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天江藥業業務員行賄被判刑 中藥配方顆粒無須招投標成「漏洞」?
本報記者/晏國文/曹學平/北京報導
一份醫院院長受賄案件判決書牽出眾多大中小藥企行賄的事實。
2019年12月3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原雲南省文山州中醫醫院院長韋光萍受賄一案刑事判決書。與此同時,十多家醫藥和器械企業業務員及負責人行賄事實曝光。
其中,因中藥配方顆粒進入醫院無須招投標,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江藥業」)中藥配方顆粒業務員張紅為使產品進入文山州中醫醫院多銷售、及時撥付藥款和免予處罰而行賄原院長韋光萍的事實值得關注。張紅因犯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宣告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
中藥配方顆粒無須招投標,只需院長同意即可進入醫院,這是否為相關廠家打開了方便之門,又是否滋生了腐敗亂象?一名熟悉中藥配方顆粒業務的業內人士嶽珂(化名)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因為數量多,太複雜,中藥配方顆粒並沒有納入招投標系統。但是,也有部分醫院對中藥配方顆粒進行招投標,主要是為了壓價格。因為無須招投標,醫院的自由裁量權很大。中藥飲片和中藥配方顆粒或多或少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是因為現狀造成的。」
針對該事件,記者就相關問題聯繫天江藥業及其控股公司中國中藥(00570.HK),不過截至發稿未獲得回應。
行賄來開路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2019年12月31日披露的《韋光萍受賄、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員濫用職權、濫用職權一審刑事判決書》,原雲南省文山州中醫醫院院長韋光萍被指控,在2008年至2018年間,利用擔任院長的職務便利,在藥品及醫療器械採購、資金撥付等過程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收受企業相關人員送給的現金共計人民幣166.5萬元。
另外,韋光萍與醫院管理人員擅自決定向民間高利借貸2.02億元,以超過3%的月利率支付利息和擔保費,致使國家利益遭受損失1498.8萬元。最終,韋光萍被判決有期徒刑7年,並處罰金50萬元。
在韋光萍一長串受賄名單中,天江藥業中藥配方顆粒業務員張紅為與韋光萍搞好關係,讓韋光萍在文山州中醫醫院藥品採購和資金撥付過程中提供幫助,先後11次送給韋光萍現金共計27萬元。
中國裁判文書網2019年9月29日披露的《張紅行賄一審刑事判決書》披露了天江藥業業務員張紅的行賄細節。
張紅給韋光萍行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繼續給醫院供藥;二是讓醫院及時撥付藥款;三是協調用藥不被處理。
在繼續供藥方面,韋光萍擔任文山州中醫醫院院長期間,醫院與天江藥業籤訂協議試用顆粒劑,供藥協議每3年籤訂一次,並一直供中藥顆粒劑給中醫院至今。
文山州中醫藥藥劑科曹某等人證實,醫院向天江藥業採購藥品,一般都是院長代表醫院籤訂合同,3年籤一次合同,沒有經過招投標程序,不屬於政府採購範圍,採取比選方式來確定供藥方。
在及時撥付藥款方面,文山州中醫醫院總會計師王家洪證實,張紅是天江藥業公司負責給文山州中醫醫院供應藥品的。2012年之後,每個月供藥費用為40萬~50萬元。醫院的財務狀況不好,收支都是負數。在撥款給張紅方面,院長會親自安排。
此外,王家洪的證言顯示,「自己每個月又收著張紅的錢,在支付給張紅藥款方面儘量向他們公司傾斜,其間收受了張紅送的43萬元人民幣和一些禮品。」
從裁判文書來看,這43萬元和禮品應為張紅給王家洪的行賄款。不過,縱觀整份裁判文書,法院在對張紅的行賄事實和數額認定時,並未將這43萬元和禮品納入。
在協調用藥不被處理方面,中藥配方顆粒進入醫院後,張紅還存在向專家協調用藥等違規行為。不過,由於有了院長韋光萍的保護,張紅得以免受處罰。
據韋光萍供述,2015年的時候,因張紅找門診、科室主任和專家做工作,多用天江藥業的產品。後張紅叫韋光萍讓監審科的人員不要再找張紅談話,這樣張紅面子上過不去。
醫院如果發現有藥企業務員向專家協調用藥,屢教不改的就會向廠家提出更換業務員,還不收斂的就要終止業務。2014年至2015年時,供應醫院中藥製劑的張紅為了提高銷量就到專家診室讓專家多開他們公司的藥,韋光萍接到反映後叫監審科找張紅談話。在收了張紅所送財物後,就沒有再過問此事。
最終,天江藥業業務員張紅因犯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宣告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
無須招投標
天江藥業為中國中藥(00570.HK)子公司,是國家藥監總局批准的首家「從事中藥配方顆粒試點製造企業」之一。
天江藥業是中國中藥的主要收入來源。中國中藥年報顯示,子公司天江藥業2018年營業額為71.51億元,佔中國中藥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為63.5%。中藥配方顆粒完成銷售,需要配備專門的配藥系統和配藥機。2018年,天江藥業安裝配藥機超過5000臺,覆蓋醫院約3500家。
據《中藥配方顆粒全景分析》介紹,2017年,中國中藥通過旗下天江藥業和廣東一方佔據全國51%的市場份額,是國內最大的中藥配方顆粒企業。
基業長青研究院報告認為,按照中藥配方顆粒銷售額佔飲片市場規模比例每2年上升1%估計,預計配方顆粒市場有望從2016年的107億增加到2020年的約255億元市場規模,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4.2%。
嶽珂告訴記者:「中藥配方顆粒可以說是中藥現代化的代表,有很多優勢,比如免煎、便攜、有效、易服等。所以,各地方對中藥配方顆粒都很支持。現在全國有20多個省份已經放開了。除了『國六家』之外,各地批了有數十家甚至近百家中藥配方顆粒企業。當然了,中藥配方顆粒政策現在並沒有完全放開,這個市場很大,前景很好。」
嶽珂分析指出,飲片和配方顆粒比較特殊,各地方掌握的尺度都不一樣。中藥飲片總用量很大,但是,因為中藥飲片種類多,有好幾千種,實際上每種飲片的用量較小。而中藥配方顆粒有700多種,比一般化藥的招標複雜很多。另外,中藥飲片在使用過程中還有較高的破損率,一般在7%~8%。中醫院的中藥配方顆粒供應方不是獨家的,有的大醫院甚至同時有兩三家中藥配方顆粒企業供藥。
記者注意到,在頭部中藥配方顆粒企業和各省本地中藥配方顆粒企業紛紛加足馬力搶佔市場時,腐敗問題也比較突出。
中國裁判文書網於2019年11月29日披露的「王國楨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被告人原百色市中醫醫院院長王國楨供述:「2013年或2014年的某一天,有一名男子到其辦公室,向其介紹他是培力公司業務經理,姓宋,然後向其推銷他們公司的藥品『農某』中藥配方顆粒。經過約一周的試用後,藥品試用結果不錯,於是藥劑科上報院長辦公會議研究,大家一致認為質量比較好,最後確定從該公司購進中藥。」
另外,中國裁判文書網2019年10月31日披露的「吳東昆受賄一審刑事判決書」中,證人王某表示:「因中藥配方顆粒劑沒有納入省直(級)招標採購平臺,屬於各家醫院自主採購範圍,醫院想用誰的就用誰的,吳東昆是渦陽縣中醫院的院長,他有決定權用誰的中藥配方顆粒劑。」
證人王某表示:「由於中藥配方顆粒劑配送業務市場競爭比較激烈,為了能夠使渦陽縣中醫院繼續代銷其公司的中藥配方顆粒劑,其共向被告人吳東昆送過人民幣14萬元。」
韋光萍受賄一案中行賄人高某的證言點出了問題所在——「因為供應中藥飲片和中藥顆粒都不需要經過招投標,只需與醫院洽談好就可以供藥,所以與醫院領導的關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