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塔吊在線、建築工程學習園、中國安全生產網、建築管理
11月21日,湖南省長沙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一則情況通報,汽車吊側翻,吊臂掉落在作業面造成1人死亡。
2020年11月20日晚8時50分左右,湘江新區一個項目工地上一汽車吊在19#棟地庫頂板吊運木方時發生側翻事故,吊臂掉落在作業面,造成1人死亡。事故發生後,市住建局高度重視,責成湘江新區住建環保局督促事故責任主體單位妥善處理事故善後工作,科學查清事故原因,總結事故教訓,依法嚴肅追究責任,並舉一反三對全區項目進一步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
這類事故時有發生,必須加強警惕!
以下是一些事故案例:
1.湖北武漢
6月9日9時30分許,華夏幸福武漢長江中心項目,一履帶吊在起吊鋼筋籠時發生側翻,砸中路邊一正在行駛的車輛,造成2人受傷,已送醫無生命危險。
2.山東濰坊
5月22日,山東濰坊一項目工地發生塔吊折臂事故,初步調查事故原因系塔吊吊裝重物時違規操作,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傷。
3.安徽宣城
5月18日下午,位於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境內的一個在建工地發生一起塔吊倒塌事故。
4.浙江寧波
3月13日,浙江寧波一建築工地,塔吊外包裝卸單位在進行塔吊拆除作業時,發生坍塌事故,造成3死1傷。
5.廣東深圳
4月19日,廣東深圳一在建工地塔吊安裝調式塔吊垂直度時、拆掉塔吊四個支撐腿中的兩個支撐腿的全部6個螺絲,塔吊吊鉤上吊著2個塔吊標準節,塔吊臂上走車到司機遠端,造成塔吊基礎連接處力矩增大,塔吊整體失穩倒塌,2死3傷。
起重吊裝操作21個安全經驗
1.安全站位
在吊裝作業中,吊杆下、吊物下、被吊物起吊前區、導向滑輪鋼繩三角區、快繩周圍、站在斜拉的吊鉤或導向滑輪受力方向等都是十分危險的,一旦發生危險極不易躲開。所以,工作人員的站位非常重要,不但自己要時刻注意,還需要互相提醒、檢查落實,以防不測。
2.正確認知吊索具安全係數
吊裝作業中,工作人員無吊索具安全係數的正確認知,往往以不斷為使用的依據,致使超重作業總是處在危險狀態。
3.拆除作業中一定要對遭遇的各種因素有預見性
比如:物件估重,切割的徹底性,拆除件受擠壓增加荷重,連接部位未經檢查就強行起吊等。
4.杜絕失誤性操作
吊裝作業與很多施工不一樣,涉及面大,經常使用不同單位、不同類型的吊車。日常操作習慣、性能、指揮信號的差異等因素很容易引發誤操作,所以要特別謹慎。
5.對被吊物體綁紮一定要牢
高空吊裝拆除時對被吊物要採取「鎖」而不是「兜」;對被吊物的尖銳稜角要採取「墊」的措施。
6.滾筒纏繩不緊
大件吊裝拆除,吊車或機動卷揚機滾筒上纏繞的鋼繩排列較松,致使受大負荷的快繩勒進繩束,造成快繩劇烈抖動,極易失穩,結果經常出現繼續作業危險,停又停不下來的尷尬局面。
7.臨時吊鼻焊接不牢
臨時吊鼻焊接強度不夠。這裡所講的焊接強度不夠,是指由於焊接母材表面鏽蝕,施焊前清除鏽斑不徹底,造成焊肉外表美觀豐實,而實際焊肉與母材根本沒有熔解在一起,載荷增加或受到衝擊,便發生斷裂。
吊鼻受力方向單一。在吊立或放倒長柱形物體時,隨著物體角度的變化,吊鼻的受力方向也在改變,而這種情況在設計與焊接吊鼻中考慮不足,致使有缺陷的吊鼻在起重作業中突然發生折斷(掰斷)。這類情況需要事先在吊鼻兩側焊接立板,立板大小厚度最好由技術人員設計。
吊鼻焊接材料與母材不符及非正式焊工焊接。
8.吊裝工具或吊點選擇不當
設立吊裝工具或藉助管道、結構等作吊點吊物缺乏理論計算,靠經驗估算的吊裝工具或管道、結構吊物承載力不夠或局部承載力不夠,一處失穩,導致整體坍塌。
9.滑輪、繩索選用不合理
設立起重工具時,對因快繩夾角變化而導致滑輪和拴滑輪的繩索受力變化的認識不足,導向滑輪噸位選擇過小,拴滑輪的繩索選擇過細,受力過載後造成繩斷輪飛。
10.無載荷吊索具意外兜掛物體
有很多事故是這樣發生的,起重工作已經結束,當吊鉤帶著空繩索具運行時,自由狀態下的吊索具掛拉住已摘鉤的被吊物或其它物體,操作的司機或指揮人員如反應不及時,瞬間事故便發生了,而這類事故對作業人員和起重機具具有非常惡劣的後果。
11.起重吊裝施工方案與實際作業脫節
主要表現為內容不全,缺乏必要的數據或施工方法與實際操作情況不符,使施工方案變為應付上級檢查過關的擋箭牌,而沒有起到指導施工的作用。
12.空中懸吊物較長時間沒有加封安全保險繩
有的設備或構件由於安裝工藝程序要求,需要先懸吊空中後就位固定,而有的懸吊物在空中停留時間較長,如果沒有安全保險繩,一旦受到意外震動、衝擊或焊把線等傷害,將造成懸吊物墜落的嚴重後果。
13.工序交接不清或多單位施工工序平衡有漏洞
如有的結構或平臺上一班拆除但下班交接不清楚,張三搭的棚子能否上人王五不知道,甲單位切斷了平臺梁而乙單位繼續往平臺上放重物,以致造成臨時支撐過載。結果是問題發生了,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14.施工忙於進度確認不夠
吊車站位沒有進行地下諮詢;作業前對吊運物重量確認不準及周圍環境中的高壓線路、運轉設備、煤氧管道洩漏點等隱患和業主單位的安全警示標誌沒有及時發現而吃大虧。
15.使用帶有「毛病」的吊索具
有些人為了省事,找根繩扣就用,殊不知這是別人扔的報廢的繩扣,有的受過內傷,有的局部退過火,還有的讓電焊打過,而這些毛病和問題是不容易檢查出來的;還有的貪圖便宜購買非正式廠家生產的滑輪、吊環等不合格吊具,使工人作業時提心弔膽。為了確保施工安全,請不要用別人扔的繩扣,對損壞報廢的繩扣及時切斷,防止他人誤用;不要購買非正式廠家生產的吊具。
16.將麻繩當作安全繩
因為麻繩的承載性能遠遠不及鋼繩,而且麻繩在日常保管及使用中極易遭受損害而降低抗拉力,所以,使用麻繩作安全繩起不到安全作用,反而使人產生心理依賴造成事故。
17.未設警示區
大件吊裝及高空作業下方危險區域未及時拉設安全警示區和安排安全監護人,導致他人不明情況進入危險區域而發生事故。
18.吊車長臂杆吊重物對「剎杆」考慮不周
吊車長臂杆起吊重物時,由於吊車臂杆受力下「剎」,桿頭與重物重心垂直線改變,如起杆調正不準,將造成被吊重物瞬間移位,如作業人員考慮不周,沒採取迴避措施(特別是在空中),就可能是一起事故。
19.兩車同抬翻轉一件物品計重不準
由於翻轉中重心在變換,如果計算不準,特別容易導致其中一臺吊車過載失穩而發生問題,這方面如果發生問題不但威脅到人的安全,而且機械經濟損失巨大,歷史上有深刻的教訓,需要特別引起施工及技術人員的重視。
20.危險區域作業未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如在天車梁上作業,事先與天車司機聯繫確認不夠或因天車司機忙中出錯的誤操作,由於未採取掛警示旗、警示燈、設車檔等措施,致使天車突然出現,施工人員躲避不及發生意外。
21.對氣候影響考慮不足
露天未安裝完的龍門吊等起重設備沒採取可靠的封固措施,使用中暫停的塔吊吊鉤沒升到安全位置或錨封在較輕的重物上等,一陣風颳來便可能造成事故,有時突然出現陣風暴雨使電源短路,想抬鉤都來不及。所以,養成良好的施工作業習慣非常重要。再有,風天大件吊裝必須要考慮風載對吊車的影響因素,有危險或風力超過安全規定時不要作業。
按章操作,安全生產!
更多資料請關注「路橋網」(ID:zgluqiao)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