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ED × 空間原力丨從物理空間到數字空間,商業地產行業的數位化

2020-12-27 新經濟發展研究院

從靈感到理論方案的落地,再從產品到商業模式的改變,一項技術的成長史可能遠超於一個人生命的長度。「數位化」的旅程就橫跨了幾個世紀——1679年,萊布尼茨發明了二進位;1946年,馮·諾伊曼發明計算機……直到今天,人們的世界已經被以「0」「1」編碼的信息包圍,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地產行業所關注的重點也正在從「鋼筋水泥」向智慧資產管理和數位化空間運營轉移。

未來,當熟悉的生活工作場所從物理空間轉換為數字空間時,人類會像《黑客帝國》中描繪的那樣被「矩陣」控制,還是會收穫多一個維度的美好?如果長線前景難測,我們不如把視線收回,關注現實商業地產行業中正在發生的「數位化革命」。

數位化:戰略,而非技術

1. 數位化與信息化:業務與信息的分野

「數位化」和「信息化」經常被捆綁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但二者的含義真的一致嗎?

狹義語境下,「數位化」是指將信息轉換成數字格式的過程,嚴格來說,任何把模擬源轉換為任何類型的數字格式的過程都可以叫做數位化。一般的商業語境下,「數位化」更多的指「業務數位化」,讓業務和技術真正產生交互,改變傳統的商業運作模式。這是對構成業務運營的流程和角色進行數位化(Digitalization),以此創建新的業務設計。

而我國最新公布的《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對信息化的定義為:通過紙質轉信息,線下轉線上,手工轉系統,提高信息的交流溝通協作的效率。簡單來說,就是對信息進行數位化。可以說,信息化是從業務到數據,而數位化是從數據到業務。通過數位化,才能建立技術與業務的對接。

2. 數位化轉型:全新商業模式迸發能量

數位化轉型的三大維度

數位化轉型與信息化和數位化都有所不同,其本質上是指數位化驅動的戰略性業務轉型。企業數位化轉型至少包含三個維度:

1.數字業務模型企業成功運行數十年的業務模型,已經被數字創新所重塑。

2.數字運營模型即在數位化的條件下,重新定義企業的運營模型,清晰地描繪業務功能、流程、與組織架構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員、團隊、部門之間如何有效互動。

3.數字人才與技能企業必須幫助其領導層進入數字時代;並通過公司文化和激勵措施來吸納、開發人才;還要採用不同的組織架構、工作策略和方法,使機器與人在業務流程中實現高效。

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數位化轉型中獲益。REPA(中國房地產專業人士協會)資產管理MD盧志華曾表示,利用IT軟體可以幫助企業在數位化進程中「彎道超車」。但數位化轉型的關鍵不是技術本身,而是綜合運用數位化技術、通過創新戰略、產品和體驗來創造價值,實現企業思維方式的轉變甚至是顛覆,從而促進企業生產、運營、管理及營銷全價值鏈的升級

數字經濟實現雙向共贏

數字經濟時代下,數據成為企業重要的資產。企業內部的數位化解決方案可以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明確決策流程、理清企業架構,降低內部成本、提高效率,解放員工創造力,構建精細化運營體系。

其次,企業藉助移動數字科技,將物理世界數位化並轉化為數據信息,再通過數據分析來反饋至實體世界,這一智能閉環能夠幫助企業洞察市場動態,加快產品的更新迭代,創建與用戶高度契合的關係,為消費者提供更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提高用戶黏性。

另外,數字經濟還會對終端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產生巨大影響:一方面,傳統消費模式下,消費者往往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完成消費行為。而在數位化時代下,消費者信息通路不斷拓寬,高效、低成本的信息平臺使買賣雙方信息實現對等市場對消費需求的重視程度提高;另一方面,當智能硬體和數位化服務逐漸與更多生活消費產品和服務融合時,會湧現更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應用場景

數位化賦能產業轉型

數位化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還可以優化產業鏈內部分工和協同,提高產業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進而催生新模式、新業態,最終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農業數位化

農業企業運用衛星大數據監測、AI、雲計算等數位技術來實現作物長勢監測、生長周期估算、產量預估、自然災害預測等功能,從而降低自然不確定性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全球如IBM、微軟等科技巨頭也在抓緊其在數位化農業的布局。

2. 工業數位化

在航空、電子等產品設計生產高度複雜的離散型行業中,企業對外通過網絡化平臺,有效整合全球的設計、製造、服務和智力資源,大幅縮短產品研製周期;對內通過建立生產現場設備、生產管理和企業決策系統縱向集成的數字車間/智能工廠,提高生產柔性化水平和生產效率。

在製藥、化妝品等對生產過程控制極為嚴格的流程行業中,企業通過全流程可視化監測、全過程集中化精密控制,形成一體化的智能生產和運維系統,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3. 服務業數位化

在教育行業,數位化技術大大提升了教學資源的傳播能力,有效改善了我國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在「後疫情時代」,數字教學也可能成為學校教育的常態;在物流行業已有企業利用區塊鏈技術跟蹤、上傳、查證商品的物流全鏈路信息,這些信息涵蓋了生產、運輸、通關、報檢等商品流通全流程;在金融行業,企業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實時獲取關鍵數據並分析出未來趨勢,這不僅能顯著提升資本收益,還能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在地產行業「空間即服務」趨勢下業內企業利用數位技術在工程施工、企業服務、物業管理等多個領域實現了融合發展。

數位化場景:構建商業地產的線上「朋友圈」

數位化商業地產管理作為地產行業跨界融合的細分賽道,可能尚未獲得社會的廣泛關注。但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從增量擴張階段逐漸轉向存量優化階段,對經營型和持有型商業地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愈發重要,加之商業地產作為本身也蘊藏著無數線下應用場景,卻受制於傳統低效能的管理和運營模式,無法發揮其持續性價值。

以傳統商業地產租賃業務為例,其作為資產運營前臺工作的核心,大多數情況下是在一個由業主方(Landlord)、業主方代表(Landlord Rep)、租戶方(Tenant)及租戶方代表(Tenant Rep)構成的協作網絡場景中完成。商業租賃交易複雜性和B2B交易中決策鏈的存在,使得代表交易雙方的中介經紀在整個租賃業務旅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在這場人際界面的價值傳遞「接力賽」中,產品信息傳播和客戶關係管理的有效性,決定了租賃速度,而租賃速度又是影響商業地產資產運營收益的首要因素。但根據Spacesforce的行業數據觀察:區域市場中同一時期,僅有1%不到的潛在企業租戶能夠抵達物業現場考察;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經紀人平均僅能向17%的潛在客戶推送特定項目信息……這些環節的低效導致了資產持有者租賃效益的損耗。

而Spacesforce的「 AMC資產管理雲 」數字營銷平臺與移動端應用能一鍵將內容推送給全部合作經紀人,通過移動端專用工具幫助項目合作經紀人管理和分發營銷推廣內容,並管理所有意向客戶機會。同時自動託管所有營銷內容,持續監測它們的有效性。這種業務效率上的提升能夠幫助商業地產企業在網際網路電商的衝擊下克服不對稱競爭給傳統行業帶來的顛覆。

正如Spacesforce創始人都東來所講,「Spacesforce平臺的價值在於通過AI智能分析,幫助傳統的地產商實現數位化轉型」。在這一領域,資產管理者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等數位技術,可以實時掌握租戶動態反饋並提升其滿意度,甚至還可以通過人工智慧構建數據決策模型,從而分析寫字樓內企業的最優構成,最終實現資產的最大價值化。

目前的商業地產還有哪些正在孵化的數位化場景?以Spacesforce為代表的地產科技公司在推動行業數位化的過程中面臨著怎樣的瓶頸?宏觀環境又是如何不斷賦予這一新興產業以發展機遇?

在下篇,我們將繼續為大家詳細梳理。

本文版權所有:新經濟發展研究院iNED

感謝成都天府合濤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對本文提供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貝殼找房CEO彭永東:推動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融合,讓服務者成為志業
    「新居住就是打造一個場,讓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背後是千千萬萬的服務者,他們以前把這個事情看作一個生計,一個活兒,然後看成是一個職業,一個志業。」貝殼找房CEO彭永東在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上如是說。
  • 2020逆境破局,商業空間的重塑與升級
    2020逆境破局,商業空間的重塑與升級來源:聯商網2020-05-28 14:29經歷新冠疫情這場史無前例的震蕩後,商業空間的重塑與升級成為了重中之重,商業創新、視覺營銷、商業設計、數字服務、智能體驗,這些商業空間配套蘊含巨大商機
  • 新居住時代,看數字與物理空間如何深度融合
    ,從而將數據反哺行業本身,完成了對居住領域產業網際網路的重塑。 數字如何深度融合物理空間 繼去年提出新居住戰略,在居住交易服務全面實現線上化閉環,服務者全面進化的背景下,今年貝殼找房CEO彭永東給出了關於新居住更清晰的闡釋,新居住有兩條主軸:一個是科技;另一個是服務者。這是兩條永遠交錯、相互迭代、相互定義的主軸。
  • 貝殼兩周年打造新居住「場」:數字和物理空間更好融合
    無論是從規模還是效率來看,貝殼找房對行業創造了極大的價值,成為居住領域產業網際網路標杆企業。疫情背景下,各行各業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理念都得到不同程度重塑,尤其是線上化進程加速推進,作為技術驅動的品質居住平臺,貝殼找房充分釋放過去在線上化領域積累的能力,提升服務者效率,助力行業升級提速。
  • 從實體數據到虛擬空間,數字孿生承載人類野心?
    數字時代下,數字孿生作為最重要的數位技術之一在人類社會數位化的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也因此頻繁出現在各大峰會論壇的演講主題之中,備受行業內外的關注。此前在紐約,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就將數字孿生稱為最大的科技趨勢之一。
  • 怎樣用空間數位化預演商業運營?今天我們不聊技術
    這就是「空間數位化」發揮作用的地方:它可以幫助我們預見未來、模擬未來。「空間數位化」概念離不開數字孿生技術。數字孿生起源於工業領域,試圖解決實體試錯導致的低效問題。其方式是以數位化方式拷貝一個物理對象,模擬對象在現實環境中的行為,並對產品製造過程乃至整個工廠進行虛擬仿真,從而提高製造企業產品研發製造的生產效率。
  • OPPO CybeReal亮相:全時空間計算AR應用 開啟數位化物理世界
    原標題:OPPO CybeReal亮相:全時空間計算AR應用 開啟數位化物理世界   11月17日,在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明確了「3+N+X」的科技躍遷
  • 零重空間、新奧數能、昌榮數字、精碩科技:傳統企業,如何數位化
    文 | Kristen企業面臨增長難題,數位化轉型成為必走之路,那麼,怎麼走?成了所有品牌最為關心的問題。12月6日,Morketing Summit 2018全球營銷商業峰會,昌榮數字CEO嚴友松、零重空間總經理張北、新奧數能市場傳播副總裁賈濤、精碩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王凱航進行了《數位化轉型與品牌塑造》的圓桌討論。
  • 原力臺灣溝通會實錄 兩岸數娛企業,如何拓展共贏空間?
    臺灣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推動與服務處副處長林宏澤,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臺北動漫聯盟執行長陳芬玉以特別嘉賓身份出席,臺北動漫聯盟亦對活動給予了大力協助。這是一次友好融洽的溝通會,兩岸企業家們就全球數字娛樂發展方向,創製題材、資源,產業覆蓋與互動進行溝通與探討。原力動畫亦開啟了多維度的合作空間,與到場近百位臺灣友商進行了深入交流。
  • 北京僑福芳草地徐光磊:數字科技賦予「藝術+商業」模式更多想像空間
    隨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實體商業將發掘更多人性化、定製化的服務,而AR、VR等數位化技術將賦予5G時代的「藝術+商業」模式更多想像的空間,也給消費者帶來更多互動性的體驗。「作為北京首家藝術型商業綜合體項目,僑福芳草地建立之初就開闢了大量的空間來放置藝術展品甚至薩爾多瓦•達利的真跡,並利用空間的疊錯和店鋪陳列為消費者營造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增加消費者在休閒購物間隙的藝術性和互動性。」  「在購物中心內,隨處可以邂逅來自各個國家的藝術品,起初很多消費者都不太相信在公共空間陳列的42件來自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薩爾多瓦•達利的雕塑。」
  • 消費需求轉變 商業空間的規劃與設計怎麼做?
    未來的商業地產發展,必將更加注重商業空間的規劃與設計。伍曦設計在緊跟發展趨勢的同時,始終堅持商業設計思維的創新。不僅僅設計商業空間,更為業主提供商業營銷策劃服務。基於對商業地產近十年的專注研究,伍曦設計研發出了一整套創新與實用兼具的商業空間設計模式,助力眾多商業地產突破困局,並已在許多購物中心大獲成功,如萬達商業廣場(莆田、集美、長沙、寧德、福州、福清、撫順),福州五四北泰禾商業廣場等。
  • 論道商業地產新未來,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在成都開幕
    11月17日~18日,由全國工商聯主管的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發起主辦,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成都市商務局、華夏時報、吳曉波頻道、場景實驗室聯合主辦的「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這是全國商業地產業界一年一度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的行業盛會。
  • 微軟與中國小冰合作,用本地化AI打開行業數位化增值空間
    在2020年11月24日、小冰業務從微軟公司獨立後3個月,微軟中國與小冰公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基於微軟Azure智能雲、面向廣大ToB行業客戶推出一系列人工智慧+雲計算的解決方案。沈向洋在本次戰略合作發布會上強調,獨立的小冰成為了本地化AI產品和技術,最大的收益在於本地化的運營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特別是與本地合作夥伴與客戶的聯合創新與運營,正在打開行業數位化的增值業務空間。
  • 多媒體空間建設|淄博職業學院圖書館數字人文空間項目
    現代化信息閱讀時期,圖書館的高速發展和數位化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閱讀的知識和服務,開放式閱讀空間讓我們享受在閱讀的快樂中;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多元空間+服務」出現,如何利用圖書館空間的開放、共享、互助等核心服務思想至關重要。
  • 2020年度日本空間設計獎:「空間」不僅是物理空間,還是……
    日本文化中,「空間」不僅是物理空間,而且是人的思想運動、事物的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發生的時間流逝,設計空間會為人、社會和時代創造巨大的潛力。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的價值觀從事物的豐富性變為內心的豐富性,日本空間設計獎(KUKAN DESIGN AWARD)希望能通過設計的力量,為人與社會帶來美好生活的提案,豐富人們的內心世界。在面臨焦慮、不安甚至恐慌的2020年,每個人都更能理解「空間」為內心帶來的情感寄託,全新發布的2020年度日本空間設計獎,以建築空間之力,重建美好生活的希望。
  • 酷家樂收購SaaS軟體Modelo,正式入局房產布局全空間
    酷家樂不僅進一步穩固家居數位化生態,而且以數位化解決方案革新者的身份,正式入場房產、建築領域。酷家樂探索通過數位化戰略革新企業模式、挖掘行業深度,其全新的四大戰略隨之浮出水面:全空間、全鏈路、全生態、全世界。
  • 令人怦然心動的商業空間,應該是這樣的!
    來源: 奇點商業創新匯不論是增加互動還是感官震撼,旨在吸引大批客流,增強品牌影響力,商業地產也開始注重打造特色個性的社交空間,迎合消費者社交需求的趨勢。其中,空間創造力是商業地產核心競爭力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摒除「平庸」,讓消費者在潛移默化的五官體驗中對購物中心留下深刻難忘的記憶點,這就與商業空間設計有極大親密的關係。
  • 華輝創富投資袁華明:傳統產業數位化、智能化升級改造的空間巨大
    日前,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顯示,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已提升到36.2%。
  • 從物理空間到多元場景,夢想加的五年「進化論」
    不止於物理空間,夢想加助力用戶邁入新辦公時代在行業爆發期,區別於同行陸續擴張場地、擴大布局,夢想加空間反其道而行,率先組建技術團隊潛心打造智能產品體系。從2015年智能門禁上線,到2016年解鎖物聯網控制器,再到OaaS體系打通設計、智能與運營,夢想加不斷優化產品與模式,為數千家企業提供高質量的辦公服務。過去一年,夢想加用戶與智能門禁交互次數達1077萬次,全年空間人流量達195.9萬,記錄8萬餘次會議。作為聯合辦公行業突破性的創新,夢想加空間OaaS體系將辦公室從單一性質的物理空間升級成為複合性質的服務。
  • 柏爾地板應邀參與酷+全空間數位化生態大會 千年舟OSB板再獲殊榮
    一起來看看,地板行業又發生了哪些新聞?01柏爾應邀參加群核科技「酷+全空間數位化生態大會」、數字空間、流量營銷等前沿模式和成果,用美好設計,打開理想生活的未來圖景。柏爾與酷家樂牽手從2016合作至今,全新的終端市場營銷模式助力柏爾在行業如日中天,此次柏爾地板應邀參加展,展示了柏爾的品牌調性及藝術設計基因。酷+大會分為上午主會場+下午四場平行專場會議的形式,分別是智能製造專場、數智家居專場、新商業新設計新營銷專場、設計共生專場,全面體現「全空間」概念,面向大家居、工裝、定製企業高管以及設計師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