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4:13-21
14:13 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眾人聽見,就從各城裡步行跟隨他。
14:14 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
14:15 天將晚的時候,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
14:16 耶穌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吧!」
14:17 門徒說:「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兩條魚。」
14:18 耶穌說:「拿過來給我。」
14:19 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14:20 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14:21 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約有五千。
今天的靈修經文記載了耶穌用五餅二魚使五千人吃飽的神跡,這個神跡相信大家都已耳熟能詳了,因為這是唯一在在四卷福音書上都有記載的神跡,可見它的重要性。
五餅二魚的神跡顯明了主耶穌的憐憫心腸。當主耶穌聽到施洗約翰殉道的消息,祂就退到野地裡要與天父獨處,然而當祂看到許多人步行而來跟隨祂時,祂沒有因為眾人的打攪而生氣,而是看到了他們的需要,對他們施以憐憫,不但照顧他們靈裡的需要,也治好了他們身體的疾病。天將晚的時候,門徒本想按照常規的做法叫眾人散開,好叫他們自己去買吃的。當時天色已晚,眾人都在野地裡,要眾人散開各自出去找吃的將很困難,估計也會有很多人要挨餓了,所以當門徒將難處告訴主的時候,此時我們的主耶穌再次地憐憫他們的難處,對他們施慈愛,顯神跡,用五個餅兩條魚使五千人吃飽並且有餘。何等的感恩,我們的主大有憐憫和慈愛,這也是我們要效法的榜樣!
記得在《清晨嗎哪》中看到一個見證:一位弟兄來到溫州,沒有找到工作,所帶的錢也用完了,沒飯吃,也沒地方住,饑寒交迫走投無路之下,甚至產生鋌而走險去偷去搶的念頭。所幸一位溫州的老姊妹接待了他,接他到她家裡住,幫助他渡過難關,並且傳福音給他,最後這位弟兄接受了福音並成為教會的同工。老姊妹用行動彰顯了主的慈愛和憐憫,為主作了美好的見證。
《希伯來書》13章2節說:「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許多的時候,我們都立志要用愛心待人,信誓旦旦要活出愛,要活出基督榮美的樣式來,但更多的時候卻是行不出來,願主透過五餅二魚的神跡,能夠使我們更多地體會耶穌憐憫的心腸,再次被主耶穌的愛所激勵,喚醒我們沉睡的心靈,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能夠愛弟兄、愛姊妹、愛鄰舍,甚至愛仇敵,成為這世代的明燈,做造福他人的人。
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我們知道這五個餅兩條魚是一個男孩奉獻的。這不禁讓人猜疑:當時男人就有五千,加上女人和小孩,人數應該超過一萬。這麼多的人難道除了這個男孩,就都沒有人帶食物了嗎?應該不會,更多的可能是那些帶了食物的人自私的心態在作祟,一旦拿出了僅有的這點食物,恐怕自己就沒得吃了,於是就捨不得拿出來。當男孩獻出了五餅二魚交在耶穌手中的時候,我們的主祂就作工,使食物無數地倍增,顯出神跡使五千人吃飽,成為眾人的祝福。在這裡至少給我們兩點提醒:第一,我們要克服自私的心態,不能單顧自己,我們要做一個給予的人,學習更多地看顧眾人的需要和教會的需要,更多地體會耶穌的旨意。第二,我們要突破自卑的心態。有些人也許並不自私,但是可能會有些自卑,常常會拿自己跟其他的弟兄姊妹相比較,覺得別人的恩賜很大很多,自己卻什麼恩賜都沒有,所以當有些事工臨到的時候,總是推三阻四,而不願意擺上。
主耶穌說:「拿過來給我。」我們看到主需要我們的擺上,他要我們把我們所擁有的交出來:我們應該毫無保留。儘管我們貧窮的只剩下「五餅二魚」,我們也應當把這一切都交給耶穌,當我們慷慨地把一切都交給主的時候,主祂自己會作工,祂會使我們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會越做越有,豐盛有餘。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11:36)我們的一切都是神給的,我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11:25)讓我們都來做一個知恩感恩報恩的人,能夠作光作鹽,活出基督榮美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