9月10日,由全國工商聯主辦的「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現場揭曉了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等榮譽榜單,海大集團穩步挺進「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綜合排名第171位,在「2020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中排名第94位。
-
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國建築位列前三
最新揭曉的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顯示,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增長11%。財富中文網27日發布的這份排行榜顯示,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較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了4.2萬億元,較去年增長超16%。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接近178億元,相比去年提升了近10%。去年中國GDP突破99萬億元,這意味著榜上500家上市公司的收入總和超過了中國當年GDP的一半。
-
近30家風電企業入圍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獲悉,近日財富中文網公布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其中29家相關風電企業上榜。*本排行榜覆蓋範圍包括在中國境內外上市的所有中國公司,所依據數據為上市公司在各證券交易所正式披露信息。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了4.2萬億元,較去年增長超16%。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接近178億元,相比去年提升了近10%。
-
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前三格局未改變 拼多多首次上榜
財富中文網財富中文網剛剛發布了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考量了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中國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該榜單由《財富》(中文版)與中金公司財富管理部合作編制。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了4.2萬億元,較去年增長超16%。
-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出爐,小米(01810)排名躍升至422位
來源:智通財經網8月10日,《財富》雜誌發布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小米集團(01810)排名第422位。這是2019年首次上榜後,小米集團再次上榜,較去年大幅提升了46位 (2019排名468位)。
-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京東排名102位 與91%的500強企業有合作
來源:紅刊財經8月10日,《財富》公布了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基於過去一年在零售和技術服務業務上的高質量增長,京東集團的排名再次提升至102位,位居中國零售及網際網路行業第一、全球網際網路行業第三。從2016年第一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至今,京東集團的排名提升了264位。5年來,京東集團在零售、數字科技、物流、技術服務、健康、保險、產發、智聯雲和海外業務上的布局取得全面突破,正在推進從中國最大的零售平臺向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的跨越。
-
康佳集團《財富》中國500強排名提升:轉型升級再見成效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原標題:康佳集團《財富》中國500強排名提升:轉型升級再見成效7月27日,《財富》雜誌公布中國500強企業最新排行榜,相比2019年,今年不少公司的位次發生改變。具體來看,《財富》雜誌以營業收入作為衡量標準,2020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接近178億元,相比去年提升了近10%,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仍然超過了中國2019年中國GDP的一半,在盈利能力方面,與2019年情況相同,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除了幾大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之外,仍是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
海螺集團名列2020世界500強第367位 較上年提升74位
據海螺集團官網消息 8月10日,《財富》雜誌公布「2020世界500強企業」排名榜單,海螺集團以339.16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居第367位,較2019年大幅提升74位。《財富》同時發布了「2020年世界500強排名提升和下降最多公司」榜單,海螺集團位居排名提升最多公司榜單第13位,在中國企業中排名第4。據悉,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進入排行榜的門檻(最低銷售收入)也從248億美元提高到254億美元。
-
2020《財富》中國500強榜單出爐 京東集團排行第13位
7月27日, 2020年度《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京東集團憑藉成熟的數位化基礎設施,實現了零售業務的高質量增長和服務業務的高速發展,排行第13,在實現自身高速增長的同時,京東集團還積極將數位化經驗與業界共享,截至目前京東企業業務已與榜單中近90%的企業建立合作,成為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推手。
-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 河南能源第8次上榜
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新上榜的中國公司有8家,它們是:上海建工、深圳投資控股、盛虹、山東鋼鐵、上海醫藥、廣西投資、中國核工業和中煤能源。在排名位次的變化上,今年上升最快的是英國保誠集團,大幅躍升292位。值得一提的是,排名躍升最快的前10家公司中有6家保險行業公司。
-
2020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完整榜單
財富中文網(www.FORTUNEChina.com)於北京時間5月18日與英文網全球同步發布2020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從整體來看,今年的上榜門檻較去年稍有提升,為56.6億美元。榜上全部500家公司總收入達14.2萬億美元,較去年的增長超過了3.5%,相當於美國當年GDP的三分之二。
-
中國財富世界500強數量首超美國(附上榜名單)
來源:遠見財訊引言: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今年,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財富》官方稱,自《財富》發布世界 500 強公司排行榜以來,該榜單中,還沒有任何一個別的國家或地區的企業數量如此迅速地增長。從排行榜上可以看到,中國石化仍位列第二,國家電網上升至第三位,中國石油位列第四。荷蘭殼牌石油則下降至第五位。
-
《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重磅出爐,廣州佔了17席!
大洋網訊 財富中文網27日發布了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考量了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中國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該榜單由《財富》(中文版)與中金公司財富管理部合作編制。據悉,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了4.2萬億元,較去年增長超16%。
-
2020財富中國500強虧損排行榜!青海鹽湖居首位,虧損額超458億元
7月27日,財富中文網發布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考量了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中國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500強營收達50.5萬億,淨利潤4.2萬億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了4.2萬億元,較去年增長超16%。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接近178億元,相比去年提升了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