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確定「WOW!」信號源的發射地,位於1800光年外的行星

2020-12-26 騰訊網

科學家確定"WOW!"信號源的發射地,位於1800光年外的行星

大家都知道,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了對於宇宙的探索,同時也在不斷的尋找著外星文明,希望能夠證明人類本不是宇宙當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我們也曾經多次向外太空發射過各種無線信號,因為這種比較傳統的傳遞信息的手段,能夠在宇宙當中比較好的傳播,同時還能夠確定,接受或者回復的文明是否已經進入了現代社會。

而我們發射的無線信號,已經發出去上百光年的距離了,但是很顯然,這樣的距離對於整個宇宙來說,顯得太渺小了,所以時至今日,始終都沒有外星文明真正的回覆我們,人類在不斷發射無限信號的同時,其實也在不斷的嘗試接收來自宇宙當中的無線信號,當然,宇宙當中的天體,往往都會發出一些比較簡單的而且雜亂的無線信號,所以我們需要對這些接收的信號進行甄別。

而就在1977年,美國宇航局接收到了一段非常奇怪的無線電信號,而將這一段無線電信號翻譯並且列印出來得到時候,竟然是一個"WOW!"的拼寫,而我們也無法得知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意思,而這樣也被認定就是外星文明發射出來的無線電信號,因為整段無線電信號持續了整整72秒,而且信號也是由強變弱,顯示得非常的穩定,並不像天體釋放出來的雜亂信號。

於是天文學家開始了漫長的研究,想要將這一段在宇宙當中傳播了很久的信息源頭找到,但是很不容易,找到40多年之後,天文學家終於確定了,這一段信號的來源,發射信號的源頭距離我們地球有整整1800光年的距離,是遙遠的人馬座方向的一個恆星系統當中的一顆行星上面發射出來的,但天文學家確定了這一發射地之後,頓時便興奮了起來。

因為這一個恆星系,正是人類觀測的對象之一,而且還是處於重點關注的對象,主要原因就是這一顆恆星和我們的太陽太相似了,簡直如同一對兄弟,整體的質量、溫度、亮度,都幾乎相差無幾,而這一段無線電信號正是從這個恆星當中的某一顆行星上發射出來的,而發射的時間,大約是在1800年前,當時的中國,還處於漢朝時期。

這段信號,在宇宙當中漂泊了整整1800多年,最終被地球所接受到,當然,時至今日,我們依舊無法理解,這發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意思呢?

其實早在1900年,有著"無線電之父"稱呼的特斯拉曾經也收到過類似的信號,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無線電信號還沒有在地球上廣泛的運用起來,所以當時接收這樣的無線電信號,往往都不會受到任何的幹擾,所以特拉斯在接收過程當中,收到了如同報數一般的信號,當時特拉斯就認為這就是外星文明在傳遞信號,但是當時基本上無人關注。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相信這樣的事情,因為作為一個科技發達的文明,無線電這樣的傳遞方式已經處於落伍的地步了,目前地球上的無線電使用正在大規模的減少,從而開始使用更加先進的數位訊號代替了,所以很多人認為,如果外星文明真的要和地球進行溝通的話,絕對不會使用無線電信號這樣的交流方式,而是會使用更加先進的技術。

比如一直為人津津稱道的"麥田怪圈"交流法,就是在一些麥田上面留下了一些奇怪的圖案,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外星人跟地球的一種溝通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非常有意思的方式。

總而言之,即使真的是1800光年之外發射過來的信號,我們也無法知道信號當中到底是什麼樣的意思,而且人家在1800多年前就能發射無線電,可以說他們的科技是非常先進的!

相關焦點

  • 行星能有多古老?地球才46億歲,10000光年外發現127億歲的行星
    行星能活多久?人類發現127億歲的行星,科學家如何確定它的年紀宇宙中天體的年齡一般都以「億歲」作為計量單位,那麼你聽過的年齡最大的行星有多古老呢?「瑪土撒拉」位於M4球狀星團的邊緣,距離我們地球大約10000光年,我們如今觀測到的「瑪土撒拉」是它一萬年前的樣子。「瑪土撒拉」所在的M4球狀星團是位於天蠍座的一個鬆散星團,這個星團的歷史十分古老,預計誕生於118-128億年前。
  • 1400光年外的行星克卜勒452b,為何被稱為地球的「表兄弟」?
    在多年對太陽系各大行星觀測之後,科學家們認為太陽系中只有地球擁有生命形式,可以說我們人類在太陽系中是無比孤獨的,而太陽系以外眾多行星的發現,使科學家們欣喜若狂,在這些行星中,是否有像地球一樣,具有可以為生命的誕生和發展演化提供適宜條件的個體存在呢?
  • 天文學家定位出43年前神秘的72秒「Wow!信號」的信號源
    至於它的來源,科學家們先後排除了飛機、小行星、地面信號反射、衛星、電話等所有可能之後,唯一不能完全排除的就是外星智慧文明。那麼,這個信號到底是哪裡來的呢?現在,天文學家們終於找到了它的老家,基本鎖定是位於人馬座方向、圍繞恆星2MASS 19281982-2640123運行的一顆行星。這一發現基於歐洲航天局蓋亞任務迄今為止映射的多達13億顆恆星。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時間:2020-10-12 14: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有些時候,宇宙似乎是有意使一些事情變得如此有趣.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行星
  • 飛船以光速飛行,前往100光年外的行星需要多久?答案你不會想到
    可是面對以光年為基本距離單位的宇宙,人類過去自豪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我們要走出探索宇宙的第一步,首先就需要將飛船的速度提升到光速飛行。光速是人類現有科學理論之下的速度極限,沒有什麼物體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那麼飛船以光速飛行,前往100光年外的行星需要多久?可能很多人站在地球的角度會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100光年的距離,以光速飛行那不是需要100年的時間嗎?
  • 美歐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還適合居住,或有地外文明
    科學家們大都不是這麼認為的,人類之所以還沒有發現地外生命和宜居星球,是因為我們的觀測手段還太落後了!宇宙茫茫無際,星球多不勝數! 據外媒報導,一個來自美國和德國的研究團隊10月5日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稱,已發現在太陽系外至少有24顆行星很可能比我們的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 頭條 我們在4光年外發現了一顆類地行星!
    它的名字是「Proxima b」,質量是地球的1.3倍(克卜勒452B約是地球質量的5倍),位於距離我們4.23光年之外,可能有液態水的存在。宇宙茫茫,區區4光年的距離,實在可以稱得上「天涯若比鄰」了。▲圖1: 新聞發布會現場巧合的是,正如同我們所居住的藍星圍繞太陽旋轉一樣,Proxima b繞轉的母星正是比鄰星。
  • 康奈爾大學科學家:截獲51光年星球無線電波,外星人離地球不遠?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對1萬光年以內的行星進行了掃描,都沒有發現外星人的痕跡,於是有不少科學家認為,在人類的探測範圍之內,不可能存在外星人,至少不會存在高等級文明。儘管尋找外星人的希望非常渺茫,但仍有不少人執著於尋找外星人的計劃。
  • 科學家剛剛發現地球2.0!距離我們300光年!
    一項觀測表明一顆新發現的外星行星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星球!堪稱地球2.0!據消息稱,這項發現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2018年11月退休的克卜勒(Kepler)所收集的數據,科學家們在分析這些數據時,剛剛發現了一顆隱藏的宜居星球:一個地球大小的世界,科學家猜測可能有能力支持我們所知的生命。
  • 科學家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中發現,又一顆系外類地行星
    用我們目前的技術,更大的行星更容易被發現,但科學家們懷疑,也有很多類似地球的行星。天文學家分析了來自克卜勒任務的數據,發現了這樣一顆幾乎從裂縫中墜落的行星,它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類似地球的行星。這顆被稱為Kepler-1649c的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300光年,從銀河系的角度來看,地球幾乎就在地球的隔壁。2018年,克卜勒在燃料耗盡後關閉,以穩定其方向。
  • 美國科學家:為何15億光年外的天體,不斷向中國發射神秘信號?
    我們希望在宇宙中找到其他行星和星系。美國科學家:為何15億光年外的天體,不斷向中國發射神秘信號?美國天文學家宣布了一項數據,在距離我國15億光年遠的天體不斷向地球發送神秘信號。中國已經在5年中已收到26次。它想告訴我們什麼?
  • 150光年外!科學家首次發現極端公轉周期的雙星系統!
    這一發現對複雜的多恆星系統中的行星形成具有重要意義。這項研究使用智利的ALMA(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來觀察19個圍繞著較長周期軌道的雙星的原生行星盤,而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12個已知的擁有不到40天周期的系外行星的雙星盤。
  • 天文學家首次:直接觀測到「行星」誕生,距離我們才520光年!
    領導了這項研究的法國PSL大學巴黎天文臺安東尼·博卡萊蒂說: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但對它們是如何形成的知之甚少,行星是如何在年輕恆星周圍圓盤(原行星盤)中誕生的,比如AB Aurigae,因為冷氣體和塵埃聚集在一起。在新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甚大望遠鏡新觀測結果,為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這一過程提供了關鍵線索。
  • 355光年!科學家發現一顆異常恆星,外星人在亂倒核廢料?
    在距離地球355光年的半人馬座裡,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成分異常的恆星,外星人可能在那裡活動。科學家展開了聯想,這些東西會是什麼?會是行星嗎?但是克卜勒望遠鏡沒有發現行星的蹤跡。不久前,賴特再次放出話來,在距離地球355光年外的半人馬座裡,就有外星人留下來的蛛絲馬跡,他們正那裡「倒垃圾」。成分古怪的恆星
  • 科學家證明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
    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科學家以強有力的證據證明,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這顆超級地球是一顆冰質行星,其質量是地球的3倍多一點。這顆新發現的超級地球被科學家稱作Barnard's Star,在圍繞著一顆亮度僅為太陽亮度3%的紅矮星運轉,其運轉周期為233天。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你看除了冥王星以外,我們還在海王星軌道外,也就是柯伊伯帶附近發現以上的一些矮行星。如果不貶冥王星的話,太陽系的行星數量現在已經飆升到了兩位數了。所以說就目前我們所知,按照我們對行星的新定義,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不過,喜歡天文學的你應該也聽說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又一顆類地行星被發現,與地球極為相似,距離我們100光年
    基於多種原因,人類開始衝出大氣層放眼宇宙,探索地球的起源,宇宙的奧秘和外星球生命的存在。在遙遠的未來,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人類不得不離開地球,我們可以搬到哪呢?科學家們先是在太陽系中尋找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儘管類地行星有好幾個,但都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被科學家們所最終剔除了。依照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即使人類穿上了太空衣,在太陽系中的這些類地星球上也是無法生存的。
  • 距離不到1光年?科學家稱:太陽系邊緣可能藏著一個「古代黑洞」
    科學家們擔心一個古老的黑洞會吞噬地球,而且距離地球不到一光年。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和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發表的這篇新論文表明,之前被認為是太陽系邊緣一顆看不見的行星,實際上是一個古老的黑洞。
  • 31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會是人類第二個家嗎?
    NASA在一個距離地球31光年的M型紅矮星GJ357系統中發現了3顆行星。其中,GJ357d行星因處於星系宜居帶而尤受關注。NASA又發現「超級地球」 或可孕育生命據CNN報導,當地時間7月31日,NASA宣布,他們的系外行星探測衛星(TESS)在距離地球約31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級地球」。該行星位於星系宜居帶,表面可能有液態水。科學家們把這顆「超級地球」命名為GJ357d。
  • 距地球4光年外,科學家卻擔心其他文明存在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宇宙中出現,科學家們開始嘗試尋找地球外行星上的人類可以居住的地球,即地球2.0版,在這種情況下,未來人類在宇宙中進行星際遷移是必然的趨勢,而能夠允許生命在這些地球上轉移的大前提是,找到正確的第二個地球。正當科學家們忙於研究時,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距地球僅4光年的行星,它擁有適宜人類生存的環境,非常適合人類進行星際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