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911隻 設立規模706.32...

2021-01-07 網易

2020-11-23 19:23:22 來源: 證券日報

舉報

  本報記者 周尚伃

  11月23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備案月報顯示,10月份,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當月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911隻,設立規模706.32億元;當月備案的集合產品備案辦理時間平均為2個工作日。

  從機構類型看,10月備案私募資管產品數量與設立規模最多的是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證券公司私募子公司10月備案的11隻私募基金中,10隻為合夥型基金,1隻為契約型基金。從產品類型看,10月備案的單一資管計劃設立規模佔比略高於集合資管計劃。從投資類型看,10月備案私募資管產品數量最多的是混合類,備案產品設立規模最大的是固定收益類。

  自2018年11月以來,證券行業在紓解民營企業融資困境方面積極發揮作用。截至2020年10月底,共76家證券公司及私募子公司累計備案紓困產品231隻,存續規模1299.60億元,落地項目數量共計422個,項目規模672.47億元。

  從私募資管產品存續情況來看,截至2020年10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7.10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以及證券公司大集合),較上月底減少1276億元,減幅0.7%。從產品類型看,存續產品以單一資產管理計劃為主,規模佔比高達77.3%。

  從產品管理方式看,通道類產品規模繼續下降,主動管理類產品穩步增長。截至2020年10月底,通道類產品規模6.81萬億元,較上月底下降5.9%;主動管理類產品規模9.76萬億元,較上月底增長3.0%。從投資類型看,固定收益類產品數量和規模均佔據四類產品最大比例,混合類次之,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數量和規模相對較小。

  從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分布情況來看,截至2020年10月底,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834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349億元;證券公司私募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基金72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15億元;基金管理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386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112億元;基金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470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178億元;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20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2億元。

  (編輯 田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7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備案產品共1173隻 規模達826.96億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實習記者 李海媛)9月3日,中基協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備案7月月報。數據顯示,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當月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173隻,設立規模為826.96億元。
  • 11月備案1298隻私募資管產品 金額創年內單月新高!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謝欣12月23日,中基協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11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當月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298隻,設立規模1210.04億元,創今年以來的單月新高。據《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統計,今年前11個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0336隻,設立規模9072.4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9.15%和22.55%。另外,截至2020年11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6.92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以及證券公司大集合),較10月底減少1923億元,減幅1.1%。
  • 證券期貨資管規模排名虎頭蛇尾 首尾相差最高逾萬億
    、證券和期貨部分業務管理規模,其中對私募資管業務進行了披露。從數據上來看,對於證券和期貨資管業務,不同公司之間管理規模參差不齊,部分公司間差距較大。多位機構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證券和期貨資管業務由於起步較晚,業務發展緩慢,同時,由於人才儲備不足和股東資源不同,在後期也表現出較大差異。目前來看,人才短缺和資源不足仍是該項業務發展的短板,證券和期貨資管業務的未來發展也需要彌補這些不足。
  • 券業迎來第17家資管子公司,天風證券拿下資管牌照,主動管理規模...
    從中基協公布的2019年四季度證券公司私募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前 20 名來看,天風證券以月均規模768.29億元排在第15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在資管行業格局重構的時代,各類資管機構在統一監管標準下重新競爭。
  • 期貨公司資管哪家強?20強排名出爐 二季度期貨公司私募資產月均...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出爐的期貨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排名揭曉了答案。而根據中基協的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6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7.82萬億元,其中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私募資管業務規模為1877億元,佔比僅1.1%。
  • 璽說財經|中國恩格爾係數持續下降;我國私募基金總體發展向好
    【中基協:當前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總體發展形勢向好】據中基協消息,當前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總體發展形勢向好。私募基金行業要充滿信心,把握髮展新機遇,走一條中國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中基協:截至10月底 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7.1萬億元 環比略降】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0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當月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911隻,設立規模706.32億元;當月備案的集合產品備案辦理時間平均為2.00個工作日。
  • 證監會修改期貨經營管理辦法 和合期貨作為持牌金融機構優勢顯現
    為進一步規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更好發揮資產管理業務促進資本形成、深化直接融資、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證監會擬對《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以下簡稱《運作規定》)進行修改,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從修改的主要內容來看,主要包括了三大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私募資管計劃負債槓桿(總資產/淨資產)的比例限制,加強逆回購風險管理。
  • 專訪瑞銀資管上海總經理陳章龍:最大外資私募投什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專訪瑞銀資管上海總經理陳章龍:最大外資私募投什麼?聰明錢正在加倍押注中國。今年以來,外資資產管理巨頭加速布局中國市場。截至目前,共有5家外資機構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外資私募總量則達到32家。
  • 陳崢嶸:監管新政下私募資管業務如何改進
    來源:證券時報2020年4月17日,證監會印發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其中「力爭年內出臺的重點項目」包括修改《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現行《管理辦法》自出臺實施至今已有1年零8個月的時間,在其施行過程中,各類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多少會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筆者認為,針對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證監會有必要適時修訂、完善《管理辦法》,提出與之相適應的新監管要求,以便進一步規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運作,保護投資者及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證券期貨市場運行秩序,促進私募資管業務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 又有外資私募來中國了!第31家外資私募韓華投資完成備案
    其母公司韓華資產運用屬於韓國十大商業企業之一的韓華集團,截至今年1月31日,韓華資產運用的投資資產規模為791.49億美元(約等於5299.98億元人民幣)。 前不久橋水投資備案了第二隻中國私募基金——「橋水全天候增強型中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二號」,今年新發的外資私募產品已有21隻,瑞銀資管、惠理投資、元勝投資等都十分積極。
  • 資管圈重磅:又一萬億級「大蛋糕」非交易過戶要來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上市公司股東將所持股份進行非交易過戶參與打新的業務已是萬事俱備,只待「發令槍響」。近日,多家上市公司發布關於控股股東所持部分股份非交易過戶的提示性公告,委託券商資管或基金專戶設立單一資產管理計劃,開展股票、基金等金融產品投資。
  • 和合資管發行的23隻產品均未向中基協備案 三名責任人被警告
    原標題:快看 | 和合資管發行的23隻產品均未向中基協備案,三名責任人被警告   隨著多個地方證監局啟動2020年私募機構的現場抽查
  • 2020私募圈大事件盤點:公奔私浪潮再起,外資私募增至32家,15年封閉基創紀錄
    從公募派基金經理來看,原東方紅資管公司公募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林鵬創立並備案和諧匯一資產,成為今年公奔私背景中規模增長最為迅速的私募基金公司。前大成基金研究總監、大成基金社保投資部總監王文祥加盟聚鳴投資公司副總經理、基金經理;原工銀瑞信基金公司董事長郭特華備案富道私募。
  • 信託公司信託產品信息更新-12月24日
    順鑫67號,利息已於今日分配3、光大信託京益33號淮安項目預計於12月25號提前兌付,20號會付一次利息,25號付20日-25日的利息,核算日是12月25號4、光大信託京益34號洪澤,利息核算到今天,提前兌付5、華鑫信託鑫滬121號廣陵項目融資方提前半年還款,清算日為12.24號,10
  • 一文詳解金融7大機構對外開放「前世今生」
    在去年8月份,摩根資管擬花費2.41億競拍上投摩根基金2%股權,該交易如審批通過,摩根資管將持有上投摩根51%的股權,上投摩根將成為中國公募基金業首家被外資絕對控股的基金公司。截至目前,上海信託仍持有上投摩根51%股份,這筆交易還未最終落錘。
  • 快看|和合資管發行的23隻產品均未向中基協備案,三名責任人被警告
    記者 | 明超瓊編輯 | 張一諾1隨著多個地方證監局啟動2020年私募機構的現場抽查工作,多家私募機構收到罰單。其中,未辦理基金備案手續是被罰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中國證監會山西監管局6月12日公開的信息,和合資管公司存在以下違法事實:2018年1月18日至6月30日,和合資管公司發行23隻私募資產管理計劃產品,募集資金共計27.13億元,涉及投資者1222名,均未依法依規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辦理備案手續。
  • 券商私募資管「排名戰」幕後 中信1.1萬億規模雄踞同業
    相比之下,排在第20位的華福證券,其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尚不達千億,僅有990.12億元。僅在行業前20名中,券商私募資管規模差距就被顯著拉開。而對比二季度數據,剔除新進入前20名的長城證券,其餘19家機構中僅有5家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呈現正增長。
  • 逾10萬億元私募股權市場迎擴容 首隻專注財務投資險資母基金成立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業內首隻專注財務性投資的險資基金正式成立,這隻產品是由北京泰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康投資」)發起設立並管理的張家港泰康乾亨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該基金存續規模近500萬元。
  • 資管圈炸了!林鵬首隻私募大賣150億!最看好這類A股投資機會
    摘要 【資管圈炸了!林鵬首隻私募大賣150億!   截至10月19日中午,該產品銷售規模已經突破100億元;截止下午2點左右,該產品總認購金額已經達130億元,截止發稿,該產品銷售規模達150億元!   不過,目前該產品發行期還沒有結束,最終規模或還會增加。   「這隻產品我們提前一個月就已經開始預熱了,今天上線沒多久就賣了50億元以上」,招行一渠道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