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就商業街區數位化轉型之路:黃浦區召開數位技術賦能傳統行業研討會

2020-12-26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12月6日電 在線教育、在線醫療、電子政務……在信息穿梭交互的背後,彰顯著的是數字經濟力量。

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數位化浪潮的來臨也為城市數位化轉型提供了機遇。為了探討黃浦區商業區數位化轉型之路,12月4月下午,黃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人民網上海頻道舉辦「數字經濟2.0-新型數位技術賦能傳統行業」閉門研討會。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區科委、區商務委、區文旅局、外灘街道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及來自人民網上海分公司、市虛擬實境產業協會、平安智慧城市等媒體、協會、企業的數位化領域專家、重點商圈代表出席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首先舉行2020年黃浦區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籤約儀式。南京路步行街AR增強現實導遊導購、美素佳兒全渠道人工智慧客服兩個場景作為商旅文領域的試點項目參加籤約。

此外,華為、平安智慧城市、恆源祥、上海魔秀、菲仕蘭中國等企業還在現場分享了人工智慧助力商旅文轉型的具體實踐經驗。研討會現場還進行南京路步行街AR增強現實導遊導購項目、美素佳兒全渠道人工智慧客服項目的籤約儀式。

籤約儀式現場

近年來,黃浦區圍繞建設世界最具影響力國際大都市中心城區,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核心區功能定位,加強統籌領導,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進面向未來新型智慧城區建設,在深化智慧應用,促進智慧產業發展,提升信息基礎設施,保障網絡信息安全方面取得明顯的成效。

黃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胡勇 (馬作鵬 攝)

黃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胡勇在致辭中表示,黃浦區是智慧城市建設和應用場景落地的天然實驗場、最佳展示廳和最強輻射地。在國家信息中心、IDG Asia共同主辦的2020亞太智慧城市評選中,黃浦區繼2017、2018年之後,再次榮獲中國領軍智慧城區獎項。

近年來,黃浦區接連出臺了人工智慧融合發展實施意見和配套政策等一系列文件,為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和場景落地提供支持,在金融、商業、政務、民生等領域形成一批標杆性的應用場景。

上海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陸森 (馬作鵬 攝)

上海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陸森在致辭中表示:「各個區是智慧城市建設很重要的主戰場,一系列的場景性的建設一定是基於區,甚至是社區、街道和小區、園區、商圈這些城市組成的單元和細胞來完成。」同時,他強調,信息化到了深水區,通過數位化變革,推動流程完成的變化,要去適應未來數字社會需求。」

主題演講:探索數位化轉型

公開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數字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從總規模來看,我國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已經達到1/3以上,其中,產業數位化在數字經濟整體中佔比接近80%。

黃浦區數字經濟2.0研討會環節由人民網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金煜純主持,華為河圖、平安智慧城市以及南京路步行街三家代表帶來了數字賦能的主題演講。

人民網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金煜純主持討論 (馬作鵬 攝)

華為河圖項目總經理酈光豐在主題演講《河圖數字世界助力商旅文轉型》中談道,華為河圖當前是以華為AR地圖APP做為切入點,基於高精度空間計算、3D識別、高真實感渲染和3D高精地圖構建等關鍵技術,提供包括導航、信息、搜索、推薦、講解等特性這樣一個創新應用。「我們未來目標是構建一個虛實融合的數字新世界,我們希望未來把整個世界變成一個信息展示面板、可以點擊的桌面、可以塗鴉的畫板、可以互動的遊戲樂園,在這個虛實融合的數字新世界裡,華為提供平臺技術,期待和合作夥伴一起攜手共建河圖數字世界。」

平安智慧城市總部政務事業部數位化經營解決方案總監馮青峰做了題為《平安集團企業數位化轉型實踐》的主題演講,他強調要用數據驅動代替經驗驅動,以科技手段構建智慧大腦。同時他表示:「數位化轉型是以業務價值為導向實施從戰略到落地的持續進程,要分三步走,諮詢先行,以點帶面實現企業全方位數位化順暢轉型。」

在《南京東路數位化轉型思考與探索》主題演講中,南京路步行街投資發展公司副總經理任竹逸表示:「作為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街之一,公司將建設智慧商圈平臺,牽頭主導搭建南京路步行街線上服務平臺,不斷提升用戶購物體驗和商圈整體競爭力,實現商圈持續和穩定的發展」。

上海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陸森對於從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商業需求側和供給側的關係兩方面對主題演講環節做了總結。

頭腦風暴:代表暢所欲言尋共識

在隨後的一小時頭腦風暴環節中,與會嘉賓就「商旅文聯動轉型」開啟了激烈的觀點交流和思想碰撞。

基於虛擬實境打通好的機會,華為黃浦業務部總經理吉洪意認為要吸引全球更多做內容和創意的公司,在黃浦這個地方抓住下一個網際網路10年的機會。

站在企業角度,中國新天地智慧社區部助理總經理張水表示,數位化轉型存在著出發點和目標的矛盾、人才的問題、企業數位化內部的問題。

未來的數位化場景如何打造?上海魔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洪佳威表示:「我們營造很多只有在科幻片裡才能看到的場景,但是還得回到現實問題,是錢重要,還是滿意度重要。」洪佳威認為,只有客戶感受好了,經濟效益才會上去。

上海市虛擬實境產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法亮首先從技術角度講述數位化轉型的過程,同時他認為黃浦區有太多的文化故事去吸引消費者,文化和技術的融合,進行定製化服務,在數位化轉型中會有很多精耕細作的的東西。

作為老字號要與時俱進追求新時代消費者體驗,恆源祥集團黨委副書記顧紅蕾認為對於品牌企業來說,品牌消費者體驗,特別是在5G時代是非常關鍵的。

上海市虛擬實境產業協會會長劉詩雅在頭腦風暴環節做分享(馬作鵬 攝)

上海市虛擬實境產業協會會長劉詩雅認為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最核心的點在於應用主體,要各方面融合到最後形成一個產品,這個產品到最後既要滿足自己的利潤的需求,又要滿足消費者一個體驗方式的需求。

豫園文化商業集團AI智能科技中心總經理李斌表示:「長期從內容運營和IP結合上能否達到我們最終的增長目標,需要商圈、技術產品、運營商、和政府扶持共同去努力。」

說起智慧商業、智慧商圈建設規劃,外灘金融中心科技創新部總經理劉洋談道,所有智慧建設的產品都是圍繞著人、貨、場。不論有多少技術,多少用戶,一定到場景裡享受服務,提供技術給到用戶的同時也給到商戶。

人民網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胡佳林在總結階段做分享 (馬作鵬 攝)

總結階段,人民網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胡佳林表示數位化對於傳統行業的賦能是有非常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此次召開研討會的初衷。她強調,人民網在智慧商圈生態中應該發揮品牌的力量。品牌賦能涉及到一個企業的存活,涉及到一個區域的影響力,更涉及到一個國家的對外傳播力。

與會嘉賓合影 (馬作鵬 攝)

會議最後,黃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胡勇表示,本次會議成功搭建了一個平臺,讓供需雙方有一個很好的交流和匹配。下一步,政府還會繼續做好搭臺和政策扶持等工作,同時也期望企業能夠積極參與和支持。(馬作鵬 實習生 傅曉冰)

(責編:王文娟、金煜純)

相關焦點

  • 數位化賦能淮海中路 全力邁向世界級商業街區
    ,推動淮海中路邁向世界級商業街區,助力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當下,社交媒體的興起深刻改變著傳統營銷模式,淮海中路商圈緊緊抓住「社交」這一隱形標籤,發力業態轉型升級。  網紅奶茶鋪、炸雞店、咖啡館、都市運動體驗店、「售賣」新潮生活方式的日雜店……越來越多的「網紅打卡點」和主題活動鱗次櫛比地出現在這條長街上,不僅吸引來年輕客群,更在社交媒體上不斷「漲粉」。
  • 2021數位化營銷增長研討會(西安)順利召開,群星璀璨共商西部數字...
    1月8日,2021 數位化營銷增長研討會(西安)在西安高新區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Convertlab攜手騰訊、德勤與超過200位致力於數位化轉型的西部企業、專家以及媒體參會,圍繞「數造增長 贏戰未來」主題共同探討當下數位化時代企業的現狀,思考數位化轉型下企業面臨的挑戰。
  • 小視AI賦能行業,與大咖探索數位化轉型
    ,小視科技與兆騰科技舉行籤約儀式,共同探討地產行業數位化轉型之道。此次小視科技與兆騰科技籤約合作,將聚焦地產、商業等場景,共同推進企業數位化轉型,以科技賦能增長。發布會同期舉辦圓桌沙龍,華為、中軟等頭部企業共同參與,從各自專業角度出發共論地產數位化發展,以期共建數位化轉型新生態。
  • 創新服務賦能機制,加速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倡議...
    此前,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推進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以創新服務機制賦能中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經濟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企業數位化轉型尤其是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不僅僅是對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更是要從商業模式、研發模式、製造模式、運營模式、服務模式和決策模式等方面搭建全新架構,讓其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12月19日,以「智變·創變」為主題的中國CIO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中國優秀CIO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
  • 信用飛邱冠宇:深耕數字科技,賦能航旅數位化轉型
    本次論壇旨在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進一步探索區塊鏈技術的商業應用與價值。會上,專家們深入聚焦區塊鏈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針對數字經濟現狀與未來、區塊鏈政策和標準化解析、區塊鏈分布式數據存儲、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發展等熱點話題進行主題交流、經驗分享與案例展示。 信用飛邱冠宇認為,數字經濟分為數字科技,數字產業,數字金融。
  • 2021首屆中國禮業數字賦能大會順利召開
    12月19日-12月21日,由全國工商聯禮品業商會指導,深圳市雲中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飛象企服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禮享會、中國禮品精英聯合會等協辦的2021首屆中國禮業數字賦能大會在浙江紹興順利召開。
  • 發揮人工智慧「頭雁」效應 恆昌走穩數位化轉型之路
    特別是人工智慧技術的運用已走在了前列。在金融業方面,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正加速運用於信貸、支付清算、財富管理等領域,促進風險投資和科技創新,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大幅簡化徵信等內部管理流程,用科技手段提升運營管理效率。在12月7日召開的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高峰論壇上,交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郭莽表示,中國的人工智慧行業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行業,是人工智慧最被看好的落地領域之一。
  • 數字賦能生活服務業,值得買科技承辦「數位化轉型供需交流會」
    據張永梅介紹,「豐臺區數位化賦能中小企業行活動」將以「1+4+1」的架構,通過1場政策宣貫會,4次專場企業行活動,並依託值得買平臺這1數位化賦能平臺,為北京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助力,推動信息消費。「數字賦能生活服務業交流會」便是其中的4次專場活動之一。
  • 極融以科技賦能金融,助力傳統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
    導語:近年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數字浪潮下,金融科技已然成為推動傳統銀行數位化轉型的新引擎。
  • 史上最全的數位化轉型案例,14個行業,240個案例,選型寶整理
    11、華為將在MWC2016上分享數位化轉型實踐與解決方案12、案例分享 | 華為:構建智能製造的數位化轉型共同體13、數位化轉型案例:華為智能化鑄就商業成功14、數位化轉型的成功案例:中國民族企業華為的崛起之路15、案例分享
  • 中國測繪丨霍向琦:用「數字大腦」賦能產業數位化轉型
    業界專家這樣評價:傳統產業實現數位化轉型,近乎於「六十歲的人有了三十歲心臟」的「換心」式改造。數位化已是實體企業突破增長困境的重要武器。在世界範圍內,數字經濟早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內容,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線,並且在逐步推動產業和全社會的數位化轉型。
  • 「能源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發展之路」系列研討會第一次會議在京成功召開
    2020年10月23日下午,由國家電網大數據中心、中國電力大數據創新聯盟和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聯合舉辦的「能源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發展之路」系列研討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國家電網大數據中心成功召開。他指出未來能源行業的數位化之路如何走、對數字經濟發展的意義、如何服務於國家,如何輔助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等。想要探索出系統的理論和解決方法,需要徹底跨界、頻繁交流、系統總結去實現。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大數據中心的王繼業主任首先致辭他提到能源行業作為傳統行業,以往是相對封閉、傳統、嚴謹的。
  • 數衍科技加速布局:構建「新基建」,賦能實體商業數位化轉型
    作為實體商業的合作夥伴,數衍科技全面發力新基建建設,幫助客戶實現數位化轉型,以兩個平臺(數據治理平臺、消費者數據平臺CDP)、一個系統(數字小票系統),與實體商業深度融合,構建行業數據標準,建立核心數據資產,
  • 企業數位化採購與供應鏈管理發展研討會在包頭成功舉行
    近日,以「賦能協同,支持決策,匹配供需」為主題的「企業數位化採購與供應鏈管理發展研討會」(以下稱「研討會」)在包頭青山賓館舉行。研討會匯聚了業內知名人士和專家、採購、供應企業高管,以及媒體代表近200人。研討會由企業數位化採購和供應鏈管理平臺提供商隆道公司主辦。
  • iNED × 空間原力丨從物理空間到數字空間,商業地產行業的數位化
    狹義語境下,「數位化」是指將信息轉換成數字格式的過程,嚴格來說,任何把模擬源轉換為任何類型的數字格式的過程都可以叫做數位化。一般的商業語境下,「數位化」更多的指「業務數位化」,讓業務和技術真正產生交互,改變傳統的商業運作模式。
  • 從網易智企《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白皮書看企業數位化轉型現狀
    這一觀點可以從另一組預測數據中也可以得到佐證,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中國數位化之路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在2025年有望突破80萬億元,同時帶動全國就業人口3.79億人。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固然成為數字經濟的引擎,但對企業來講,進行數位化轉型更直接的動因則來自於順應時代潮流、響應政策號召、適應行業競爭、呼應市場需求等幾大要素。
  • 《企業數位化轉型之理論篇》01—什麼是企業數位化轉型?
    (數位化是通過數位技術改變商業模式,提供新的營收點與價值創造機會)--摘自:Gartner對數位化的定義企業數位化轉型是通過新一代數位技術的深入應用,構建一個全感知、全聯接、全場景、全智能的數字世界,通過對數字世界全方位的精細把控,優化再改造物理世界的業務,對傳統的管理模式、業務模式、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再塑,進而實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風險、轉換新舊動能等目的。
  • 構築數位化底座 軟通動力乘勢新基建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速
    伴隨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的不斷發展,新基建已成為當下應對疫情引發的經濟挑戰及產業變革的助推器,催生了新場景、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源源不斷地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為行業數位化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軟通動力認為,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是需要數字戰略引領與數字科技賦能的。
  • 全方位賦能,探索數位化轉型「上海模式」
    觀察這些案例可以發現,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正不斷與現代管理模式相結合,全方位賦能上海經濟發展、百姓生活和城市治理。正如主辦方上海智慧城市研究院執行院長盛雪鋒所言,這些極具代表性與可複製性的智慧城市案例,有助於啟發和引導社會各界更深入探究城市數位化轉型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