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世界無花果博覽園遊客中心
中藥材產業基地
四川省金鐳鑄業有限公司高端零部件柔性生產線建設項目現場
經濟穩中向好、結構調整優化、改革不斷深化……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威遠縣踏著改革開放的時代鼓點,乘著振興發展的強勁東風,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交出一份來之不易的喜人成績單:地區生產總值從1949年的1734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1.11億元,再增加到去年的350.93億元。
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前行。威遠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優結構、增動力,揚優勢、補短板,朝著加快建設全省丘陵地區經濟強縣的目標加壓奮進。
發展新局面:
穩中有進砥礪前行
改革開放以來,威遠縣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由1978年的192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166.38億元,年均增長21.5%。今年1~5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3.8億元,總量在全市各縣(市、區)中排第一。從今年3月起,威遠項目投資支撐作用明顯,投資總量連續3個月居全市首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威遠縣委、縣政府始終保持接續發展定力,穩增長、促投資、抓項目……抓住經濟發展的關鍵節點,精準發力,一系列經濟政策舉措的實施成為穩住經濟發展大局的磐石。
70年來,全縣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來自縣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88年威遠地區生產總值為5.2億元,1998年為26.3億元,2008年突破100億元大關,2017年高達331.92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在全省各縣(市、區)中排第33名。
作為工業強縣、工業大縣,威遠縣充分利用資源,合理髮揮優勢,不斷發展工業,推動威遠經濟快速發展。2018年,全縣工業增加值為184.6億元,是1978年的471倍,年均增長17.1%。鋼產量、水泥產量分別是1978年的235倍和40倍。
農村經濟發展更加全面。2018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第一產業)增加值48.99億元,是1978年的95倍;糧食總產量33.6萬噸,是1978年的1.5倍。
現代服務業異軍突起。改革開放以來,威遠縣服務業增加值由1978年的0.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05.3億元,與1978年相比,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經濟結構優化: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每逢周末、節假日,威遠石板河景區、威遠世界無花果博覽園等地成為群眾休閒度假的好去處。2018年全縣接待旅遊628.4萬人次,同比增長15.5%。實現旅遊總收入42.2億元,同比增長23.2%。以旅遊為代表的社會消費,為威遠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威遠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產業結構看,服務業比重持續提升。縣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縣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由2017年底的14.3:61.1:24.6優化為14:56:30,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
從需求結構看,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消費市場持續繁榮,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09億元,增長13.4%,增速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從城鄉結構看,新型城鎮化紮實推進。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0.4%,比2008年末提高13.5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35個百分點。
經濟新常態下,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從空間格局看,威遠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形成全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以最具發展潛力、含金量更高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為主,表明實體經濟質量更高。
2018年,威遠縣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20戶,申請國家專利113件,與鋼鐵研究總院、四川大學等籤訂校(院)企合作協議31個。全縣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213.7億元,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6.9%;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86.2億元,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6.3%。
「十八大以來,威遠各部門按照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大力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改善需求結構,積極推進城鎮化,經濟結構加快調整,轉型升級勢頭良好。」威遠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製造產業、新食品醫藥產業逐漸發展成威遠的支柱產業,是威遠的新名片、發展的新引擎,必將推動全縣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
改革新成效:
革故鼎新釋放新動能
一直以來,威遠爭當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排頭兵」,為經濟發展帶來更加強勁的動力。
「『三十三證合一』後,既縮減時間精力,又節約成本開支,我們辦事更方便了!」7月4日,威遠同源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從審批人員手中接過「三十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時高興地說。
近年來,威遠縣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壓縮審批流程和時間,實行「三十三證合一」,將發改、公安、財政等11個部門(單位)的13個涉企證照事項整合到一張營業執照上。實行「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整個辦結流程提速80%。
自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威遠在取與舍、加與減、放與管的辯證統一中,破除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截至目前,威遠累計審議出臺專項改革方案12個,涉及醫療、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改革事項206項。為推動改革任務落地落實,威遠建立了專項改革方案「盯跟」機制、「重點目標、重點督辦」多層次考核機制、常態督促問責機制等,初步形成「縣委深改領導小組統籌決策、專項小組分塊抓總、牽頭部門主責實施、參與部門各盡其責、改革辦協調督促」的改革工作總格局。
今年以來,已出臺《2019年改革工作要點》《2019年度改革落實臺帳》,確定2019年度改革落實任務232項,連界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健全中等職業學校校企合作的績效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等改革試點穩步推進。基本完成縣級黨政機構改革,全縣設置黨政機構37個,完成人員轉隸408名。
一系列改革舉措的實施、一項項改革政策的落地,激發了創新發展的活力。
7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站在新起點,朝著新坐標,威遠縣四大班子領導將繼續帶領全縣人民,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咬住發展不放鬆,善破勇立、蹄疾步穩,以再造一個產業威遠為抓手,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全媒體記者 劉科志 實習記者 羅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