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刻運動夏東:健身行業要賺「用戶來」的錢|價值年代

2020-12-15 新商業情報NBT

我們認為真正要把健身行業改造好,一定是網際網路的、零售的、健身的三方面的人才融合在一起,才能推動這個行業持續健康發生變革。

整理 | 龐夢圓

11月19日下午,在三聲「第五屆中國新文娛·新消費年度峰會」上,受邀參加的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發表主題演講《賺「用戶來」的錢》,講述樂刻的S2B2C發展邏輯,以及該邏輯對傳統健身行業商業模式的改變。

樂刻運動創立了以月付制、24小時、無推銷、智能化為核心的小型健身房模式,2015年成立至今已在全國開出300間直營店,200間合伙人門店。夏東表示,「通過把年卡制度變成月卡制度,健身行業根本的商業路徑發生了變化,從營銷導向變為運營導向」,他認為,「中國健身行業缺的不是需求,而是供給」。

以月卡、突出教練的價值、團操引流、24小時制等方式,樂刻逐步完成對健身行業供給端的改造和重新定位,大幅提高用戶到店率與續訂率,將健身從「賺用戶不來的錢」轉向「賺用戶來的錢」。

現在,樂刻正進入自身平臺化運營的3.0時期,用S2B2C邏輯重新定義服務、定義標準化,帶動整個健身行業的變革。

以下是《新商業情報NBT》(微信公眾號ID:newbusinesstrend)根據嘉賓演講整理的內容: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樂刻運動的夏東,今天下午的幾場分享都特別有意思,我這一Part跟大家講講肉體相關的事情,我們看看美好的肉體是怎麼煉成的。

題目叫「賺『用戶來』的錢」,這個題目稍微解釋一下,不是賺用戶的錢,是賺「用戶來」的錢。大家可能覺得有點奇怪,難道不是每一個行業都是賺「用戶來」的錢嗎?難道還有一個行業賺的不是「用戶來」的錢嗎?

在健身領域賺「用戶來」的錢確實是一個有挑戰的話題。我在這裡簡單做一個採訪,在座各位有多少人曾經辦過健身卡,能不能舉個手我看一看?

70%以上。

有多少人辦了卡之後一年去了超過10次?

我看只有20%。

這就是中國健身行業過去面臨的非常突出的問題,也是為什麼我跟大家匯報的題目叫做賺「用戶來」的錢,也就是說,我們這個行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相當多的俱樂部是在賺「用戶不來」的錢。

是不是健身行業的創業者出發點不好呢?我認為也不是,健身行業大多數的創業者初心是好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我們覺得是過往健身俱樂部的商業模式在有些地方值得探討。

樂刻運動2015年創辦,2015年健身俱樂部的卡都非常貴,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地方年卡賣到八千到一萬塊,對很多人來講做出這樣的消費決策不是容易的,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必須要加大營銷的力量,派顧問跟你做深度的溝通,說服你辦這樣一張卡,然後他拿高額的提升。

但大部分企業做好了一件事情,很難做好另外一件事情。當顧問說服您掏一萬塊錢辦了這張年卡,拿了提成以後,他要做的就是說服下一個人。大家知道健身是反人性的,很難有人靠自己的堅持去對抗這種人性。有人說教育也是反人性的,但健身的反人性比教育要更嚴重,因為教育只是反學生的人性,買單的是家長,健身不一樣,我們要一直對抗自己的惰性。所以在傳統商業模式下,久而久之就變成賺「用戶不來」的錢。初心不是如此,但久而久之會變成如此。

當年艾瑞有一個數據,說在中國健身俱樂部的辦卡記錄裡面,只有10%的卡是續卡,90%是新卡,也就是健身行業續費率不到10%。我們當時覺得這是一個可以探討的點,所以在樂刻創辦的時候我們確定了兩個原則:

第一,我們要做90%的人的生意,只有這樣才能變成一個大生意;第二,我們一定要賺用戶「來」的錢。沒有任何一個行業靠賺用戶「不來」的錢能夠成長出大公司,能夠有未來,沒有任何一個企業靠賺用戶不來的錢能夠長治久安,能夠可複製、可發展、可擴大、可持續。

願望很美好,我們怎麼幹呢?我們做了這樣幾個改變。

第一點,大家都知道健身其實做的是周圍一公裡人的生意,它的獲客半徑通常在一公裡,最多兩公裡。我們自己的數據顯示,樂刻80%的用戶來自於周圍一公裡,也就是說三千平米的健身房和300平米的健身房獲客半徑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健身房改成三百平米,如此一來成本下降90%,至少80%。成本的下降使得商業模式的改造具備可能。

第二點,我們把年付制改成月付制,樂刻運動主要賣月卡。這個改變主要基於兩個考慮:

首先,從年卡變成月卡之後,用戶的決策門檻大幅降低。我們剛進北京的時候199塊錢一個月,客戶可以無限次地來,我們認為這對90%的人來說都沒有決策成本,你上當也就會上一個月的當。

其次,年卡主要靠營銷,月卡主要靠運營。很多大型俱樂部3-4年就會遇到經營上的挑戰,為什麼?因為周圍的新用戶都買過卡,而這些用戶因為不來又不續卡。如果大型俱樂部3到4年會面臨經營的挑戰,那麼我們如果不運營客戶3-4個月就會面臨挑戰。因此,年卡變月卡帶來的是企業運營的本質變化,從營銷導向變成了運營導向,我們要做服務,做運營,做內容。

第三點,我們主打團操。中國有大量的健身小白進入俱樂部,但大家靠自己舉鐵建立運動習慣是比較艱辛的,因此,我們把團操做成樂刻俱樂部的核心內容,讓老師帶領一群女生去跳操,出汗。一群人跳操,還有點小社群感,容易堅持,這樣就慢慢能夠養成健身習慣。任何地方女生多的地方男生一定會多,這樣下來我們客戶的男女比例一定會從1:9變成1:5。

同時,我們讓教練成為舞臺的中心,讓教練安心安意為用戶服務,而不是推銷。

最後,我們把健身房做成24小時制。我們的數據顯示,樂刻晚上11點到早上8點來鍛鍊的人佔整個人群的6.8%。做過零售的朋友可能都知道,6.8%的坪效提升是很重大的,Costco作為全球最優秀的零售公司,它的淨利潤大概也就只有7-8%,我們通過24小時制,使得我們的坪效提升了6-7%。

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

這樣幾個改變之後,2015年5月底,我們在杭州一座寫字樓開了第一家門店。當時上樓還需要先登記,保安刷卡才能上去,跟現在的差別就是不用掃健康碼和戴口罩。這麼不方便的情況下,我們第一個月的會員達到了500人。當時我們就覺得,在中國做健身不是沒有需求,只是沒有好的供給。我們要把健身行業的商業模式從主要賺用戶「不來」的錢,變成主要賺用戶「來」的錢,讓用戶在這裡養成健身習慣,提升去健身房的樂趣。

按照這樣一個邏輯,我們過去幾年開了接近300間直營店,2018年開始開樂刻的合伙人門店。從我們的數據可以看到,凡是開了樂刻健身房的地方,周圍健身的滲透率都會提升3-4倍,平均每個用戶每個月來8-9次,遠遠不是大家了解到的過去行業的現狀。當然,健身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8-9次只是一個平均數,現在還不能做到每個用戶都來8-9次。

由此我們認為,經過五年的努力,在樂刻的體系內基本完成了整個健身行業最底層商業邏輯的改造。

然而一開始,樂刻最想做的其實是用戶、教練和場地相互匹配的平臺。整個2015-2020年間,我們一直沿著平臺化的路徑在推進整個樂刻商業模式的變化。2015年我們供給端的改造主要從賺「用戶不來」的錢到賺「用戶來」的錢,這樣的運營模式只能叫平臺化1.0,是場館的直營+教練的平臺化調度 。

2018年我們的直營店實現規模化以後,開始做合伙人店。到現在,兩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在全國有200家合伙人門店,回報情況都非常良好。這個階段的運營叫平臺化2.0。

今年,我們進入平臺化3.0時期,我們邀請存量的大型俱樂部搬到樂刻平臺上來,對其商業模式做全方位改造,年卡變月卡,也把他們的商業邏輯從賺「用戶不來」的錢變成賺「用戶來」的錢。

現在我們最核心的事情就是定義教練、定義服務、定義標準化的體系,讓健身行業變得真正有生命力,真正長治久安。我們覺得整個健身行業的服務水平目前整體上還處於前工業時代。

我們整個的商業邏輯可以用S2B2C做一個濃縮,也就是說樂刻是要做S,這個B是我們的門店合伙人,我們的店長,是我們有經營意識的教練,以及我們的俱樂部,S跟B一起來為C服務,S2B和S2C的部分是我們平臺化的部分,B2C的部分就是零售的部分。我們認為真正要把健身行業改造好,一定是網際網路的、零售的、健身的三方面的人才融合在一起,才能推動這個行業持續健康發生變革。

最後我們想說,剛才幾位嘉賓演講中都提到了不確定性,提到了存量跟增量,對此我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健身行業未來10到15年一定是一個持續增長的行業。這裡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確定性,一個是增量市場。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賽道。

謝謝大家,這就是我的分享!

相關焦點

  • 樂刻聯合創始人夏東:健身行業冰火兩重天,公司要賺「用戶來」的錢
    疫情影響下,健身行業冰火兩重天的局面變得更加明顯。 一方面,健身房門店經營不善、閉店跑路的事情不斷發生,許多中小健身品牌的生存狀況變得更加艱難。另一方面,以樂刻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健身企業,仍在逆勢擴張,為健身行業帶來新生力量。
  • 樂刻運動全面開放數智賦能平臺,健身迎來新十年
    賺「用戶來」的錢中國商業健身俱樂部通常採用預售的方式,綁定消費者一年甚至多年的消費選擇,這不僅造成了高額會費抬高大眾健身門檻的局面,也導致行業現金流模式根深蒂固——預付費模式雖然讓健身房快速回本,但後續的長期服務讓健身房盈利能力下降。
  • 樂刻運動躬身入局 5年布局500+店面其實不是為了開店!
    但在體育行業誰才是領頭羊呢?在健身人口滲透率僅為4.9%的中國,健身行業實體門店閉店風潮還未平息的時間段,樂刻運動入局了。借用去年跨年時很熱的一個詞「躬身入局」,這對這家創業團隊都是網際網路行業背景的企業而言,真的是再貼切不過。 「我們最初開店其實不是為了開店,而是很多人並不相信我們能夠幫助店面提高效能獲得長遠的發展。」
  • 中國健身業頑疾纏身30年,能否借產業網際網路開啟新未來
    在12月10日剛剛結束的「共赴健身新十年——樂刻數智賦能平臺開放」發布會上,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並且宣布將開放「數字賦能」平臺,攜手商業俱樂部共同改善健身行業。不管是傳統健身房的運營思路改革,還是新型健身平臺的開放嘗試,網際網路能為中國健身行業帶來改觀嗎?
  • 樂刻全面開放數智賦能平臺,助力健身產業數位化改造升級
    行業認為,大型俱樂部已經開始認知過去商業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了,並開始積極嘗試。「樂刻創辦時就確定了兩個原則,第一個我們要做90%人的生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變成一個大生意;第二個我們一定要賺『用戶來』的錢,沒有任何一個行業靠賺用戶不來的錢能夠成長出大公司,能夠可複製、可發展的擴大。」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說。
  • 行業規模第一,樂刻如何把健身做成性感生意
    小而美能不能賺到錢,也成為同行關注的焦點。2017 年,在懶熊體育舉辦的上海嘉年華活動上,傳統高端健身房代表、以賣年卡為商業模式的威爾斯健身董事長王文偉和韓偉有過一次對話,他表示對樂刻的網際網路思維不是很懂,也不知道他們怎麼賺錢,堅信健身產業大部分是做現金流,「網際網路90%都是倒閉」。
  • 樂刻運動:全面開放數智賦能平臺 助力健身行業迎來新十年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 10日,樂刻運動在北京舉辦「共赴健身新十年——樂刻數智賦能平臺開放」發布會,宣布將近六年積累和研發的商業模式、數智平臺和運營能力全面對健身存量市場開放,幫助商業俱樂部改造升級,以期推動中國健身產業的數位化進程,提升健身業的經營能力。
  • 網際網路健身公司力推產業數位化,傳統健身房能否跟上步伐?
    記者 | 喬啟迪網際網路健身公司,正在改變這個並不能離開線下的行業。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0日,網際網路健身品牌「樂刻運動」宣布全面開放自主研發的數智賦能平臺,期望以此推動中國健身產業的數位化進程。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表示,賦能邏輯最關鍵的一點是在供應鏈端和運營端提供支持。「他的教練不夠,我們要給他提供教練,他的運營能力不夠,我們會派我們的經營顧問到駐紮到當地去提高他的經營能力。」對於樂刻的商業模式,外界常常提出疑問:這樣的健身房怎麼賺錢?
  • 99元包月,專注共享的樂刻運動想做健身房界的7-11
    甫一成立,樂刻運動還曾遭遇競爭對手僱人堵門、發抵制傳單,揚言要封殺的境況。而樂刻運動的第一家門店一周內就吸引了500個用戶,「每天開七八節課,幾乎場場爆滿,甚至有人特意駕車從錢塘江對岸來上課。」2個月的爬坡期後,第一家門店就實現了盈利。在2017年的一次活動上,威爾斯董事長王文偉和韓偉進行了一次傳統健身房和網際網路健身的「互懟」。
  • 樂刻運動獲億元融資 目標5000+健身房全球第一
    如果健身能夠像啪啪啪一樣充滿樂趣,那麼大家一定會去健身的,樂刻要讓運動快樂起來,並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在今天「億起動」全民健身共享經濟生態戰略發布會暨樂刻運動2017全球「5000+千店計劃」籤約儀式上,樂刻運動創始人兼CEO韓偉的一番話讓臺下笑聲一片。
  • 樂刻運動持續助力全民健身 入選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
    此次評選分「全民健身」「訓練備戰」、「賽事活動」、「體育產業」、「科技助力」、「文化宣傳」等幾個類型。樂刻運動作為線下健身場景供應商,入選「全民健身」突出貢獻獎。樂刻運動2015年成立於杭州,迄今已在全國16個城市開設超500家24小時、月付制、智能化健身房,平臺健身教練9000餘名,註冊用戶超500萬。
  • 樂刻全面開放數智賦能平臺,健身迎來新十年?
    巨大的差異下,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當下的健身行業,是什麼拉開了新舊能力之間的差距?賺「用戶來」的錢中國商業健身俱樂部通常採用預售的方式,綁定消費者一年甚至多年的消費選擇,這不僅造成了高額會費抬高大眾健身門檻的局面,也導致行業現金流模式根深蒂固——預付費模式雖然讓健身房快速回本,但後續的長期服務讓健身房盈利能力下降。
  • 樂刻全面開放體系賦能,能否解決困擾中國健身業30年的頑疾?
    賺「用戶來」的錢 中國商業健身俱樂部通常採用預售的方式,綁定消費者一年甚至多年的消費選擇,這不僅造成了高額會費抬高大眾健身門檻的局面,也導致行業現金流模式根深蒂固——預付費模式雖然讓健身房快速回本,但後續的長期服務讓健身房盈利能力下降。
  • 後疫情時代 網際網路健身平臺樂刻運動憑什麼逆勢而上?
    平臺優勢開始展現樂刻問世後,模仿者不少:24小時智能化、300平米的小型健身空間、月付制等等。但是,這並非樂刻的核心。樂刻運動創始人兼CEO韓偉在不同場合強調,樂刻是「服務新零售」的產物,本質是提升了健身服務運營和效率:「核心是產品力——服務足夠優質、產品足夠多、匹配效率足夠高。」
  • 樂刻運動創始人兼CEO韓偉:希望做對社會有價值的事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12月10日上午,「創新中國製造 培育消費動能」2020中國新消費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辦,樂刻運動創始人兼CEO韓偉發表了題為「新消費之新業態 健身房如何玩轉線上」 的演講。韓偉表示:「我們就是想做一件對社會有價值的事。」
  • 樂刻運動韓偉:死扛到底是唯一的選擇
    當下網際網路行業的主論調是第一種,但對於一些企業或者行業來說,危機只有危,沒有機。 韓偉說:並不是危險來了就一定有機會,要看有沒有做好準備。對於中小健身房,他仍不建議做線上,「趕鴨子上架」造成的結果可能是空歡喜、白忙活。對於沒有線上基礎,中小健身房的求生之路,韓偉有些無奈,言語中透露著「只能死扛」的意思。 運動健身產業,本就遊走在盈虧的邊緣線上,疫情更是讓其雪上加霜。
  • 樂刻運動張輝:小而美健身房更易與多業態交互跨界
    5月10日,由贏商網上海站主辦的商業地產行業高端沙龍《海上贏商匯》第18期,在天平路392號大蔬無界徐家匯公館成功舉辦。本期沙龍主題是:品牌全渠道跨界融合新思考。針對該話題,樂刻運動(需求面積:250-350平方米)中國發展部總裁張輝分享觀點認為,小而美的健身房或可成為多業態跨界合作平臺。
  • 樂刻運動入駐杭州蕭山信息港小鎮八期
    聯商快訊:9月14日,國內運動健身獨角獸企業樂刻運動正式入駐杭州蕭山信息港小鎮八期灣區數字公園,開啟全新發展篇章。據悉,樂刻運動成立僅五年已成長為全球排名第五的健身房品牌,在入駐信息港小鎮後的第二個五年計劃,企業將持續發力數字業務,積極探索「線上線下」雙棲發展的數字健康新模式,通過打造健身學院、運動健身直播基地,提升全民健身滲透率,影響更多人健康運動。
  • 每年一個億,十年培養十萬健身教練,樂刻運動想幹什麼?
    當健身行業在過去一年迎來「寒冬」——投訴持續增長,服務口碑暴跌,社會信任度持續下滑,各種新興健身平臺和各類健身教練良莠不齊,甚至有不少健身品牌退出市場的大背景之下,樂刻運動卻以一種「相對激進」試圖解決眼前的難題。為什麼要「拯救」健身教練?
  • 樂刻運動牽手健身器材商 引進國內獨家搖擺飛輪車
    如今,這已經成為都市新新人群的潮流運動,也成了各大健身房蜂擁而起的「必爭之地」。  近日,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智能健身平臺樂刻運動宣布,與國際知名健身器材商BH集團展開戰略合作,在旗下新店北京新世界店開放場地共享,免費引進BH品牌的健身器械,BH在亞洲首創的搖擺飛輪車也將獨家亮相其單車館,屆時,樂刻將成為亞洲區第一家引進搖擺動感單車的24小時健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