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造美元霸權送給國家1個20年長牛,卻被美國人視作全民公敵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華商韜略

文/華商韜略 黑森林慕斯

美聯儲降息到零,無限QE開啟,兩萬億財政刺激落地,如果再加上此前多輪刺激,這1套總額已成突破七萬億的大放水。美國試圖用如海嘯一般的救市舉動來抵抗壓向經濟的最後稻草——疫情。

但現實是,當川普大招盡出後,日增萬例的疫情遠遠沒有展現出真正的恐怖。

無論怎麼抗拒,經濟規律終究展現它真正的威力,甚至加倍還回來。

這個時候,必須提一個人——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他在不久前的2019年12月8日逝世,享年92歲。

如果這位老爺子多活四個月,就能笑看蔑視經濟規律的川普被市場胖揍的狼狽樣子;但同時,他也只能遺憾地能看到自己親手創立起來的美元運作機制,在兩周時間裡輸得一敗塗地。

【1】

保羅·沃爾克於1969起擔任尼克森政府負責金融事務的財政部副部長,他主持美國放棄金本位制,實現美元黃金順利脫鉤,終結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這個功勞等同於再造了讓全世界畏而敬之的美元霸權。

但他最為人稱道的是在任期裡雷厲風行底控制通貨膨脹,刺破經濟泡沫,開啟了美聯儲的新職責。

這是眼下抱薪救火的美聯儲完全做不到的。

70年代,由於美元與黃金脫鉤等因素導致美元的超額濫發,快速發展的美國經濟內憂外患。外部面臨著日本歐洲重新復甦崛起的競爭以及中東石油危機,而國內方面,通貨膨脹與失業率都在升高。

當時的美聯儲試著控制了一下通脹,發現就業率太糟糕,然後只好放手。所以到1979年底,年通脹率飆升到前所未有的13%。

那一年,美國債務也開始超過了GDP總量。

1980年底,剛剛上任美聯儲主席的保羅·沃爾克,就把聯邦基金利率提高到了創紀錄的20%,一舉刺破了泡沫。

由於滯後效益,同年3月,通貨膨脹率達到11.6%的峰值。美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在高利率下,失業率繼續上升,商業活動遇到了流動性問題。

從1980年到1982年,被刺破泡沫的美國各行各業極其慘澹。不僅農民聚集到美聯儲總部抗議,連汽車銷售降到20年最低點,汽車經銷商甚至把鑰匙放進棺材裡寄給美聯儲。

還有雜誌在刊登對沃爾克的「通緝令」,控訴他「預謀並冷血殘殺數百萬小企業」、「劫持房產主的美國夢」。而彼時,還沒當總統的裡根,也對他的政策大加討伐。

但這個犯眾怒的舉動在引爆了大蕭條以後,美國1982-1983年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的同時,也為八十年的「裡根繁榮」奠定基礎,一度攀升到兩位數的通貨膨脹得到美聯儲的牢固控制。

1982 年夏天,通貨膨脹率一路降到 4%,短期利率降到了峰值時的一半。儘管失業率仍接近 10%, 但復甦進程已經明顯開始。

1982年10月,道瓊指數漲到了1000點。1982冬天,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進入歷史性的拐點,一場史詩般的大牛市正在拉開序幕。

沃爾克以其強大的意志力為美國之後20餘年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儘管他剛剛卸任那一年又發生了1987年股災,但仍不影響保羅·沃爾克卻被公認為最偉大的美聯儲主席,因為讓非理性的市場尊重經濟規律才是美聯儲最本質的角色。

加息降息,看似簡單執行起來壓力非常大,關鍵還是在於美聯儲的獨立性與對經濟規律的理解與尊重。

可保羅·沃爾克不但自己做了,還讓美聯儲在之後的幾十年裡都扮演了這個不受幹預的獨立角色,直到川普上臺。

【2】

自從川普首開先河任命了第一個非金融背景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美聯儲就逐步淪為了總統操縱經濟的工具。

2019年8月,包括保羅·沃爾克在內的美國聯儲局四位前主席在媒體發表公開信,呼籲讓聯儲局維持獨立運作,無須擔心政治報復。

這足以說明:美聯儲徹底失去了引以為傲的獨立性。

諷刺的是,2016年川普競選時為了取悅底層美國人,還曾放話要懲罰華爾街,結果一上臺就大規模減稅給金融市場與富人發大紅包,還推翻了2008年金融危機後有保羅·沃爾克參與制定的金融監管法規。

川普也自詡當前美國經濟復甦和美國股指屢創新高,功勞都是自己的政策得當,全然忘了當初對監管金融機構的承諾。

原本在2018年,通過QE回血美國經濟就應該回調擠泡沫了,但在川普的幹預下,美聯儲反而把泡沫越吹越大。

既然保羅沃爾克當年控制的是通貨膨脹,為什麼現在美國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也沒飆升,怎麼就能說降息就有問題?

其實,問題可能就出在通貨膨脹率和的統計本身。

Alliance Berstein是全球最大的從事公開交易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其前經濟研究主管Joseph Carson認為,因為通脹統計方式的變化,市場目前看到的通脹數據其實是有問題的。

囿於居住成本、食品、醫藥、教育等多種因素的左右,導致通貨膨脹率有問題。此外,另一個影響美聯儲決策的關鍵——失業率也有水分。

時過境遷,美聯儲一直以來參考的兩個最關鍵政策指標,如今最起碼已經不準確了。

已經退休多年的保羅·沃爾克在近兩年的媒體採訪裡就曾提醒:「誤以為對經濟中通脹水平的衡量可以達到那樣的精確水平是一種很傻的想法。」

他甚至在聽證會上警告說:

「我老了,恐怕活不到危機捲土重來的那一天,但我的靈魂會回來纏住你們不放!」

【3】

法興銀行曾繪製了一張全球經濟的槓桿循環圖,世界各國都在經歷著去槓桿化-去泡沫-槓桿周期-泡沫破滅的循環,周而復始。

槓桿、泡沫、危機、去槓桿,如同山區起伏的路面一樣,是無法改變必然的經濟規律,在上面開車只能遵循地勢,而不能到了山頂還狂踩油門,否則迎來更加慘烈的結局。

進入2020年代,保羅沃爾克只是一個風燭殘年的退休老頭,只能眼看著失去獨立性的美聯儲就像一輛時速表壞掉的卡車,在一個不專業的司機和一個腦子極度興奮乘客指手畫腳幹預下,載著美國一腳油門衝上了懸崖,變成了美聯儲砸上巨資也捂不住的巨雷。

與此同時,富人財富的增長與股市暴漲基本一致,窮人則一路平躺。十年牛市,十年貧富撕裂。川普減稅、貿易戰與放水三管齊下,2016年之後貧富差距只會更加明顯。

2019年11月,世界最大對衝基金創始人雷·達裡奧就發文批評美聯儲:「讓資本主義為大多數人服務的體系已經崩潰。

唱紅臉容易,唱白臉難,要唱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金融帝國的白臉更是難上加難。

保羅·沃爾克生於1929年美國大蕭條前夜,卒於歷史性的美股「三連熔斷」之前。他這輩子,自己沒有聚集多少財富,卻見證了美國在危機中崛起,親手打造起了運行大半個世紀的美元體系,最終在已經積重難返的美國經濟最後狂歡中閉上了雙眼,錯過了四次熔斷的慘烈現狀。

2020年,美國的故事差不多快終結了,不知道下一個中國篇章裡,誰又會是那個唱白臉的主角。

相關焦點

  • 迪林傑小傳:美國最著名的大盜,1年搶劫24家銀行的「全民公敵」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文和)【1903年6月22日】迪林傑小傳:美國最著名的大盜,1年搶劫24家銀行的「全民公敵」迪林傑是誰?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美國的普通百姓認為,他是劫富濟貧的羅賓漢;銀行家斷言,他是可恨的搶劫犯;聯邦調查局FBI表示,他是「全民公敵」;而在同夥眼中,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鐵哥們兒!
  • 比特幣將終結美元霸權?
    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沙瑪(Ruchir Sharma)撰文指出,對虛擬貨幣這一輪的漲勢已經不能簡單以市場周期,甚至泡沫視之,因為疫情已經深刻改變了這個世界——未來的人們也許會將今年視作是虛擬貨幣顛覆美元霸權的起點。當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時,美元還和以往一樣強大。
  • 人民幣能否替代美元?美元霸權短期內牢不可破,美國人哪來的自信
    美媒在12月1日引述了前任財長亨利·保爾森的話稱,人民幣距離國際化依舊任重道遠,而美元霸權短期內牢不可破。其意思不言而喻,人民幣尚且未完成國際化,更別提取代當下美元的地位。美國人到底哪來的自信?根據保爾森的個人觀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首先,美聯儲與各國央行建立的互換機制難以被取代。
  • 美國會不會崩潰?美元霸權一旦解體,美國必將四分五裂
    美國終將崩潰,並且時日不遠,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興許就可以看見!許多人以美國國力強大、三權分立、美元霸權為各種藉口,論述出美國不可能如蘇聯一般崩潰!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崩潰往往都是從內部開始,美國內部目前各種難以調和的矛盾已經愈發嚴重,經濟空心化、債臺高築、貧富差距太大、醫保失敗等等每一個問題幾乎都是致命的。
  • 如果美國變成世界第二,沒有了美元霸權,美國會變成什麼樣子?
    自從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與美國GDP比拼的小道消息就層出不窮,而關於「中國GDP何時超過美國」這一問題,預測不斷。12月10日,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了亞太15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35年的經濟增長預期。
  • 貨幣與債務經濟學∣貨幣權力與美元霸權
    對這種霸權的不滿,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柏林圍牆倒塌,以及特別是東歐和蘇聯解體而有所緩和。美元霸權不再像過去那樣,被視作一種問題,而轉而被看作是美國背後強大「軟實力」的自然反映。但之後一旦美國這種所謂的軟實力或美元的地位遭受威脅、挑戰或質疑,美元霸權就又會作為一種問題捲土重來、甚囂塵上。包括1999年歐元的誕生、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以及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
  • 「全民公敵」--雷吉米勒
    話音未落,球空心入網;贏球後像個孩子一樣跳來跳去;這一切,讓米勒從此掛上了「全民公敵」的頭銜。可就是這位「全名公敵」,讓多少站在他對立面的球迷心寒!來看看這位「公敵」的生涯及數據!1993年與公牛的一次對決,米勒挑釁喬丹,導致肢體衝突,自此,他與喬丹便展開了一段幾乎貫穿整個職業生涯的明爭暗鬥。 1994年6月1日的東區決賽第五場,第四節單節比賽得到25分。
  • 美國是怎樣一步步通過美元霸權 瘋狂掠奪世界財富的
    國際貨幣-美元 1.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使美元逐漸成為主導貨幣 1.黃金積累達到40%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盟國和盟國通過從美國購買物資,使其財富瘋狂流入美國。戰爭期間,黃金作為硬通貨,成為主要的支付手段。戰後,美國的黃金儲備佔世界的40%。
  • 中國連續4個月減持美國國債,美元霸權結束了嗎?
    今年下半年開始,全球的投資者都在不斷的減持美國國債,而中國和日本這兩大美國國債的持有者成為了最先開始拋售美國國債的國家。當然拋售國債的行為可以算作中國央行的一項常規操作,但是這也是美國國債和美元資產為全球投資者吸引力逐步下滑的一個表現,標誌著美元霸權很可能從此開始逐步的衰落。
  • 美國為什麼不敢放棄全球霸權,美國在極力維護岌岌可危的美元霸權
    美國如果不再插手幹涉全球事務,意味著美國要放棄全球霸權,美國會放棄全球霸權嗎!美國怎麼可能放棄全球霸權!沒有了全球霸權,美國也就喪失了美元霸權在全球經濟中的壟斷地位,美元霸權不再,美國經濟會快速崩潰。美國曾經大力提倡推動全球自由貿易,全球自由貿易是美國經濟強大的原因之一,但自從美國失去全球製造業強國的地位之後,美國對全球自由貿易就不再感興趣了,美國製造業在全球經濟中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了,美國在和全球經濟體的自由貿易中貿易逆差越來越大了。
  • 視野|美元霸權仍在持續,軟肋何在?
    文/馬雪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近來,美國持續出現巨額預算赤字、種族矛盾和騷亂,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變動使市場不安,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國家擔心美國政府為削減債務而允許通貨膨脹,侵蝕美元債券價值,導致其蒙受損失
  • 美元不會永遠「美」下去 美元霸權地位是否即將終結
    憑仗這種「囂張的特權」(Exorbitant Privilege),美國政府才得以引導和刻畫一系列有利於其領導和支配全球的準則組織,完成所謂的「霸權」。早在1965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就表達了對美元霸權的忿忿不平:「美國享受著美元發明的超級特權和不流眼淚的赤字,她用一錢不值的廢紙去掠取其他民族的資源和工廠。
  • 美過度使用美元霸權,其他國家「被剪羊毛」的宿命能避免嗎?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經過裡拉匯率大跌的混亂後,土耳其出拳反擊美國。15日土官方發布公告宣布,大幅提高對美國汽車、菸酒等部分進口產品的關稅,以回應此前川普政府把對土耳其的鋼鋁關稅提高一倍的做法——該措施上周曾導致裡拉兌美元匯率一天暴跌18%。聚焦美土這對北約盟友關係「像裡拉一樣狂瀉」的同時,輿論更擔憂,像土耳其這樣的新興市場的動蕩會造成多大衝擊。
  • 誰會終結美元霸權?是數字貨幣還是黃金
    根據美國財經網站thestreet的整理,雖然目前還未有國家正式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但中國、瑞典、泰國、柬埔寨、韓國、烏克蘭等國已有試點計劃,加拿大、委內瑞拉正處於開發時期,反而是美國、日本、歐洲多國等發達國家仍處於研究階段。  央行數字貨幣,能否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成為美元霸權的終結者?它和其他挑戰者——歐元、黃金、比特幣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 20年內美國霸權難被摘掉
    雖然世界不少國家希望有人能結束美國的霸權,但是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在未來的20年內,世界上很難有國家能摘除掉美國霸權的帽子,理由如下:一、美國的製造能力有人說美國製造業不是離開美國了嗎?美國軍工方面的製造能力是非常的恐怖的,就拿二戰之後的數據來說一下,在二戰結束的時候,有關統計表明美國1天就可以生產130架的飛機,100輛坦克,平均3天就可以製造一艘軍艦,平均7天就可以生產出一艘航母。這樣的生產能力美國在70年前就具備,而現在能做到的國家都是少數。幾十年又過去了,美國的強大製造能力只會更加恐怖。
  • 微軟創辦人蓋茨,怎麼成了歐美公敵?!
    微軟創辦人蓋茨,過去幾個月投放幾百萬美元,推動新冠疫苗研發工作,也成為了歐美公敵。 注意,不只是美國公敵,而是歐美公敵,在美國和歐洲都有廣泛反對他的人。
  • 國君有色:是數字貨幣還是黃金 美元霸權挑戰賽的決勝局
    根據美國財經網站thestreet的整理,雖然目前還未有國家正式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但中國、瑞典、泰國、柬埔寨、韓國、烏克蘭等國已有試點計劃,加拿大、委內瑞拉正處於開發時期,反而是美國、日本、歐洲多國等發達國家仍處於研究階段。央行數字貨幣,能否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成為美元霸權的終結者?它和其他挑戰者——歐元、黃金、比特幣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 攜程為什麼成為「全民公敵」?
    企業是舟,用戶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心中無用戶,可能才是攜程為何淪落成為全民公敵的真正原因吧。雪奈 | 作者1999年成立的攜程,在2017年恰恰18歲。然而,恰恰是在這個意味著成熟與責任的年齡,攜程卻因捆綁銷售、高價退改籤、大數據殺熟、競價排名,甚至是與主業無關卻引發全民關注的「親子園虐童事件」,陷入了深深的輿論漩渦。
  • 部分國家紛紛改用歐元 美元霸權還能持續多久?
    今日俄羅斯(RT)周一(5月21日)撰文稱,根據一些報導,在美國對伊朗進行制裁後,歐盟考慮用歐元代替美元進行支付。 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新鮮,一些國家已經考慮放棄美元。 伊朗國營媒體上個月報宣布官方外匯報價已由美元改為歐元,旨在降低對美元的依賴。
  • 美元霸權究竟「霸」在哪兒?如何破解?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也離不開與美國的貿易以及巨大的美元順差。第五,美元霸權更表現為美國可以利用美元進行談判要價。美元作為世界貨幣以後,美國貿易必須是逆差,其他國家才能持有美元,然後通過資本帳戶回流;或者通過直接投資、債務、證券資本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