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上廣深截然不同的理想生活,
成都有產業也有機會,有生活也有自由,
有潮流也有包容,有個性與共性並存的城市空間,
讓成都一直出圈,一直新銳下去。」
——《新周刊》
蝶變
一條長流河,詮釋了青白江巨變
一座座舊廠房,
生長在綠意盎然的公園裡,
一灣清澈的長流河將其環抱,
天光雲影共徘徊。
↑曾以工業為主戰場,現在建了公園。何後之有攝
在一片寧靜的場景中,人們很難想到,這裡曾是青白江的工業主戰場,長流河只是城市中的一隅,卻恰好完美詮釋了青白江的巨變。
↑長流河公園 陳顯剛攝
這是我國「一五」時期在西南建設的第一個工業區,走過崢嶸歲月,「十三五」時期,青白江實現了規劃理念、發展方式、營城路徑全方位深層次變革,迎來轉型發展的歷史機遇。
↑成都國際鐵路港
蓉歐鐵路開通、自貿區設立,青白江開啟「陸海聯運樞紐」的進化之路,連通「買全球、賣全球」的歷史機遇,形成了良好發展的態勢。
↑亞蓉歐國家商品館
煥顏
歷史底蘊下的時代新城
青白江,以江定區名,因工業而聞名。工業時期的輝煌,讓這一區域全國聞名。時代浪潮下,這卻成了現代城市發展的難題——
重工業已經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
老舊的工廠如何煥發新生?
工業時代的老舊棚戶區,
如何滿足現代化的居住需求?
《城市的勝利》作者格萊澤認為,「城市傾向於通過修建新的舒適物來提升宜居度。我並不反對,但重點是要符合城市的需求。」
青白江思考的,正是如何重塑城市的「勝利」。不同於嶄新的新區,青白江要做的是在保留城市肌理下展開城市建設,進行城市有機更新。以2017年作為起點,一個嶄新的青白江在時代裡重生。
↑2017-2020智慧產業城核心區變化
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在這裡如火如荼展開,這項工程總投資157億元,涉及的居民約1.3萬戶——他們從低洼棚戶區搬到嶄新的高樓,見證了青白江的變遷。
將城市空間結構進行優化改造,讓區域有了築巢引鳳的機會,加大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力度,實施有機更新提升城市功能,打開了國際化青白江嶄新的城市格局。
這是區域蝶變的重要一步。
↑青白江城廂古鎮
在拆舊建新的同時,青白江還在努力保護獨有的氣質,讓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呼應。
至今,青白江曾家寨子等17處歷史建築已被納入成都市歷史建築保護名錄;成都唯一傳承千年縣域格局的古鎮——城廂鎮,在2019年12月規劃打造以來,已有眾多文化頭部品牌搶先入駐;在不斷優化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的同時,城廂鎮還在創新打造社區微更新,為特色化社區改造探索方向。
現在,走在青白江街頭,拔地而起的高樓與古建築、現代化廠房融合,凝結了千年的歷史故事,依然在這片土地延伸。
多元化
深入推進一流城市建設
舊城換新顏,讓青白江城市能級快速躍升,而城市多元化配套的落定,讓青白江在建設國際化的路上更進一步。
11月初,成都五環路工程建設啟動儀式在青白江區舉行,自此,成都的五環時代與青白江無縫對接!
↑成都五環路規劃圖
基礎配套的建設,如同城市的動力引擎,2017年以來,青白江共完成151條、合計240公裡的城市道路建設,便捷的交通,讓區域整體提速。
↑青白江區公建配套圖
目前,青白江已建成大彎中學新建初中部工程等145處公服設施項目,正加快推進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青白江婦女兒童醫院等41處公服設施建設,率先完成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雙百目標,「15分鐘基本公共服務圈」基本形成。
新註解
實現宜居宜業居住區
青白江順應時代要求,展開了從工業區向公園城市建設的轉型。
兩年多的時間,從工業到公園,這裡做出了公園城市建設的「青白江註解」。
2018年2月以來,青白江已經新增綠地380公頃、立體綠化28000平方米,建成陸港綠道等城區級、社區級綠道215公裡,打造「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區綠道55條,新建成公園3個。
↑東山運動公園
除了新建公園外,青白江還著力開展「老公園·新活力」提升行動,以景觀、治理及業態提升為老公園植入時代基因。怡湖園、家珍公園等見證了青白江幾代人成長的公園也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
↑怡湖園 白桂斌航攝
「大時代1956」街區型公園城市示範片區,在核心區按開放式公園、「海綿城市」、「宜居水岸」等理念,對沿線河堤和兩岸綠地進行景觀打造,形成「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濱河綠道景觀。
這個同時融合城市特色和公園的片區已納入成都市公園城市示範片區首批項目庫並成為網紅打卡地。
↑「大時代1956」示範片區的濱河綠道 何後之有攝
現在,青白江不僅是「宜業」的代表,更是人們「宜居」的選擇。以產業吸引人才,以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萬達、盒馬鮮生等企業布局,以公園城市的居住環境讓更多的人留下來,現在的青白江魅力值爆表——今年前三季度,青白江實施項目297個,總投資1889.82億元。今年1-6月,服務業增加值等9項指標位列成都市中心城區前三,固定資產投資等5項指標位居成都市中心城區第一。
↑現代青白江 白桂斌攝
公園城市的藍圖裡,青白江顯然已經邁出巨大一步,而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嶄新的規劃下為青白江定下了「產業、功能、形態」的發展路徑:
聚焦主導產業,大力引進適鐵適歐適東南亞的產業集聚,推動產業功能區的建設;
聚焦樞紐功能,主動服務國家和省市戰略,為西部地區高速工業化提供支撐;
聚焦城市形態,瞄準國際化方向,建設具有異域風情和柔性風格的生活性城市。
嶄新的公園城市
國際化青白江
就正如每個人在這裡看到的一樣:
未來,已來!
紅星新聞-成都商報記者 陳齊美 周雪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