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是競技武術的重要表現形式,是武術重要的組成部分。現代散打的起步較晚,在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後,已經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體育競賽項目。現代拳擊作為奧運會項目,不論是在歐美國家還是亞洲國家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通過對比散打和拳擊的多個方面,吸收借鑑拳擊運動在發展過程中的優勢和長處,以期為弘揚我國優秀民族文化、推動散打運動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散打運動和拳擊運動的文化起源比較
散打又被叫作散手,在古代,這種徒手搏鬥有更多的名稱:角力、手搏、白打、打擂臺等。散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人們為了繁衍生息同惡劣的生存環境作鬥爭,形成原始搏鬥。隨著生產力和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搏鬥技能也得到了發展。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武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大量的武術論著出現,並形成了一定的理論框架體系,徒手搏擊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發展,踢、打、摔、拿各項技術全面豐富。1979年,在國家體委的推動下,散打被列入競技體育項目,並且開始完善賽制和規則,進行大力推廣。
拳擊運動歷史悠久,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生存和競爭,最早見於歷史記載是公元前四世紀的埃及。大約在公元前十七世紀,拳擊運動經過地中海的克裡克島傳播到古希臘。隨後在古羅馬,因為當時歐洲各地騎士體育的開展,抑制了拳擊運動的發展。直到公元十七世紀末,拳擊運動在英國才復興起來,並制定了統一的規則,設計出了拳擊手套、護具等器材,奠定了現代拳擊運動的基礎。
散打運動與拳擊運動的民族文化比較
散打從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武術項目中發展而來,是在中國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逐漸產生的,因此它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散打的招式都體現到「散」字上,在對抗中有很大的靈活性。
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思想,是追求「道」的最高境界,提倡「中庸和諧」的價值觀念,陰陽五行的文化內涵,在傳統文化下成長起來的散打運動形成了習武要以德為先的精神,崇尚武力並不是為了爭強鬥勝,欺凌霸弱,而是以修身養性為本,在自我修煉中來完成對人生理想、人生價值最高境界的追求。
拳擊在西方文化的薰陶下產生,由於西方民族文化對外在、局部、微觀、個性的東西比較重視,所以其開性更強。競爭是西方民族文化賦予拳擊的核心和本質,它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戰勝對手,處處體現著對力量的崇敬和對競爭的讚美。通過對自身潛能的挖掘,讓身心得到發展。因此拳擊運動成為西方人實現自我價值,證明自我價值的重要方式。
散打運動和拳擊運動的服飾特點比較
散打錦標賽運動員比賽時,需雙手佩戴標準拳套,穿無袖、圓領、無門襟,並且左胸前標有「中國武術協會」會徽的上衣;及褲帶為黃色、左下方印有「中國武術協會」會徽的短褲(能遮住半截大腿)。散打職業賽事,運動員赤裸上身著短褲。
散打錦標賽運動員著裝
在散打運動開展的初期,也使用了護頭、護胸、護襠、護腿等護具,隨著我國散打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也為了更好地同國際其他格鬥類項目接軌,散打取消了部分護具。
散打職業賽事運動員著裝
業餘拳擊運動員比賽時,需雙手佩戴標準拳擊手套,下身穿短褲,長至大腿中上部;上身穿背心,如果背心顏色相同,則必須用醒目的顏色標出腰帶線,腰帶標誌線寬10釐米。運動員必須穿軟底無跟的平底靴或鞋。不同於職業拳擊運動員,業餘拳擊運動員比賽時須穿戴護頭、護齒、護襠等護具。
業餘拳擊運動員著裝
散打運動與拳擊運動的場地特點比較
散打錦標賽的最初比賽場地,是一個長8米、寬8米、高0.6米的木質結構擂臺。場地上鋪有軟墊,並用帆布單覆蓋軟墊。場地中心畫有直徑為1米的陰陽魚圖。場地邊緣有0.05米寬的紅色邊線,場地四邊向內延伸0.9米處標有0.1米寬的黃色警戒線。場地下面的四周用軟的保護墊做防護。現在錦標賽場地已進行很大優化,散打王等職業賽事採用現代圍繩擂臺。
散打錦標賽場地
拳擊比賽場地按照國際錦標賽的規定,最大不超過6.10米見方,非國際錦標賽的比賽可以使用不同的拳擊臺(從4.90米到6.10米見方)。拳擊臺四周有圍繩保護。在比賽場地中會設置另外一個臺階在中立角處,來提供給場外醫生和臺上裁判使用。用厚0.05米至0.07米、寬0.2米的軟護墊,設置在拳擊擂臺的角落處,軟護墊顏色分別為紅色、藍色和白色。
拳擊比賽場地
散打運動與拳擊運動的技術特點比較
散打運動中最主要的三種技術動作是「踢、打、摔」,散打將拳法、腿法、摔法等充分結合,常見的拳法有:衝拳、貫拳、抄拳、鞭拳等。在實戰中由於拳法的速度快、靈活多變,在中距離的對抗中配合步法可以起到快速擊中或擊倒對手的作用。
散打中的腿法也十分豐富,主要有:正蹬腿、踹腿、鞭腿等,多種腿法可以相互組合,形成獨特的進攻方式,它的攻擊距離長,攻擊範圍廣,攻擊力量大,能夠給予對手沉重的打擊。
摔法作為散打基本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自己的技術特點,擁有速度快、隱蔽性強、能夠一招制敵的優勢。散打的各種技術可以相互組合,展現出較強的自由性,不拘泥於固定的招式與套路,在比賽中做到遠踢、近打、貼身摔,各種招式巧妙使用,體現了散打靈活多變、以巧取勝的技術特點。散打王比賽開放了膝法,採用減分制,鼓勵運動員積極進攻。
拳擊運動是兩人通過拳頭的對抗,對體能、技能和心理進行的較量。拳擊的主要技術方法有三種,即直拳、勾拳、擺拳。直拳的路線短、速度快,可以從正面快速打擊對手,也可以配合步法從側面進行攻擊。
擺拳從對手的側面進行攻擊,攻擊時,拳像彈簧一樣蓄力發出,力量十分巨大,但是出拳的路線較長,動作幅度較大,容易被對手察覺,所以擺拳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勾拳的使用較為頻繁,出拳時手臂彎曲成90°,發力容易且力量大,旋轉半徑小速度快,可以從各種角度向對手展開進攻。三種拳法可以通過組合進行靈活的變化,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組合拳。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觀點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樊卓益
責任編輯:十三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