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門徒—猶大

2020-12-12 仰望主基督

馬太福音26章14-15節 當時,十二使徒中有一個叫加略人猶大的,去見祭司長,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他們給了他三十塊銀錢。

當你想到猶大時,你會聯想到誰?我聯想到摩西時代的法老和撒旦。因為猶大跟隨了耶穌三年,卻完全不明白耶穌的心,到最後上吊自殺。神給摩西時代的法老看很多神蹟奇事,但他心裡始終剛硬,最後滅亡。撒旦原本是天之驕子,神造牠時給了牠最美好的裝飾和能力,但牠卻因而驕傲自大,要與神一比高下,相爭天下,因而有一天也要被神所滅。

有的人特別不明白,當耶穌選十二門徒時,曾經終夜禱告(路6:12),怎麼會選出一個要出賣祂的人呢?難道是神故意安排的嗎?若是的話,那就是神特地給了猶大三年去認識耶穌和悔改的機會,正如祂曾經給法老和撒旦一段很長的時間去悔改以得救的機會。只可惜猶大的心機不正,沒看到天國,只看到賺錢的機會。

猶大的出身不同於其他11個門徒。他的家鄉「加略」在聖經地圖上可以找到,是靠近猶太南方,鹽海以西約20哩的一個城市,離希伯侖很近。有人推測猶大在跟隨耶穌以前可能是個商人。因為約翰記載著一個故事,可以說明猶大的眼光和幹練。在耶穌最後一次進耶路撒冷之前,耶穌在伯大尼參加了一個宴席,馬利亞拿著一斤極貴的純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充滿了膏的香氣。(約12:1-3)

猶大在這一聞一看之間,立刻估出這瓶香膏的價值約卅兩銀子,也就是當時普通人一年的工價。猶大識貨,經驗老道,因此有人推測他跟隨耶穌之前可能是個商人。當時約翰對猶大有了評語:「他說這話,並不是關心窮人,而是因為他是個賊,又管錢囊,常偷取錢囊中所存的。」(約12:4-5)。這是很有意思的評語,因為在四福音裡,即使門徒有小信或不信的言語,作者都只是直接記下,只有在這裡,約翰寫下了對猶大的看法。約翰的看法很可能也就是其他門徒對猶大的看法,覺得他管錢,手腳不乾淨,常偷取錢囊中所存的。這裡點出了猶大的弱點,對錢的貪婪,以及偷竊的習慣。

猶大和馬太不同。馬太一旦跟隨耶穌,就撇下所有的,毫不眷戀曾經擁有的高官厚祿;猶大雖然離職跟隨耶穌,但是他對錢財的貪戀依舊,也繼續老我對偷竊的本性。可見三年裡,耶穌的教導對他是耳邊風,吹過來又吹過去,紿終吹不進心中。

馬太說,耶穌怎樣裝備挑選出來的門徒,「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太10:1)」,這些權柄猶大也有。馬可也記載「門徒就出去傳道,叫人悔改。又趕出許多的鬼,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可6:12)」可見猶大被揀選,是神希望他可以成為使徒,被神所用。可惜因為他不對付自己的弱點,以至於被撒旦所用。今天在信徒中,也是有很多人只注重表面工作,不對付自己的罪和罪性,以至於被撒旦利用。因此我們要很小心,當聖靈提醒我們時,就要好好對付我們的軟弱和老我,免得破口越來越大,讓撒旦完全控制了我們的靈。

所以路加說:「撒但入了那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心。(路22:3)」在最後的晚餐裡,主三次提醒猶大。約翰說,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祂,誰要賣祂(約6:64)。但是耶穌一直沒有明說,若是明說,猶大可能會被其他門徒打死。當耶穌為門徒洗腳時,耶穌的手溫柔地撫摸猶大的臭腳,一面和彼得對話,最後說:「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約13:10)」乾淨的便是己經接受主的教導,不乾淨的就是沒有真正領受主耶導的。(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潔淨了。約15:3) 猶大知道自己不乾淨。

耶穌為門徒洗完腳後坐下來,對門徒說:「我不是指著你們眾人說的,我知道我所揀選的是誰;但是要應驗經上的話:『吃我飯的人,用腳踢我。』」第三次是在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最後, 出賣耶穌的猶大回答他說:「拉比,該不是我吧?」耶穌說:「你自己說了。」意思就是,你自己承認了。(太26:25)

當門徒問是誰時,耶穌回答:「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耶穌就蘸了一點餅,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他接了那餅以後,撒但就進入他的心。於是耶穌對他說:「你要做的,快做吧!」(約13:26-27)

然後在客西馬尼園,猶大帶頭領著士兵來捉耶穌,還作狀要和耶穌親嘴。這世界上最可怕的問候。出乎意料之外,耶穌跟著士兵走了,而且還被定了罪。這時猶大的良心作工了,撒旦開始控告他了。他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銀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我出賣了無辜人的血有罪了。」他們說:「那跟我們有什麼相干?你自己承當吧!」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出去吊死了。(太27:3-5)

犯錯的門徒不只猶大,彼得也三次不認主。但是彼得哭完了就回頭,猶大因為沒有主的話在心中,以為主絕不會饒恕他,所以自盡了。有位牧者說:若你覺得自己很不配,要記得:上帝依然很愛你;若你覺得自己很軟弱,要記得:上帝從沒離棄你;若你覺得自己很汙穢,要記得:上帝必能潔淨你;若你覺得自己很沒用,要記得:上帝仍要使用你。沒有任何事或任何人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是神永不改變的應許。

相關焦點

  • 耶穌設立十二門徒
    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又給這兩個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又有安德烈、腓力、巴多羅買、馬太、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並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馬可福音4:12-19)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下)
    最後的晚餐八、猶大這個猶大,不是那個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耶穌的十二個門徒當中,有兩個名字叫猶大的。"猶大"這個名字在以色列是一個極為普通,而且又被廣泛使用的名字,《舊約聖經》中有八個猶大,《新約聖經》中有六個猶大。耶穌一共有四個弟弟,最小的那個弟弟,名字也叫猶大,他曾經極其反感耶穌在外面講道,認為哥哥是瘋子,後來耶穌復活後升天,與他相見,他才知道原來生活在自己身邊的大哥,其實不是凡人,而是道成肉身降臨到他們約瑟家的。
  • Nailed to thewooden cross 耶穌與猶大
    宣稱耶穌是一個煽動者。declare sb. sth.,就是「宣稱某人是……」。They had him arrested 他們把他逮捕have sb. done,就是「把某人怎樣」。耶穌在人間的傳道生涯當中,最核心的門徒是12個,我們看達·文西的名畫《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就是《聖經》當中記載的耶穌遇害前跟12個門徒共進晚餐的場景。這其中就包括耶穌的第一個門徒彼得(Peter),以及12門徒裡的最後一個門徒猶大(Judas)。
  • 「聖經」耶穌被捕,門徒絕望
    作者重點記述了賣主的加略人猶大和西門彼得兩個人的不同抉擇。貳 耶穌被捕,門徒絕望㈠ 闡述耶穌被捕,門徒信心軟弱耶穌的抉擇——不躲避因耶穌知道他被釘十字架的時候到了,猶大的選擇——放縱自己,出賣耶穌。加略人猶大面對金錢的誘惑,他選擇了妥協——出賣耶穌。
  • 【教育論】耶穌與十二門徒
    他們在路上行走時,耶穌教訓他們。何時耶穌向眾人講道,這班門徒總是坐在裡圈。他們緊靠著他,以免疏漏了他的教訓。他們是專心致志的聽眾,極願明白他們所要傳授給歷代各方之人的真理。門徒們在這位舉世聞名的大教師的教導下,計有三年半之久。基督藉著親身的交接來往,訓練他們為人服務。在十二位門徒中,有四人將擔任主角,並各有專職。
  • 聖經耶穌十二使徒中,猶大為何賣主?
    羅馬錢幣十二門徒之中,有一個加略人猶大去見祭司長,要把耶穌交給他們。他們聽見就歡喜,又應許給他銀子;他就尋思如何得便把耶穌交給他們。(馬可福音 14:10-11 和合本)讀經心得猶大賣主!在聖經中,反思猶大賣主的幾個原因。一:猶大對主的失望。在當時以色列被羅馬所統治。他們渴望一位政治與軍事領袖來帶領他們脫離與拯救他們。進而建立彌賽亞地上的國度!
  • 耶穌十二門徒——多馬
    有人說,他本名猶大,後來見十二門徒中有雅各的兒子猶大,又有賣主的加略人猶大,為了分別起見,就叫他的諢名:雙生子。多馬又叫低士馬,多馬是希伯來語,低士馬是希臘語,都是雙生子的意思,與利百加生下以掃雅各「雙子」那個字是同一個字(創廿五)。想必他定是雙生子之一,就是不知道另外那個雙生子在哪裡?後來又怎樣?多馬卻因跟從主而留名於後世,受人記念,可見服事主的人總不吃虧。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猶大出賣耶穌這個故事漏洞有多少
    第26章第三段,猶大出賣耶穌。作者說,當下,十二門徒裡,有一個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去見祭司長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他們就給了他三十塊錢。從那時候,他就找機會,要把耶穌交給他們。本段結束。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本段結束。有人可能會問,這裡又寫使徒、又寫門徒,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在福音書原文裡,這兩個稱呼的用詞是不一樣的,翻譯成英文,門徒寫作follower,是追隨者的意思,使徒寫作apostle,是使者、倡導者、受差遣者的意思。在基督教發展壯大後,使徒也被稱為福音大使、基督的專員。
  • 耶穌十二門徒是哪些人?他們的使命和結局如何?
    彼得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懦弱,當耶穌被猶大出賣之後,在眾門徒當中他表現得最軟弱,在敵人面前不敢承認自己認識耶穌,甚至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後,他嚇得跑回加利利湖重操舊業,繼續著他的捕魚生涯去了,但是當耶穌復活後在他面前顯現,對他囑咐了很多,又教導他如何擔當起自己的責任,繼續福音的傳播,彼得此刻才終於知道,耶穌不是凡人,真的是神的兒子。
  • 門徒造就:耶穌的關係之道
    教會核心的大使命:使萬民作主耶穌基督的門徒主耶穌一生的全部使命:投注於門徒訓練主耶穌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投注在12個門徒身上,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訓練門徒,把祂的品格、信息和使命傳達給門徒。我們要追隨耶穌的典範:門徒造就是一種刻意建立的關係。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揀選十二門徒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名字三部對觀福音書都有提到,分別在馬可福音3:16-19,馬太福音10:2-4,路加福音6:14-16。三個地方寫的十個門徒,基本情況差不多,順序差別也不大,但是路加福音中把其它兩卷福音書寫的達太改成雅各的兒子猶大,所以他的十二門徒版本裡有兩個猶大,不知是他有意改之,還是無心寫錯,或者是後來抄錄的人抄錯。
  • 耶穌被猶大賣了30銀幣,釋迦身邊也出過叛徒,兇惡到要謀殺佛陀
    說起叛徒,猶大可能是知名度最為廣泛的一個。著名的猶大之吻,被稱為死亡的象徵,叛徒的恥辱柱。耶穌作為基督教的創始人,門徒眾多,最著名的有十二位。而這十二位中又有相對知名度更高的兩位。可謂兩個極端。第一個是耶穌的首徒——西門彼得,又稱聖彼得。後來被天主教尊稱為第一代羅馬教皇。另一個便是耶穌的末徒,也就是臭名昭著的叛徒猶大。耶穌殉道後,聖彼得也被捕,死前認為自己不配與主有同樣的刑罰。因此,要求羅馬當局,將自己倒釘在十字架上。可以說,聖彼得是耶穌最喜愛,也是最忠誠的一個門徒。
  • 猶大的壞,有哪些
    那名不符實的猶大有誰呢?我想最為突出之人,應該非主耶穌的門徒猶大莫屬。他絕對是一個名不符實的人,是個很壞的人,他貪婪金錢、賣主賣友、不知悔改。具體來說,猶大的各種壞,可以用以下五個字來形容:虛這個「虛」,指的是猶大貪圖虛榮。可以肯定的是,猶大跟隨主耶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尋求永生,敬拜真神,而是別有其它。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猶大究竟有沒有親嘴出賣耶穌
    第26章第八段,耶穌被捕。作者說,說話之間,那十二個門徒裡的猶大來了,並有許多人,帶著刀棒,從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那裡,與他同來。那賣耶穌的,給了他們一個暗號,說,我與誰親嘴,誰就是他。你們可以拿住他。猶大隨既到耶穌跟前說,請拉比安。就與他親嘴。
  • 耶穌的門徒—奮銳黨西門
    但是主對他們的愛是一樣的,主對他們的呼召也是一樣的,除了有時帶著三個門徒去禱告或做事,在主耶穌的行蹤裡,他們都一樣地領受著主精心的教導。當聖靈澆灌時,一個也沒有落掉,除了己經尋短見的猶大,每一個人都領受到主豐富的恩典。不管是衝動派,溫柔派,多言型,靜默型,主都一樣眷愛。所以不管我們有怎樣的性情,都可以放心到主面前,祂對你的愛不會少過對彼得的愛,也不會多過對約翰的愛。
  • 猶大為什麼要出賣耶穌?這問題應該換成,基督教為什麼要反噬主教...
    「猶大」這個名字在《聖經》最為出名,一幅《最後的晚餐》令信徒至今記住這個背叛者。在神話故事中,猶大之所以背叛耶穌僅僅是為了30銀幣。然而後面也有分析,猶大之所以背叛耶穌,是因為得到耶穌暗中指示,因為耶穌最終憑藉猶大的銀幣復活。 故事到底是誰背叛了誰,對此不做太多追究,今天主要是來看看,猶大這個角色到底是怎麼出現的。
  • 上帝和耶穌得到榮耀
    說完這番話,耶穌心裡憂傷,便宣布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門徒面面相覷,不知道耶穌指的是誰。西門·彼得向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點頭示意,讓他問耶穌到底是誰要出賣祂。那門徒坐在耶穌旁邊,便順勢靠過去問耶穌:「主啊,是誰呢?」
  • 耶穌十二使徒的身世
    十二使徒——基督教最早的傳道人主耶穌開始傳道後,就從跟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作為使徒,為自己的助手。這12個人被稱為「十二門徒」,後來也稱「十二使徒」。十二使徒,原意「受差遣者」。《聖經》記載十二使徒是彼得、安德烈、西庇太之子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買、多馬、馬太、亞勒腓之子雅各、達太、西門、加略人猶大。猶大因出賣耶穌後自盡,補選馬提亞為使徒。在主耶穌升天后,五旬節領受了聖靈的大能,教會得以建立,福音得以廣傳。他們分別到黑海、帕提亞和小亞細亞等傳播福音。1、彼得彼得:原名西門,是加利利的漁民,家住迦百農是最早跟隨耶穌的門徒。耶穌對他相當器重。
  • 【小燕姐二姐講故事】耶穌設立十二使徒
    、馬太、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達太、奮銳黨的西門,和後來出賣主耶穌的加略人猶大。他們可不是好脾氣,只要有人對耶穌表示輕視,就會激起他們的憤恨和抨擊。他們正像我們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秉性!壞脾氣、復仇心、好批評,這一切在耶穌所愛的門徒心裡一應俱全。這十二個門徒中,有一個最與眾不同的人,並不是耶穌親自呼召揀選的,而是自己擠進來的,你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文士猶大。他容貌英俊,見多識廣,也精明強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