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戰亂不斷,尋求獨立的克欽邦,會成為下一個東烏克蘭嗎?

2020-12-27 騰訊網

點藍色字免費訂閱,每天收到這樣的好信息

中國曾有句老話"國雖大,好戰必亡",說的是再強大的國家,要是長期處於戰爭的話,這個國家最後也必然滅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蘇聯,因為好戰直接將國家推向滅亡。然而,蘇聯的教訓並沒有被世界吸取,還有一個國家本來很富餘,但是國家內戰硬是打了六十多年還沒有打完,將自己好好的富餘的國家打到現在窮的叮噹響,這個國家便是緬甸。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境內居住著緬族,克欽族,克倫族等多個民族,但是緬族並不能像中國一樣處理好多民族之間的關係,而是想著以緬族為尊,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因此緬甸國家的民族衝突尤為嚴重,其中為典型代表的便是和克欽邦之間的衝突。

一:緬甸的"國中之國"

克欽邦位於緬甸的北部,東部緊挨我國雲南,北部與西藏相接,克欽邦可以說和我國關係十分密切。克欽邦整體面積只有8.9萬平方公裡,和我國的重慶市面積差不多大,但是人口只有188萬,僅僅相當於重慶市的十七分之一,可以說克欽邦地廣人稀。

雖然克欽邦只是緬甸的一個小邦,但是他卻擁有一支獨立的地方武裝部隊------克欽獨立軍,這是一支實力僅次於佤邦的武裝部隊,包括了一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和22個戰隊營,整個部隊大約5萬左右的民兵,可以說克欽邦是全民皆兵,除去老人小孩,幾乎全都是兵。

其中三萬多是正式得到武裝人員,其他的是民兵,但也是可以隨時拿起槍上戰場的,在克欽,只要你年滿18歲,就必須強制性的入伍,能在部隊一直留著的會讓繼續留下,不能留下的便會以民兵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要隨時準備上戰場,直到60歲退休。

不僅如此,克欽人還組建了自己的地下軍工廠,設立在拉咱,這個軍工廠能夠模仿造出部分的輕武器,基本保障了克欽獨立軍80%輕武器的自產供應。可以說克欽邦已算是緬甸的國中之國。

二:緬北衝突究竟為何

而緬甸和克欽邦之間鬥爭了幾十年,為何還沒有解決恩怨?緬甸怎能容忍國中之國的情景出現?這和緬甸的民族關係息息相關。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國內,緬民長期佔據主導地位,十一世紀到十九世紀期間,孟、撣、若開等少數民族斷斷續續的獨立建立起自己的政權,也有一度統一緬甸的民族出現。

但是緬甸境內各個民族發展層次不齊,緬甸與其他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民族隔閡和矛盾。

1942年,日本入侵緬甸,取代英國在緬甸的統治權,因此,埋下了民族矛盾的禍根,二戰早期,緬甸聯邦之父昂山將軍為了利用外部的力量贏得緬甸的獨立

選擇和日軍建立合作,但是緬甸北部的克欽人卻是站隊英國的。

也是在這個時期,昂山領導的緬甸獨立軍和克欽族的兄弟族可倫族產生了衝突,造成了克倫族1800多名軍官的死亡,雖然昂山將軍後期努力修復,但是緬甸與少數民族之間不信任的種子已經埋下了。

1947年緬甸聯邦獨立,承認克欽邦自治,但是1962年奈溫軍政府上臺之後,對克欽邦的自治權拒不承認,採取了大緬族主義,勢必要統一緬北地區。

因此克欽邦早丹三兄弟成立了克欽獨立軍,一場緬甸政府和克欽獨立軍之間的戰爭拉開了序幕。

面對軍事力量,經濟水平都高於自己的緬甸軍隊,當時克欽邦主席為了減少損失,讓克欽軍人不得抵抗,但是一味的妥協並沒有帶來和平,緬甸政府軍隊並未停止向克欽邦發起進攻的包補,就連克欽政府都差點被緬甸政府軍包圍。

七年前,緬甸政府和克欽邦之間的戰爭衝突突然加劇,緬甸政府在一月份派出三千多精銳士兵襲擊了克欽獨立軍的哨站,還出動了飛機,火炮等戰爭裝備,給克欽獨立軍隊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雙方之間戰爭衝突進一步加劇,大批的克欽邦人只好向中國逃亡避難。

兩年前,緬甸的軍隊對克欽邦發起了全面的攻擊,大批緬甸政府軍隊軍如到克欽邦地區,與克欽邦軍隊展開了激烈得到交戰,雙方死傷已到達數百人。

三:克欽邦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東烏克蘭?

克欽邦的事情在世界上並不是個例,無獨有偶,在亞洲還有一個地區和克欽邦的經歷相似,這個地方就是東烏克蘭。

克裡米亞事件發生後,東烏克蘭鬧起了獨立並表示想加入到俄羅斯,同樣是戰亂不斷,也同樣是尋求獨立的克欽邦會成為下一個東烏克蘭嗎?真實情況未必,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克欽邦獨立是不得已而為之,克欽邦最早也是想和緬族和平相處的,戰爭對克欽邦這個小弟去來說,儘管他們有自己的軍隊和軍事裝備,但是在軍事裝備和戰爭上面的投入太大了,影響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不僅如此,連年的戰爭,當地的人民怨聲載道,居無定所,從多次戰爭的原因來看,並不是克欽邦軍隊想發起這場戰爭,只是應對緬甸而不得已為之的應對方式。

其次,克欽邦獨立並沒有可依靠的大樹。不同於東烏克蘭動力可以攀附上俄羅斯這個大國,克欽邦作為一個人口才一百多萬的小弟去,獨立之後對他自己並沒有好處。

在這麼小的地區要建立起一個國家,擁有完整的政治軍事力量,還要追求經濟的發展,對克欽邦來說,是一件難上登天的事情,就算他能夠真正的從緬甸獨立出來,但在國際上失去了緬甸這個大國的保護,被其他的國家欺負是遲早的事情。

最後,克欽邦有複雜的民族關係,不同於東烏克蘭單一的民族居住條件,克欽邦即使只是個小弟去,但是依然面臨著複雜的民族關係。

作為緬族,撣族和克欽族的雜居聚集地,緬甸面臨的民族問題在克欽邦死去也是一個體現,克欽族獨立之後勢必也想統一國家民族和政治,很難確保現在緬甸和克欽邦的問題不會再一次出現,相信克欽族的領導人也不會想要去獨立一個人數不過二百萬的小地區。

四:結論

緬甸也曾是一個輝煌國的國家,曾經的經濟也好,發展也好,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常年內戰不僅讓國家,更是讓人民飽受痛苦,國家的經濟得不到發展,人民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常年戰亂的將結果只能是最後民眾忍受不了,抗議叛亂了。

多民族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存在的問題,像中國也是存在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但是緬甸卻一心想著以緬族為尊,想著用武裝力量統一國家,而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真正的調和民族之間的關係,促進國家多民族的發展,這樣發展下去必然導致克欽邦的反抗和鬥爭。

誰想生活在一個常年戰亂的國家呢?緬甸人不想,克欽邦的人也不想,世界上沒有人想。

如果緬甸政府不是一味的追求緬甸民族的優越性,讓多個民族之間和諧共處,對克欽族和其他的民族一視同仁,想必克欽族也不會給自己找麻煩,搭上族人流離失所的代價和緬甸政府抗爭。

以和為貴是中國的一句老話,一個國家,更應該國內和和氣氣,大家團結一點,一致對外。

緬甸政府作為國家的主心骨,應該接納其他民族,而不是窩裡鬥,鬥的整個國家亂糟糟的,讓別人看了笑話,大家和和氣氣關起門來搞發展,把經濟發展好了,把國家治理好了,想必克欽邦也不想成為下一個東烏克蘭。

相關焦點

  • 臥於虎狼大國之側,烏克蘭會成為下一個墨西哥嗎?
    可是1991年,世界巨變,一個極其龐大的蘇維埃帝國崩塌,15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肥沃的烏克蘭就此脫離了出去,而立於它身側的,便是那個龐大的俄羅斯,那個支配了烏克蘭數百年的俄羅斯。
  • 國際米蘭VS頓涅茨克礦工:涅槃重生,戰火下的東烏克蘭足球
    ;在連續第四年贏得國內冠軍後,他們重回歐戰賽場追求下一個錦標,渴望著有朝一日能夠帶著貝爾託尼杯以及這六年的收穫的所有冠軍一起帶回家。這讓東烏克蘭與西烏克蘭時隔近900年以來首都合併為獨立的國家。烏克蘭在歷史的長期紛爭中形成了東西部對峙的格局,西烏克蘭是以基輔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而東烏克蘭則是經歷了蒙古統治後與俄羅斯更加相近。
  • 說英語,信基督,緬北克欽邦是否親美?
    克欽人也有了自己的英雄人物,在文明和宗教力量的感召下走出叢林,建立城市。民族意識得到空前強化。克欽的知識分子們開始用克欽文編著本民族的歷史,認識到在中國也有許多自已的族群。於是克欽族傳教士開始深入中國景頗族中傳教。克欽族就是景頗族,但為什麼在兩國中會有不同的名稱呢?
  • 烏克蘭亂局:烏東地區併入俄羅斯意願強烈,俄會吞併烏克蘭嗎?
    烏克蘭局勢始終未平息,俄羅斯會以克裡米亞模式,吞併烏東部嗎?當世界目光聚焦美國疫情時,其實歐洲局勢也在發生變化,而且歐洲未來變局或許很大。因為歐洲還有一個很動蕩的國家被忽視,此國就是烏克蘭。對烏克蘭局勢很少有媒體關注,其實烏克蘭局勢很亂,烏克蘭與烏克蘭東部兩個自治共和國衝突一直未斷,不知道為什麼外界關注少?
  • 不斷向西方靠近的越南,會成為下一個韓國,還是烏克蘭?
    最近這段時間,越南更希望將自己全部西華,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擔心越南一旦這樣做是會成為下一個韓國還是另外一個烏克蘭呢?一、向西方國家靠近不少的人都知道越南在2015年的時候就開始想要學習西方的政治文化,即獨立、自由、幸福、國強、民富、文明、平等,並且他們用這樣的口號來對自己進行宣傳。
  • 克裡米亞是開始,烏東公投入俄,西南也鬧獨立,烏克蘭或成內陸國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臺之後,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在鐵桿反俄總統波羅申科帶領下,烏克蘭制定了全盤西化的外交路線,要經濟上加入歐盟,軍事上加入北約。堅決與俄羅斯分道揚鑣,用西方和美國來壓制俄羅斯。俄羅斯後招還有很多,克裡米亞已經成為了俄羅斯領土,下一步就應該輪到烏東了,在2014年,俄羅斯大力支持烏東俄羅斯族分裂主義武裝,與烏克蘭政府軍全全面開戰,戰爭一直持續到今天。在俄羅斯支持下,烏東頓巴斯地區經過全民投票,已經成立了兩個國家: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
  • 摩爾多瓦新總統尋求讓俄羅斯撤軍,該國會成為第二個烏克蘭嗎?
    桑杜隨後在接受烏克蘭媒體「歐洲真理報」採訪時表示,自己將尋求讓俄羅斯軍隊從摩領土上全部撤離。既然摩爾多瓦新當選總統桑杜尋求讓俄羅斯軍隊從摩領土上全部撤離,那麼首先需要弄明白,摩爾多瓦領土上為何會有俄羅斯駐軍?
  • 從烏克蘭教會獨立看俄羅斯東正教會宗教危機
    將三百多年來一直歸屬於俄羅斯正教會的烏克蘭教會獨立,成為一個「自主教會」(Автокефалия)。 這一命令意味著莫斯科牧首不再具有管轄烏克蘭的權力。烏克蘭教會的基輔都主教將被提升為基輔牧首,和莫斯科牧首平起平坐。 毋庸置疑,這引起了俄羅斯教會激烈反抗,事情以莫斯科及全俄牧首基裡爾10月15日宣布與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一世斷交(停止共融)告終。
  • 分享 緬甸--克欽邦的流離失所者學習應對困境
    在克欽邦首府密支那郊外一個陰涼的菜園裡,一對年輕夫婦正在辛勤勞作,為菜地除草澆水。
  • 俄高官:分裂勢力泛濫,敖德薩也要鬧獨立,烏克蘭統一還有望嗎?
    烏克蘭壓力其實很大,總統澤連斯基面對的局面也很危險。澤連斯基擔任總統後,任內最大的目的就是解決烏東問題,將烏東頓巴斯地區重新統一,納入烏克蘭中央政府統治,因為澤連斯基知道,如果烏東問題不能解決,其他想獨立的各個州就會摩拳擦掌,步其後塵,等待烏克蘭的將是四分五裂。
  • 集刊| 王會花 梅穎:認同理論視閾下的烏克蘭危機根源研究(2020年第...
    這種認同上的不一致性就成為滋生民族主義、 引發社會動亂的一個重要誘因。全球化帶來了人員與資本的流動和文化的交融與碰撞, 現存民族國家的削弱和跨界民族獨立運動暴髮式發展, 民族認同和民族主義而引發的民族衝突不僅會影響國內的穩定與統一, 甚至導致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尤其是近些年來, 民族主義運動呈現蓬勃發展之勢。
  • 如何解決烏東問題?此國給烏克蘭「上課」,迅速減少俄羅斯人比例
    最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很煩惱,烏東頓巴斯地區分裂主義勢力不斷叫板,烏東戰爭曠日持久,到底應該如何烏東問題?在俄羅斯大力支持下,烏東頓巴斯地區成立了兩個國家: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5月20日,兩個共和國先後發表聲明,所有軍隊進入全面戰備狀態,與烏克蘭政府軍全面對抗。
  • 土耳其會成為第二個「烏克蘭」麼?你可能想不到
    而烏克蘭就是典型,在大國的打擊下,從一個繁榮的國家成為悽慘的國家。而現在來看,很多國家在不斷步後塵,最典型就是土耳其,很多人想要知道的是,土耳其會成為第二個「烏克蘭」麼?你可能想不到。烏克蘭就是一個典型的因為得罪大國,進而引發悲劇和分崩離析的典型。
  • 30年前能造航母的烏克蘭,現在卻造不了驅逐艦,考慮尋求我國幫助
    因為在剛剛結束的海上微風2020軍演的壓力中中,烏克蘭海軍雖然屬於東道主,但是在整個聯合艦隊中,烏克蘭海軍的軍艦是卻是最小的,俄羅斯網友甚至在網上直接P圖來嘲諷烏克蘭海軍,他們給烏克蘭的水面艦艇上上直接P了一個特大號的旗幟,來顯示這艘軍艦的存在。
  • 當初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如果烏克蘭拼命跟他幹,會有今天嗎?
    如果烏克蘭在克裡米亞事件中雄起一把,那麼今天的克裡米亞還會成為俄羅斯的囊中之物嗎?靜夜史認為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幾大條件的限制,決定了烏克蘭不僅打不贏,甚至連操刀拼命的勇氣都沒有:
  • 1919年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在俄波擠壓下一直沒有得到喘息的機會
    1919年1月22日,單一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成立。然而這個初生的國家處於東方布爾什維克和西方波蘭人的槍炮下一直沒有得到喘息的機會。在西部,由于波蘭得到一戰勝利者協約國的支持,烏克蘭加利西亞的軍隊向波蘭發動進攻時遭遇失敗。
  • 緬甸疫情動態:緊鄰中國的克欽邦、撣邦新增不斷,邊境不能放鬆
    克欽邦新增確診22例,累計確診391例克欽邦公共衛生局發布消息,12月11日,克欽邦新增22名新冠患者。其中,歪莫鎮2人、莫寧鎮2人、瑞古鎮4人、密支那市4人、葡萄縣1人、帕敢鎮9人。歪莫鎮的2人,為22歲和30歲女性。
  • 又一北歐國家倒向美國,敵對俄羅斯毀約中國,或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烏克蘭加入美國陣營自蘇聯解體以後,東歐的局勢一直不太穩定,俄羅斯與周邊的國家關係也日益惡劣,很多國家先後投入了美國的懷抱,以求獲得更大的利益。這其中的代表就是烏克蘭了,烏克蘭政府是早期投入美國懷抱的政府之一,為了尋求更大的利益和讓自己的國家富足起來,烏克蘭毅然決然地拋棄了以前的老大哥,走向了美國陣營。然而與烏克蘭政府期待相反的是,在投入了美國之後,非但沒有獲得更多的利益,讓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反而讓自己國家的經濟面臨著嚴重的危險,烏克蘭國民也因此變得越來越貧窮。
  • 五百烏克蘭士兵投降烏東只為一口飯?假的,內戰至今恐怕不到五百
    這種消息在2014年烏克蘭內戰初期有很多,甚至普京當時都在奉勸烏克蘭士兵向烏東民兵投降。這在烏克蘭看來是俄羅斯所採取的「混合戰爭」的一部分,試圖通過輿論信息戰來打擊烏克蘭政府軍的士氣。烏克蘭方面的措施很簡單,指責俄羅斯派兵支持烏東武裝,介入烏克蘭內戰,幹涉烏克蘭內政,同時採訪幾個被俘的俄羅斯士兵。
  • 1941年6月,班德拉未經希特勒同意,宣布建立獨立的烏克蘭國家
    1941年6月22日,德國對蘇聯的突襲結束了蘇聯在西烏克蘭的統治,德軍一舉佔領了加利西亞地區、沃倫省、蘇維埃烏克蘭等地區,並在佔領區建立單獨的行政機構系統。令班德拉派極度失望的是,德國並沒有把加利西亞地區、沃倫省與原蘇維埃烏克蘭合併在一起,而是進行分割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