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配方顆粒亂象: 滋生權力尋租,重複研發生產

2020-12-14 和訊股票

  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出色表現,讓長期處於「試點」狀態的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獲得醫患群體前所未有的「認可」。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今年上半年以來,貴州、天津、廣西、湖北等省份紛紛下發了中藥配方顆粒「試點」牌照,讓這一產業的持牌者迅速擴容。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發現,經過多年的迅猛發展,中藥配方顆粒產業雖然入局者眾多,但能夠做大規模的僅在少數,市場競爭激烈,導致許多藥廠業務員與醫院組成「利益聯盟」進行違規的「帶金銷售」。

  儘管疫情讓中藥的曝光度和認可度有所提升,但困擾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的問題依然存在,統一標準缺失導致原料、研發等重複浪費現象突出。


  入局者多 做大規模者少

  國內中藥配方顆粒市場的持牌者再次出現擴容。

  9月25日,今年第三季度剛獲得省級中藥配方顆粒牌照的柳藥股份(603368,股吧)(603368.SH)宣布,將在柳州市建設中藥配方顆粒生產研發基地等五個項目,預計合計實現年產值18億元。儘管這是一家主營醫藥批發和零售的企業,公司醫藥工業板塊佔比營收不足3%,但依然「扛起」這一較大的投資項目。

  「疫情期間,中藥配方顆粒在臨床救治方面的療效有目共睹,因此很多省份希望通過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拉動地方GDP,熱衷於有實力的企業布局。」國內一家中藥上市公司分管中藥配方顆粒板塊的高管李剛(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李剛在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耕耘長達二十餘年,親歷了過去這一產業從起步到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藥配方顆粒又稱「免煎中藥」,是以符合炮製規範的中藥飲片為原料,經提取、濃縮、制粒而成的單味中藥顆粒。

  在國際上,日本是中藥配方顆粒研究最早的國家。中國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研究。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下稱「天江藥業」)系國內最早開展中藥配方顆粒生產研製的公司,並於1992年率先製成了中藥配方顆粒。

  2001年7月,《中藥配方顆粒管理暫行規定》發布,明確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中藥飲片管理的範疇。此後,對中藥配方顆粒試點生產企業資質的管控一直處於從嚴狀態,全國僅有6家企業(天江藥業、華潤三九(000999,股吧)、廣東一方製藥、四川新綠色藥業、北京康仁堂藥業、南寧培力製藥)獲得國家級試點資質。

  2015年底,原國家藥監總局起草了《中藥配方顆粒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將中藥配方顆粒的監督管理權限下放至省級食藥監局層面。此後,多個省份先後出臺文件,在省內開展中藥配方顆粒科研生產試點及醫療機構臨床使用。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從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至今,已有貴州、天津、廣西、湖北等多個省份批准企業進行中藥配方顆粒研究或下發牌照。

  今年2月,益佰製藥(600594,股吧)(600594.SH)宣布,接藥監部門通知,確認公司為貴州省中藥配方顆粒研究試點企業;3月,天士力(600535,股吧)(600535.SH)公告,藥監部門同意公司研究生產中藥配方顆粒並在天津市具備中醫診療科目的醫療機構臨床使用;7月,柳藥股份宣稱子公司廣西萬通製藥有限公司被列為廣西中藥配方顆粒研究試點企業;8月,湖北省將李時珍醫藥集團納入中藥配方顆粒試點生產企業範圍。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梳理,包括國家藥監局最初批准的6家中藥配方顆粒試生產企業在內,目前全國範圍內共有超60家企業獲得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資格。

  據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獲悉,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企業布局,主要是大家看中了中藥配方顆粒開發背後的潛在市場前景。首先,雖然目前中藥配方顆粒在政策上仍處於試點生產階段,並未完全放開,但實際上拿到試點牌照,就相當於可以實質進行生產和銷售落地。

  其次,在銷售環節,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中藥飲片管理,既不需要參與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產品進入醫院還沒有硬性的「招標程序」要求(當然各地實際情況除外),且在支付環節,有的醫院還可參照中藥飲片納入醫保報銷範疇。這使得中藥配方顆粒相比一般的藥品,擁有更大的銷售空間。

  「中藥配方顆粒行業雖有如此多的企業布局,但真正擁有規模化產品銷售的企業僅有二十餘家,大部分企業由於沒有大批量的產品銷售,牌照基本處於『閒置』狀態。」李剛表示,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蛋糕看樣子非常誘人,但真正「吃」起來卻並沒有那麼香甜。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國內除了獲得國家試點資質的天江藥業、一方製藥以及紅日藥業(300026,股吧)等企業,真正有規模化產品銷售的企業並不多,這背後或許主要在於銷售環節的醫保支付政策以及自身的經營能力限制等原因導致。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各地對於中藥配方顆粒企業試點放開的程度不一致。「我覺得還是醫保準入的問題,各地對醫保支付這塊的政策放開程度不一。」國內一位中藥上市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比如,早在2018年,昆藥集團(600422,股吧)(600422.SH)子公司昆中藥即成為雲南省中藥配方顆粒試點企業,此後取得305個中藥配方顆粒備案件,然而時至今日,該公司的年度業績中來自中藥配方顆粒產品的「貢獻」並不多。

  據接近昆中藥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在省裡備案註冊完成後,還需要醫保才能實現銷售放量,公司還在獲取醫保資質階段。」

  如果中藥配方顆粒企業要想實現盈利,企業自身的經營策略也十分關鍵。「在中藥配方顆粒開發中,從藥材採購、工藝技術到生產、質量管控、銷售終端等環節,需要一起配合形成『一體化』的規模優勢,才能形成盈利。否則這塊業務很難操作。」李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5月26日,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藥學部工作人員正在調劑「除溼防疫」中藥配方顆粒。

  激烈競爭不惜走違規「鋼絲」

  長達19年來,中藥配方顆粒一直參照中藥飲片管理,產品進入醫院不需要招標,因此醫院院長擁有很大的自主決策權。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國內多家中醫院院長「倒」在了中藥配方顆粒的權力尋租路上。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披露的多份判決書表明,至今有多位中醫院院長因為收受中藥配方顆粒企業業務員所送的「好處費」而鋃鐺入獄。

  現年53歲的王國楨,在入獄之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原百色市中醫醫院院長。判決書指出,經法院審理查明,「2015年6月16日,百色市中醫醫院和一方公司(化名,判決書注,下同)籤訂《中藥配方顆粒銷售合同》。2015年至2019年間,為了感謝王國楨在貨款結算方面優先撥付,一方公司業務經理梁某在百色、南寧先後十次送現金給王國楨,共計30萬元。」

  國內一家經營中藥配方顆粒的市場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藥配方顆粒目前在醫院臨床使用中十分廣泛,主要進入婦科、皮膚科、腫瘤科等科室。

  近年來,兩票制、集中帶量採購等政策頻發,使得國內藥品行業遭遇重新洗牌,然而中藥配方顆粒卻在中藥飲片的政策「懷抱」中平穩度過。神威藥業公告稱,今年7月,國家醫保局發布了《國家醫保局擬議生物製品和中成藥集中採購座談會》的內容,更是明確表述中藥配方顆粒暫不納入集採。

  在這樣「寬鬆」的環境下,醫院成為眾多廠家「公關」的對象。「醫院院長、分管藥品的副院長以及藥劑科長是決定中藥配方顆粒能否進入醫院的三大關鍵性人物,如果『搞定』了他們,產品進入醫院就水到渠成。」9月25日,某中藥上市公司離職的中藥飲片板塊高管劉華(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沒有院長的『點頭』,中藥配方顆粒要想進入醫院幾乎不可能。」劉華在上述中藥上市公司工作多年,熟悉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銷售、中醫院管理等工作。在他看來,企業生產的中藥配方顆粒要想進入醫院市場,就必須與相關負責人形成「利益聯盟」。

  據判決書,作為一方公司業務員,梁某對接百色市中醫醫院業務。梁某說,「王國楨是百色市中醫院的院長,對公司藥品購銷、結算等方面,有很大的決定權。為了結算貨款時優先撥付給公司,所以才多次送錢給王國楨,希望得到他的關照。」

  據梁某證言證實,從2015年6月至今,一方公司和百色市中醫院大約銷售藥品700多萬元,收回貨款450萬元左右。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在對接業務的過程中,一方公司與梁某,梁某與王國楨之間,形成了「利益聯盟」。

  首先,按照梁某與一方公司的約定,她可以獲得公司回款額15%的提成。而梁某則按回款額的3%~5%比例折算拿回扣給王國楨。「公司將15%的提成款轉到銀行卡後,再提現出來陸陸續續送給王國楨。」梁某說。

  此外,王國楨還收受了培力公司(化名,判決書注,下同)姚某賄賂6萬元。姚某系培力公司業務經理,負責在百色中醫醫院的應收貨款催收工作。

  判決書指出,2011年3月30日和2014年4月2日,百色市中醫醫院與培力公司分別籤訂兩份《農某中藥配方顆粒臨床試用協議書》。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間,該公司業務員姚某為了感謝王國楨在藥款結算方面優先撥付,先後七次送現金給王國楨,共計6萬元。

  「倒下」的中醫院院長不止王國楨一人,安徽省渦陽縣中醫院原院長吳東昆亦是如此。

  判決書指出,經審理查明,2012年至2017年期間,吳東昆接受安徽亞泰藥業有限公司(下稱「亞泰藥業」)業務經理王某的請託,為王某代理的藥品進入渦陽縣中醫院銷售上提供幫助,先後5次收受王某給予的14萬元。

  據王某的證言,他於2004年至2017年在亞泰藥業工作,「因中藥配方顆粒劑沒有納入省直招標採購平臺,屬於各家醫院自主採購範圍,醫院想用誰的就用誰的。吳東昆是渦陽縣中醫院的院長,他有決定權用誰的中藥配方顆粒劑。」

  王某說,「中藥配方顆粒劑配送業務市場競爭也比較激烈,也是為了能夠使渦陽縣中醫院繼續代銷其公司的中藥配方顆粒劑,其共向被告人吳東昆送過14萬元,上述款物至今沒有退還給其或其所在公司。

  在長達十餘天的對中藥配方顆粒產業採訪的過程中,多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藥配方顆粒現行的銷售環境讓中醫院院長處於巨大的利益「誘惑」中。

  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隨著入局者更多,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大家都想進入到醫院銷售,因此不惜『走鋼絲』的銷售套路似乎難以避免。」

  統一標準難 致資源浪費

  過去幾十年時間裡,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規模在國內得到快速增長。即便如此,中藥配方顆粒在我國中成藥市場中的佔比尚不足2%,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公開資料顯示,我國中醫藥行業的整體規模已經突破8000億元,其中中藥飲片的規模超2000億元,全國中藥配方顆粒的規模僅有不足200億元。

  外界認為,制約行業發展的問題,主要在於中藥配方顆粒品種尚無統一標準。最近,雲南楚雄醫專副教授潘立文提出,當前,中藥配方顆粒存在歸屬不明確、單品種質量標準不全面、製備工藝和加工炮製標準不統一、市場價格混亂、品種規格不全等問題。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統一標準」在業內已呼籲多年。呼聲最強烈的主要集中於一些頭部企業。

  2019年11月8日,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於中藥配方顆粒品種試點統一標準的公示》稱,截至2019年5月底,受理了14家生產企業和1家研究機構提交的301個品種的研究資料共計437份。通過組織12次專家審評會審評,其中的160個品種形成了試點統一標準的擬公示標準。公示期為3個月。然而,時至今日,公示期早已屆滿,上述統一標準仍未有定論。

  上述公示稱,按照國家藥監局的統一部署要求,國家藥典委於2019年組織相關企業開展中藥配方顆粒品種試點統一標準研究,並組織專家開展標準審評工作。

  截至2019年5月底,受理了14家生產企業和1家研究機構提交的301個品種的研究資料共計437份,「通過組織12次專家審評會審評,其中的160個品種形成了試點統一標準的擬公示標準。」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提供上述品種標準草案及研究資料的單位主要是國內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的頭部企業,即廣東一方製藥、天江藥業、四川新綠色藥業公司、北京康仁堂藥業、華潤三九、培力藥業、神威藥業、天士力和安徽九洲方圓。

  早在2014年,作為時任全國人大代表,神威藥業董事長李振江在兩會期間呼籲建議儘快制定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6家企業、6套工藝、6個標準,企業標準不統一,質量參差不齊,療效無法保障。」

  據新華社報導,李振江說,以黃連的顆粒劑為例,有的企業採用水提生產方法,有的企業採用生品直接打粉,工藝的差別導致質量標準的差別,藥效有高有低,消費者無法辨別按照哪種標準生產的中藥配方顆粒療效更優。

  今年5月,同樣是河北的全國人大代表盧慶國在建議中也提到了中藥配方顆粒產業仍有一些不利於發展的問題。第一財經記者多次撥打盧慶國手機號,始終無人接聽。

  據盧慶國介紹,隨著更多中藥企業的加入,每個企業生產數百種配方顆粒,在形成競爭格局的同時,行業爭搶原料、重複研發、重複生產的散亂局面正在形成。

  據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獲悉,企業研發中藥配方顆粒品種,需要投入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一般一個中藥配方顆粒品種需要投入幾十萬元不等的研發資金。

  在盧慶國看來,目前各種配方顆粒生產工藝的研發重複浪費,研發一個中藥配方顆粒品種,投資至少幾十萬,如果做幾百個,投資將達數千萬或更多,每個企業簡單重複研發,造成社會資源極大浪費卻都沒有精力深入研究。

  事實上,經過幾十年發展,國內已有60餘家企業獲得生產牌照,試點研究生產中藥配方顆粒,平均各生產企業均生產400種以上的配方顆粒。

  盧慶國表示,各生產企業重複生產,各品種均無法採用最先進技術、工藝及管理,會形成低水平重複。並且,幾百個品種都要有原料、產品,導致各配方顆粒原料及產品庫存居高不下,巨大的倉儲、資金佔用及變質減效等同樣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在上述中藥配方顆粒行業人士看來,獲得試點牌照的中藥配方顆粒企業處於剛起步階段,目前相關生產工藝流程、質量標準體系等方面亟待完善,且可能存在因市場認知度不高或品牌認知度不高導致銷售不達預期的風險。

(責任編輯:邵曉慧 )

相關焦點

  • 天士力:獲得天津藥監局同意研究生產中藥配方顆粒批覆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天士力3月26日晚間公告稱,近日,公司獲得天津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天津藥監局」)《關於同意天士力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研究生產中藥配方顆粒的批覆》。按照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中藥配方顆粒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天津藥監局《關於加強我市中藥配方顆粒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經審查,同意本公司研究生產中藥配方顆粒並在天津市具備中醫診療科目的醫療機構臨床使用。
  • 湖北英山藥企納入湖北省中藥配方顆粒 試點生產企業
    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經湖北省經信廳、衛健委、藥監局正式批准,同意將湖北辰美中藥有限公司納入湖北省中藥配方顆粒試點生產企業,這是英山縣第一家中藥配方顆粒生產企業。湖北辰美中藥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3月,位於湖北省英山縣經濟開發區,是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位居湖北省中藥飲片行業前列。
  • 又一家藥企擴大中藥配方顆粒臨床使用範圍
    近日,天士力公告稱,公司收到天津市藥監局同意其研究生產中藥配方顆粒並在天津市具備中醫診療科目的醫療機構臨床使用的批覆。這也意味著,天士力在天津獲批中藥配方顆粒資質,未來有望創造新增長。   公司方面表示,中藥配方顆粒項目經過5年研發,建立起從藥材種植、採收、加工、儲存到藥品生產、銷售全程可追溯的質量保障體系。
  • 首部《中藥配方顆粒生產通用規範》將於12月28日起實施
    2020年12月03日,全國團體信息平臺發布了由上海藥監局上海藥品審評核查中心和上海醫藥行業協會共同起草的《中藥配方顆粒生產通用規範》(T/SHPPA008—2020)團體標準,2020年12月28日起實施,此《中藥配方顆粒生產通用規範
  • 天士力中藥配方顆粒順利通過天津市藥監局現場審查
    2020年2月18日,天津市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栩冬,藥品註冊管理處處長劉雪瑩,市藥品檢驗研究院副院長王傑等專家組一行蒞臨天士力醫藥集團,對公司中藥配方顆粒研究生產及應用資質進行現場審查。在現場審核會議中,王栩冬局長對天士力心系疫區、支援一線的社會責任感表示讚賞,他指出,天津市藥監局高度重視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發展,就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提升,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 天江藥業業務員行賄被判刑 中藥配方顆粒無須招投標成「漏洞」?
    中藥配方顆粒無須招投標,只需院長同意即可進入醫院,這是否為相關廠家打開了方便之門,又是否滋生了腐敗亂象?一名熟悉中藥配方顆粒業務的業內人士嶽珂(化名)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因為數量多,太複雜,中藥配方顆粒並沒有納入招投標系統。但是,也有部分醫院對中藥配方顆粒進行招投標,主要是為了壓價格。因為無須招投標,醫院的自由裁量權很大。
  • 神威藥業捐贈20萬袋中藥配方顆粒 用於石家莊疫情防控
    神威藥業集團迅速提高廠區防疫等級,進行全封閉式的管理,對上班員工統一安排食宿,加班加點保障防疫用藥品的生產供應。1月9日,神威藥業將20萬袋中藥配方顆粒配製的防疫方蘆花防瘟湯,緊急捐贈給石家莊市藁城區政府,用於疫情防控,為患者及一線醫護等工作人員保駕護航,並承諾,將對承擔的全市配製蘆花防瘟湯等防疫方的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保質保量,確保及時供應,滿足疫情防控使用。
  • 天士力:中藥配方顆粒業務屬於上市公司業務
    天津市藥監局已於2020年2月18日通過了天士力中藥配方顆粒研究生產及應用資質現場審查。請問董秘,天士力中藥配方顆粒這塊業務是否屬於上市公司的嗎?如是,為何20Q1、20Q2、20Q3連續三季報均沒有這方面的運營數據?另城市智慧中心藥房的建設有什麼進展?謝謝!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的關注。中藥配方顆粒業務屬於上市公司業務。
  • 速溶咖啡VS中藥顆粒 個性化養生誰更給力!
    中藥顆粒vs現代科技中藥配方顆粒是依據中醫藥理論和患者需求,由單味中藥飲片經經水提、濃縮、乾燥、制粒而成的,供中醫臨床配方用的顆粒。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工藝研究是在繼承傳統湯劑煎煮方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中藥化學、中藥藥理、中藥製藥研究成果,採用水提取、水提取結合乙醇提取、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酶解技術、超微粉碎、低溫濃縮、噴霧乾燥、幹法造粒等先進的中藥製藥技術。
  • 景嶽堂厲害了 去年實現配方顆粒銷售1060萬元
    調劑師通過HIS系統把中醫師的電子中藥處方下載,開始調劑,確認處方並檢查,放置藥盒,LED燈亮取下藥瓶,掃描藥瓶藥物稱量,將藥瓶放入調劑口進行調劑,然而將藥瓶放回藥櫃,藥盒自動封口。這就是浙江省內近30家醫院推廣使用的中藥配方顆粒智能藥房,2016年實現配方顆粒銷售1060萬元。
  • 國藥集團天江藥業有限公司捐贈價值311萬元新冠肺炎中藥配方顆粒...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作為中藥配方顆粒行業的先驅者和領跑者,國藥集團天江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天江」)及旗下子公司雲南天江一方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天江」)迅速反應,相關領導第一時間到崗,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國藥集團及雲南政府的相關指示批示要求,對抗疫情、
  • 配方顆粒試點企業又增一員,隊伍已擴充至60餘家
    【製藥網 行業動態】柳藥股份7月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萬通製藥於近日收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下發的《關於公布2020年我區中藥配方顆粒研究試點企業名單(第一批)的通知》,確定萬通製藥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中藥配方顆粒研究試點企業。這意味著國內的配方顆粒試點企業又增一員。
  • 培力控股(01498)計劃增加生產及供應中藥保健產品
    原標題:培力控股(01498)計劃增加生產及供應中藥保健產品   培力控股
  • [路演]佐力藥業: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方面 繼續做好省內市場的業務...
    原標題:[路演]佐力藥業: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方面 繼續做好省內市場的業務拓展   佐力藥業
  • 鍾南山團隊的「涼茶處方」 能否讓中國中藥成為資金新寵
    成功上市後,中國中藥逐步發展成為集醫藥研發、生產、流通業務為一體大型綜合性現代醫藥集團。目前該公司旗下業務以製造、銷售傳統中藥、現代中藥(中藥顆粒製劑)、緩控釋製劑等為主,其產品涵蓋呼吸系統藥物、鼻部製劑、心腦血管藥物、風溼骨傷藥物以及骨科藥物。
  • 中藥大品種┇百蕊顆粒榮登2019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力排行榜單第六名
    「臨床價值大、科學價值強、市場價值高」是中藥大品種培育的目標和方向,也是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力評價的價值導向。《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力研究報告(2019版)》從「臨床價值、科學價值、市場價值」三個維度,從目前已上市的59595個中成藥產品中,遴選出入圍2019年科技競爭力評價的579個中藥大品種。
  • 鍾南山團隊的「涼茶處方」,能否讓中國中藥(00570)成為資金新寵?
    成功上市後,中國中藥逐步發展成為集醫藥研發、生產、流通業務為一體大型綜合性現代醫藥集團。目前該公司旗下業務以製造、銷售傳統中藥、現代中藥(中藥顆粒製劑)、緩控釋製劑等為主,其產品涵蓋呼吸系統藥物、鼻部製劑、心腦血管藥物、風溼骨傷藥物以及骨科藥物。
  • 權威發布丨山東推動中藥飲片產業健康發展 探索中藥材等生產流通...
    閃電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推動山東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山東省在促進全省中藥高質量發展方面有不少舉措。推動中藥飲片產業健康發展。鼓勵大型藥品流通企業、藥品現代物流企業和中成藥生產企業,依託專業技術、設備和銷售渠道優勢,大力發展中藥飲片;鼓勵和引導使用GAP基地或固定產地的中藥材,探索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產流通使用建立全過程追溯體系,逐步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創新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管理機制。
  • 培力控股(01498)附屬獲委託生產清肺排毒湯顆粒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培力控股(01498)發布公告,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廣西藥監局)經應急申請程序批准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作出的申請,委託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培力(南寧)藥業有限公司(培力南寧)代其生產調配清肺排毒湯顆粒
  • 中藥製藥設備企業的奮起抗爭將使「中醫藥或興於藥」
    其中,為了改造傳統的中藥生產模式,近年來,一些中藥企業逐步推進智能裝備、數據挖掘等技術的應用,中藥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均一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如打破了數千年「藥罐子」的破壁草本的研發生產正是採用了現代超微粉碎技術等,從而提高了藥物有效成分吸收利用率。   在中藥生產過程中,中藥製藥設備和技術的進步將大大提高中藥生產能力和中藥質量。如今很多藥企和藥機企業正在奮起抗爭,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各種先進設備的誕生以及新技術的創新研發,中醫或將興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