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鄉親們看,他是個能人強人,敢想敢幹;在家人看來,他是一個有情懷有責任捨己為人的人;在我看來,他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一個讓人信任的人,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下面,小編就從孫少安的「三情」來分析一下孫少安的為人。
首先,看鄉情。孫少安對雙水村的熱愛是有目共睹的,他18歲就當上了生產隊長,帶領鄉親們戰天鬥地,就是想改變貧窮落後的現狀。面對思想觀念的重重藩籬,面對時代的局限,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他都沒有屈服退縮,哪怕一次次失敗,也要勇敢去嘗試,去闖一番天地。特別有三個地方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分豬草地,犯了錯誤,但是他確實是一心一意想讓村裡裡住上新窯洞,吃上白面饃饃。另一個就是辦磚廠,自己富了不算啥,還要帶領大家一起致富,解決村裡人的就業問題,增加了村裡認得收入,從這裡,可以看出他的境界是很高的。第三個就是辦學校,再也不能讓村裡的娃娃到那麼遠的地方讀書了,興學辦學,也體現了他高遠的眼光,博大的胸襟,怎能不讓人敬佩。在孫少安的努力帶動下,整個雙水村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鄉親們的生活也是一天比一天好。
其次,看親情。孫少安的家庭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呀?爛包的家!一個年邁多病的奶奶,一個愁眉苦臉的父親,一個喜歡搞政治的二爸二媽,一個上學的妹妹,一個心懷抱負卻又無法施展的弟弟,一個苦命的姐姐和遊手好閒的姐夫,還有貓蛋狗蛋倆外甥。太窮了,太難了,孫少安是家裡的主心骨和頂梁柱,什麼都得靠他,他知道只有他來承擔這份責任了,責無旁貸就是這意思吧。在家裡人遇到困難時,每次都挺身而出,當蘭香考上大學時,他感到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特別在秀蓮想分家的時候,表現得更為突出。為了不分家,他不惜和共患難的妻子秀蓮翻臉,就算秀蓮回到娘家,也不能改變他的決心。他不能只為了自己過好日,而把一大家子人都丟下不管。這就是血濃於水吧,讓我們感到欣喜的是,這個家在少安的操持下再也不是爛包光景,家庭收入增加了,二爸二媽也開始肯下地你幹活了,王滿銀也有了根本的轉變,蘭香上了大學,少平也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最後,看愛情。孫少安的愛情似乎是悲劇的,但是現實的。他與潤葉的感情是真摯美好的,他們倆青梅竹馬,有著深厚的感情,但是在現實面前他們不得不低下了頭。其實,只要他們兩個堅持,他們肯定是能走到一起的,但是他們在這時想到的不僅僅是自己了,他不能那麼自私,他想到了整個黃原地區、想到了鄉親們、想到了家庭,更想到了潤葉一生的前途和命運。在糾結矛盾之中,他選擇了離開。相比於和潤葉的感情,少安和秀蓮才是現實的生活,是親情,他和秀蓮本來就是一家人似的,毫無違和感和生疏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證明,秀蓮才是相守一輩子的人。我們感動於這種平凡的生活,平淡的愛情,但是溫馨溫暖,也許就是一聲問候,也許就是一頓飯,也許就是在一起吃苦,一起幹活。
從孫少安的鄉情、親情、愛情,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孫少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