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穩致遠 破浪前進 威遠經濟持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2021-01-19 澎湃新聞

威遠世界無花果博覽園遊客中心

中藥材產業基地

四川省金鐳鑄業有限公司高端零部件柔性生產線建設項目現場

經濟穩中向好、結構調整優化、改革不斷深化……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威遠縣踏著改革開放的時代鼓點,乘著振興發展的強勁東風,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交出一份來之不易的喜人成績單:地區生產總值從1949年的1734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1.11億元,再增加到去年的350.93億元。

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前行。威遠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優結構、增動力,揚優勢、補短板,朝著加快建設全省丘陵地區經濟強縣的目標加壓奮進。

發展新局面:

穩中有進砥礪前行

改革開放以來,威遠縣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由1978年的192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166.38億元,年均增長21.5%。今年1~5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3.8億元,總量在全市各縣(市、區)中排第一。從今年3月起,威遠項目投資支撐作用明顯,投資總量連續3個月居全市首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威遠縣委、縣政府始終保持接續發展定力,穩增長、促投資、抓項目……抓住經濟發展的關鍵節點,精準發力,一系列經濟政策舉措的實施成為穩住經濟發展大局的磐石。

70年來,全縣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來自縣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88年威遠地區生產總值為5.2億元,1998年為26.3億元,2008年突破100億元大關,2017年高達331.92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在全省各縣(市、區)中排第33名。

作為工業強縣、工業大縣,威遠縣充分利用資源,合理髮揮優勢,不斷發展工業,推動威遠經濟快速發展。2018年,全縣工業增加值為184.6億元,是1978年的471倍,年均增長17.1%。鋼產量、水泥產量分別是1978年的235倍和40倍。

農村經濟發展更加全面。2018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第一產業)增加值48.99億元,是1978年的95倍;糧食總產量33.6萬噸,是1978年的1.5倍。

現代服務業異軍突起。改革開放以來,威遠縣服務業增加值由1978年的0.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05.3億元,與1978年相比,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經濟結構優化: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每逢周末、節假日,威遠石板河景區、威遠世界無花果博覽園等地成為群眾休閒度假的好去處。2018年全縣接待旅遊628.4萬人次,同比增長15.5%。實現旅遊總收入42.2億元,同比增長23.2%。以旅遊為代表的社會消費,為威遠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威遠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產業結構看,服務業比重持續提升。縣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縣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由2017年底的14.3:61.1:24.6優化為14:56:30,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

從需求結構看,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消費市場持續繁榮,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09億元,增長13.4%,增速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從城鄉結構看,新型城鎮化紮實推進。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0.4%,比2008年末提高13.5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35個百分點。

經濟新常態下,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從空間格局看,威遠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形成全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以最具發展潛力、含金量更高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為主,表明實體經濟質量更高。

2018年,威遠縣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20戶,申請國家專利113件,與鋼鐵研究總院、四川大學等籤訂校(院)企合作協議31個。全縣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213.7億元,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6.9%;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86.2億元,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6.3%。

「十八大以來,威遠各部門按照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大力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改善需求結構,積極推進城鎮化,經濟結構加快調整,轉型升級勢頭良好。」威遠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製造產業、新食品醫藥產業逐漸發展成威遠的支柱產業,是威遠的新名片、發展的新引擎,必將推動全縣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

改革新成效:

革故鼎新釋放新動能

一直以來,威遠爭當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排頭兵」,為經濟發展帶來更加強勁的動力。

「『三十三證合一』後,既縮減時間精力,又節約成本開支,我們辦事更方便了!」7月4日,威遠同源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從審批人員手中接過「三十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時高興地說。

近年來,威遠縣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壓縮審批流程和時間,實行「三十三證合一」,將發改、公安、財政等11個部門(單位)的13個涉企證照事項整合到一張營業執照上。實行「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整個辦結流程提速80%。

自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威遠在取與舍、加與減、放與管的辯證統一中,破除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截至目前,威遠累計審議出臺專項改革方案12個,涉及醫療、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改革事項206項。為推動改革任務落地落實,威遠建立了專項改革方案「盯跟」機制、「重點目標、重點督辦」多層次考核機制、常態督促問責機制等,初步形成「縣委深改領導小組統籌決策、專項小組分塊抓總、牽頭部門主責實施、參與部門各盡其責、改革辦協調督促」的改革工作總格局。

今年以來,已出臺《2019年改革工作要點》《2019年度改革落實臺帳》,確定2019年度改革落實任務232項,連界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健全中等職業學校校企合作的績效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等改革試點穩步推進。基本完成縣級黨政機構改革,全縣設置黨政機構37個,完成人員轉隸408名。

一系列改革舉措的實施、一項項改革政策的落地,激發了創新發展的活力。

7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站在新起點,朝著新坐標,威遠縣四大班子領導將繼續帶領全縣人民,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咬住發展不放鬆,善破勇立、蹄疾步穩,以再造一個產業威遠為抓手,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全媒體記者 劉科志 實習記者 羅藝 文/圖)

相關焦點

  • 內需助力「雙循環」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喬瑞慶認為,內需是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最堅實的基礎,不僅在目前穩定經濟基本盤中發揮支撐作用,而且在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中也要發揮關鍵作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內需在經濟增長中的地位將日益凸顯,也將持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 穿越風雨保持定力 推動北海經濟行穩致遠
    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較量中,北海廣大幹部群眾身上所展現的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精神風貌和臨危不懼、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是我們從容應對驚濤駭浪、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強大精神動力。    危難時刻顯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衝擊。
  • 放大經濟行穩致遠「向新力」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霍弗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鼓勵發展新個體經濟,開闢就業新空間。推動經濟行穩致遠,需要以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帶來更為強勁的「向新力」。
  • 穩字當頭 行穩致遠
    這個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憂是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這與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措辭「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相比,顯然更重了一些,2018年是「面臨」,開始遇到這個問題;2019年則是「加大」,就是說問題有所積累和發酵,需要更加注意。第二個憂是「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2018年用的是「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和「變局中危和機同生並存」。
  • 「好學生」碧桂園:行穩才能致遠
    作為龍頭房企,碧桂園的銷售業績始終保持了相對領先的態勢。今年前11個月,碧桂園累計權益銷售額達5578.4億元,同比增長3.33%,已超去年全年5522億元的總額。 面對劇烈的市場變化,碧桂園近年來執行的行穩致遠戰略在抵禦風浪的過程中得到檢驗:銷售業績快速恢復,節節攀升,財務繼續保持穩健,土儲充裕布局合理,獲得國際權威評級機構的認可和肯定。
  • 從用電量曲線看中國經濟活力:預計12月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從用電量曲線看中國經濟活力:預計12月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文 | 新華社 由負轉正,逐步回升,再到較快增長——今年以來,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勾勒出了一條總體上揚的曲線,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 以堅定的戰略定力推動新福建建設行穩致遠
    原標題:以堅定的戰略定力推動新福建建設行穩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樹立戰略思維、保持戰略定力。能不能在風險挑戰面前保持堅定的戰略定力,既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政治品格的試金石,也是實現改革發展穩定的壓艙石。
  • 國民經濟保持恢復態勢 市場預期持續向好
    從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延續著復甦進程,投資、消費、外貿呈現繼續向好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四季度經濟運行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該怎樣不斷鞏固擴大經濟恢復成果?如何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塑造競爭新優勢?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 馬漢智: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行穩致遠
    馬漢智: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行穩致遠 2020-06-17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11月文山經濟穩中向好
    1-11月文山經濟運行穩中向好11月份,全州下上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持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著力落實「六穩」「六保」各項任務,工業經濟提速增長,財政、金融市場運行穩健,消費市場持續恢復,旅遊行業加速復甦
  • 4周年慶團建丨深圳中億集團: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鵬城盛夏 萬物生長在這個仲夏的熱情七月迎來了深圳中億集團4周年生日>在四載的時光裡我們向新而生我們突破自我我們破浪前行我們銘記使命:「助力萬物互聯,讓連接創造價值」為此我們組織了兩天一夜的團建去沙灘踏浪 去乘風高歌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慶祝深圳中億集團4周年生日DAY1
  • 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速轉正 居安思危方能行穩致遠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全球各國經濟不斷下行的大背景下,我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難得的,這也是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對於這樣的成績,國家統計局分析稱:「市場供需關係日益改善,產業循環逐步暢通,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盈利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
  • 全球金融市場危機邊緣 中國經濟如何行穩致遠?
    世界經濟局勢處在危機邊緣,中國經濟如何化危為機、行穩致遠?自上周美股兩次熔斷之後,美聯儲於3月16日宣布再次降息以及實施新的量化寬鬆(QE)措施。然而資本市場並不領情,美股再次大幅下跌。16日標普500指數跌超7%,道指跌逾11%,觸發本月第三次熔斷。熔斷後再次開盤交易仍未止住跌勢,三大股指繼續急速下探。
  • 全縣服務業發展態勢穩中向好
    全縣服務業發展態勢穩中向好 新增43家服務業規上企業,排名全市第一 來源:如東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11
  • 聚力改革再提升 行穩致遠重謀劃
    聚力改革再提升  行穩致遠重謀劃 2020-07-08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團建產業大會:成都探路者團建行穩致遠,穩中向好
    繼往開來,以穩求進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新問題新挑戰面前,成都探路者團建不僅做到以「穩」立足,還做到沉穩應戰、以「穩」制勝。「穩」不等於機械求穩,而是意味著審時度勢,找到「穩」和「進」二者的契合點。  (成都探路者團建總經理王亮)精益求精,行穩致遠歷經11年的發展,成都探路者團建綜合實力有目共睹,穩步提升,成為團建行業領先的品牌。
  • 「十四五」紡織經濟研究系列之二 | 精進不輟,行穩致遠:紡織行業的...
    「十四五」紡織經濟研究系列之二 | 精進不輟,行穩致遠:紡織行業的經濟周期調整 2020-12-04 07:52:03 來源:中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
  • 在科學思維引領下行穩致遠
    原標題:在科學思維引領下行穩致遠 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習主席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要求全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這既為新時代確保行穩致遠提供了思想引擎,也為各級領導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指明了方向。
  • 漫評:奮楫逐浪,推動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南通網-中國南通主流...
    漫評:奮楫逐浪,推動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 2020-12-21 10:53:35 來源: 南通網
  • 數據解析2019年統計公報:穩內需、重脫貧 中國經濟仍將行穩致遠
    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1%,明顯高於全球經濟增速,在經濟總量1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中位居第一;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持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解讀:目前,我國仍處於經濟現代化進程中,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持續較快推進,因此三次產業結構變化的總體趨勢,仍然是二、三產業佔比持續提高。需要注意的是,2012年以來,隨著經濟增速持續下降,工業等第二產業佔比持續下降,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佔比則相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