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濱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海活塞)主導產品為高效率高性能低排放內燃機活塞、活塞銷、摩擦副等內燃機運動組件,年產能力4500萬件,單個工廠產能居世界首位。
渤海活塞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全面生產各種車輛、內燃機、船舶、工程機械、農機、小型飛機等動力機械用發動機運動組件的專業化企業,同時是國家第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綜合實力在國內活塞行業連續33年排名第1位、全球排名前3位。2019年入選工信部綠色製造名單,致力於為國內外提供綠色環保高端產品。
◎圖 濱州渤海活塞智能工廠
01
勵精圖進
樹立智能工廠建設目標
為響應新舊動能轉換,結合國家兩化深度融合和中國製造2025的思路,渤海活塞以「卓越品質,綠色智造」為使命,全面開展智能工廠的建設工作,全力將公司打造成輕量化、低排放活塞、活塞銷等發動機運動組件的綠色生產基地,同時力求實現「三個三」的建設目標:
· 三化建設:
推進「生產製造智能化、倉庫存儲自動化、物流配送無人化」;
· 三個覆蓋:
實現「智能工藝全覆蓋、產品追溯全覆蓋、電子記錄全覆蓋」;
· 三個「一」:
智能工廠建設實現「一人一線、一線一屏、一物一碼」。一條生產線一人操作,每條生產線配備一個PAD屏幕終端接受產品生產信息,一個產品一個二維碼,實現全生命周期追溯。
02
循序漸進
多環節推進智能化改造
渤海活塞的智能工廠建設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展開。首先搭建了智能工廠建設的總體框架,分縱橫兩個維度,橫向貫穿從供應商管理系統到營銷系統,縱向分為基礎環境、系統集成、業務應用和戰略分析四層,如圖所示。
◎圖 智能工廠架構
分步建設過程中,渤海活塞注意將製造業與工業網際網路進行深度融合,通過與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服務商的合作開發,整合公司現有信息化能力,實現利用外部客戶市場需求,拉動內部的產品研發、生產、物料採購及倉儲、發貨物流等環節,逐步上線CAD/CAM/CAE/CAPP等設計軟體與PLM、ERP、MES等管理軟體,同時輔以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及全自動產線的應用,實現產品研發、工藝、生產、物流等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集成,打造渤海活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數據集成應用,實現高速傳輸、多網融合應用的輕量化低排放活塞、活塞銷、摩擦副等發動機運動組件生產過程數位化管理。
◎圖 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體規劃
① 高效的數位化設計
為應對日益嚴苛的排放標準,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渤海活塞在產品和工藝設計階段採用了CAX、PLM等數位化設計與管理軟體,建立了自己的活塞設計參數、失效模式、計算機模擬分析邊界條件等資料庫,實現了產品設計與工藝設計的虛擬化仿真應用,極大地縮短研發周期,能夠快速開發出大量符合國六及以上排放標準的高技術活塞新產品。
CAD軟體結合壽命及安全分析、有限元分析等技術,進行產品設計與虛擬仿真,並實現產品設計全信息的數位化存貯與傳輸;產品設計數據通過PLM傳遞到工藝部門,工藝部門通過CAPP進行工藝和工裝設計,利用「產品工裝設計自動化軟體」系統,制定產品工裝設計的設計規範,建立三維參數化模型。
◎圖 產品虛擬仿真
◎圖 產品壽命及安全系統分析
◎圖 工裝設計自動化
數位化研發工具的運用,讓渤海活塞能夠在CAE、動力分析、模具CAD、CAM等流程共用統一的3D數字模型數據,省卻了各流程分別建模的工作,也保證了所有流程產品模型信息的高度統一。此外,三維工藝模型直接標註並下發到生產線指導生產,有效降低了圖紙工藝識別難度,讓加工人員能夠形象直觀地了解到加工結構和特性,提高作業效率。
◎圖 發動機運動組件工藝智能設計流程
② 一體化的生產管控
為及時掌握生產製造環節的各類信息,為運營優化提供基礎數據,渤海活塞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信息化系統為手段,提出實現生產管控一體化的實施目標。整體生產過程管控系統以MES系統為核心,應用範圍涉及訂單計劃下達、發動機運動組件產品生產、產品質量控制、實時數據採集、在線監測警示、質量追溯跟蹤、生產現場指揮等環節。
◎圖 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過程
其中,MES系統以加強現場控制為主,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數據集成應用、有線無線網絡、RFID、紅外等融合網絡、高速傳輸集成應用,實現生產過程信息的採集,細化訂單計劃管理。以市場客戶訂單需求為主線,物流按節拍流動,減少浪費,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在制品資金佔用。
③ 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裝備
為提升作業效率,降低作業成本,渤海活塞還積極探索新技術應用,引進AI技術,開發了影像檢驗設備。該設備通過檢測傳感器和智能影像系統,採集產品質量信息並自動將加工誤差傳遞給自動補償系統,通過智能加工工藝比對,將補償值傳遞給設備加工系統,設備自動增加補償量,確保產品加工質量穩定。
◎圖 影像識別
此外,渤海活塞組建了高檔全自動活塞機加工生產線。該條生產線採用智能化、自動化的生產設備,輔以現場總線和實時乙太網控制技術,實現了對在制品、質量、刀具、設備等的在線信息採集與監控,通過對設備利用率的監控分析,對整條生產線進行合理化資源分配及設定,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動線優勢。
◎圖 全自動活塞機加工生產線
④ 現代化的智能物流管理
為了提高配送的及時率,保障生產節拍,渤海活塞基於MMOG/LE,建立了AGV智能物流配送應用系統,該系統與ERP/MES系統集成,實現了毛坯龍門庫自動化倉儲、毛坯物料智能化配送、分模具分批次毛坯可追溯管理等功能,將物料管理由毛坯等料拉料模式改為前置配送模式,減輕毛坯拖運勞動強度、提高配送工作效率。
◎圖 智能物流運行情況
⑤ 智能化的決策管理系統
渤海活塞建設的大數據採集中心(高精密產品生產線智能決策管理系統),通過全面採集工具機、工業機器人、物流自動化設備OPC實時數據,構建一個全面、及時、規範的統一實時數據中心,通過車間數位化屏幕看板展示車間工廠的訂單執行情況,生產線質量情況、設備運行情況等相關績效指標,進行全面質量分析、精益設備管理、數據趨勢分析等,進而指導生產線的智能決策。
◎圖 大數據採集信息中心數位化展示看板
以能源監控為例,大數據採集中心通過智慧能源集中管控項目的實施,實現在信息分析基礎上的能源監控和能源管理的流程化再造,有效實施客觀的以數據為依據的能源消耗評價體系,減少能源管理的成本、提高能源管理效率,有效降低生產的整體能耗水平。
◎圖 能源管控部署應用
◎圖 設備用能情況監控
03
卓見成效
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
通過智能工廠的建設應用,渤海活塞實現了「三個三」的建設目標,總體智能製造水平得到提升,實現了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據貫通管理,並基於此實現了運營決策的優化分析,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產品設計的數位化率達到100%,通過仿真計算,模擬真實情況,降低產品設計、工藝設計過程風險,縮短新產品開發周期20%,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2)製造過程的數控化率達到85%,生產效率提高20%,能源利用率提高13%,生產經營成本降低20%。在當前汽車零配件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保證企業利潤按年度目標值持續增長。
(3)產品不良品率降低10%,在線產品質量控制得到加強,通過智能化判斷,將質量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減少廢品發生,為客戶提供品質優良的產品。
此外,全流程的貫通管理使得工作流程各環節數據得以實時記錄匯總,客觀上推進了公司各部門的持續改進工作,對內部門間工作統籌協調得到提升,對外與主機廠的協作得到加強,真正實現了信息化為管理和決策服務。
綜上,渤海活塞積極應對環境和市場的變化,將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深度融合,實現了研發、生產、物流等多個環節的優化管理,促進了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將渤海活塞持續打造成了行業標杆智能工廠。同時,其建設經驗能夠有效指導其它企業推進智能製造,促進行業整體提升。(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