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第三人民醫院外二科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鏡下腹股溝嵌頓疝修補術

2021-01-09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昌磊 通訊員 劉順寧 青島報導

  近日,一位老人捂著肚子來到平度市第三人民醫院外二科,不明原因的腹痛讓他直不起腰來,醫生任勝軍查體後,馬上就給出了「腹股溝疝並嵌頓」的診斷。

  據悉,這位老人「疝齡」長達20餘年,疝內容物不能還納12小時,腹部CT可見右側腹股溝區明顯腹壁缺損並腸管突出,部分腸管擴張積液,腹腔內少量積液。醫院外二科主任馬學雷當機立斷,立即給患者實施腹腔鏡下嵌頓疝復位並無張力修補術:術中發現患者小腸約30cm突出,給予從內側牽拉和外側輕柔按壓,將腸管拖入腹腔內,小腸呈暗紅色,顏色光澤還好,腸蠕動存在,復位後觀察疝囊位於腹壁下血管內側,考慮患者直疝。臨床上直疝嵌頓的比較少,該患者腸管復位後,疝囊仍較大,考慮膀胱或者腹膜外脂肪瘤疝出,游離疝囊後發現伴有腹膜外巨大脂肪瘤同時疝出,給予患者一期行腹腔鏡下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患者術後恢復順利,術後3天出院。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可以同時探查腹腔內其他臟器情況,並且患者可以同時處理腹股溝直疝、斜疝和股疝一起修補,即使只有一種疝,手術後可以防止其他兩種疝的復發。腹腔疝修補術,患者術後基本無痛、術後恢復快,有著比傳統開放手術難以比擬的巨大優勢。」馬學雷介紹說。

  近兩年來,平度市第三人民醫院外二科團隊在馬學雷的帶領下,微創技術發展迅速,已成為外科手術的主流,此次腹腔鏡下腹股溝嵌頓疝修補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平度市第三人民醫院外二科在微創技術應用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平度西北部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相關焦點

  • ...開創先例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成功完成女性雙側腹股溝疝腹腔...
    【援藏故事】醫術精湛 開創先例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成功完成女性雙側腹股溝疝腹腔鏡修補術 2019-09-23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遠市人民醫院完成 首例腹腔鏡下腹股溝 淋巴結清掃術
    近日,清遠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二區成功為一名陰莖癌患者實施腹腔鏡下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填補了清遠在該領域的一項空白,為粵北地區患者帶來福音。清遠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二區主任曾健文介紹,陰莖癌最早轉移部位為腹股溝淋巴結,陰莖癌患者區域淋巴結有無轉移、陽性淋巴結數目、能否根治性切除是影響患者生存率的決定因素。目前,泌尿外科大部分手術都可以用腹腔鏡來完成。
  • 巧用妙方,長沙市中醫醫院成功為高齡患者實施腹股溝疝手術
    近日,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胃腸乳甲外科與麻醉科合作,利用區域組織麻醉配合局部麻醉,為兩位高齡且合併多種嚴重基礎疾病患者,成功實施了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4 月 15 日下午,陳嗲嗲突然出現左側腹股溝、陰囊內劇烈疼痛不適,於當地醫院就診後,診斷為左側腹股溝嵌頓疝,且無法復位,急需手術治療。經朋友推薦,陳嗲嗲急忙轉入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胃腸乳甲外科,科室副主任劉斌、主治醫師譚永華接診,經認真研究病情,與麻醉科溝通會診後,認為患者可在區域阻滯麻醉配合局部麻醉下實施手術。
  • 我軍在海拔4500米高原成功開展首例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
    保健康就是保戰鬥力我軍在海拔4500米高原寒區成功開展首例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11月12日,經過40分鐘的緊張手術,由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指派的專家組成員,在4500米完成一例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
  • 我院肝膽胰疝外科疝專業進展
    點擊左上方「焦作市人民醫院」關注我們 焦作市人民醫院肝膽胰疝外科(原普外三區),為焦作市醫學重點學科,主要擔負我市普外科急重症,疑難病例處理,以及肝臟、膽道系統、胰腺、疝專科化診治,在豫北地區享有盛譽,是我市較早開展腹腔鏡微創手術及無張力疝修補術的科室,技術成熟
  • 婦科成功實施自行外陰惡性黑色素瘤腹腔鏡下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
    2015年1月,省人民醫院首例自行外陰惡性黑色素瘤腹腔鏡下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成功實施。外陰原發性惡性腫瘤是女性一種十分少見的腫瘤,佔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3%-5%左右。手術治療是外陰惡性腫瘤的首選治療方法。
  • 論著|股疝修補術的臨床療效分析——李贊林 賽米·賽買提等
    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02例股疝患者的臨床資料;男13例,女89例;年齡為(65±9)歲,年齡範圍為31~91歲。患者根據《成人腹股溝疝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年版)》標準施行急診手術或擇期手術。手術方式為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TAPP)、McVay修補術或開放腹膜前間隙補片修補術。觀察指標:(1)術中及術後情況。(2)隨訪情況。
  • 31歲小夥子被腹股溝疝「拍了拍」
    可是最近,他感覺有輕微的墜脹感,尤其是前兩天感冒咳嗽,疼痛感明顯增強,於是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普外科三病區(微創中心)就診,醫生考慮其為腹股溝疝收治入院。根據小章的實際情況,微創中心團隊為小章施行全麻腹腔鏡下行腹膜前修補術(TAPP),術後第三天小章康復出院。01什麼是疝?
  • 靖邊縣人民醫院開展首例腹腔鏡下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靖邊縣人民醫院開展首例腹腔鏡下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 患者因諸多顧慮,7年中斷斷續續在私人醫院就診,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 勿以「疝」小而不為 久「疝」不治後患無窮(圖)
    手術實施中(鍾樂 供圖)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鍾 樂報導:鄔先生半個月前,突然發現左腹股溝處有一包塊突出但漸漸地腫塊慢慢變大了,疼痛也明顯加重,最後實在痛得熬不住了,便到贛西醫院外一科就診。  贛西醫院外一科副主任劉檢明為鄔先生進行檢查後,最終確診為:左側腹股溝斜疝。由於時間長,疝氣加重明顯,現在已經發生了疝氣嵌頓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否則將會有腸管壞死的風險。  科室經過討論優選最佳治療方案,決定為鄔先生全麻下行「腹腔鏡左側腹股溝斜疝無張力性修補術」。
  • 10000例成功手術給出答案
    慌張的張女士立刻帶著小嘉來到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就診,經過兒外科主任周小漁醫生的詳細檢查,診斷孩子身體上的塊狀小包就是小兒疝氣。周主任利用腹腔鏡微創技術為小嘉實施了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紮術,從住院到出院僅用48小時,手術切口小,恢復快,術後瘢痕小,手術效果較佳。
  • 10000例成功手術給出答案,一個周末搞定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是小兒外科常見病之一。 兒童腹股溝疝的發病率為1%或更多,在早產兒中更超過21%,一般男孩發病率是女孩的10倍,早產兒、剖腹產兒則更高,單側或者雙側都有可能發生。
  • 腹部「鼓包」20年,濰坊市中醫院專家為九旬老人成功解決嵌頓疝
    成人疝一旦形成,就好比衣服上有了破洞會越來越大一樣,無法自行癒合,只會越來越嚴重,逐步影響生活乃至威脅健康。94歲老人小腹長了個「鼓包」拖了20年近日,94歲的李大爺兩天前突然肚子痛,噁心嘔吐,無法排便,並伴有明顯疼痛,但老人仍不願來醫院就診,在家人的督促下來到濰坊市中醫院疝和腹壁外科就診。
  • 成年人不容易,治癒腹股溝疝有且只有1種方法
    腹股溝斜疝是最常見的腹外疝,發病率約佔全部腹外疝的75%~90%,佔腹股溝疝的85%~95%,多見於兒童及成年人,尤其多見於老年人。因為腹股溝疝引起嵌頓的很少,所以很多人忍著不說不看也不管。這種做法顯然危險,腹股溝疝如果不治療會怎樣?總局邀請醫大咖——普外科主任醫師夏加增為小特工和老探員進行科普。
  • 榆林三院:為90歲高齡老人擺脫巨型腹股溝嵌頓疝困擾
    近日,榆林市第三醫院綜合外科病區的一位90歲高齡老人臉上卻樂開了花,他將康復出院,如願回到兒孫承歡膝下、心心念念的家。患者(賀大爺)出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70多歲的時候家人發現左側腹股溝有一個腫塊,形如雞蛋,站立時鼓出來,躺下就不見了,起初子女帶著老人就醫,診斷為「腹股溝疝」建議手術治療,「我都這把年紀了,還開刀,反正沒啥不舒服,混一年是一年唄!」
  • 7小時7臺全國直播手術,聊城這家醫院腔鏡疝技術獲點讚
    ……6月20日,聊城市人民醫院東昌府院區肝膽疝外科主任姚明軍帶領團隊在7個小時內完成7臺腔鏡疝手術直播,向國內疝專業醫療同仁和群眾提供了精彩的手術實況在線展示,累計在線觀看人次超過4000,姚主任的精湛技術也引來了大家的一致讚揚。 此次直播的7臺腹腔鏡疝手術,包括TAPP、TEP術式,基本囊括了老年、中年、青年三種不同年齡階段的腹股溝疝。
  • 哈醫大二院成功完成納米碳導航下的外陰癌腹腔鏡下腹股溝淋巴結...
    人民網哈爾濱1月13日電 近日,哈醫大二院婦產科一病房張宗峰教授團隊在納米碳的導航下,成功為一名外陰癌患者實施了高難度的腹腔鏡下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及廣泛外陰切除術,手術更加精準、安全,保證了切除的徹底性,減少手術併發症的發生,恢復快,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生活質量。
  • 毓璜頂醫院普外兒外科於文濤:疝修補術今天住院,明天出院
    於文濤(左)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膠東在線1月6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人文關懷最重要的一點是提高病人在醫院的舒適度、滿意度。煙臺毓璜頂醫院普外科最多見的手術是胃腸道腫瘤的手術和各種疝的手術,對於腹股溝疝,目前大都採用日間手術,病人來了我們科室,住院、手術、出院等在48小時之內完成。」
  • 區中醫醫院:微創治疝氣,「疝」始「疝」終
    近日,一位年近70多歲的老爺子,發現下腹包塊突出3年多,考慮是腹股溝疝,老人家不願手術治療,下腹包塊卻繼續變大。某天老人家咳嗽後下腹包塊突發增大和疼痛第二天再到濟陽區中醫院醫院就醫時已出現腸管壞死,只能切除腸管和進行簡單縫合修補,面臨手術後又因傷口感染和腹股溝疝復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