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icon是什麼樣子?
2月24日,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在這個象徵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黃道吉日,吉利汽車2020年頭號重磅新車——icon正式上市。
拋開年前上市並已經交付的限量版外,此次icon發布了包括1.5TD+7DCT傳統燃油動力及1.5TD+7DCT+48V BSG輕混的2種動力組合,共4款車型,官方指導價為11.58萬-12.88萬元。
疫情仍未褪去,這款原定於2月14日情人節當天,進行線下隆重發布的新車,如今很應景地延期了10天,並改為了5G線上直播的方式與大家見面。
01
與市面上熱銷的小型SUV繽越同平臺,icon同樣誕生自吉利引以為傲的BMA模塊化平臺架構,新車尺寸介於繽越、博越之間,定位A+級SUV,主打未來與科技。
ICON直譯過來的意思即為,圖標、偶像,吉利將這款車以icon命名,與其主打未來與科技的標籤屬性高度契合。
對此,我們透過其極具未來與科技感的造型設計,即可窺見一斑。
不僅車輛的外觀很前衛,坐進車內,icon所展現的那種「既簡約又繁瑣」的內飾設計,同樣是那麼的與眾不同。
我想,在設計層面敢於如此的大膽激進和特立獨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通常只能在標緻雪鐵龍、以及DS這類法系車身上,方可得一見。
當然,造型設計這種東西向來見仁見智,畢竟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所以在此不對icon的外觀內飾造型設計,作過多的主觀評價。
02
毋庸諱言,相比於同平臺的繽越,吉利icon很大的一個賣點,即在於其大膽地嘗試了前衛科幻的造型設計風格。但設計層面的突破,顯然不足以代表它的全部本色。
智能與科技、健康與安全,同樣是吉利想要賦予icon這款戰略車型的鮮明符號標籤。
譬如,icon不僅搭載了吉利最新的車機智能網聯繫統、達到L2.5級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還將是吉利旗下率先「批量」搭載,吉利最新研發的車規級「N95口罩」的量產車型。
眾所周知,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疫情使得「N95汽車」概念在汽車圈日趨泛濫。吉利的車載N95級空氣濾芯,據說是第一個拿到了中汽研官方蓋章的。
至於什麼540°全景影像(360°車輛四周+180°底盤下方),全新一代APA全自動泊車系統等科技裝備,在icon身上也都應有盡有。
此外,吉利icon還搭載了業內首創的無憂離車模式,一鍵下車和安全駐車功能,可分別在熄火離車和主駕解開安全帶打開車門情況下,實現自動掛P擋和拉手剎,防止溜坡,隨時確保停車安全。
至於消費者普遍很看重的動力及底盤部分,由於目前筆者暫未對這款車進行過實際試駕體驗,暫無發言權。
不過結合公開的帳面參數信息,以及春節前筆者對一位00後限量版車主的閒談採訪,基本可以判斷動力也會很給力。
尤其是48V BSG輕度混合動力版車型,最高功率140kW,最大扭矩300N·m,百公裡加速僅需7.9s。
不過據上述車主反饋,限量版車型新車油耗與官方數據相差有些大,這方面後續大伙兒可以多多留意相關品牌和車型論壇,看看更多的車主反饋。
總之,與前衛科幻的外觀造型相呼應,icon會是一輛很智能和具有科技範兒的時尚SUV產品。
03
在年前探店時的相關報導中,筆者曾分析過,相比于吉利4S店裡大多在售的「常規」車型產品,icon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對于吉利來說,icon推出的意義,不僅是對現有SUV產品線的一個擴充,更高層面,它代表著吉利對下一代SUV產品設計與潮流方向的一個探索和大膽嘗試。
這一點,和同為自主品牌「頭部陣營」的長城,在現有的哈弗H系SUV產品線之外,又新開闢了面向未來更加年輕化、科技化消費人群的F系,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icon上市的同一天,自主強企長安也正式對外公布了旗下,全新產品序列UNI的中文名——引力。
新車的造型設計,同樣非常的激進和前衛,同樣代表了長安汽車對於下一代SUV產品設計風潮的積極探索。
畢竟,車市競爭日趨激烈,主力消費人群也在快速地朝著更加年輕化方向演進。
對於大多具有前瞻戰略眼光和雄厚實力的車企來說,要想在未來的競爭者保持不敗之地,立足當下著眼未來,成為了這些車企的共同選擇。
不過對於那些相對「保守」的吉利潛在用戶而言,也大可不必擔憂。
仍以吉利icon為例,儘管icon的推出翻開了吉利在新車造型設計上的新篇章,但按照吉利方面的部署和規劃,以博越、繽越等車型為代表的吉利當前產品設計語言風格,至少中短期內來看,還將繼續保留和延續較長一段時間。
04
「吉利ICON,不僅展示了吉利全球造車體系的硬核實力,也展示了我們對未來數字科技生活的前瞻思考與實踐,是我們從滿足用戶需求到引領用戶需求的跨越與升級。」
直播發布會上,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CEO安聰慧,如此表示。
在他看來,吉利ICON將顛覆性地成為全球SUV領域新ICON,與之對應,吉利汽車也將成為汽車和科技領域的ICON,成為中國品牌ICON。
客觀來講,安聰慧此番豪言壯語並非妄自尊大。
作為全集團(含沃爾沃等品牌)全球銷量超200萬輛、吉利汽車自身銷量超100萬輛規模(連續三年穩坐自主品牌龍頭地位)的大型車企,今天的吉利早已經不是當年剛殺入造車行當,其創始人李書福喊著求上方給他一次失敗的機會的「弱雞」了。
今天的吉利,已經是自主品牌標杆式存在,名副其實的icon。
但即便如此,也並不意味著,騰空出世便以特立獨行姿態示人的icon,就一定能夠和它的「同門兄弟」繽越一樣一炮而紅、取得市場銷量層面的成功。
畢竟,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新類的造型設計風格,也有可能是把雙刃劍。
icon過於前衛的造型設計,既是它的莫大亮點,但也很有可能成為一些中規中矩「保守」派消費者,拒它於千裡的一大原因。在這方面,一向以前衛獨特造型設計闖天涯的法系車,可謂積攢了太多的經驗和教訓。
實際上,不少眼尖的網友發現,icon的內飾設計跟東風雪鐵龍前兩年重磅推出的C5 AIRCROSS天逸、C4 AIRCROSS雲逸等車型,在一些鮮明元素的運用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這些法系車型,沒有一款賣得好的。
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為icon積極點讚,並希望它能夠獲得成功。因為,那才是一個日漸成熟和多元化的新時代,中國車市該有的樣子。
任何時候,總要有先行者,打破常規,敢為不同,成為自己和這個時代的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