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未成年人保護法新修訂,這些問題明確了

2020-12-17 騰訊網

「少年的你」撐好法律「保護傘」——聚焦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17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給孩子們一個更安全、更溫馨的成長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心願。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哪些亮點?將如何進一步織密法治之網、築牢法律基石,提升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化水平?記者進行了梳理。

亮點一:關愛呵護「留守兒童」 細化監護人監護職責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監護人的監護職責作出全面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娛樂和體育鍛鍊的時間等。

隨著人口流動速度的加快,「留守兒童」群體規模也在不斷加大。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因外出務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內不能完全履行監護職責的,要求其委託具有照護能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代為照護;無正當理由的,不得委託他人代為照護。

監護人將未成年人「一託了之」怎麼辦?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確定被委託人時要「聽取有表達意願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見」,並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要與未成年人、被委託人至少每周聯繫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學習、心理等情況,並給予未成年人親情關愛。

北京師範大學未成年人檢察研究中心教授宋英輝說,此規定將避免實踐中監護人因外出務工等原因導致監護實際缺位的問題,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教育等。

亮點二:築牢網絡安全「防火牆」 加強監管防止沉迷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孩子們在盡情遨遊網際網路海洋的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網絡安全風險。網絡沉迷、網絡欺凌、網絡色情等問題頻發,如何保障和引導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絡?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網絡保護」一章。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作出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網路遊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

在應對網絡欺凌方面,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作出規定,遭受網絡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網絡欺凌行為,防止信息擴散。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從政府、學校、家庭、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同主體出發,對網絡素養教育、網絡信息內容管理、個人信息保護、網絡沉迷預防和網絡欺凌防治等內容作了規定,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

亮點三:不做「沉默的羔羊」 強化各方報告義務

現實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但出於恐懼等原因不敢報告。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了相關組織和個人的報告義務,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發現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情形,都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控告。

「這是從強制報告的角度,進一步解決『發現難』的問題。」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說。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社會保護方面的另一大亮點,是強化了住宿經營者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要求旅館、賓館、酒店等住宿經營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時,應當詢問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聯繫方式、入住人員的身份關係等有關情況;發現有違法犯罪嫌疑的,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並及時聯繫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

上海市法學會未成年人法研究會會長姚建龍表示,該條款是未成年人保護共同責任原則的體現,今後在條款落實上,可參照網吧管理模式,要求住宿經營者設置警示標誌、嚴格年齡核實義務等。

亮點四:強化學校「防線」 向性侵和欺凌說不

針對未成年人性侵害及性騷擾案件,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此外,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還要求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應當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查詢應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發現其具有前述行為記錄的,不得錄用。

「從世界各國的相關數據和經驗來看,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較高的。」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說,對於有過這些犯罪記錄的人員,應限制他們從事相關職業。

在防治校園欺凌問題上,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

來源:池州市人民政府發布

相關焦點

  • 重磅!未成年人保護法新修訂,這些問題明確了!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哪些亮點?將如何進一步織密法治之網、築牢法律基石,提升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化水平?記者進行了梳理。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確定被委託人時要「聽取有表達意願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見」,並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要與未成年人、被委託人至少每周聯繫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學習、心理等情況,並給予未成年人親情關愛。北京師範大學未成年人檢察研究中心教授宋英輝說,此規定將避免實踐中監護人因外出務工等原因導致監護實際缺位的問題,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教育等。
  • 時政熱點:未成年人保護法新修訂,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確定被委託人時要「聽取有表達意願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見」,並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要與未成年人、被委託人至少每周聯繫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學習、心理等情況,並給予未成年人親情關愛。
  • 未成年人保護法大幅修訂...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確定被委託人時要「聽取有表達意願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見」,並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要與未成年人、被委託人至少每周聯繫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學習、心理等情況,並給予未成年人親情關愛。
  • 重磅!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遊戲行業如何合規?
    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該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綜合性法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完善多項規定,著力解決社會關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問題,包括監護人監護不力、學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
  •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通過 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10月17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法有哪些變化?&nbsp&nbsp&nbsp&nbsp大幅修訂 條文從72條增至132條 &nbsp&nbsp&nbsp&nbsp我國現行未成年人保護法制定於1991年,2006年進行了較大幅度修訂。此次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現行法律的基礎上增加了多項內容,條文從72條增至132條。
  •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將三審:明確學校不得佔用法定節假日等組織...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三審。此前修訂草案二審稿規定,學校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未成年學生集體補課,加重其學習負擔,但社會公眾對這一規定有一些不同看法。三審稿中是否會對上述規定進行修改,10月1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進行了回應。
  • 一條意見寫進新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
    新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有一條是華政附中學生提的!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有一條立法修改意見,由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學生提出,並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採納。今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向社會徵求意見。暑假期間,華政附中學生事務中心的同學們得知後,立即行動起來,投入到修法調研活動中。他們共提出17條修改建議,通過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繫點轉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
  • 解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創新與亮點在哪?
    1991年,中國出臺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以下簡稱未保法),但對很多問題規定不具體,操作性不強。2020年10月17日,未保法通過了第三次修訂,將於2021年6月實施。新修訂的未保法在解決可操作性上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有望擔負起中國未成年人保護『小憲法』的使命」,這部法律的創新與亮點在哪裡?
  •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三審 明確網絡服務提供者應採取措施...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10月13日在北京舉行,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常委會會議三次審議,三次審議稿進一步加強了對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保護。  三次審議稿強化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保護責任,明確處理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應當徵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採取斷開連結等措施,制止網絡欺凌行為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傳播,並向有關部門報告。
  •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表決通過,期望今後未成年犯罪悲劇能夠得到...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17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該法案將於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分為總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法律責任和附則,共九章132條。
  • 《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題講座 為「少年的你」 護航成長
    、重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輿論氛圍,切實增強未成年人法治意識和安全防範意識,貫徹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法律條例,桓臺縣司法局果裡司法所採取精準送單的方式開展多層次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題知識講座,走進幼兒園、小學、初中,為不同年齡的未成年人送上「法治大餐」,切實提高轄區內未成年人自我保護和法律意識。
  • 《未成年人保護法》「網絡保護」條款3大亮點解析
    原創 周凡淼 網絡傳播雜誌當下,未成年人的「觸網」年齡不斷降低,網絡安全成為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的重點。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第五章「網絡保護」,該章既是本次修訂的重點與亮點,也是順應時代和社會需要的產物。
  • 未成年人保護法作出大幅修訂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綜合性法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完善多項規定,著力解決社會關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問題,包括監護人監護不力、學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我國現行未成年人保護法制定於1991年,2006年進行了較大幅度修訂。此次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現行法律的基礎上,增加了多項內容,條文從72條增至132條。
  • 記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參與《中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
    國家及社會方方面面都非常關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進行了審議。  近日,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首批設立的基層立法聯繫點虹橋街道召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二審稿修訂草案意見徵詢會,共繪未成年人保護的藍圖。
  • 人臉識別、低齡未成年人犯罪……這些立法問題有新回應!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有何規定?「人臉識別」如何立法規範?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2021年全國人大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將如何規定?
  • 未成年人保護「小憲法」:首次明確未成年人保護協調機制由民政部門...
    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未成年人保護制度體系、壓實家庭和國家監護責任、增設發現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後的強制報告制度、創設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從業人員的準入資格制度、強化法律責任……10月17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高票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並將從2021年6月1日起實施。
  • ...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公布:向未成年人銷售...
    原標題:前瞻電子菸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公布: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將違法!
  •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明年6月起施行,66個要點全梳理……
    ▪ 國家建立統一的未成年人網路遊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 住宿經營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時,應當詢問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聯繫方式、入住人員的身份關係等……10月17日下午,經過三次審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
  • 【一線】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他們在行動!
    【一線】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他們在行動!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
  • 物理學規律解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謬誤
    重要:本文只是從物理學規律中推導出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立法謬誤之處,謬誤是否成立需要社會實踐來檢驗,通過現在的許多案例來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謬誤之處實在太多。一、 立法初衷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在社會活動中免受傷害,在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發生衝突時,未成年人承受衝突的能力明顯不如成年人,未成年人處於弱勢,故立法保護,也就是說,保護對象是未成年人,保護目的是為了未成年人免受傷害,無論誰對未成年人施加傷害都要受到法律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