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來一盤三文魚,不要虹鱒!你分得清楚嗎?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虹鱒魚到底能不能稱為三文魚?最近一段時間,這件事情在重慶消費者、經銷商等有關人員中間引發不少爭論。該話題的引起還要追溯到8月10日,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牽頭起草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出臺,稱虹鱒魚屬於三文魚。

近日,記者針對此類問題現象,走訪調查重慶一些大型連鎖超市、三亞灣海鮮批發市場等三文魚、虹鱒魚實體店,並了解天貓、京東、盒馬鮮生等三文魚、虹鱒魚相關網店,結合他們售賣三文魚、虹鱒魚的情況等,看看消費者購買三文魚、虹鱒魚的想法與接受度如何。

實體店 不接受虹鱒魚身份不願賣

連日來,記者走訪永輝、重百等大型連鎖超市時觀察到,三文魚櫃檯前會明確標註著「三文魚」字樣,價格約在138元/斤,周末打折價在118元/斤左右,但產地情況不明。

當記者詢問三文魚產地情況時,大部分售貨員稱產地來自挪威,且一致否認曾售賣過虹鱒魚,表示不會以次充好。

隨即,記者又來到三亞灣海鮮批發市場,獐子島海鮮經營部銷售經理陳啟宏介紹,他家的三文魚主要來自兩個產地:挪威、法羅,價格分別是每斤60元和78元。如果確定購買,他會免費切片裝冰,包裝好後給顧客,主城區內還可以免費送貨上門。至於虹鱒魚售賣上,他說,有活魚在賣,每斤價格在30元左右,一般沒有零售出貨情況。

陳啟宏透露,現在市面上法羅海域的三文魚肉質和口感,比挪威、大西洋海域的都要好。他還保證自家三文魚是正宗的,並非虹鱒魚。他還強調,一般的壽司店三文魚都可放心食用,但自助餐店的三文魚就不好說了,大部分都會用便宜的虹鱒魚代替,況且切片後更難辨別,只有行家才能分辨真偽,建議消費者不要生食。

後來,記者走進禮記海鮮批發經營部,負責人吳學禮再三告訴記者,他家的三文魚只有挪威和大西洋品種。因為虹鱒魚不能生食,是淡水魚,只能用來煎、煮後再食用,而且他家無現貨,若需要購買,需從倉庫中調運。

網店 有些下架有些明確虹鱒身份

除了線下銷售,線上虹鱒魚和三文魚「身世之謎」風波也不斷。自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出臺後,同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成立。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澤)董事長應米燕任三文魚分會首任會長,上海荷裕冷凍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荷裕)呂昕為執行會長。但兩家公司的電商銷量並未從中獲益,反倒受損。

近期,記者發現,民澤旗下的天貓龍羊峽旗艦店內共有13款產品,目前折扣在5.6~8.8折不等,月銷量基本在0~9筆之間,且都已註明「虹鱒」字樣。

在天貓龍羊峽旗艦店內,一款名為「三文魚鬆」的產品已註明「虹鱒」字樣,是13款產品中銷量最好的,月銷9筆,其100g的灌裝促銷價為48元,參考價76元,折扣為6.3折。而折扣力度最大的是「新鮮即食煙燻三文魚(虹鱒)切片生魚片禮盒」,總重450g,促銷價為128元,參考價為228元,折扣為5.6折,但產品月銷量才2筆。在詳情中產品顯示為即食,也就是說,該虹鱒魚生魚片禮盒的食用方法被商家認定為可生吃。

同月,在天貓龍羊峽旗艦店內,出現月銷量為0的虹鱒魚產品共有4款。在京東龍羊峽官方旗艦店內,除「三文魚鬆」仍在售外,其餘產品均顯示「已下櫃」。已下櫃產品中,除了一款產品組合中尚有「三文魚」三字,其他均已改名為「虹鱒」。

至於荷裕網絡自營店,據了解,8月22日,「冷凍煙燻三文魚」和「冷凍三文魚刺身」兩款虹鱒產品,作為京東生鮮分類中的「淡水」「三文魚」銷量排名第一的電商主打商品,均擁有5萬餘條評價、99%的好評度,在京東都已下架,其後京東又將荷裕自營店下架。當天,荷裕悄然修改產品頁,增加拉丁文「Salmo Salar」的標註。然而,不久後,記者在網上查找翻譯得知「Salmo Salar」是大西洋鮭的學名,而虹鱒的學名為「Oncorhynchus mykiss」。

有關媒體報導中稱,對於將產品名改為「虹鱒」並將虹鱒產品及荷裕自營旗艦店下架一事,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屬於正常的業務調整。京東生鮮本著對消費者高度負責的態度,避免其他產品也存在信息不完善從而帶給消費者困擾,我們對店鋪其他產品的產地、食用建議、養殖方式等產品屬性進行暫時停售排查,無問題後將再次上架銷售,避免出現誤導消費者的情況。」

■支招

如何辨別三文魚與虹鱒魚

獐子島海鮮經營部銷售經理陳啟宏介紹,辨別三文魚有三點:一是看魚皮上有無從身體上部到尾部連接的一條紅線,沒有的話是三文魚,有則是虹鱒魚;二是看魚肉顏色,色澤略淺的是三文魚,略紅的則是虹鱒魚;三是看魚身的條紋,略寬的是三文魚,略窄的則是虹鱒魚。

■調查

大多數消費者

難以區分二者差別

據了解,北京北歐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歐瑪)也是團體標準起草單位之一,是國內最大的虹鱒魚養殖企業,同時也是民澤虹鱒魚育苗供應商之一。而荷裕總裁呂昕是北歐瑪股東之一,其餘股東還包括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理事鄭維中。而此前有媒體報導稱,鄭維中否認民澤用北歐瑪的貨。

在8月21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召開的「三文魚」定義之爭公開討論會上,鄭維中還說,海水養殖的魚和淡水養殖的魚,在生吃方面風險一樣。

但重慶消費者對此意見不一致。在龍湖源著永輝超市,記者遇到一位年過六旬,家住附近的李奶奶問三文魚銷售人員,「上次口感不怎麼樣,是因為切片太厚,還是你們拿虹鱒魚騙我?」三文魚銷售人員馬上回應道,「你都是老顧客了,怎麼能拿便宜的虹鱒魚掉包給你,何況虹鱒魚壓根不能生吃,而且我們超市現在沒有進虹鱒魚,更不會售賣。」

近幾日,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同樣有此疑問的消費者不佔少數,而對於虹鱒魚和三文魚到底有什麼區別,記者在隨機採訪的幾十位消費者中,大家均表示不清楚,但消費者唯一肯定的一點是,虹鱒魚不能生吃。

■連結

消費者對虹鱒魚接受度不高

在上海市消保委開展的網絡調查中顯示,73.46%的消費者喜歡並經常吃三文魚;83.6%的消費者認為團體標準將淡水養殖的虹鱒魚歸入三文魚是指鹿為馬,誤導消費者;73.43%的消費者擔心虹鱒魚被列入三文魚類別後,企業會藉此誤導消費者。由此數據可見,消費者對於虹鱒魚接受度並不高。(滕飛飛)

相關焦點

  • 虹鱒「變身」三文魚,你見過這麼騷的操作嗎?
    對於本身品質不夠,協會改標準來「湊」的行為,消費者強烈拒絕。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報批稿)的公示截圖。圖/澎湃虹鱒是虹鱒,三文魚是三文魚——————虹鱒與三文魚有什麼關係?胡扯,沒什麼關係,兩者只是長得像而已。
  • 「淡水三文魚」電商在售:隻字不提「虹鱒」,仍推薦生吃
    澎湃新聞記者把同樣的問題反映給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監管處,工作人員問,「你能確定它不是三文魚嗎?」當記者表示肯定時,工作人員要求記者給其「一個確鑿的證據」。隨後,記者收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來電。工作人員說,「關於您向我們投訴的問題,我們這邊了解了一下情況,這個之前闢過謠,虹鱒魚是屬於三文魚種類的,您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從屬關係。」
  • 「淡水三文魚」後續:龍羊峽天貓店下架,京東店已注「虹鱒」
    一家名為「龍羊峽旗艦店」的天貓店裡出售產自龍羊峽水庫的虹鱒魚,但所有產品都標註「三文魚」字樣,隻字不提「虹鱒」,食用方法上寫著「生熟皆宜」。(詳見7月14日澎湃新聞報導《「淡水三文魚」電商在售:隻字不提「虹鱒」,仍推薦生吃》)報導發布後,截至7月16日發稿時,天貓上的龍羊峽旗艦店已被下架,京東上的龍羊峽官方旗艦店內,所有產品名稱上都增加了「(虹鱒)」字樣。
  • 我是虹鱒,請不要叫我淡水三文魚,雖然很多日料店都是用我做刺身
    不是你想叫就能叫虹鱒魚肉色和三文魚相仿,於是許多地方索性管虹鱒叫淡水三文魚、高山冷水三文魚,管白變的虹鱒叫金鱒三文魚,聽起來高大上得像是三文魚的加強版,並且「活撈現殺吃到你爽,新鮮口感秒殺冰鮮」地玩兒起了虹鱒刺身。真的要給這些機(jiān)智(zhà)的商家鼓鼓掌呢。
  • 某水產協會規定虹鱒屬於三文魚,它說的話你一個字也不用信
    先問一個問題,當你在日料店點三文魚時,你認為接下來應該端上來的食物是什麼樣的?橙紅色魚肉與白色脂肪層相間,厚厚的一大塊,口感豐腴柔嫩,結實飽滿,帶著點脂肪的鮮甜味。儘管大部分消費者對「三文魚」有著大概的印象和理解,但很少有人能夠明確說出這是哪一種魚。因為,這個詞並不是某一種魚的具體學名,而是對一類商品的俗稱。
  • DNA鑑定實錘:龍羊峽部分「三文魚」產品實為虹鱒
    DNA鑑定後,荷裕的部分「三文魚」、龍羊峽「三文魚」再被證明是虹鱒。近日,澎湃新聞記者送檢16份「三文魚」樣品至中國某水產研究所進行DNA條形碼(CO I基因)序列檢測,驗證其中是否存在渾水摸魚的虹鱒。
  • 「三文魚效應」下的虹鱒養殖場:大魚出不了塘,小魚換不了「房」
    身在四川的水產養殖場老闆沒有想到,有一天,進口三文魚會影響到自家池塘中的虹鱒。在北京新發地市場內的三文魚切割案板檢測到新冠病毒後,一夜之間,三文魚又成了眾矢之的,「蝴蝶效應」下,全國多個城市都開始下架三文魚產品。時隔近一月,三文魚對四川水產養殖業有哪些影響?未來趨勢是什麼?
  • 三文魚的英文是怎麼來的?
    而「三文魚」這幾個漢字真正和「大西洋鮭」聯繫到一起,是在20世紀初。當時,從歐洲出口我國只能走海運,於是港臺等地就成為了大西洋鮭最先登陸的地方。於是,Salmon這個外來詞就在粵語腔下被音譯為了「三文魚」,正如你所知道的「士多啤梨」其實是草莓一樣。
  • 三文魚標準起草公司用虹鱒冒充大西洋鮭 京東已下架
    三文魚團體標準起草公司用虹鱒冒充大西洋鮭,京東已將其下架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張靜 海陽 楊漾 實習生 陳秀慧8月22日,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參與制定指虹鱒為三文魚團體標準的上海荷裕冷凍食品有限公司(下稱:荷裕公司)悄然修改產品頁。荷裕公司在京東自營旗艦店中的「冷凍煙燻三文魚」和「冷凍三文魚刺身」產品都已經增加了「虹鱒」標註。
  • 三文魚上檢測出新冠病毒?不要怕,也許你吃的是假的
    目前,疫情溯源工作仍在進行,暫不清楚切進口三文魚的案板是如何接觸到新冠病毒的。那麼,被病毒汙染的三文魚,還能吃麼?這是今天縈繞在不少人心頭的最大疑問。但是對於更多的群眾來說,平時吃三文魚都是刺身生食,這要怎麼辦呢?先別急,因為——很可能你吃的根本不是三文魚,而是虹鱒。
  • 你愛吃的三文魚真的來自挪威嗎?市場上的挪威三文魚如何辨別
    三文魚是自助餐的常客,由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口感細膩,因此深受消費者喜愛。不過市面上的三文魚名目繁多,價格差異很大,甚至有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比如你吃的「挪威三文魚」,很多都不是挪威來的!
  • 三文魚真的滿是寄生蟲嗎?
    三文魚不能吃?淡水三文魚滿是寄生蟲?消費者所了解的就是事實嗎?真相只有一個!三文魚,是鮭鱒魚類的商品名。
  • 我們都冤枉三文魚了
    寄生蟲警告:別生吃虹鱒搞笑的是,有些海鮮飯店或商家「求生」過於急迫,竟然打出「本店的三文魚都是國產虹鱒」的公告——用淡水魚冒充海洋三文魚,還不是奸商是什麼?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生吃個三文魚挺難的。肚子裡沒有三文魚的基礎知識,別想吃得放心。人們口中的「三文魚」最常指的是大西洋鮭魚,拉丁學名Salmo salar。人們發現這種魚在洄遊時會奮力躍上瀑布,就用拉丁語中的「salmo」(意為「上升」)來稱呼這種魚,後來逐漸演變成Salmon。
  • 三文魚還能吃嗎,改吃虹鱒魚更安全?「三文魚事件」的5個真相
    這個問題有點詭異,確診加陽性的已經有50多人,你說是三文魚傳播的,我不太相信!冠狀病毒在溫血動物體外沒法複製,要讓50多人感染,病毒的量應該不少。穩妥一點,我建議大家最近先別吃生的三文魚以及其他進口生鮮,等待這兩天官方調查的結果明朗後再作決定。 煎的時候如果裡面半生應該也沒事,應為它是表面沾染。如果你堅持一定要生吃,至少應該表面用流水衝洗。
  • 你餐桌的「三文魚」或產自黃河水庫 它是什麼魚?
    原標題:「淡水三文魚」到底是什麼魚?實地探訪青海省龍羊峽水庫三文魚刺身愛好者注意了,端上你餐桌的「三文魚」生魚片,有可能並不來自太平洋或者大西洋,而是產自距出海口有3000公裡的黃河上遊最大的人工水庫——龍羊峽水庫。
  • 水產批發商透露:虹鱒魚肉一般售向小飯店
    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攝(下同)  微調查中超八成多受訪者認為將淡水養殖鱒歸入三文魚「指鹿為馬,誤導消費者」,實際生活中怎麼樣呢?昨天,記者進一步調查時,批發市場裡的商販坦言虹鱒魚肉一般售向小飯店和自助餐店;而在實體餐館,面對疑似將淡水養殖虹鱒魚肉當作三文魚肉銷售的質疑,餐館方拿不出證據「自證清白」,除了支支吾吾外,就是一口咬定:我賣的就是三文魚!
  • 同是三文魚,口感為何大不同,一文帶你讀懂真假三文魚
    三文魚作為一種具有高營養價值的海產食材,無論是在歐美還是在亞洲,都有著巨大的銷量和市場。然而在日常的購物中,往往發現,同樣標記著三文魚,顏色卻有深有淺,價格也有高有低。如果你因此對三文魚存在著「真假」的疑惑,那麼下面的內容對你還是相當有用的。
  • 虹鱒魚到底算不算三文魚?這事兒說了好幾個月,也該有個結論了
    有專家指出,目前大西洋鮭才是公眾通常所認為的三文魚,網友也普遍擔心三文魚概念擴大化後,一些商販更可以理直氣壯地用低價虹鱒冒充大西洋鮭了。這個標準能信嗎?部分網友對團體標準表示質疑。新標不該大眾接受後才公布嗎?
  • 讓三文魚背鍋,這鍋並不冤
    雖然最後證明這只是一個惡搞段子,但說實話,當一份三文魚刺身擺到你面前時,你真有把握能分清楚究竟什麼是進口三文魚肉,什麼是國產虹鱒魚肉嗎?甚至,不妨來一次直擊心靈的靈魂拷問,你吃過的三文魚都是真的嗎?03三文魚會感染病毒嗎?相信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一定不是哪個品種的三文魚更好吃,而是三文魚怎麼會感染病毒的?不過準確來說,比起三文魚「感染」了病毒,三文魚更有可能是「沾染」了病毒。
  • 三文魚與虹鱒魚不得不說的故事
    那麼,三文魚與虹鱒魚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是價格。基本上最貴的挪威三文魚的市場價在80-100元/斤,而國內養殖的虹鱒價格在30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