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曉中國臺灣歷史上有這樣一部電影
籌劃時間最長
投資額度最多
大量非專業演員參演
周杰倫借錢給劇組雪中送炭
網友評論是臺灣版《勇敢的心》
大名鼎鼎的徐若瑄、温嵐甘願打醬油飾演配角
監製吳宇森點評說:它是中國臺灣迄今為止第一部「史詩級」電影。
該片正是《賽德克 巴萊》。 2000年完成電影創作,2011年才搬上熒幕,整整12個年頭。總計投資約七億新臺幣(折合1.4億元人民幣)。在所有兩萬名演員中,扮演主角的林慶臺、馬志翔等人都是非專業演員 。在寶島電影市場不景氣的當年,該片拿下驚人票房數據還輕鬆斬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項。
各位看官,稍安勿躁,故事且聽我細細道來。
賽德克人世代漁獵,在他們的意識中,一個男子只有經歷過誓死捍衛部落、殺戮敵人、保護部落等歷練後,才能在額頭與下頦刻上紋飾。
女子則要掌握複雜的編制技巧,才能在面頰紋上圖騰。
他們才能成為賽德克巴萊(譯為真正的人)。因為有祖靈觀,賽德克人並不懼怕死亡,認為作為一個勇士死去,所有的祖靈會在彩虹橋另一端迎接他,這樣勇士反而有了神靈的力量,來守護自己的部落。「守橋的祖靈說:來看看你的手吧!男人攤開手,手上是怎麼也揉擦不去的血痕——果然是真正的男人呀!去吧去吧,我的英雄!你的靈魂可以進入祖靈之家,去守衛那永遠的榮譽獵場……」。
他們世世代代在這裡生息繁衍,除了用獵物與外界進行少量的鹽鐵交換以外,基本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同時也保留出草這樣的習俗,所謂出草就是獵取敵人首級的行為。由於原住民的生產方式非常落後,所以對資源的依賴程度非常高,他們經常展開對森林土地這樣資源的爭奪,所以能否儘可能地消滅爭奪者,減少他們的人口,尤其是減少他們青壯年的人口,於是出草習俗就此產生。
馬赫坡社是賽德克族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落,社群頭目莫那·魯道高大魁梧、驍勇善戰,是遠近聞名的勇士,素來為部落眾人以及周邊一些部落所敬服。
導演在這部電影開頭為他精心設置了一個孤膽英雄的形象。年輕的莫那·魯道跟隨族人穿梭在原始森林打獵,一隻山豬被射殺後,另一部落的野蠻人前來爭搶野豬,於是兩個部落的人互相射殺,莫那魯道勇猛過河,砍下對方兩個人頭,追隨落水的山豬竄入河流,水性過人的他在對方多人的追殺下仍安全脫身。
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清朝政府被迫與日本明治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並痛失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
日本人對臺灣山區的森林和礦產早覬覦已久,進入臺灣後,便向山間的資源踏之以貪婪的鐵蹄。無奈山地崎嶇,地形險惡,無法展開大部隊作戰,日軍的新式武器在這裡全無用處,原住民則憑藉地形熟悉的優勢不斷地與日軍周旋,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狡猾的侵略者多次進剿,並且採取了以夷制夷的政策煽動部落仇殺,廢九牛二虎之力佔據這片地區。
完成佔領後,日軍採取多種方法進行統治,首先進行了嚴密的警察制度,將山地警察駐在所建在每個部落聚居地附近,並且賦予這些警察極大的權力,便以震懾原住民。其次採取懷柔政策,邀請各部落頭領到日本參觀,向他們展示日本發達的工業和強大的軍力,藉以達到威懾的目的。再者採取同化政策,強行禁止出草習俗並沒收原住民的武器,向他們進行日本化的教育,並且吸收原住民中的精英加入日本警察隊伍。同時要求當地警察娶當地族人的女兒為妻,進行通婚。
日本當局認為實行恩威並施的政策就可以永遠消除原住民的反抗,自己便可以高枕無憂了。這些政策在大量的資源投入下頗有成效。當時,霧社建有可以媲美日本本土城鎮的公共設施與機能的市鎮,霧社的原住民大多可以憑藉簡單的日語與日本警察和教師溝通。但是這些措施並沒有真正達到他們想要取得的後果。日本警察總是以高等人自居,將霧社原居民視為低等的生蕃,不僅沒有平等對待,反而任意打罵侮辱。日本採取所謂文明的教育強迫原住民改變千百年的風俗習慣,反而更加激起了他們的不滿。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一團和氣,其實,仇恨的種子已經悄悄埋下,只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它就會破土而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