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飾品戴的時間久了要變形,想著當初店家承諾的保值換購,老婆便想著把幾個黃金飾品拿去換新一下,一個戒指,一個手鍊,一個手環。老婆幾年前在楊家坪步行街金店買的,戒指是k金2.8克,手鍊足金8.44克,手環k金7.6克,戒指和手環當初價格是3950元,手鍊算468元每克,價值2714元。
天氣晴好,我們逛到楊家坪步行街那個金店。我們諮詢壞了的戒指能不能修,店員說修不好,只能換購。把幾個舊飾品稱了重,算了保值價,店員說換購要給10%的飾品加工費,想著下個月要送大禮自己資金緊張,多次拒絕換新。店員後來說加工費可以免,補的差價也可以用舊飾品的黃金重量來抵扣。老婆後來選中一款7229元的硬金手鐲,店員給我們算補600多元,我們感覺不能承受,後來又讓我們只補200多元。結果我們拿回手鐲一稱,只有7.8克,而且這個手鐲是999硬金,保值性不高。
買家永遠賣家精,這是一個定理。人家專業團隊,靠經營掙錢,各個環節都是設計好了的,處處讓消費者上套。
以舊換新經歷,有如下幾個套路,一,回收舊飾品,收取10%的加工費。看你有抗拒,馬上答應免掉,仿佛讓你撿了大便宜。
二,處處都有心理學運用,一法不行再造一法,總要迎合你消費者的心理。我們多次拒絕,店員多次推薦,交流中店員不斷捕捉消費者要害,直到成功擊破你為止。只要你不走出金店的門,他們都有可能跟你對症下藥,讓你成功消費。仿佛是讓你消費者佔便宜,申請折扣,送禮品。找經理申請折扣,仿佛他們金店還要虧損一樣。
三,一口價飾品,抬高價格,謊稱精品工藝,工藝價值無法定論。下次去,是可以等值換購一口價飾品,可能一口價飾品價格不知升了多高,永遠需要你補差價。一口價飾品永遠上漲著,你的等值換購永遠落在後面。最終結果是,我們三件飾品,幾乎只換了一件等值飾品,就是一個7.8克的硬金手鐲。
想想結果有多悲涼,三件飾品換一件,還補270元,這就是金店所謂的等值換購,把你坑來坑去你還不知道被坑在哪?
也不全對,三件飾品換回三件東西,一個手鐲,一瓶老窖酒,一瓶洗手液,後面兩樣東西是贈送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