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有網友說,美國之所以能成為全球唯一的經濟超級大國,是因為在當今世界各國的貨幣中美元是最受「歡迎的國際貨幣」。有網友認為正好相反,是因為美國的強大,導致了美元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
不管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總之美元是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貨幣——在全球各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元佔比超過了60%。在國際支付市場中,美元的份額也基本是略微超過40%,位居第一名。
美元,國際支付市場排第一名
按照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發布的信息,截止到2019年12月底,在國際支付中美元佔比高達42.22%,與第二名的歐元份額(31.69%)差距擴大到10個百分點以上。
歐元繼續排第二名——從1999年歐元誕生之日起,在國際貿易結算領域「切走了美元三分之一的貨幣結算量」,一度對美元的霸權地位構成挑戰。但經過約20年的發展,歐元最終未能戰勝美元,只能「屈居第二」。
而且隨著歐元區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進一步下滑,隨著美國經濟總量的不斷上升,美元與歐元之間的差距似有擴大的趨勢。當然了,這只是SWIFT體系下的數據,而歐盟已經開啟了自己的「國際支付體系」——SPV支付系統,有望進一步打破SWIFT在國際支付市場中的壟斷地位,提升歐元以及其他貨幣的使用量。
人民幣、加元爭奪第5名
截止到2019年12月底,加元在國際支付市場中的份額為1.98%,超過了人民幣的份額(1.94%),上升到全球第五名。但在11月份,人民幣是全球第五名;在10月份,加元又是全球第五名;在9月份,人民幣是超過加元,排在全球第五……
這意味著目前人民幣、加元正在激烈爭奪第5名的位置。和歐元所佔的份額類似,這只是SWIFT體系下的數據,並不代表就是人民幣全部的國際市場份額。因為,人民幣也有自己的國際支付系統——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據報導,自2015年10月上線以來,CIPS系統功能不斷完善,業務量穩步提升,跨境人民幣清算服務主渠道作用逐步顯現。截止到2019年6月底,CIPS的實際業務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千家銀行參與進來。
南生注意到由美國主導的SWIFT系統運營日久,已經在國際支付市場中處於絕對領先地位,但同時也使得美元的地位日漸鞏固,其他各國貨幣「難以出頭」。這或許就是歐盟、中國、俄羅斯以及其他國家要建立自己的國際支付系統的原因之一吧。
英鎊、日元、澳元、港幣……
按照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發布的信息,截止到2019年12月底,英國的英鎊在國際支付市場中的份額為6.96%,排在第三名。之後是日元,所佔份額為3.46%,全球排在第四名。
澳元、港元分別以1.55%和1.46%的佔比位列第七至第八位。除此之外,其他各國的貨幣在國際支付市場中的份額合計約為8.74%。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