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隨著國產鋼鐵產量的不斷創造歷史,進口鐵礦石連續幾個月以1億噸的規模進口,鐵礦石價格也是坐著火箭飛漲,62%澳礦現貨價格從4月的70多美元增加到176美元,國內鋼鐵上漲的利潤被進口礦輕輕鬆鬆拿走大半。
在這樣的時候,許多網友著急為什麼自己不多生產點鐵礦石?今天我們就大體說一下國產鐵礦石這點事。
先從全球看,鐵礦石已探明的基礎產量是1700億噸左右,主要分布在四個國家,澳大利亞佔29%,俄羅斯15%,巴西14%,中國是12%,作為四大鐵礦石儲量擁有國,中國並不缺鐵礦石資源。
但中國鐵礦石資源與澳大利亞、巴西不一樣,人家是一座山,露天開採,含鐵品位還有60%以上,50%以下的估計都當石頭扔了。我們呢,基本是井下開採,一些礦區的作業平臺在地下幾百米甚至幾公裡,挖出來的礦石含鐵品位只有30%到40%,高爐不能直接吃,還需要進行二次採選,提純成65%左右的鐵精粉才能供應高爐。這就決定了我們的生產成本遠高於澳大利亞和巴西。
2018年澳大利亞三大礦山開採成本15-25美元,中國的開採成本呢?70多美元。也就是說,4月左右的礦石價格,三大礦山把運費含進來,都已經對半賺了,國內可能都不怎麼賺錢。
再看看國內礦的生產情況,2019年1-12月累計鐵礦石產量8.4436億噸,同比增長4.9%。分省來看,世界第一鋼鐵大省河北,鐵礦石產量同樣遙遙領先,在前五名中,河北省2.9952億噸,遼寧省1.2567億噸,四川省1.0928億噸,山西省5782萬噸,內蒙古自治區3324萬噸。
國產鐵礦石近10年來的產量走出了一個倒V型,2011年原礦產量為13.27億噸,2012年13.10億噸,2013年為14.57億噸,2014年達到中國鐵礦石生產頂點,15.14億噸。其後5年開始逐漸下降,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為13.8億噸、12.8億噸、12.29億噸、6.95億噸、8.44億噸,五年間已經下降了6.7億噸。
而五年間,中國粗鋼產量呢?2015年8.038億噸、2016年8.0837億噸、2017年8.317億噸、2018年9.283億噸、2019年9.963億噸,今年預計是10.5億噸。
這也就決定了國內鐵礦石越來越無法滿足自己的需要,2019年,我們外國進口鐵礦石10.69億噸,其中澳大利亞6.65億噸,巴西2.28億噸,印度3081.9萬噸。
中國國產鐵礦石還有沒有未來呢?現在看,很難,除非像澳大利亞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一樣,發現一個巨大的露天礦。我們礦山發展受制於資金投入、環保、安全、成本等多重因素,很難實現快速發展,比如投資,連續五年處於下降趨勢,環保關停的礦山、選礦也不再少數,12月22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發布的消息顯示,4月以來756座非煤礦山被責令停產整頓。
中國國內鐵礦山的發展方向雜哪裡呢?鋼鐵規劃中曾有論述,1.持續推進國內重點成礦區帶勘探工作,進一步摸清我國鐵礦資源家底。2.支持一批競爭力強的現有國內鐵礦企業,通過規模化、集約化開發,提高礦山管理水平和生態環境,強化國內礦產資源的基礎保障作用。3.鼓勵不具競爭力的國內鐵礦企業停產退出。