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試驗田」 激蕩新動力

2020-12-18 金臺資訊

一艘遠洋巨輪辦理完所有登記程序需要多長時間?此前,這個過程需要花費52個工作日。

9月23日,31.9萬噸「遠華洋」號巨輪,這艘國內登記的最大載重噸船舶在建成當天就辦結所有海事、船檢、交通港航政務服務事項,正式入籍「中國洋浦港」,創造了船舶登記工作全國新紀錄。

這樣破紀錄的速度,源自於一項名為船舶登記「一事通辦」的改革:海南將船舶從建造到投入運行所需要辦理與船舶登記相關的海事政務事項作為「一件事」,實行「一窗受理、協同審批、無縫銜接、全程服務」,打造高效船舶登記的「海南模式」。該制度創新案例,也入選了海南自貿港第九批制度創新案例。

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時指出:「要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成熟一項推出一項,行穩致遠,久久為功。」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制度集成創新工作,將其作為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抓手。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出臺以來,海南制度集成創新動作不斷——第一屆「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創新獎」出爐;《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海南自貿港第七、八、九批制度創新案例公布,連續獲得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等海內外重要媒體報導;海南自貿港首個園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發布……

目前,海南省累計推出了9批91項制度創新成果,涉及營商環境、「放管服」、產業發展、園區開發、社會管理、民生保障等領域。這些制度創新成果的落地實施,有效地激發了全省市場主體的活力,並有力地助推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順利開局。

提效率——

開啟自貿港建設「加速度」

工地上機器轟鳴,林立的塔吊下,體育館、教學樓、生活區等建設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11月20日,海南日報記者走進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見到的是這樣一派忙碌的景象。

得益於「五位一體」園區成片開發流程再造新模式的顯著效果,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將項目建設前期工作時間縮短約19個月,這一做法也入選了海南自貿港第九批制度創新案例。

「試驗區2019年11月底確定了概規中標單位,次年4月就完成了控規批覆和首批9個項目的可研批覆,9月啟動基礎設施建設。」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管理局規劃建設部部長周聰介紹,中標企業聯合體從規劃編制到施工服務「一竿子插到底」,創造了園區成片開發的「自貿港速度」。

海南堅持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改革創新充分釋放自貿港紅利,惠及企業、人才和群眾。

省委書記劉賜貴指出,要在自貿港建設中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圍繞機構改革、高質量高標準招商引資、高端緊缺人才政策、「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管理體制等課題,堅持問題導向推動,抓緊取得成果,為自貿港建設行穩致遠提供制度保障。

如今,通過制度集成創新疏「堵點」、消「痛點」、提速度,一項項辦事流程的速度紀錄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正不斷被刷新。

分散的33項審批流程整合優化為6項,審批時間由之前的100個工作日整合為20個工作日。這是國土空間用途審批「多審合一」改革帶來的速度提升——

該項改革通過整合用地、用林、用海等審批事項,對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行政審批制度優化再造,構建「多審合一」審查機制,簡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審批事項,實施「多驗(測)合一」工作機制,將投資項目落地效率大大提高。

原本至少需跑5趟、累計耗時56個工作日的審批過程,被縮減至最多跑1趟、不超過10個工作日辦結。這樣的速度和便捷來自遊艇等船舶證書「多證合一」這項改革——

三亞市和海南海事局將七本涉客船舶所需證書和五本遊艇船舶所需證書,統一成《三亞轄區船舶管理證書》,所有證書有效期限統一為五年。實施「一網通辦」,試行「電子證照」,審批時間壓縮近82%,且提交申請材料最多可減少19項,每艘船舶節省運營成本約1萬元。

《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南加速以制度創新深挖改革潛力、助推改革推進、倒逼改革落地,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主體活力顯著增強——6月1日至10月31日,新增市場主體數量14.52萬戶,同比增長率15.96%;新設外資企業數量281戶,同比增長80.86%。

促開放——

讓海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此前,不同審批系統用戶信息不互通、信息重複驗證、資料重複提交等,是眾多企業尤其是外資企業設立和投資過程中常見的煩心事,但海南國際投資『單一窗口』的設立,將這些問題悉數解決。」海南海宸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業務顧問陳怡漫在服務國際客戶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海南國際投資「單一窗口」的必要性和創新性。

陳怡漫所在的海南海宸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和島外關聯企業,每年為外國投資者提供投資諮詢和登記註冊等服務。公司通過海南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已先後幫助20餘位外國客戶快速辦理了註冊登記等業務,涉及英國、美國、義大利、阿根廷、厄瓜多等國家和地區。

今年8月13日正式上線運行的海南國際投資「單一窗口」,整合招商、市場監管、項目審批等13個部門20個政務系統,將企業設立登記、變更、註銷、社保登記、籤證證件辦理等179項投資服務整合到一個窗口,實行「一個帳戶、一次註冊、一套密碼、一組資料」管理模式,全流程縮減企業提交表單材料55%,縮減審批時限和環節近70%。

繼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國際投資「單一窗口」之後,海南還設立了人才服務「單一窗口」,讓政府多跑腿、群眾少跑路,拉近國內外企業與海南的距離。越來越開放的海南,正以各項創新的制度,不斷提升著國外友人對她的美好印象。

自由貿易帳戶下外資股權投資便利化監管的創新,正在促使外資股權投資機構在海南集聚——

三亞市依託新設外資股權投資公司,利用多功能自由貿易帳戶投融資匯兌便利,突破現行外匯額度限制靈活增加外資股權投資規模,打通了外資股權投資便利化通道,為企業提供了更高效靈活的跨境金融服務,利用自由貿易帳戶功能,推動收匯、結匯和匯劃便利化操作,實現更快時間、更低成本和更簡流程,滿足外資企業需求。

外國人工作、居留許可聯審聯檢一體化制度,讓越來越多來瓊就業的外國人感受到了工作的便利——

通過這項改革,海南首創外國人工作、居留許可聯審聯檢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成「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系統(海南版)」,併集成創新跨部門審批制度。實施制度創新以後,海南對在瓊外國人申請工作許可、居留證件實現了「一次提交、一網聯審、一窗辦理」,基本做到了同步申請、同步審批,審批時間一般不超過7個工作日。

隨著各項創新制度的發力,憑藉著改革創新帶來的高速度高效率,讓越來越多境外人士感受到海南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增幸福——

讓人民群眾在自貿港建設中受益

創新帶來的發展紅利不僅僅體現在營商環境上,同樣讓普通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生活上的便利和幸福的提升。

林海生是三亞億源軒宇酒店的一名司機。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隨著工作量的減少,他有了大把的空閒時間。此時,一項名為「旺工淡學」旅遊業人才培養項目讓他眼前一亮。

「工作學習兩不誤,而且自己不用花一分錢,這是多好的機會!」林海生說,他利用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的線上平臺,學習了職業綜合禮儀、酒店管理等課程。

培訓結束後,海南迎來了全面復工復產。緊接而來的「五一」「十一」假期,也讓海南旅遊迎來了復甦。三亞各大酒店房間爆滿,林海生在培訓中學到的技能在此時也派上了用場。「擁有更多知識和技能,未來才有更多出路。」他感慨地說。

如今,越來越多類似「旺工淡學」旅遊業人才培養項目這樣的制度創新,實實在在地為改善民生加力,在自貿港建設中不斷提升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以往,社保醫保關係的轉移,需要回外省原工作地養老、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辦理轉出手續,然後再在海南提交轉入申請,申請人需要來回跑、時間長。但海南省推行的人才社保關係轉移「一次申請、全程代辦」的改革,人才辦理轉移業務只需在一個窗口辦理,填寫一張申請表,提交一張委託書,剩下的事情就交給社保經辦機構全程代辦。

制度創新,也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看得見的安全感——

社會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創新,整合了全島信息管理、社會管理、口岸監管等多個系統,創新建設、綜合應用雷達、光電等多種前端感知手段,匯聚融合各類數據資源,構建從態勢感知到大數據研判再到聯勤聯動高效應急處置的全鏈條、系統化、集成式綜合防控體系。

生活更便利,安居又樂業——海南正通過制度集成創新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並期待與更多人共享自貿港建設帶來的紅利。

重集成——

通過系統集成充分釋放自貿港紅利

8月31日,省委、省政府召開海南自貿港創一流營商環境動員大會,在這場海南史上規模最大的營商環境動員大會上,對獲得第一屆「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創新獎」的18個改革和制度創新項目進行了表彰。

這次受到表彰的改革和制度創新項目,有的被中央充分肯定,有的獲得全國通報表揚,有的被中央相關部門在全國複製推廣。其中,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建立全天候進出島人流、物流、資金流監管系統,立法推行重點園區極簡審批改革3個改革和制度創新項目獲一等獎。

自貿港建設更加注重創新的系統集成,對政策和制度體系整體要求更高。

省長沈曉明指出,自貿試驗區強調製度創新,海南自貿港強調的是制度集成創新,改革的強度和力度更大。要在「集成」上下功夫,把相關制度創新有機融合、協同集成,來解決新的問題、形成新的效應,而不是簡單疊加。

在制度集成創新的路上,海南慮之愈深、謀之愈遠、行之愈篤。

今年9月,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個園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出臺,國外已上市、國內未上市的臨床急需特許藥械審批時限由27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

10月下旬,海南發布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行動方案(2020-2022年)》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任務清單(2020-2022)》,提出了18項領域、60項任務。不僅包括了黨政機關設置、法治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還涉及了社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等內容。

這份清單,不僅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制度集成創新進行了系統部署,還為海南自貿港「總藍圖」增添了更多的細節,讓人對未來的海南充滿遐想與期待。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負責人介紹,下一階段,海南省將緊扣《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行動方案(2020-2022年)》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任務清單(2020-2022)》任務要求,系統謀劃、統籌推進位度集成創新,以制度集成創新的成果,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行穩致遠,久久為功。

(本報海口11月28日訊)

相關焦點

  • 非常時評丨種好制度創新「試驗田」 用好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
    非常時評丨種好制度創新「試驗田」 用好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 2020-12-18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火幣推出生態鏈Heco,開發者創新技術的試驗田
    開放,向更多元的新世界探尋據介紹,Heco 是火幣開放平臺的公鏈基礎設施,未來將成為承載用戶、資產和應用的基礎平臺。而從了解來看,火幣開放平臺是基於火幣集團的技術資源、流量資源和生態資源,向區塊鏈行業陸續全面開放的基礎設施統一平臺。
  • 從「試驗田」到「豐產田」 自貿渝中板塊發布十大創新案例
    12月9日,渝中區舉行「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渝中板塊十大創新案例發布會」, 發布了全市首家百億級全國性金融總部、全市首個「商業保險+醫療服務」新模式等十大創新案例。此次評選,經過案例甄選、企業自評、專家初評、實地調研、現場路演、專家複評等環節,最終從40餘個優秀案例中遴選出自貿渝中板塊十大創新案例。掛牌運行三年多來,自貿渝中板塊已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30餘項,其中2項上報國務院、11項上報市自貿辦。
  • ...用好中關村這塊改革「試驗田」,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
    會議研究了《北京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施方案》,指出,要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面向京津冀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首都實現高質量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引擎作用,用好中關村這塊改革「試驗田」,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構建具有更強競爭力的高精尖產業體系。
  • 臨港奮楫|新片區滿歲:培養開放發展新機遇的先手棋與試驗田
    一年來,這片東海之濱的創新創業沃土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之姿,朝著制度創新的高地、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邁進。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以及全球市場萎縮的複雜局勢下,上海通過臨港新片區培育了開放發展的新機遇。一年累計籤約項目358個,總投資2713.63億元,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航空航天企業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 創新匯聚新動力
    基礎相對薄弱,為什麼能湧現出一批「研究院公司」等新型創新創業主體?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機遇,只有堅持創新搶抓「新」機實現跨越趕超。創新資源稟賦不足的江西,近年來通過不斷聚合創新資源深挖發展潛力,拓寬創新路徑增強發展動力,厚植創新土壤激發發展活力,闖出一條獨具特色的以高質量創新引領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突圍之路。
  • 打造技術改進「試驗田」 厚植創新的「肥沃土壤」
    原標題:打造技術改進「試驗田」 厚植創新的「肥沃土壤」 在生產實踐中,每一次功能的完善就是一次微小的改進。從細微處著眼,從點滴的改進入手,通過小規模持續性的「微創新」,從而實現積累性的漸進式飛躍。近期,陝鋼集團龍鋼公司軋鋼廠棒材一線立足崗位出實招,創新助推提質改造見實效。
  • 激蕩產業創新能量 大振包裝名鎮雄風
    作為「中國環保包裝名鎮」,橋頭的包裝產業基礎雄厚,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一些領軍企業進駐,橋頭這一產業集群吸引越來越多的創新要素,從而逐漸向環保包裝產業高級化方向邁進,環保包裝產業已成為橋頭的支柱產業之一。在拓展產業空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基礎上,繼續吸引各類優質產業項目,延伸優勢產業集群的鏈條長度和發展內涵,環保包裝名鎮的高質量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
    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批覆,千年瓷都種上了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們要感恩奮進、久久為功,紮實推進國家試驗區建設,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景德鎮市委書記鍾志生如是說。
  • 定位資本市場下一步對外開放「試驗田」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設立後的半年,興業證券火速搶灘,落子分公司。 臨港新片區戰略意義重大,其擔負著國家金融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大使命,也是國家戰略新興行業與國內外資本市場結合的「試驗田」。資本市場下一步對外開放試驗田2019年,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設立。臨港新片區是黨中央交付給上海的三項重大任務之一,背後是長三角一體化與下一步金融開放創新的國家整體戰略。
  • 抗疫詩詞激蕩奮進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張程年邁的母親因肺部疾病住院。彼時,他的妻子已懷有5個月身孕。身為兒子,他是家裡的頂梁柱;身為丈夫,他是妻子的定心石。然而,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勢和繁重的戰備任務,作為連隊主心骨的他選擇了堅守和戰鬥。「在那種情況下,怎能不牽掛家中的妻兒老小?但軍隊醫護人員除夕出徵奔赴我的家鄉,給了我無窮的動力。萬眾一心,必定勝利!」講到這裡,張程溼了眼眶。
  • 從理念到落實 註冊制在科創板「試驗田」星火燎原
    摘要 【從理念到落實 註冊制在科創板「試驗田」星火燎原】歷史表明,資本市場每一次重大制度變革和創新,都將使積澱已久、亟待煥發之活力得以充分釋放。
  • 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
    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批覆,千年瓷都種上了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們要感恩奮進、久久為功,紮實推進國家試驗區建設,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景德鎮市委書記鍾志生如是說。
  • 註冊制「試驗田」牛刀小試 改革向縱深邁進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試驗田」牛刀小試 改革向縱深邁進本報記者 張 歆用註冊制建設、發展、監管和規範的科創板,通過關鍵制度改革,將市場化、法治化理念在科創板先行先試五是創新了交易機制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設立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適度放開漲跌幅限制,上市首日納入融資融券標的,優化臨時停牌措施,引入有效申報價格範圍和市價訂單限價保護等交易機制。六是維護了科創板市場平穩運行。發布《科創板股票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向市場明確異常交易行為的監管尺度。
  • 記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科研創新群體
    他們自主設計建成世界級風洞群,成功構建起風洞試驗、數值計算、模型飛行試驗「三大手段」齊備的世界一流空氣動力試驗研究能力體系,在幾乎所有涉及空氣動力學的國家重大研究計劃和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們,就是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科研創新群體。今天,我們來到巴蜀腹地的一座座風洞,感受他們用創新驅動的陣陣風雷。
  • 泰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部部長:創新合作為泰中關係注入新動力
    環球網資訊 舉報   來源:中國僑網  共建「一帶一路」為泰國分享中國科技創新成果開闢了新渠道
  • 小沙坡下:我們曾經有塊兒試驗田
    我小時候就有勞動課,不但要幹一些掃大街、掃院子之類的雜活兒,還得要種地,因為我們學校有一塊試驗田——那時候提倡「學工、學農、學軍」,我們這些農村的孩子,自然是就地取材,學農則是第一要務,於是乎,學校就有了大隊劃撥給的一塊試驗田。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發揮制度創新「苗圃地」作用 寫就自貿...
    6年多來,自貿試驗區在改革開放的「深水區」積極探索創新,勇於攻堅克難,在諸多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發揮了改革開放排頭兵的示範引領作用。如今,自貿試驗區這一改革的「苗圃」已經枝繁葉茂,一批批制度創新的「良種」從這裡源源不斷地向全國播撒,推動著全國改革開放不斷邁向新高度。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不是地方的自留地,而是國家的試驗田;不做政策優惠的窪地,而做制度創新的高地。
  • 澎湃新動力 廣闊新空間——回眸「十三五」系列述評之創新發展篇
    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題:澎湃新動力 廣闊新空間——回眸「十三五」系列述評之創新發展篇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胡喆、溫競華  這是創新驅動不斷向縱深延展的5年,這是科技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的5年。
  • 東部戰區海軍某雷達旅:抗疫詩詞激蕩奮進力量
    原標題:東部戰區海軍某雷達旅舉辦「強軍有我、使命在肩」主題文化活動——抗疫詩詞激蕩奮進力量「桑梓陷水火,鄉關臨大疾;夫子戍邊關,妻母困孤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張程年邁的母親因肺部疾病住院。彼時,他的妻子已懷有5個月身孕。身為兒子,他是家裡的頂梁柱;身為丈夫,他是妻子的定心石。然而,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勢和繁重的戰備任務,作為連隊主心骨的他選擇了堅守和戰鬥。「在那種情況下,怎能不牽掛家中的妻兒老小?但軍隊醫護人員除夕出徵奔赴我的家鄉,給了我無窮的動力。萬眾一心,必定勝利!」講到這裡,張程溼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